我老子
我给父母买了机票,让他们过来过年。
今天初八,他们回四川。此时,他们已经在飞往成都的飞机上。飞机上暖和,所以父亲肯定摘下了帽子。他头发少,几近秃顶,左侧的头发留得极长,像一颗黑色的流星横跨过空旷的头顶,贴到另一侧。即便戴上那顶深蓝色的帽子,我仍然能一眼看见那缕头发在右耳根后面翘着。我时常有股冲动,想把那缕头发拉啦直,看能否长到在右耳上绕一圈。
我看过他年轻时候的照片,头发直而粗硬,胡乱二八分着。由于多,所以没有那道雪白的线。现在看来,那是对的。那时他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中师),在那张照片上,他戴一副平光的黑框眼镜,穿灰色短袖衬衫,像个老成持重的人。老家有一本长方形的黑白影集,蓝皮,封面上有一支模糊的梅花。这张照片就在其中。在它附近还有一张,他留着小平头,穿一件背心,手持一顶草帽和另一个男的站在一起。照片右下角用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写道:峨眉山留影。后来他毕业了,当了老师,并逐渐校长。此间,还顺应潮流参加自考,搞了张大专文凭。与此同步,他的头发也不断稀疏,直至流星逐月。
过年期间,天气恶劣,我们多在家呆着。父母看电视做饭,我和老刘打开电脑游戏或电影,晚饭是交谈比较多的时候。也直到今年,我才有耐心坐在那儿和他们聊聊。我小时候的各种所作所为作为主要线索贯穿了整个春节期间的谈话过程。在此基础上,还谈到了他们年轻时的各色经历。这其中大多数是我听过的,但就再听一遍吧。我父亲,奶奶生他时已年近50,上有哥姐6人,肯定贫困。上学晚,初中毕业因超龄无法考取高中,只能中师。他毕业分配在异地教书,成绩出色。后来结婚生我,夫妻仍然异地。他想调回本镇,但,本地教师超编,当地政府也不放,并以校长职位允诺。不从。几经周折,先调到临近的一个镇,每周跨江(岷江)往返,最终调回本镇。其间,阴差阳错,失去了好几个上调至县教育局的机会。这最后一个,我也是初次听闻。
我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不是急着调回来,肯定会混得更好,就是县教育局长也不是没可能。但我没有办法去问一些“是否后悔”之类的话,我只能想,我老子,他不圆滑不马屁,混得算不错了,牛逼。同时,我又想到,我能否如此牛逼呢?
今天初八,他们回四川。此时,他们已经在飞往成都的飞机上。飞机上暖和,所以父亲肯定摘下了帽子。他头发少,几近秃顶,左侧的头发留得极长,像一颗黑色的流星横跨过空旷的头顶,贴到另一侧。即便戴上那顶深蓝色的帽子,我仍然能一眼看见那缕头发在右耳根后面翘着。我时常有股冲动,想把那缕头发拉啦直,看能否长到在右耳上绕一圈。
我看过他年轻时候的照片,头发直而粗硬,胡乱二八分着。由于多,所以没有那道雪白的线。现在看来,那是对的。那时他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中师),在那张照片上,他戴一副平光的黑框眼镜,穿灰色短袖衬衫,像个老成持重的人。老家有一本长方形的黑白影集,蓝皮,封面上有一支模糊的梅花。这张照片就在其中。在它附近还有一张,他留着小平头,穿一件背心,手持一顶草帽和另一个男的站在一起。照片右下角用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写道:峨眉山留影。后来他毕业了,当了老师,并逐渐校长。此间,还顺应潮流参加自考,搞了张大专文凭。与此同步,他的头发也不断稀疏,直至流星逐月。
过年期间,天气恶劣,我们多在家呆着。父母看电视做饭,我和老刘打开电脑游戏或电影,晚饭是交谈比较多的时候。也直到今年,我才有耐心坐在那儿和他们聊聊。我小时候的各种所作所为作为主要线索贯穿了整个春节期间的谈话过程。在此基础上,还谈到了他们年轻时的各色经历。这其中大多数是我听过的,但就再听一遍吧。我父亲,奶奶生他时已年近50,上有哥姐6人,肯定贫困。上学晚,初中毕业因超龄无法考取高中,只能中师。他毕业分配在异地教书,成绩出色。后来结婚生我,夫妻仍然异地。他想调回本镇,但,本地教师超编,当地政府也不放,并以校长职位允诺。不从。几经周折,先调到临近的一个镇,每周跨江(岷江)往返,最终调回本镇。其间,阴差阳错,失去了好几个上调至县教育局的机会。这最后一个,我也是初次听闻。
我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不是急着调回来,肯定会混得更好,就是县教育局长也不是没可能。但我没有办法去问一些“是否后悔”之类的话,我只能想,我老子,他不圆滑不马屁,混得算不错了,牛逼。同时,我又想到,我能否如此牛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