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0 我行我素——D.T.(本文是我的系列小说“我行我素”里的最新灵感篇)
我的朋友D.T.是一个早衰症患者,我大约十年前认识他的,那个时侯他和我一样是个花季少年,因为有相同的爱好,混迹摇滚论坛而彼此熟悉起来。我们的城市相隔不远,他偶尔会来我的城市参加一些演出活动,虽然当时我仍是一个高中生,有上不完的晚自习和周末加课,但是我仍然找出各种理由告假甚至逃课去给D.T.捧场,通常我都等到他们散场后拎着一提啤酒和收拾好行装的D.T.走到夜风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再乱侃一通。其实我们在网上聊得不少,不是见了面如隔三秋般一肚子话要说,只是透透气,他会说起在乐队里的不满,我也会对学校的一切牢骚不已。D.T.其实比我小一岁,不过他留了长发,微微长出来的胡须随意的蓄着,看似比我老成许多。我虽然有着许多不羁的想法,可表面上只是一个乖学生,校服短发斜挎包,因为怕喝酒被有心人看到,通常我都把校服外衣脱下来系在腰上。有几次因为回家太晚,我妈竟然怀疑我早恋了,我心想,如果告诉她实话,恐怕比她所想象的情况还难以被接受,那么我只好用可怜的R姑娘作了挡箭牌。老妈的顽固思想和老套说辞我都可以充耳不闻,况且我只是偶尔晚回家,平时都是九点半准时到的乖孩子,我一再保证绝对不会影响学习,并且拿出过度干预会加强青春期的叛逆这种近乎威胁的话告诫父母我可以管好自己的事情。如此,我便在摇滚的伴随下度过了繁重的高中生活。
D.T.和我的话题一般都是纯文艺的,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排练上,我的大部分时间都铺在学习上,我知道自己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只能去走那独木桥。D.T.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了,据他自己说,脑子不适合学校那些玩意儿,只有乐谱才是他的亲人,除了英语他真心想学好以外,其他的学科都像后妈。我听过D.T.翻唱不少欧美歌,不过很少有我挚爱的Nirvana,大概因为没几个人会像Kurt Cobain那样费嗓子,只有一次,D.T.为我唱了那首我最爱的About A Girl,因为那天距离我的生日很近。
后来我高中毕业,去了外省的大学,离家很远,走之前的暑假最后一次看了D.T.的演出,然后我们肆无忌惮地在深夜喝酒,我只记得人丁稀少的街上,我们把喝完的瓶瓶罐罐烂砸一气,晕晕乎乎的灯光,还有不知道哪里传来的怒骂声,我们回应爆笑,因为完全不知道要说什么,只知道傻笑。
上了大学以后,最初的两年我没有电脑,只能偶尔去机房上网,D.T.也不经常在线,我们碰到的机会很少,逐渐淡出了彼此的生活。后来我买了笔记本,虽然回宿舍就挂在网上,却也很少看到D.T.。就在我快要忘记青春年少那朵小浪花时,D.T.有一天上线了,我正犹豫着该不该打招呼,他首先发来了消息。我问他还在玩乐队么,他说不玩了,而我上大学前那次演出竟然就成了告别场。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时间。我不解,刚欲详问,他发来消息说有急事,将来有机会当面聊。我只好作罢,发过去一个告别的表情。
大学毕业,我回到故乡工作,一转眼又是几年,就在我又差不多忘记D.T.的时候,他上线找到了我。他说他时间不多了,想和我聊聊。我说好啊,我又回老巢了,咱哥俩好久没一起喝酒了,我请客。他说他现在不能喝酒了,很抱歉让我扫兴。我说兄弟,没事,有什么和我说说,这么多年没见了,不喝酒也罢,多说说话更有意思。于是我们约了个安静的咖啡馆,那是一个初春的周日。
如果说再见D.T.应该是“惊喜”,而现实情况确是“惊异”,因为眼前的D.T.不再是那个风华正茂的摇滚少年,而是一个沧桑的老人,带着帽子眼镜,旁边竖着一根拐杖,我走到先前订好的桌子前,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而当D.T.用眼镜背后浑浊的双眼看清我并且喊出我的名字时,我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但一秒钟后我整理了自己的心绪,上前把准备起身的D.T.按回沙发上,尽量用平静缓慢的声音和他寒暄着,那句“老弟”是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了。
我从自己的常识中搜索出有一种病叫“早衰症”,而这意味的D.T.已经不久于人世,怪不得他说时间不多了。我问他,什么时候开始的?他说,Nirvn你信我么,如果你信我,就听我这个故事,不然,就当我患了早衰症吧。我说,D.T.,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了,我只知道听摇滚的孩子不会老,我愿意听你的故事,而且我相信你,关于你的一切,我宁可相信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D.T.微微笑开,眼睛里似乎有些闪耀,他说,我知道除了你,别人都不信我,所以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一个可怜的早衰症患者,我的故事,只告诉你,有你这个好兄弟好朋友,我这辈子无憾了。我忙劝他不要激动,慢慢说来。
D.T.说一切都始于那个夏季,也就是最后那场演出后不久的一个清晨……
那天,他起来晨练,发现门口有一个写着他名字的包裹,可惜看了一圈,只有他的名字,没有寄件人的信息,他疑心是什么神秘物品,或者某个暗中的仰慕者所赠,但是好奇心的驱使还是让他打开了那个包裹,里面是一个精致的怀表。不过那个怀表有些异常,不仅记录时分秒,还有日的刻度,而且日是从0-99999,也就是说,如果这是一个秒表,可以记录二百多年之久。怀表上只有一个按钮,D.T.虽然想过了无数个可怕的后果,但还是忍不住按了下去,结果是怀表从归零的初始状态启动了,别无它恙。放下心来,D.T.觉得既然有人送给自己,还是个精致玩意儿,就心安理得踹进兜里下楼跑步去了。清晨本就人少,这会儿更是安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可是,实在是太安静了,只有自己的呼吸和脚步声,一种挥之不去的诡异感包围了他。忽然,他看见了不远处的老王头,他每天早晨都打太极。老王头拿着剑单腿立地,纹丝不动,D.T.跑过了他好远,回头一看,竟然还是那个姿势不动,摇摇头,心想这位老先生真是越来越厉害了。一抬头,大狗奔奔脑袋伸到草丛里不知在找啥,屁股在外面一动不动,D.T.喊了狗儿一声,可是没有反应。他心想不对,平时和奔奔混的很熟了,怎么会不理呢?他停了下来,霎那间,他终于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停止了——他想起那个怪异的怀表,掏出来一看,指针平滑的跳动着。他马上又按了一下唯一的按钮,久违的响动瞬间恢复了,他情不自禁的喊了出来,奔奔扭过头看他。D.T.握紧怀表,一时脑袋里竟空空如也,只好继续向前跑去……
说到这里,D.T.拿起茶杯押了一口茶,我们所在的角落刚好有柱子隔开远处的视线,二楼窗外的树梢还是光溜溜的。他说,他第一个反应是扔掉这个奇怪的东西,但是转念一想,时间停止,这种事情,真的可以吗,这个怀表到底为什么会写了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自己门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实在太费解……
接下来的几天,D.T.惴惴不安的把怀表藏好,心里想着停止时间可能发生的一切,推拒了一切活动,一个人由思维发散到混乱,身心俱疲。他终于再次掏出怀表,又按了下去,指针继续走动,周围的一切再次停止。他明白了,这个怀表记录的是他自己的时间,在他自己的时间维度里,一切照旧,除了他的一切都停止了。他不知道这个时间停止的范围有多大,于是他去打开电视机,却发现不起效用,原来如此,停止的瞬间,连电流也没有。他去打开水龙头,果然也没有水流出来,静止就是静止,除了他自己。他跑到外面,也没有空气对流,所以一切都寂静无声。他看着天空的太阳,猛然低头,果然,自己没有影子,跑回房间,没错,影子留在自己按下按钮的地方。他发现,这样静止的世界,好寂寞,好无聊,虽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做些事情,但是很快他便腻味了,小恶作剧没什么意思,偷天大盗的事情他又做不出来,时间恢复以后也无从交代,找不到时间停止对自己有什么意义,虽然有那么一点方便,但是这意味着自己要在别人停止时继续消耗生命,值得吗?这个怀表好似成了鸡肋,却又不知是否该丢弃,假如别人按下去又如何呢,想到别人有可能碰到和自己一样的境况,他心理掠过一丝不安,还是自己拿着怀表吧,宁可再也不用,他也不想让别人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停止时间做些奇怪的事,他相信自己远胜过其他任何人,何况怀表到自己手里时明确写了名字的,自己还是有一份责任的。
D.T.带着怀表有些失神的游荡着,已经三天没用过了,还是正常的时间好,大家一起消耗,非常公平。忽然间,街角传来一声急刹车,正在摩挲怀表的手指下意识的按动了按钮,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辆拐弯的车辆,距离车头不到一米,是一个推着婴儿车的老婆婆,她看到车辆时想要拉回婴儿车,但她的反应慢于车辆的速度。D.T.跑过去,看着千钧一发的场面,定了定神,掰开老婆婆的双手,把婴儿车拉回人行道上,又把老婆婆抱到人行道边上,确信老少二人没事以后,他跑回自己刚才的地方,按下了按钮。刹车声冲入耳膜,然后车子停了下来,老婆婆吃惊的看了看周围,看了看人行道上的婴儿车,司机停好车,开了双闪,下车走到老婆婆面前,有点摸不着头脑,颠三倒四地向老婆婆道歉,说自己拐弯没看清楚。老婆婆一时也懵了,直嘟哝着小孙子的名字。周围的路人有的诧异私论了几句,有的揉揉眼睛、拍拍脑袋,都好像做了一个梦。D.T.第一次“有意义”地用了怀表,心里又激动又开心,还仿佛多了一丝明了和安心。后来,他就带着怀表到处走,实施紧急抢险,被救的有人有动物,不过他也直言不讳地说,因为成了流浪者,所以吃穿住都只好靠怀表来解决,但是总体来看是舍小义取大义,他对这些年来的所做所为并不后悔……
我看着他眼角和嘴角的笑意,忽然觉得他还是当年那个在台上洒脱呼喊的英俊少年,那颗心并没变,虽然D.T.看起来老态龙钟,可是那股子热忱我再熟悉不过,不仅是对摇滚,也是对他故事中的“事业”。
D.T.问我要不要看看那个怀表,我说好,他掏出来一个磨掉了颜色的怀表,打开盖子,指针停在23587日12时49分05秒上,也就是说,他在我们大家停止的时候独自过了六十多年。我把怀表还给他,复杂的心情让我不知说什么来表达。他问我,难道不想看他当面表演停止来验证一下么。我回答说,我相信你,不必为这种事情浪费时间,能告诉我这个故事我很感激,你是一个伟大的人。
他收好怀表,说他老了,已经很少用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我问他接下来怎么办?他说他的家人接受了他的早衰症,剩下的日子,也许就这么被照顾着安度了。唯一令他想不清楚的是这个怀表的来历,以及究竟该如何处置。我说,也许一切早有安排,有朝一日会明白的吧,这也都是随缘。D.T.点点头,是啊,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就写个遗嘱,权当随葬品一起火化了,也许这本就不是应该出现在世上的东西。
D.T.和我的话题一般都是纯文艺的,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排练上,我的大部分时间都铺在学习上,我知道自己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只能去走那独木桥。D.T.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了,据他自己说,脑子不适合学校那些玩意儿,只有乐谱才是他的亲人,除了英语他真心想学好以外,其他的学科都像后妈。我听过D.T.翻唱不少欧美歌,不过很少有我挚爱的Nirvana,大概因为没几个人会像Kurt Cobain那样费嗓子,只有一次,D.T.为我唱了那首我最爱的About A Girl,因为那天距离我的生日很近。
后来我高中毕业,去了外省的大学,离家很远,走之前的暑假最后一次看了D.T.的演出,然后我们肆无忌惮地在深夜喝酒,我只记得人丁稀少的街上,我们把喝完的瓶瓶罐罐烂砸一气,晕晕乎乎的灯光,还有不知道哪里传来的怒骂声,我们回应爆笑,因为完全不知道要说什么,只知道傻笑。
上了大学以后,最初的两年我没有电脑,只能偶尔去机房上网,D.T.也不经常在线,我们碰到的机会很少,逐渐淡出了彼此的生活。后来我买了笔记本,虽然回宿舍就挂在网上,却也很少看到D.T.。就在我快要忘记青春年少那朵小浪花时,D.T.有一天上线了,我正犹豫着该不该打招呼,他首先发来了消息。我问他还在玩乐队么,他说不玩了,而我上大学前那次演出竟然就成了告别场。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时间。我不解,刚欲详问,他发来消息说有急事,将来有机会当面聊。我只好作罢,发过去一个告别的表情。
大学毕业,我回到故乡工作,一转眼又是几年,就在我又差不多忘记D.T.的时候,他上线找到了我。他说他时间不多了,想和我聊聊。我说好啊,我又回老巢了,咱哥俩好久没一起喝酒了,我请客。他说他现在不能喝酒了,很抱歉让我扫兴。我说兄弟,没事,有什么和我说说,这么多年没见了,不喝酒也罢,多说说话更有意思。于是我们约了个安静的咖啡馆,那是一个初春的周日。
如果说再见D.T.应该是“惊喜”,而现实情况确是“惊异”,因为眼前的D.T.不再是那个风华正茂的摇滚少年,而是一个沧桑的老人,带着帽子眼镜,旁边竖着一根拐杖,我走到先前订好的桌子前,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而当D.T.用眼镜背后浑浊的双眼看清我并且喊出我的名字时,我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但一秒钟后我整理了自己的心绪,上前把准备起身的D.T.按回沙发上,尽量用平静缓慢的声音和他寒暄着,那句“老弟”是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了。
我从自己的常识中搜索出有一种病叫“早衰症”,而这意味的D.T.已经不久于人世,怪不得他说时间不多了。我问他,什么时候开始的?他说,Nirvn你信我么,如果你信我,就听我这个故事,不然,就当我患了早衰症吧。我说,D.T.,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了,我只知道听摇滚的孩子不会老,我愿意听你的故事,而且我相信你,关于你的一切,我宁可相信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D.T.微微笑开,眼睛里似乎有些闪耀,他说,我知道除了你,别人都不信我,所以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一个可怜的早衰症患者,我的故事,只告诉你,有你这个好兄弟好朋友,我这辈子无憾了。我忙劝他不要激动,慢慢说来。
D.T.说一切都始于那个夏季,也就是最后那场演出后不久的一个清晨……
那天,他起来晨练,发现门口有一个写着他名字的包裹,可惜看了一圈,只有他的名字,没有寄件人的信息,他疑心是什么神秘物品,或者某个暗中的仰慕者所赠,但是好奇心的驱使还是让他打开了那个包裹,里面是一个精致的怀表。不过那个怀表有些异常,不仅记录时分秒,还有日的刻度,而且日是从0-99999,也就是说,如果这是一个秒表,可以记录二百多年之久。怀表上只有一个按钮,D.T.虽然想过了无数个可怕的后果,但还是忍不住按了下去,结果是怀表从归零的初始状态启动了,别无它恙。放下心来,D.T.觉得既然有人送给自己,还是个精致玩意儿,就心安理得踹进兜里下楼跑步去了。清晨本就人少,这会儿更是安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可是,实在是太安静了,只有自己的呼吸和脚步声,一种挥之不去的诡异感包围了他。忽然,他看见了不远处的老王头,他每天早晨都打太极。老王头拿着剑单腿立地,纹丝不动,D.T.跑过了他好远,回头一看,竟然还是那个姿势不动,摇摇头,心想这位老先生真是越来越厉害了。一抬头,大狗奔奔脑袋伸到草丛里不知在找啥,屁股在外面一动不动,D.T.喊了狗儿一声,可是没有反应。他心想不对,平时和奔奔混的很熟了,怎么会不理呢?他停了下来,霎那间,他终于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停止了——他想起那个怪异的怀表,掏出来一看,指针平滑的跳动着。他马上又按了一下唯一的按钮,久违的响动瞬间恢复了,他情不自禁的喊了出来,奔奔扭过头看他。D.T.握紧怀表,一时脑袋里竟空空如也,只好继续向前跑去……
说到这里,D.T.拿起茶杯押了一口茶,我们所在的角落刚好有柱子隔开远处的视线,二楼窗外的树梢还是光溜溜的。他说,他第一个反应是扔掉这个奇怪的东西,但是转念一想,时间停止,这种事情,真的可以吗,这个怀表到底为什么会写了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自己门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实在太费解……
接下来的几天,D.T.惴惴不安的把怀表藏好,心里想着停止时间可能发生的一切,推拒了一切活动,一个人由思维发散到混乱,身心俱疲。他终于再次掏出怀表,又按了下去,指针继续走动,周围的一切再次停止。他明白了,这个怀表记录的是他自己的时间,在他自己的时间维度里,一切照旧,除了他的一切都停止了。他不知道这个时间停止的范围有多大,于是他去打开电视机,却发现不起效用,原来如此,停止的瞬间,连电流也没有。他去打开水龙头,果然也没有水流出来,静止就是静止,除了他自己。他跑到外面,也没有空气对流,所以一切都寂静无声。他看着天空的太阳,猛然低头,果然,自己没有影子,跑回房间,没错,影子留在自己按下按钮的地方。他发现,这样静止的世界,好寂寞,好无聊,虽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做些事情,但是很快他便腻味了,小恶作剧没什么意思,偷天大盗的事情他又做不出来,时间恢复以后也无从交代,找不到时间停止对自己有什么意义,虽然有那么一点方便,但是这意味着自己要在别人停止时继续消耗生命,值得吗?这个怀表好似成了鸡肋,却又不知是否该丢弃,假如别人按下去又如何呢,想到别人有可能碰到和自己一样的境况,他心理掠过一丝不安,还是自己拿着怀表吧,宁可再也不用,他也不想让别人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停止时间做些奇怪的事,他相信自己远胜过其他任何人,何况怀表到自己手里时明确写了名字的,自己还是有一份责任的。
D.T.带着怀表有些失神的游荡着,已经三天没用过了,还是正常的时间好,大家一起消耗,非常公平。忽然间,街角传来一声急刹车,正在摩挲怀表的手指下意识的按动了按钮,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辆拐弯的车辆,距离车头不到一米,是一个推着婴儿车的老婆婆,她看到车辆时想要拉回婴儿车,但她的反应慢于车辆的速度。D.T.跑过去,看着千钧一发的场面,定了定神,掰开老婆婆的双手,把婴儿车拉回人行道上,又把老婆婆抱到人行道边上,确信老少二人没事以后,他跑回自己刚才的地方,按下了按钮。刹车声冲入耳膜,然后车子停了下来,老婆婆吃惊的看了看周围,看了看人行道上的婴儿车,司机停好车,开了双闪,下车走到老婆婆面前,有点摸不着头脑,颠三倒四地向老婆婆道歉,说自己拐弯没看清楚。老婆婆一时也懵了,直嘟哝着小孙子的名字。周围的路人有的诧异私论了几句,有的揉揉眼睛、拍拍脑袋,都好像做了一个梦。D.T.第一次“有意义”地用了怀表,心里又激动又开心,还仿佛多了一丝明了和安心。后来,他就带着怀表到处走,实施紧急抢险,被救的有人有动物,不过他也直言不讳地说,因为成了流浪者,所以吃穿住都只好靠怀表来解决,但是总体来看是舍小义取大义,他对这些年来的所做所为并不后悔……
我看着他眼角和嘴角的笑意,忽然觉得他还是当年那个在台上洒脱呼喊的英俊少年,那颗心并没变,虽然D.T.看起来老态龙钟,可是那股子热忱我再熟悉不过,不仅是对摇滚,也是对他故事中的“事业”。
D.T.问我要不要看看那个怀表,我说好,他掏出来一个磨掉了颜色的怀表,打开盖子,指针停在23587日12时49分05秒上,也就是说,他在我们大家停止的时候独自过了六十多年。我把怀表还给他,复杂的心情让我不知说什么来表达。他问我,难道不想看他当面表演停止来验证一下么。我回答说,我相信你,不必为这种事情浪费时间,能告诉我这个故事我很感激,你是一个伟大的人。
他收好怀表,说他老了,已经很少用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我问他接下来怎么办?他说他的家人接受了他的早衰症,剩下的日子,也许就这么被照顾着安度了。唯一令他想不清楚的是这个怀表的来历,以及究竟该如何处置。我说,也许一切早有安排,有朝一日会明白的吧,这也都是随缘。D.T.点点头,是啊,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就写个遗嘱,权当随葬品一起火化了,也许这本就不是应该出现在世上的东西。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