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带给我的思维变化
绘画带给我的思维变化
从小有个爱好就是画画,然而出于一切不可抗因素搁置。直到去年又重新捡起这个爱好,在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带领下认识了一群有着共同爱好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重新开始自己喜欢的事情,内心有种如鱼得水的畅快与喜悦。静下心的思考,绘画带来的不仅仅限于这份喜悦。
“同学们,先仔细观察啊。不要急着动笔。”这是老师在每次教学前说的最多的话。无论是室内课程,还是室外写生。现在想想生活工作不也应该如此。焦虑,急躁快速变化的外界环境冲蚀着我们,常常在没有看清,想请观察清的情况下着手去做,接下来就是不断弥补急于求成带来的过错。难道不应该是用心去感受,去观察,从宏观去思考,然后再使出你的洪荒之后一气呵成?
“注意明暗交接线,注意这个物体这个景色的暗面,注意深色部分。只有暗的部分足够,才能显出亮的部分,整个画面才有立体感。”这是老师在绘画中说了不知多少遍的话。让我想起一句英语:lightness from darkness. 以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无有绝对的一帆风顺,每个人对于生活也无绝对的光明。只有挫折的存在才有相对的风顺,也只有消极的暗面才有积极的亮面。不挣扎,哪有什么生活?不消极颓废,哪来面血复活?这样的生活才有味道,这样的人才够真实。
“这个颜色不是纯粹的白色,也不是纯粹的黑色,你要用着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颜色调和。”这是我们在画色彩时,老师常常强调的。画过色彩的同学都知道这些,而我们在画的时候总懒得去调颜色,喜欢用简单的纯色着色,然而出来的效果往往很是单调与死板。这如同我们在生活中总喜欢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或者从一件事去判断一个人,结果就是不够全面,过于武断,因为这样简单啊。然而这世界上并没有如此简单纯粹的事物或者人,正如绘画中没有绝对的色彩一样。我们要学会调色,更要学会多角度看待世界,因为在你的心境变化的时候,外界也在变。
“画完之后,放远一点看,从不同角度看一下,注意细节”一般这个时候,一幅画就算是完成了,或者说是你认为的完成。这个时候我就不再想去看之前画的了。但是老师往往会做简单的几笔修改,顿时原来没有生机的画变得活过来。这完全取决于对细节的处理,和耐心的善后。生活工作中我也往往犯如此弊端,喜欢宏大的开始,高效率的完成,而缺乏耐心的对细节的处理与整体的善后。然而细节才是最后成败的关键之点。所以善始善终,我们需要美好的开始,也应该努力做出一个完美的ending。
从小有个爱好就是画画,然而出于一切不可抗因素搁置。直到去年又重新捡起这个爱好,在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带领下认识了一群有着共同爱好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重新开始自己喜欢的事情,内心有种如鱼得水的畅快与喜悦。静下心的思考,绘画带来的不仅仅限于这份喜悦。
“同学们,先仔细观察啊。不要急着动笔。”这是老师在每次教学前说的最多的话。无论是室内课程,还是室外写生。现在想想生活工作不也应该如此。焦虑,急躁快速变化的外界环境冲蚀着我们,常常在没有看清,想请观察清的情况下着手去做,接下来就是不断弥补急于求成带来的过错。难道不应该是用心去感受,去观察,从宏观去思考,然后再使出你的洪荒之后一气呵成?
“注意明暗交接线,注意这个物体这个景色的暗面,注意深色部分。只有暗的部分足够,才能显出亮的部分,整个画面才有立体感。”这是老师在绘画中说了不知多少遍的话。让我想起一句英语:lightness from darkness. 以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无有绝对的一帆风顺,每个人对于生活也无绝对的光明。只有挫折的存在才有相对的风顺,也只有消极的暗面才有积极的亮面。不挣扎,哪有什么生活?不消极颓废,哪来面血复活?这样的生活才有味道,这样的人才够真实。
“这个颜色不是纯粹的白色,也不是纯粹的黑色,你要用着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颜色调和。”这是我们在画色彩时,老师常常强调的。画过色彩的同学都知道这些,而我们在画的时候总懒得去调颜色,喜欢用简单的纯色着色,然而出来的效果往往很是单调与死板。这如同我们在生活中总喜欢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或者从一件事去判断一个人,结果就是不够全面,过于武断,因为这样简单啊。然而这世界上并没有如此简单纯粹的事物或者人,正如绘画中没有绝对的色彩一样。我们要学会调色,更要学会多角度看待世界,因为在你的心境变化的时候,外界也在变。
“画完之后,放远一点看,从不同角度看一下,注意细节”一般这个时候,一幅画就算是完成了,或者说是你认为的完成。这个时候我就不再想去看之前画的了。但是老师往往会做简单的几笔修改,顿时原来没有生机的画变得活过来。这完全取决于对细节的处理,和耐心的善后。生活工作中我也往往犯如此弊端,喜欢宏大的开始,高效率的完成,而缺乏耐心的对细节的处理与整体的善后。然而细节才是最后成败的关键之点。所以善始善终,我们需要美好的开始,也应该努力做出一个完美的ending。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