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美国现任总统看的成人漫画
拿到《漫长的夏天》的时候,厚厚一本,介绍说明该书具有科普性质,作为一个文科生有些惶恐。

翻开一看,原来是一本老厚的漫画。我几乎不看漫画,这位作者的画风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连环画。书的开头引用了很多著名小说和电影的开头,非常特别,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这种略带意识流风情的思路旅程,让漫画的基调显得忧郁起来。我想他并不知道该怎么开始,在面对这样一个空泛又沉重的话题。

一翻开就停不下来,书的结构很简单,作者菲利普以回顾童年的家乡的美好,和夏天热死人的现实入手,叙述了对“温室效应”作调研的一个历程,事实上,这本书的成型也确实历经了六年的时间,菲利普从2003年一直到2010年都在持续对环境和气候变化进行学习探讨。我们在漫画里能看到03年一开始的数据和理论堆砌,到后来菲利普开始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体现,同时他自己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他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有很大的转变。

全书着力于“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似乎已经众所周知,大概因为这个名字听起来带有几分微微的暖意,并不会产生恐惧。《漫长的夏天》以专业的手法解释、阐述温室效应的原理及其会产生的影响,巧妙之处在于大幅的漫画导致的间空,让学术论文变得易读可读。

只是我说该书为成人漫画,指的是还是需要高中以上的理解能力,以我国现在的教育水平,作为普及读物是完全没问题的。看这本书之前,至少我不曾知道温室效应原本就是存在的一种现象,甚至是保护地球的屏障,在这些年来媒体渲染之后,温室效应已经彻头彻尾变成贬义的事件。原本赖以生存的条件如今变成生存的困境,多少有些讽刺。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看这本漫画之前,我并不认为温室效应到底有多严重。简略复述一下书里的观点,以二氧化碳为例,这也是目前最主要影响大气散热的成分,几百年来地球上的碳排放不断增加,尤其工业革命之后,二氧化碳直线上升,而吸收和分解二氧化碳又需要很多时间。所以大气散热能力会越来越弱,尽管这些变化很微妙,几十年来全球温度上升也不过1度左右,可是要知道冰川世纪和间冰期的温度差异也不过5度……关键在于,温度上升导致生态破坏blahblah,分解二氧化碳的能力也降低了,然后就是冻土融化,其中存有大量碳物质,也会造成二氧化碳释放,又不断加速“温室”形成……

总之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恶性循环。如果给这个恶性循环加个期限呢?2030。那是按照推断,地球承担碳负荷的临界值,将会引起冻土解冻,同时也是推断石油衰竭的年份。
对于现在二十啷当岁的我,有生之年还真有可能遇到世界末日。你会说,这是造谣,这是危言耸听,我们还是过着小日子,直到天长地久。只不过,我既悲观又看热闹不嫌事大,天长地久没准就在眼前。毕竟谁不希望这样的论断只是造谣呢?难道要像特朗普那样说,温室效应是个谎言么? 美国大选自该当笑话看,我不太关注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或经济制裁,又或是他侮辱女性、公然挑衅两岸关系……只是他如果把温室效应这种事情当成不存在,并且已经反对了百万电动车计划,我非常担心未来美国在环保方面的作为。

菲利普在书里举了一个例子,他和妻子在吃饭,他轻轻推动面前的餐盘,每次一寸,两寸,或者半寸,他说,这就和现状差不多,推动一星半点并未有太大改变,只是当盘子被推倒桌沿,再往前一点,我们都知道结果。他在做调研的时候发现,使用自行车产生的碳排放是最少的,火车及海运也不算多,私家车影响最大,就单次出行而言,选择飞机是会产生最多的碳排放。他为此推了去老挝的交流邀请,后来度假也选择了海运。 很不幸,这篇文章写于一趟夜间航班。我知道没有菲利普那么痛彻心扉的觉悟,尤其做不到不吃红肉(没错,红肉也会产生比较多碳排放),但是我返程选择了高铁。我们无力回天,只能用某种力所能及的方式使自己心安。 从《寂静的春天》到《漫长的夏天》,我们接下来会迎来什么?罹难的秋天和一片白茫茫的冬天吧。
————————————
本篇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妙哉”,作者:Young
◎ 欢迎关注后浪漫
◎ 后浪漫画类图书豆列「后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