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量子世界
先定个调子,我从前天才开始关注量子力学,所以只是了解一点点,要是谁能把量子力学全搞明白都可以去拿诺贝尔奖了。爱因斯坦和波尔有个著名的争论,按照波尔的量子学理论,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性,然而爱因斯坦不能接受世界是由概率组成的,他说:“无论你看不看月亮,它都在那里。”要知道,俩个人的纷争上升到了哲学层面---物质是否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即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首先必须强调,量子力学是科学的,并非哪个科学家杜撰,量子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由于过于神秘,其与经典世界差距甚大,所以产生许多超自然的灵异说法。 量子的概念来自于一个未解的实验结论---“紫外灾难”,并非受到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灾难,而是科学家瑞恩在计算能量与辐射关系时搞出来一个公式,这一公式却无法覆盖光全部的波长,后来普朗克用数学技巧得出了一个完整的经验公式,经验公式,毋庸置疑,是没有试验依据的,为自圆其说,他提出了量子这一概念。量子并非原子分子某类具体的“子”,而是代表一类东西,是能量的最小单位,也叫能量子。 为什么在量子理论中世界是不确定性的呢?这来自于一个完全颠覆世界观的试验---双缝试验。  在我们想象中,当光经过俩个狭缝是也应该相应地投射出俩个长方形的影子才对,但是事实结果却是如上图,光线通过俩个狭缝投出了一系列的平行条纹,太可怕了!这就涉及波粒二象性了,又一深坑啊,长久以来,科学家通过很多实验证实了光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的性质,光既是波也是粒。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东西竟然同时是波又是粒。因为光是波,所以当光穿过俩道狭缝时(不同于一个小孔),波峰遇到波峰变成更高的波峰,波谷遇到波谷形成更低的波谷,波峰遇到波谷又抵了,所以形成了这样一系列的,像水波般的条纹。  双缝实验的惊人之处在于,当侦测器未记录光的落点位置时,光落在了可能范围内的任意一点,形成了分散的光斑,但是一旦人们利用侦测器开始定位时,奇怪的事发生了,光竟然形成了有规律的确定性的条纹!所以说,波尔认为,观察本身改变了量子的行为,是否观察决定了试验的结果。这无疑是唯心的,“单单通过看就能改变事物”,但是眼前的试验又是存在的,波尔和爱因斯坦的争议,到现在也没有定论。但是,就是因为牛顿的经典物理学解决不了宇宙范畴,所以才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吗,量子力学会有全新的理论来解释吧。 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和亚原子组成的,宇宙的本质就是不确定性。据说一个人穿墙而过的概率等于他几辈子中彩票大奖的总和,在星际穿越的科幻小说里,那艘宇宙飞船能实现瞬移就是把可瞬移这件事的概率调到了99.99%,从而使一件不确定的事变成了真实发生的事。 像《水知道答案》的伪科学,正是利用我们大多数人对量子力学的模糊认知,只用122次试验就得出只要看看水,夸夸水,就能让它的结晶美丽,这也是来自双缝试验的灵感吧。 看过电影《超体》的都知道,最后斯嘉丽扮演的女主融化成了一堆黑色稠状液体,开始蔓延,“I am everything”,她变成了神,她无处不在,你问她在哪,她回答你在哪里哪里,你问她要去哪里,她自己也不知道,因为她充满宇宙,她无处不在,我想这就是量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