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印象
以前一直敬畏舒庆春老先生因为他的伟大,因为他是人民的艺术家,虽然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齐名鲁迅,沈从文等一众大家,可是对他作品的印象仅限于中学时代被载入语文课本里“济南的冬天”.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絮叨下我那个时期的学习状态,自己学生时代学的知识待每学期末考试一结束,嗖乎地就完璧归赵了,脑袋里一抹黑啥也没留下!即使有些文字都背过了,实际上丝毫没有受益,只是会默写而已!真是暴殄天物,虚度年华!不开化!!
为了考试而学习,以至于今天再读这些大家的作品,会有一种严重的人生错失感!这么棒的作品,为什么才发现?以前是花岗岩脑袋嘛!😪
因为敬畏舒老先生,总觉得他太遥远,抓不住,有时候路过他的雕像,也介于他最终悲催的命运,不敢靠近,很胆怯!
可是他的文字却真真地颠覆了我固有的印象,原来他那么可爱,甚至可以说俏皮极了,像孩子一样,真实的就像离你心底最近的人.我想这就是大家的魅力吧!
同时感慨于真正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是不屑于推敲各种华丽的辞藻!
反而笔下流淌的竟是朴实无华得让人讶异的遣词造句!读来内心无比的愉悦,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跟着他同喜同哭....
如果可以比喻,那就是洗的发白的蓝衬衣,牛仔裤,不乍眼,穿在身上却是Look neat &fresh!呵呵,我不是想拽英文,是不知道用汉语怎么表达!
舒老先生对于济南,青岛和北平三个城市有种浓厚的感情.住在青岛快十年了,每年春天的狂风刮得人是心燥如麻,我骂过无数次,想跟风打架,想揍他!因为你总是这么狂野地刮着,我们出了门就会呈现出各种狂野的女汉子造型,真心恼了!
😄,一读舒老对于风的描写,顿时解恨了!原来还可以这样说的,原来他也是这么恨风啊!
而且这样一位大人物,从来不掩饰自己性格的缺陷,不耻于童年贫瘠窘迫的生活经历.善于自黑,自我解嘲,心胸豁达爽朗.这样的品性得益于其母亲的影响.
看来以前我是走过大弯路,崇拜小安,白落梅之流,迷失在她们天马行空的思维和行文里!无限的延伸,华美极了,让你欲罢不能,但清醒过来究其根本,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
所以说小白同志们,要读书要学习,要从大家开始!你会透过他们平凡文字通道自热而然进入更宽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