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去追
我与哥哥Leslie Cheung的缘分,始于五年之前,当时看《胭脂扣》,听《倩女幽魂》,留下了不少好感。我知人与人之间的缘分都有特定的时间,快一分慢一秒都不行。直到我忘记是什么原因又是出于什么偶然因素听到了那首《当爱已成往事》,那时我还没看《霸王别姬》,我只是被那句“别留恋,岁月中,我无意的柔情万种”给打动了。
如果再往前推,就要回到十四年前的四月,那时不是人间四月天,是人间灰暗日,整个香港都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那时我很小,只记得舅舅当年的一句话:什么,张国荣跳楼自杀了?我不知道张国荣是谁,我也不清楚大人为何会如此惊讶一个人的离世,但是这三个字,我一直记得了。
回到五年前的缘分,一时之间,非常想要了解这个人的全部。但大学之前的我,没有电脑,就只好请好朋友帮我下载了他和林夕的百度百科资料,一遍又一遍地看,记忆里这是看百科最用心的一次。到了高中毕业,那几张百科资料的纸也快被我翻烂了。说起来很奇怪,其实我本可以喜欢一个还在世的人,这样至少有动力安慰自己未来某天说不定会见面,但偏偏喜欢了一个已经不和我在同一个世界上的人来寄托所有关于爱的思念。没有他,还有香港,那时香港在我心里,是唯一一座可以比肩北京的城市。
所以,我是认可一个人,一座城这种说法的。城市只是冷冰冰的一个地标,只是因为有个人在你心中不一般的位置,这座城市才意义非凡。北京是因为我自己的爱,香港是因为对张国荣的爱。
中学毕业的暑假听了哥哥很多歌,却没有看太多他的电影,以前我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缺口,总有一天会补起来,但是再次时隔四年,我还是重拾了那份情怀,那份我曾经以为会随着中学的远去而不会再拥有的情怀。
所有的偶然中都包含着必然,当我考研准备期那几个月从没软弱地掉一滴眼泪时,看到他的葬礼会泪奔。原来这个人的魅力,是超越生死和时间的。从年龄上来看,大我将近四十岁,几乎不在同一个时代;从现实生活看,一个已去另一个世界,一个还在这人间摸索。但是我还是会喜欢他,会喜欢那个娃娃脸上露出的男孩灿烂的笑容。这是Leslie的标志笑容,别人学不到。
我重新看了《春光乍泄》,又去看了《纵横四海》、《家有喜事92》、《花田喜事》、《英雄本色》、《阿飞正传》这些电影,又看了演唱会视频。可能当张国荣的粉丝是最幸福的了,不管是唱歌还是演戏,他都能给你呈现视觉的盛宴,又因为本人的人格魅力和传奇人生,喜欢他就像在读一本书,哪里都是重点。
我相信人的热情不会一直饱满,但经过再次的相遇,我会明白有些情感始终不曾忘记也不会放下,毕竟不管沧海桑田,我们永远是同一天的生日,这是最大的缘分和羁绊。
如果再往前推,就要回到十四年前的四月,那时不是人间四月天,是人间灰暗日,整个香港都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那时我很小,只记得舅舅当年的一句话:什么,张国荣跳楼自杀了?我不知道张国荣是谁,我也不清楚大人为何会如此惊讶一个人的离世,但是这三个字,我一直记得了。
回到五年前的缘分,一时之间,非常想要了解这个人的全部。但大学之前的我,没有电脑,就只好请好朋友帮我下载了他和林夕的百度百科资料,一遍又一遍地看,记忆里这是看百科最用心的一次。到了高中毕业,那几张百科资料的纸也快被我翻烂了。说起来很奇怪,其实我本可以喜欢一个还在世的人,这样至少有动力安慰自己未来某天说不定会见面,但偏偏喜欢了一个已经不和我在同一个世界上的人来寄托所有关于爱的思念。没有他,还有香港,那时香港在我心里,是唯一一座可以比肩北京的城市。
所以,我是认可一个人,一座城这种说法的。城市只是冷冰冰的一个地标,只是因为有个人在你心中不一般的位置,这座城市才意义非凡。北京是因为我自己的爱,香港是因为对张国荣的爱。
中学毕业的暑假听了哥哥很多歌,却没有看太多他的电影,以前我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缺口,总有一天会补起来,但是再次时隔四年,我还是重拾了那份情怀,那份我曾经以为会随着中学的远去而不会再拥有的情怀。
所有的偶然中都包含着必然,当我考研准备期那几个月从没软弱地掉一滴眼泪时,看到他的葬礼会泪奔。原来这个人的魅力,是超越生死和时间的。从年龄上来看,大我将近四十岁,几乎不在同一个时代;从现实生活看,一个已去另一个世界,一个还在这人间摸索。但是我还是会喜欢他,会喜欢那个娃娃脸上露出的男孩灿烂的笑容。这是Leslie的标志笑容,别人学不到。
我重新看了《春光乍泄》,又去看了《纵横四海》、《家有喜事92》、《花田喜事》、《英雄本色》、《阿飞正传》这些电影,又看了演唱会视频。可能当张国荣的粉丝是最幸福的了,不管是唱歌还是演戏,他都能给你呈现视觉的盛宴,又因为本人的人格魅力和传奇人生,喜欢他就像在读一本书,哪里都是重点。
我相信人的热情不会一直饱满,但经过再次的相遇,我会明白有些情感始终不曾忘记也不会放下,毕竟不管沧海桑田,我们永远是同一天的生日,这是最大的缘分和羁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