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从老家到香港,走了整整一天。
先是坐高铁到太原,只要一个多小时。太原南站到武宿机场,地图上看,不过6公里,却要换2趟公交车。
寒风中伫立20分钟,终于等来公交车。崭新的车厢里竟然挂着个电子牌,像北京地铁里一样,除了语音报站,电子牌可以实时显示到站情况。心里默默想,我大太原竟已高端至此。
10分钟后,我就为我的乡土自豪感付出惨痛代价。
公交车到了一站,语音报站,电子牌上第二站指示灯由绿变红。车子启动,随后10分钟里再未报站,电子牌上的下一站一直绿着。我觉得有点蹊跷,打开地图一看,分明过了四五站了,赶紧拖着行李走到后门,恰好到了一站,依旧没报站,司机停车,我立刻下来。
这里是武宿村,太原去榆次必经之地,宋代曾驻军,所以叫武宿(xù),武警住宿的地方。如今村民都在等着拆迁,村里一副破败之象。

距离机场还有3公里,没公交可以到,站路边半天也没看到一辆出租车。幸好时间还早,决定走过去。
一个冬天没下雪,路上却到处结着几公分厚的冰,拖着行李行走十分不便。十来分钟后,走到机场职工家属区,又是另一番景象,如同从乡下进县城。

太原武宿机场有2个航站楼,一左一右,如同中学里两栋教学楼,中间走路1分钟就能到。安检后想吃点午饭,找不到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就连李先生、永和大王、美国加州牛肉面这样的火车站标配都没有,只有一家快餐店。

从0℃飞到20℃以上的地方,飞机受热一定胖了一大圈,几乎所有人下飞机的时候都拎着羽绒服。
港铁荃湾线车厢跟北京几乎一模一样,就连关门前的得儿~得儿声都是一样的。


油尖旺没有古惑仔
酒店位于旺角,出地铁站几十米就到,价钱跟北京中关村、五道口一带差不多。然而拉开窗帘,景致大为不同。

楼下的莎莎、卓悦就跟北京地产中介巨头链家、我爱我家一样遍地开花。
在摩天大楼的点缀下,油尖旺更多的是一些又老又破的矮楼。

路边小店看着破,餐食未必差。
去这样的棚屋里吃饭的人也都穿戴整齐,不像北京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甚至光着膀子就出门吃烤串,还要将其与性行为关联起来。

原本计划到香港就是吃吃喝喝,结果并没吃到多少很惊艳的东西。
酒店楼下翠河的鸡肉异常滑嫩,一开始吃到觉得好美味,到最后却觉得咸的不得了。服务员大妈讲得一口流利的男方普通话,我们夸她讲得好,她说她是内地嫁过来的。

菠萝包拦腰切开,敷上黄油,味道与别家不同。


早餐套餐居然是雪菜肉丝煮泡面,里面加了火腿、培根,那也还是泡面啊。

小小的麦文记面馆门口总排着长队,服务员很自豪地推荐猪蹄面、牛肉面,以及馄饨。

看她自信满满的样子,以为味道会很好,面上桌才发现是黄灿灿的细面,不但硬而且不入味,只有猪蹄和牛肉还凑合。馄饨的馅太过于筋道,反而没什么味道,不喜欢。

至于著名的稻香、兴记,就点的几道招牌菜而言,味道也低于预期。

铺天盖地的广告招牌自然是香港特色。



跟内地九线小城红灯区一样的灯箱广告也不少。

傍晚时分,油麻地的路边摊出现。
算命大师比邻而居。

内地好多年没见过的皮带摊前围着好多人。

情趣用品摊一家挨着一家,惹得路过的大叔不时驻足观赏,产品大概都是内地小厂的山寨品吧。


来自意大利的靓仔表演行为艺术,领带如向日葵,向着太阳的方向飘起。

沿街叫卖的雪糕要等十分钟才拿得到。


香港的刊物似乎并没有内地多,大多是娱乐杂志,当然还有不少成人刊物。
偶尔看到的政治刊物较内地精致很多,但标题风格竟然惊人的一致:xi、jiang三次生死交锋,xi集团垄断19大,ling家窃密详情 XXX大惊,zhouenlai的秘密情感世界....旁边就是充斥着大胸女封面的成人刊物《十只白虎》。

菜刀、剪刀、大砍刀居然在路边就能随意买卖,不是锁在超市的防盗箱里!不用登记姓名!不用登记身份证!一手交钱一手给刀!我们买了把很小的水果刀,准备用来吃甜瓜一样大的苹果,拿出手机扫微信就能付钱。
结果只用了一次,回了内地坐高铁就被检了出来,安检员没收了小刀,板着脸拿过我的身份证,跟小刀来了张合影,不知道录入到哪里去了。
就算背着大刀在香港坐地铁也没人会阻拦。
当然,就在前几天香港地铁里发生自*焚事件。60岁大叔自称儿子被害死,到地铁里自*焚,还要拉别人垫背。新闻跟帖几乎一致地骂不安检,这种观点自然无法反驳。
内地地铁都要安检,地铁上没见出过事,可是近几年公交车上纵火的并不在少数,京沪机场里还都有人引爆炸药,总不能公交车站也都安检吧。

重慶动批
重庆大厦破烂不堪,外墙挂满广告牌,只露出“重慶大厦”四个字。

进门仿佛到了动批,只不过店主都是皮肤黝黑的南亚人,生意冷清,个个瞪着大眼睛看着你,看得你毛骨悚然,不得不加快脚步。
不知道是不是春节的缘故,三分之一的店面不开。
卖二手手机的店里到处是五六年前的功能机,很奇怪。就连我的家乡,一个十八线村庄,村里三条商业街上都起码开了10家OPPO、VIVO店,“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是村里最醒目的广告标语。





电梯开得很慢很慢,电梯口排着长队。两部电梯中间墙上的显示器能实时看到电梯里的情景,摄像头在电梯顶部,仿佛上帝视角。
等了总有七八分钟吧,电梯终于下来,清理垃圾的大妈拿一袋垃圾抵着电梯门,开始一袋一袋地往外拎垃圾,等电梯的人悠悠地看着、等着。


太平山陷落

中环地铁站出来就是太平山,坐缆车上山的人出乎意料的多,排成几十米的长队。
只好放弃早就订好的缆车票,步行上山。(当晚坐小巴下山后才知道,上山除了坐缆车,还有小巴可以坐,既便宜还不用排队)
山虽不高,山路却特别陡,有些地方倾斜度得有60°左右。
半山上到处是豪宅,据说不少明星,以及李嘉诚、马云就住这里。入则宁静,出则繁华。


路上车不多,不是法拉利、保时捷,就是特斯拉,再不济也是辆丰田埃尔法。
离天黑还有1个小时,北面天台已挤满了人群,等着看港岛夜景。




风景区自然有快照。
香港旅游业发达程度甩过北京不知几个上海了,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快照国营了。观景台上最好的一块地方被占了,一个工作人员穿着冲锋衣,站在高台上拍照,旁边还有人给拍快照的游客设计姿势,“诶,靓仔抱着美女,眼睛看着这里...”普通话之标准,好过我多数北京朋友。
拍完了,拿着小票去楼下取照片。6寸140多块,12村168块,要电子版则高达200块一张。
想想看,花200港币就能拿到跟马云、李嘉诚、刘德华、梁朝伟在半山别墅里差不多同样角度的自拍,难道不值?虽然人家自拍的时候穿着睡衣,喝着红酒,叼着雪茄,咱一身冲锋衣,寒风中鼻头冻得通红,等了3小时坐缆车上来,拍完照还得去等3小时坐缆车下山。
为啥不打车?不排队打车的话,路边的出租车开口就要500。不要以为到了香港,的士司机就一定不开黑车。
-
Kim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5 19: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