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鸭到观菜
家里的小后院约有7、8个停车位的面积,有3分之2铺了混凝土,剩下3分之1是纯天然的泥土地。我妈妈用闲置的绿黑色的水果篮子叠了2层用作栅栏隔开这两部分。我爸爸的微信肥一哥头像就是他2014年在后院随手拍的一张相片。相片看起来毫无美感可言,无观赏性,但每每看到,心里感到无比亲切,那是我熟悉的家,以及住在家里的我深爱的家人。
2017年的小后院和2014年的小后院变化不大,发生变化的是那3分之1的泥土地。早期,泥土地闲置,不作任何用处,我爸买了三棵果树种下,芒果树、龙眼树、菠萝树各一棵,芒果树和龙眼树一直矮矮小小的,好似长不大。菠萝树长得要高大些,枝繁叶茂,深得我爸爸重视,专门买肥料给它施肥供足营养,可惜被某场台风一刮,树干从中折断成两半,我爸爸深感惋惜,也不再照料任剩下的半截自由成长。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泥土地成了鸭子的活动地盘。是的,我妈妈养了鸭子,在岭门镇大家都偏爱养鸡的大环境下,我妈妈养了鸭子,不多,4、5只。要不是我妈妈养了鸭子,我还不知道原来大白鸭小时候不是小白鸭,而是小黄鸭!我家人养鸭子像养宠物,对鸭子的照顾可谓悉心呵护。早上起来先把鸭子抱到它们的活动地盘,吃饭前先准备鸭子饭菜喂饱鸭子,天黑前先把鸭子一个一个抱进水果篮里把它们端回屋子里,隔三差五还得给鸭子们逐个逐个洗澡。当然,大部分工作都使唤小灿干,因为他最懒,所以能使唤到他干活的事儿都喊他干,照顾鸭子比扫地拖地要有乐趣,叫得动,比如下雨天喊他关窗户都得喊上1、2句他才动弹起来,这会好了,一下雨,他自觉地立马冲下楼跑到后院冒着雨把鸭子们“收”回来。
养鸭时期,我们家最乐衷饭后观鸭,不分早饭、中饭或晚饭。总之有一人说他要去看下鸭子,其他人就像收到暗号一样跟着一块去看鸭子,或者没人发布暗号,有一人走向后院看鸭子,其他人也跟着一块去看鸭子。鸭子带来的讨论实在太多,某一只变大了,某一只开始吃杂草了,某一只看起来比较笨些,还有我爸爸的小时候赶鸭趣事,我爸爸讲话夸张风趣,肢体语言丰富生动,特别会讲也特别适合讲故事。在我爸爸的执着坚持下,还养了几只鹅,不知道是不是鹅不好养,成功养大并放上餐桌的只有1只,自此我爸爸妈妈默契达成共识:不再养鹅,一是鹅不好养,二是鹅不好吃,据说上餐桌那一只吃了好几天都没吃完,黎家厨王即我爸爸表示厨艺局限无法处理好鹅。
至于鸭子,那是全部都上餐桌了,送亲戚好友的上了他们的餐桌,自家宰的上了自家餐桌。我爸爸妈妈认为鸭子的味道不错,自己照料的比在市场买的好吃。值得一说的是小灿长期照料鸭子,与鸭子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家里宰鸭,他极度不高兴,脸色很臭,餐桌上的鸭子一块也没吃,问他为什么,他说养着就很好啊为什么要宰了吃。
去年下半年起,我妈妈不再养鸭了,开始种菜,我怀疑是15年春节菜价昂贵导致了此事。我妈妈说那一小块泥土地不肥沃没有营养不适合种菜,撒菜种前把泥土翻了几轮施肥几回,再随意撒点菜心菜种,试试是否能长出来。结果,功夫没白费,菜心绿油油地生长起来,勃勃生机。然后增加品种,生菜、香菜、椰子菜、菜花、芥菜、番薯苗、青椒、南瓜,还种几棵甘蔗,蔬菜们的成长速度超乎想象,家里吃不过来,摘了不少送人。虽然不像别人家的菜园打理得井然有序,不过,小菜地的规模总算初步形成。
小灿又成了蔬菜们的照料者,这不,我打电话给他,他直嚷,我很忙阿,我要去给菜浇水了。好在与菜没培养出感情来,最爱吃的生菜和青椒在饭桌上夹个不停。给菜浇水和摘菜洗菜是我们姐弟最爱干的事,若要分出个程度来,最爱的是摘菜!每回摘菜,我妈妈总说,不用你们摘,一会我去摘,你们不会摘。瞧,啥事都想亲力亲为,真是瞎说,哪有人会不懂得如何摘菜。但我妈妈还是有她的一套摘菜“秘诀”,有些菜比如番薯苗、香菜不用连根拔起,得用小刀子割,让菜根继续种在地里,会重新再长出菜来。
我们对小菜地非常满意,饭后观菜成了每天必做之事。哪种菜已经快要长老了明天得赶紧吃,哪种菜比昨天长得更高了,哪一种菜吃完不再种了,春天种点什么菜呢,菜花终于了结出了小菜花,青椒好像长不高的,番薯苗加点豆瓣酱炒着更好吃……关于菜的讨论和鸭子一样多。我爸爸十分关注菜花,时常得瞧瞧结出小菜花了没,那菜花的菜叶子非常大,我爸爸逢人得说我们家的菜花的菜叶子像香蕉叶那么大,估摸结出的菜花会有大盘子那么大,一脸自豪!
从养鸭到种菜,普通人家的乐趣源自这普通的生活小事,开心的是大家都身在其中感受快乐!
2017年的小后院和2014年的小后院变化不大,发生变化的是那3分之1的泥土地。早期,泥土地闲置,不作任何用处,我爸买了三棵果树种下,芒果树、龙眼树、菠萝树各一棵,芒果树和龙眼树一直矮矮小小的,好似长不大。菠萝树长得要高大些,枝繁叶茂,深得我爸爸重视,专门买肥料给它施肥供足营养,可惜被某场台风一刮,树干从中折断成两半,我爸爸深感惋惜,也不再照料任剩下的半截自由成长。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泥土地成了鸭子的活动地盘。是的,我妈妈养了鸭子,在岭门镇大家都偏爱养鸡的大环境下,我妈妈养了鸭子,不多,4、5只。要不是我妈妈养了鸭子,我还不知道原来大白鸭小时候不是小白鸭,而是小黄鸭!我家人养鸭子像养宠物,对鸭子的照顾可谓悉心呵护。早上起来先把鸭子抱到它们的活动地盘,吃饭前先准备鸭子饭菜喂饱鸭子,天黑前先把鸭子一个一个抱进水果篮里把它们端回屋子里,隔三差五还得给鸭子们逐个逐个洗澡。当然,大部分工作都使唤小灿干,因为他最懒,所以能使唤到他干活的事儿都喊他干,照顾鸭子比扫地拖地要有乐趣,叫得动,比如下雨天喊他关窗户都得喊上1、2句他才动弹起来,这会好了,一下雨,他自觉地立马冲下楼跑到后院冒着雨把鸭子们“收”回来。
养鸭时期,我们家最乐衷饭后观鸭,不分早饭、中饭或晚饭。总之有一人说他要去看下鸭子,其他人就像收到暗号一样跟着一块去看鸭子,或者没人发布暗号,有一人走向后院看鸭子,其他人也跟着一块去看鸭子。鸭子带来的讨论实在太多,某一只变大了,某一只开始吃杂草了,某一只看起来比较笨些,还有我爸爸的小时候赶鸭趣事,我爸爸讲话夸张风趣,肢体语言丰富生动,特别会讲也特别适合讲故事。在我爸爸的执着坚持下,还养了几只鹅,不知道是不是鹅不好养,成功养大并放上餐桌的只有1只,自此我爸爸妈妈默契达成共识:不再养鹅,一是鹅不好养,二是鹅不好吃,据说上餐桌那一只吃了好几天都没吃完,黎家厨王即我爸爸表示厨艺局限无法处理好鹅。
至于鸭子,那是全部都上餐桌了,送亲戚好友的上了他们的餐桌,自家宰的上了自家餐桌。我爸爸妈妈认为鸭子的味道不错,自己照料的比在市场买的好吃。值得一说的是小灿长期照料鸭子,与鸭子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家里宰鸭,他极度不高兴,脸色很臭,餐桌上的鸭子一块也没吃,问他为什么,他说养着就很好啊为什么要宰了吃。
去年下半年起,我妈妈不再养鸭了,开始种菜,我怀疑是15年春节菜价昂贵导致了此事。我妈妈说那一小块泥土地不肥沃没有营养不适合种菜,撒菜种前把泥土翻了几轮施肥几回,再随意撒点菜心菜种,试试是否能长出来。结果,功夫没白费,菜心绿油油地生长起来,勃勃生机。然后增加品种,生菜、香菜、椰子菜、菜花、芥菜、番薯苗、青椒、南瓜,还种几棵甘蔗,蔬菜们的成长速度超乎想象,家里吃不过来,摘了不少送人。虽然不像别人家的菜园打理得井然有序,不过,小菜地的规模总算初步形成。
小灿又成了蔬菜们的照料者,这不,我打电话给他,他直嚷,我很忙阿,我要去给菜浇水了。好在与菜没培养出感情来,最爱吃的生菜和青椒在饭桌上夹个不停。给菜浇水和摘菜洗菜是我们姐弟最爱干的事,若要分出个程度来,最爱的是摘菜!每回摘菜,我妈妈总说,不用你们摘,一会我去摘,你们不会摘。瞧,啥事都想亲力亲为,真是瞎说,哪有人会不懂得如何摘菜。但我妈妈还是有她的一套摘菜“秘诀”,有些菜比如番薯苗、香菜不用连根拔起,得用小刀子割,让菜根继续种在地里,会重新再长出菜来。
我们对小菜地非常满意,饭后观菜成了每天必做之事。哪种菜已经快要长老了明天得赶紧吃,哪种菜比昨天长得更高了,哪一种菜吃完不再种了,春天种点什么菜呢,菜花终于了结出了小菜花,青椒好像长不高的,番薯苗加点豆瓣酱炒着更好吃……关于菜的讨论和鸭子一样多。我爸爸十分关注菜花,时常得瞧瞧结出小菜花了没,那菜花的菜叶子非常大,我爸爸逢人得说我们家的菜花的菜叶子像香蕉叶那么大,估摸结出的菜花会有大盘子那么大,一脸自豪!
从养鸭到种菜,普通人家的乐趣源自这普通的生活小事,开心的是大家都身在其中感受快乐!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