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的法律智慧 第二讲:农业社会的法律文化
何谓“文化”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解字》 文化二字合用出现在《易经》当中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观乎天文,人们的目的在于了解四时更替。而对人性的了解则可教化天下,成为统一的意识形态和思想。 西方语言中:古拉丁colo/colere意味着我耕种我培育 (农耕社会)
西文cultivate耕作培育,后演化出culture文化。这反映出,在西方,农业耕作是文化产生的主要来源。
中西对比:中国认为文化为阴阳两种关系的协调和矛盾转化。而西方更侧重于文化源于农业生活。
农业社会的基本自然地理条件:
与草原游牧民族相比,农耕民族往往居住在日照充分,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天气变化不那么剧烈的平原和丘陵地带。相对平静安逸的生活周而复始,人们有较多的时间观察和思考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规律,也有时间用同样的规律去约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关系。
农业思维下的法律观念:
《诗·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礼记·曲礼》“国君死社稷”此处社稷即公权力,国家。
社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国家观念
罗马法:“稷”对“社”的附和
盖尤斯:作物随土地走,植物所发育的根系成为了两者之间产生实质联系的重要纽带,一旦生根,“稷”就能成为附着于土地的一种从物。
谚语:Superficies solo cedit地表从属于土壤
北京城的祭祀体系:与太庙祭祖的功能相对,社稷坛是用来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祭祀场所。五色土代表幅员辽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社与稷的联合是土神与谷神的联合,对中国传统国家观念起基础性作用。
国家:
《说文解字》:国,邦也,从口(wei)从或(yu),“口”是指国家外围城墙,“或”是指围墙之内的领土。
《康熙字典》:或,从口(wei)从戈以守一。
总结:守备,疆土,民众,主权(政府所享有的外交内政)
农村土地利用的由近及远
法律文化:西周:王畿内服千里,甸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五百里。
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亲属关系的由近及远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857.jpg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859.jpg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879.jpg
地支:子丑寅为初始阶段,卯辰巳为发展阶段,午未申为衰弱阶段,酉戌亥为隐藏冬眠阶段。
与天干配合,使天干地支形成六十年一轮回的大循环。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07.jpg
五行five movements:木火金水土
木(春:发散)—火(夏:上升)—金(秋:收敛)—睡(冬:下降) 土:平衡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08.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10.jpg
在中国古代,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排列不是能够分裂开来对待的。它们实际上市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
“春秋”的自然法意义,政治指导意义的高级法。春秋,一为阳二为阴,是五行八卦的浓缩。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12.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14.jpg
https://img5.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16.jpg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18.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20.jpg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观乎天文,人们的目的在于了解四时更替。而对人性的了解则可教化天下,成为统一的意识形态和思想。 西方语言中:古拉丁colo/colere意味着我耕种我培育 (农耕社会)
西文cultivate耕作培育,后演化出culture文化。这反映出,在西方,农业耕作是文化产生的主要来源。
中西对比:中国认为文化为阴阳两种关系的协调和矛盾转化。而西方更侧重于文化源于农业生活。
农业社会的基本自然地理条件:
与草原游牧民族相比,农耕民族往往居住在日照充分,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天气变化不那么剧烈的平原和丘陵地带。相对平静安逸的生活周而复始,人们有较多的时间观察和思考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规律,也有时间用同样的规律去约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关系。
农业思维下的法律观念:
《诗·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礼记·曲礼》“国君死社稷”此处社稷即公权力,国家。
社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国家观念
罗马法:“稷”对“社”的附和
盖尤斯:作物随土地走,植物所发育的根系成为了两者之间产生实质联系的重要纽带,一旦生根,“稷”就能成为附着于土地的一种从物。
谚语:Superficies solo cedit地表从属于土壤
北京城的祭祀体系:与太庙祭祖的功能相对,社稷坛是用来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祭祀场所。五色土代表幅员辽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社与稷的联合是土神与谷神的联合,对中国传统国家观念起基础性作用。
国家:
《说文解字》:国,邦也,从口(wei)从或(yu),“口”是指国家外围城墙,“或”是指围墙之内的领土。
《康熙字典》:或,从口(wei)从戈以守一。
总结:守备,疆土,民众,主权(政府所享有的外交内政)
农村土地利用的由近及远
法律文化:西周:王畿内服千里,甸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五百里。
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亲属关系的由近及远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857.jpg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859.jpg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879.jpg
地支:子丑寅为初始阶段,卯辰巳为发展阶段,午未申为衰弱阶段,酉戌亥为隐藏冬眠阶段。
与天干配合,使天干地支形成六十年一轮回的大循环。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07.jpg
五行five movements:木火金水土
木(春:发散)—火(夏:上升)—金(秋:收敛)—睡(冬:下降) 土:平衡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08.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10.jpg
在中国古代,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排列不是能够分裂开来对待的。它们实际上市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
“春秋”的自然法意义,政治指导意义的高级法。春秋,一为阳二为阴,是五行八卦的浓缩。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12.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14.jpg
https://img5.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16.jpg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18.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small/public/p40479920.jpg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