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那一味肉末海参
最近在看三食三餐,最喜欢渔村篇,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就埋藏在记忆中的大海的味道。多伦多不是一个沿海的城市,很少再吃到像青岛那样新鲜的海鲜,还记得上次的八月十五,正是青岛梭子蟹正鲜嫩肥美的时刻,清蒸最好,配着颜色通透的米醋和鲜黄的生姜,那白嫩清甜的蟹肉就那样在味蕾上跳跃,哎,美好的回忆! 不过,在鲁菜系中,我最爱的还是那一道肉末海参。还记得第一次遇见它的情形,大概是在五六岁左右的时候吧,美术班下课后,爷爷奶奶带我上了公交车,说是要去吃饭,懵懵懂懂的被带上了车,其实当时还不是很开心,好不容易下课了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不过,记忆中那天的阳光是金黄的,清晰的刺眼,其实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酒店是青岛香格里拉,哪个亲戚举行婚礼什么的。在当年的记忆中,那不是一个很大的酒店,进去后我就坐下,开始吃,最先吸引我视线的便是那一盘肉末海参,一个海参,些许酱汁浓郁的肉末,几个绿油油的西兰花在搭配一些米饭,我拿起勺子就开动,吃下的那一瞬间,好似整个世界都被点亮了,一口接一口,Q弹的海参,浓郁的酱汁在那天灿烂的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肉末的香味以及海参的鲜味完美的搭配在了一起,很快,那一盘就被我吃光了,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如何描述这种美妙的滋味,只会用简单的“好吃”来形容。值得庆幸的是,当时我们那桌有一个人没有来,于是我把他那盘肉末海参也吃了,只能用满足二字形容!那天的记忆就到这里了,也许,就是从那天起,那鲜香的滋味就一直活跃在我的回忆中。 其实,后来我总是会在各种宴席上吃到那一道肉末海参,虽然没有第一次那么惊艳,仍是最受我垂青的那道菜。海参的做法有很多,比如葱烧海参,但是对我来说,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可能是肉末的香吧。我大姑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做海参鸡蛋韭菜汤,营养是有了,可是总感觉喝不出海参的味道,可能味道还是有些欠缺的。还有海参小米粥,还记得是在良友吃的,多少有一点咸,不变的是那鲜极了的味道。 忽然有一天,不记得是老妈还是老爸,掌握了发海参做海参的技能,要在家里大展身手,从来没有想到一直在餐厅里面吃的菜会这样轻易的走下神坛,走进弥漫着烟火气息的人间厨房。总之,第一次老爸做的肉末海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我在餐厅吃的如出一辙,之后老妈做的又有了几分改进,是我最喜欢的,就是放些糖,带了丝丝甜味,刚刚好。越到后面,老爸老妈做的越发讲究,发海参的水要用崂山矿泉水,自来水发不好,当时我就觉得海参果然金贵,我在学校都喝不上山泉水,还有肉末要七分瘦三分肥,这样口感最好,不会太腻,却保留了肉末该有的香,当然,配海参的米都不能用普通的,要用瑞士还是哪里进口的大米,既有嚼劲又有光泽,对于我来说,在家里吃这道菜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我可以要求很多很多的肉末,这样我可以配整整一大碗米饭。高一那年,学校的日子挺辛苦,饭吃的不顺心,不顺胃,最开心的事就是周五中午收拾好行李,给老妈打电话问着有没有给我发好海参,这样周末就可以吃到肉末海参了,美名其曰补补脑子,要不然在二中这种学霸遍地的地方怎么生存。周五下午回家便是一整周最开心的时刻了,就算是滴滴拼车回去也很开心,就算是周五下午有我最讨厌的物理考试也很开心,就算有时候堵车堵到七八点才能到家也很开心,因为,终于,可以回家了啊。每周日下午是我最讨厌的时刻,收拾好行李,去学校,这意味着又要开始新的一轮的等待,不过,人的一生不就是在等待,期盼,相聚,分离的重重轮回中度过的。这次圣诞节的回国,在广州下来的时候,要飞往青岛的时候,到达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的时候,激动的想要奔跑,那就是相逢的喜悦。临走前的最后一天,晚上推掉了别的活动,只是在家陪着老爸老妈,哪怕只是闲聊,当然,这样重要的时刻,怎么能少了那一味我最爱的肉末海参,那道代表家乡记忆的肉末海参。离下次回国还有四个月,这样想想,也不过区区一百多天,即使没有在家乡过年,也可以通过小小的笔记本,看到地球那边的你们,这样想想,我很快就可以回家了,生活有了希望,有了期盼,我知道,那道肉末海参一定也会静静的等着我,在火热的七月,在最爱的青岛。哪怕从此家乡只有冬与夏,那份想念,那份希望会一直在我的心里,正是如此,世界上的人们才能懂得,相聚的美好。我走的时候有说过,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逢,一个人在外,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深刻的懂得了。不过那又怎样,很快我们又能相见,我一定会笑着对你们说:“嗨,好久不见。”在团圆的时刻,总是会想起那一味肉末海参,仿佛你们还坐在我的身边,非要给我两个最大的海参,我会如往常一样傻笑着吃掉。过年了,多伦多的冬天很冷,雪很大,很想你们,只是希望你们一切都好,等我回来。青岛,等我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