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役
初見,只覺得它小小的,蜷縮的身軀很有趣,能想像得到握在手裡把玩的樣子,出於好奇心和多手的本能,女孩伸出手摸了摸它的頭。
變色龍嚇了一跳,估計是覺得自己隱藏得很好,不明白怎麼會被人發現,但它動作不大,顏色也沒有變為代表拒絕的暗。
對於變色龍,不打擾是大家墨守成規的反應,反正沒有人在乎看不見的身軀。 人們對著空氣高談闊論,彷彿他們能夠看見它,但如果真的看見了,又開始為自己將要脫口而出的話感到羞愧。
善意的氛圍瀰漫開來,現時彷彿一切都順理成章起來,包括她在店主的眼皮底下把它帶了出去。
“你真冷啊。 ” 女孩對指尖上的它感嘆,沒有常識的她並不知道變色龍本來就是冷血動物,和熱帶魚一樣,對溫度的要求非常苛刻。她根本無法承擔它需要的生存環境,日間的28攝氏度還能勉強維持,而夜間,繁縟絡繹,哪怕最低的22攝氏度她都應付不了。
變色龍沒有說話,悄悄抬頭望她,心裏嘀咕,「你不也是。」
相處的第一個夜晚,月光好下酒,空瓶後難以盡興,相望一眼女孩就披上大衣去了買酒。趿著拖鞋,街上行人寥寥,熱望寥寥,它繼續窩在女孩指尖,很少言語。
女孩家裡粉紅色的火烈鳥燈箱散發曖昧的光,變色龍終於問出了那個好奇許久的問題:「你為什麼踏進這個奇怪的寵物店?」
它在期許什麼呢?女孩顧左右而言他地講起一路上如何孤身一人來到陌生的城市,如何在一個起霧的下午迷路走入小巷,如何誤打誤撞踏進這個寵物店,言語之中盡是推託,將主動權都交給了命。
「不過,我還挺喜歡這個寵物店的,我和你說說貓的故事吧。」感謝這句話,房間終於因為它的降臨而變得真實生動起來,撇去多餘的浮飾,像用扁平的勺拂去漂著的肉沫,一鍋湯終於變得清甜起來。
說起貓,變色龍變得多話起來,畢竟在寵物店裡打過照面,也不乏幾次交集。它講了幾隻有趣的貓,她聽得津津有味,不過怎麼都能從話裡頭聽出一點彌補的優越感。其實真相不過是放置變色龍的玻璃架子在貓的上面,那種長期被仰視的生活麻痺了自認為當權的假皇帝。
左手權杖,右手糖果,雖不失為治人之道,用於貓確有些不太,怎麼說,不太好吧。女孩心裡想著,嘴上沒說,簡單附和著過去,變色龍自然地心生一種認同感,一種冷血交融的認同。
客觀來說,出於溫度的考量,變色龍棲身在女孩的被窩裡。而實質上,誰又不清楚呢?
夜間的情緒可在太陽升起時潰滅,但在等待白晝的分秒中,多一刻,便是多一刻的苦痛。那些在相擁就能忘掉殘酷和真相的時光,沒有人不盼望它能更綿長一些。
好在晝夜更迭,世間最易出現的交淺言深從沒發生過,各自相安無事地相處。
只要陽光照進房間,變色龍就會融入女孩找不到的角落。它可能回了寵物店,也可能還待在房子的某處,沒有人關心,甚至變色龍自己也不關心,它習慣了人們對著空氣高談闊論,習慣了將自己小小的身軀恰到好處地卡入言談的縫隙,分毫不差。人們注意不到它,卻默認它的存在。這樣的把戲,它玩得熟練,捲曲的尾巴保持著完美的圓。
依賴與日俱增,蹺蹺板的兩段被平衡得非常精準。距離遠了,就增加顏色的鮮豔;見頻繁了,便佔據琢磨不透的背景。舒適感讓女孩懷疑這樣的日子是否構建於想像,唯有理想國才會按照這般精確的指令呈現萬物。
而灰色的果實總有腐爛的一天。
從一開始變色龍就錯了,女孩的冷和它的從來不同。如果說變色龍要的是捕食,那它只需要伸出舌頭,食之。可女孩要的是戰役,她只接受叩首的戰俘,輕易不殺。
「其實你根本不是冷血動物。」
「我當然不是呀,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是。」
對話間,是誰先開的口都已經無從得知,一半是自嘲,一半是鄙視。
一刻頓悟就可以忘卻所有的夜,所有的根系和關切,可朽壞的樹木,都是從底部蔓延開來的,緩慢,溫吞,讓人不以為意。
風和日麗,命運來索回本不屬於大家的東西。
就像每一個進行著的對話一樣,女孩和變色龍間沒有任何會被小說家特意鋪陳的壞預兆。沒有惱人烏鴉,沒有黑壓壓的雲層,更沒有莫名的心悸和不安。就在那個普通的風和日麗,一個有去無回的問句之後,變色龍再也沒有出現在女孩的生活中。
女孩覺得奇怪,但卻明白她不應該覺得奇怪,畢竟這世間,人們總是對著空氣高談闊論。
石子甚至不夠份量驚起一圈波瀾,湖水綠,柔和,沈靜,如風吹過後的草坪,什麼也沒有發生。
------
注:
避役(学名:Chamaeleonidae,英语:chameleon)俗称变色龙。“役”在我国文字中的意思是“需要出力的事”而避役的意思就是说,可以不出力就能吃到食物。所以命名为避役。
变色龙是一种冷血动物,温度条件要求较高。通常日间温度应保持在28℃到32℃,夜间温度可保持在22℃到26℃。
变色龙的主要食物是昆虫,多数变色龙会对单一食物产生厌食,有时会拒绝进食直至死亡。
變色龍嚇了一跳,估計是覺得自己隱藏得很好,不明白怎麼會被人發現,但它動作不大,顏色也沒有變為代表拒絕的暗。
對於變色龍,不打擾是大家墨守成規的反應,反正沒有人在乎看不見的身軀。 人們對著空氣高談闊論,彷彿他們能夠看見它,但如果真的看見了,又開始為自己將要脫口而出的話感到羞愧。
善意的氛圍瀰漫開來,現時彷彿一切都順理成章起來,包括她在店主的眼皮底下把它帶了出去。
“你真冷啊。 ” 女孩對指尖上的它感嘆,沒有常識的她並不知道變色龍本來就是冷血動物,和熱帶魚一樣,對溫度的要求非常苛刻。她根本無法承擔它需要的生存環境,日間的28攝氏度還能勉強維持,而夜間,繁縟絡繹,哪怕最低的22攝氏度她都應付不了。
變色龍沒有說話,悄悄抬頭望她,心裏嘀咕,「你不也是。」
相處的第一個夜晚,月光好下酒,空瓶後難以盡興,相望一眼女孩就披上大衣去了買酒。趿著拖鞋,街上行人寥寥,熱望寥寥,它繼續窩在女孩指尖,很少言語。
女孩家裡粉紅色的火烈鳥燈箱散發曖昧的光,變色龍終於問出了那個好奇許久的問題:「你為什麼踏進這個奇怪的寵物店?」
它在期許什麼呢?女孩顧左右而言他地講起一路上如何孤身一人來到陌生的城市,如何在一個起霧的下午迷路走入小巷,如何誤打誤撞踏進這個寵物店,言語之中盡是推託,將主動權都交給了命。
「不過,我還挺喜歡這個寵物店的,我和你說說貓的故事吧。」感謝這句話,房間終於因為它的降臨而變得真實生動起來,撇去多餘的浮飾,像用扁平的勺拂去漂著的肉沫,一鍋湯終於變得清甜起來。
說起貓,變色龍變得多話起來,畢竟在寵物店裡打過照面,也不乏幾次交集。它講了幾隻有趣的貓,她聽得津津有味,不過怎麼都能從話裡頭聽出一點彌補的優越感。其實真相不過是放置變色龍的玻璃架子在貓的上面,那種長期被仰視的生活麻痺了自認為當權的假皇帝。
左手權杖,右手糖果,雖不失為治人之道,用於貓確有些不太,怎麼說,不太好吧。女孩心裡想著,嘴上沒說,簡單附和著過去,變色龍自然地心生一種認同感,一種冷血交融的認同。
客觀來說,出於溫度的考量,變色龍棲身在女孩的被窩裡。而實質上,誰又不清楚呢?
夜間的情緒可在太陽升起時潰滅,但在等待白晝的分秒中,多一刻,便是多一刻的苦痛。那些在相擁就能忘掉殘酷和真相的時光,沒有人不盼望它能更綿長一些。
好在晝夜更迭,世間最易出現的交淺言深從沒發生過,各自相安無事地相處。
只要陽光照進房間,變色龍就會融入女孩找不到的角落。它可能回了寵物店,也可能還待在房子的某處,沒有人關心,甚至變色龍自己也不關心,它習慣了人們對著空氣高談闊論,習慣了將自己小小的身軀恰到好處地卡入言談的縫隙,分毫不差。人們注意不到它,卻默認它的存在。這樣的把戲,它玩得熟練,捲曲的尾巴保持著完美的圓。
依賴與日俱增,蹺蹺板的兩段被平衡得非常精準。距離遠了,就增加顏色的鮮豔;見頻繁了,便佔據琢磨不透的背景。舒適感讓女孩懷疑這樣的日子是否構建於想像,唯有理想國才會按照這般精確的指令呈現萬物。
而灰色的果實總有腐爛的一天。
從一開始變色龍就錯了,女孩的冷和它的從來不同。如果說變色龍要的是捕食,那它只需要伸出舌頭,食之。可女孩要的是戰役,她只接受叩首的戰俘,輕易不殺。
「其實你根本不是冷血動物。」
「我當然不是呀,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是。」
對話間,是誰先開的口都已經無從得知,一半是自嘲,一半是鄙視。
一刻頓悟就可以忘卻所有的夜,所有的根系和關切,可朽壞的樹木,都是從底部蔓延開來的,緩慢,溫吞,讓人不以為意。
風和日麗,命運來索回本不屬於大家的東西。
就像每一個進行著的對話一樣,女孩和變色龍間沒有任何會被小說家特意鋪陳的壞預兆。沒有惱人烏鴉,沒有黑壓壓的雲層,更沒有莫名的心悸和不安。就在那個普通的風和日麗,一個有去無回的問句之後,變色龍再也沒有出現在女孩的生活中。
女孩覺得奇怪,但卻明白她不應該覺得奇怪,畢竟這世間,人們總是對著空氣高談闊論。
石子甚至不夠份量驚起一圈波瀾,湖水綠,柔和,沈靜,如風吹過後的草坪,什麼也沒有發生。
------
注:
避役(学名:Chamaeleonidae,英语:chameleon)俗称变色龙。“役”在我国文字中的意思是“需要出力的事”而避役的意思就是说,可以不出力就能吃到食物。所以命名为避役。
变色龙是一种冷血动物,温度条件要求较高。通常日间温度应保持在28℃到32℃,夜间温度可保持在22℃到26℃。
变色龙的主要食物是昆虫,多数变色龙会对单一食物产生厌食,有时会拒绝进食直至死亡。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