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师如何表达爱与婚姻

名称:SACRED AND PROFANE LOVE人间的爱和天上的爱
创作时间:1514年
尺寸:118*279cm
类别:布面油画
收藏:意大利,罗马,波尔葛塞美术馆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作者
【提香·韦切利奥】

生于1488年,有一说1490年 逝于1576年8月27日。
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
被称为是“群星中的太阳”,他的作品是威尼斯画派艺术的顶峰。
-❶-作画背景
这幅画是提香25岁时所画。有种说法,这幅画是提香为了一对即将步入新婚生活的新人所作。在1514年5月的春天里,也正是新郎尼克洛和新娘罗拉结婚的那个月。
1514年晚春,位于繁荣的威尼斯城里。野心勃勃的十人委员会的宗教法庭秘书长尼克洛·欧黑里欧宣布了他与罗拉·巴佳洛托的即将到来的婚礼,后者是一位来自帕多瓦市的美丽女子。
-❶-正 文
整个画面中,共有三个人物,一个是穿衣服的女人,一个是没有穿衣服的女人和画面中间的带翅膀的孩子。

这样一个女子是谁呢?

坐在左边的那个美女有着健康的肤色,金色的卷发,头戴花环,脑袋轻轻的向她的右侧转动,眼睛却朝向观看者,饱含柔情。这样一个女子又是谁呢?她是否就是新娘本人呢?尽管很有可能新娘罗拉也是如此温柔美丽的女子,但是学者们认为这位少女应该是提香在别的画作中也会用到的专门模特,所以她不是新娘本人,而是一个理想的象征意义上的完美新娘。
婚姻的到来

这个新娘身上充满着婚姻的符号,比如戴着手套和腰带,同样还有花朵,象征着爱情的桃金娘和玫瑰(相传维纳斯在海波中诞生后,脚踩贝壳,被西风神送至岸边,黎明时辰为她戴上桃金娘花冠)。桃金娘一般盛开在五月,也是结婚的月份。除此之外,年轻的女子没有穿戴任何首饰,因为正是她那自然美照亮了每一处角落。她的外衣颜色与婚礼颜色相一致,即白红两色,一方面这是处女纯洁的象征,另一方面又象征着热情。
然而现在还不确定是,只有一只红色套袖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这位女子戴着手套的原因,介于在那个时期通常人们都是拿着手套露着手套或者最多戴着一只手套,用这样的方式来展现女人魅力的双手。
在新娘的左臂下有一个圆盒子,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古往今来也有许多猜测。有个有意思的回答说,这是希腊神话中的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普罗米修斯好奇心非常重的妻子,她因为打开了那盒子而将无尽的不幸带到了人间,相反,提香笔下的新娘则紧紧抓着盒子,盒子中都是世间的痛苦和悲哀。这也是为了给她丈夫带来唯一的快乐和穷其一生的爱。

新娘穿着的裙子叫做卡莫拉,是典型的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的流行样式。这是一种长且柔软的礼服以及宽大的袖子,这种袖子被称作阿拉多卡里娜,因为它们能让人想起总督穿戴的服饰设计。裙摆上的纹理,表现了提香对于光与影的把握,是极度的熟练。
新娘穿着红白衣物和维纳斯什么都不穿,而产生的色差则非常的强烈和鲜明。画作中的这种红,也叫做提香红,表现了世人对提香绘画技术的普遍赞赏。
维纳斯的降临

让我们把视线挪向画布的右侧,我们能看到一位光芒四射的半裸女性,她热切的看着另一边的女子。两人中间的丘比特暗示这位女子是维纳斯。维纳斯爱与美之神。仔细比较一下两个人的相貌,感觉非常的相似,似乎是同一个人的不同面。但是维纳斯的神情看上去要更为放松显得更有见识。新娘则看上去比较克制,脸上或许还带有一丝对婚姻到来的恐惧。维纳斯是圣洁之爱的化身,她的手上拿着一盏灯基督教中象征着妻子为还未归家的丈夫掌灯。

画面中,左边背景,是在这些平原缓丘之上有一个巨大的军事结构的城堡,这座城堡貌似指新娘家族。当时,被帝国占领的帕多瓦,以及心甘情愿与入侵者相勾结的新娘的父亲贝尔图乔·巴佳洛托,后来当威尼斯人再次夺回失地后,贝尔图乔就被判叛国罪被执行死刑。在城堡下面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几只兔子,它们是公认的温柔和生育的象征。

画面的右侧则是16世纪前几十年非常流行的一种绘画流派即田园风景。在16世纪初期,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在威尼斯地区广受人民喜爱,他的风格和主题激发了当时的创造力,也同样给予艺术家作家于灵感,让他们描绘着他诗歌里的那种乡村的风景如画的田园景象。提香则将其表达的少了一份忧郁,多了一份浪漫。

在维纳斯女神的手边有一个银质的大碗,貌似很贵。它占据着水池边缘最为重要的位置。当然既然它能出现在画中,一定不止因为它很贵。它肯定蕴含着强烈的象征寓意,从碗的形状和装饰可以看出它属于圆盘饰即中间凸起周边卷起的圆盘,专门用来装祭祀用的东西的。转变成喷泉的古代石棺同样也成为了祭坛,这样玫瑰和维纳斯的出现就变得合情合理。
小天使丘比特的出现
一般画作的中间描绘的是主要人物,而在这里,因为主要人物是两位处在两边的女性,她们中间是丘比特即小天使,背上还有一对可爱的小翅膀 。提香在这里使用的是一个非常稠密暗淡的树叶茂密的背景,以一种非常达芬奇的风格,让这个处在中间的小孩形象在整个画面中凸显的异常柔和。尽管丘比特是一个超自然的形象,在艺术史中通常是被描绘成一种缥缈的触不可及的形象,但这个丘比特则与它们不尽相同,他正在喷泉前专心致志的戏水,他是如此专注以至于没有留意周遭的一切,这一形象与真正的孩子别无二致。提香的丘比特并没有给人一种带着距离、神话般的形象,更多的像是人类的孩童一般,他很仔细的研究了孩子的行为举止,并描绘出他们爱玩的心境和真实的情感。丘比特的姿势同样也非常重要,且蕴含很多意义,喷泉中形成漩涡的水也象征着两种形式的爱的混合,即人间的爱与天上的爱。在丘比特玩闹的石棺边缘放着一朵小玫瑰和几片从前面灌木丛中掉落的叶子,根据一些学者的解释,据称提香的这个部分参照了一篇来自寻爱绮梦的文章。这是一篇发表于1499年的怪诞寓意的诗歌,该作品一经发表便以其田园和彼得拉克风格的品味在成熟的文化圈里大获成功。
再看画作中的喷泉,喷泉本身则没有多少喷泉的意思而更多要表达的是古代石棺,这一物品与葬礼死亡息息相关却也转变成了传递着孕育新生命的事物,死亡以后紧接着就是新的生命。在贝尔图乔·巴佳洛托的死亡后是 他女儿罗拉的婚礼。

在石棺上雕刻着一个男人在抽打另一个躺在地上的男人,还有个年轻女子在一旁看着,也许这预示着是性爱中服从的画面,这最后一个充满暴力的细节其中有一半被植物的叶子以及阴影挡住了,这与两名纵欲的女性形象以及整个画作的田园般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微信公众号:暧昧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