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打的剪纸
/ 细部刻画是为了使大面积画面富有变化,不致贫乏单调。如北方剪纸中经常在人物衣服上装饰了多重图案,既象征了变化的衣褶,又丰富了画面。 由于剪纸是以单色的点,线,面作为基本表现形式的,所以画面线条或块面的粗细,疏密,面积的大小,都是一种黑白对比的效果。要做到实处不死板,虚处不空洞,虚中有实,实中见虚,合理穿插配置,才能显出一种节奏感,韵律感。 四 构图独具特色,造型万剪不断 中国剪纸不要求有严格的透视和比例关系,根据我国人民的传统造型意识,它十分强调线在心理中的准确,因此在构成中,多用平面透视处理,他可以把画面中全部主题物象,完全按需要布置在一起,是一种理想化的布局处理。如它可以把日月星云,人物,动物,鱼类,荷花全部剪在一张画上,只有局部透视,没有整体透视。常见的有“重叠式”构图,即把各表现对象层层垒高,表示出景物之间的空间效果。还有一种交“对称式”,即把纸事先折好,剪完后展开会出现对称的两幅或多幅图案。剪纸的外形一般为圆形,方形,菱形,自然形体形等多种式样。 另外,剪纸本身具有“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特点,所以在造型上要有巧妙的连接,如人的面部五官本身是互不连接的,但在剪纸中把眼睛连接在两颊上,眉毛,鼻子,嘴巴,鼻唇沟都连在一起,既美观又合理。 五 注重表现语言个性,发挥刀剪独特的艺术魅力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着自我表现的语言,如同中国话要有笔墨趣味,篆刻要体现金石效果,剪纸的刀味,纸感就是它的艺术特色。剪纸最忌用绘画的一般造型去观察和处理,尽管使用工具仍是刀剪和纸张,下了很大气力,但没有剪纸语言,只能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剪画”,而绝不是剪纸。 由于剪纸艺术造型受材料工具所限,所以也不便于表现重叠复杂透视感很强的场面,不强调光影素描关系和自然色彩的真实反应,而是在塑造形象和装饰处理中,有其特殊的表现手段和式样,这就是装饰纹样的运用,这些装饰纹样是程式化了造型,也是美化了的图形,比较典型的有“锯齿纹”,“月牙纹”,“朵花”,“云纹”,“水纹”,“涡纹”等,而运用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是“锯齿纹”和“月牙纹”,这两种基本纹样是随着刀具的运用而自然出现的,是剪纸艺术上一种典型的刀笔线条,是概括力,程式化很强的装饰纹样。 锯齿纹可以表现柔软的毛,花朵,衣服花边,月牙纹可以表现鱼鳞,羽毛,花卉,衣褶等。由此,还产生了其他一些纹样,如朵花是一种图案化的花头,常用于服装点缀和动,植物装饰,云纹,水纹,涡纹等也都是在装饰各种特定的环境而出现的,其形状也有多种变化。 第六章 剪纸的类型 剪纸,刻纸一般都称为剪纸,由于使用工具不同,艺术效果略有不同。用剪刀剪出来的简练,概括,稚拙感很强,民间妇女多用此法,用刻刀刻制的规范一致,精细剔透,可批量生产,民间艺人多用此法。 剪纸的表现类型很多,大致概括为一下十三种: 一,黑白剪纸 也称单色剪纸,多用红,黑,白,金或其他颜色剪成,黑白剪纸主要有阴刻,阳刻,阴阳结合三种表现方法。 1.阴刻,也称镌刻,就是刻去表示物象结构的轮廓线,在大的块面中表现线条的方法,这种效果厚重,结实,分量感很强,有一种强烈的黑白对比感,北方剪纸多用此法。 2.阳刻,也称镂刻,正好与阴刻相反,是刻去空白不分,保留轮廓线。这种方法流畅,清新,玲珑细致,江浙一带剪纸多用此法。 二,套色剪纸 套色剪纸通常以阳刻为主,多用黑纸或金纸,进行大面积镂空,给套色留有余地,再将主稿分别扣在所需各种色纸的背面上,在拷贝箱上用铅笔把所需套色的形状勾画下来,再根据铅笔形状剪下来,按部位用小毛笔蘸浆糊粘好,可先套小色块,后套大色块,所套颜色要以一个色调为主,一般以三四色为宜,套色要少而精,注意冷暖对比关系。有时套色有意超出或不到轮廓线,显得很生动。如套一个姑娘的脸庞,脸颊的红晕剪成椭圆形,很具民间囡娃的艺术情趣。 三,染色剪纸 染色剪纸与套色剪纸相反,它主要以阴刻为主,保留大的块面,在上面进行彩色的点染。这种方法一般都用白色的生宣纸,颜色用碱性品色颜料,也有用透明水彩的,粉质颜料因不透明不渗化,所以不能用,如水粉颜料。点染时在品色中调一点酒精或白酒,酒的作用是在点染时,使颜料只会向下渗透,而不向外扩展,便于多层点染。 这类剪纸多刻有月牙线,一是作为块面中的轮廓线,二是在点染时防止互相串色,起到隔离作用。点染时用色不宜太多太花,可用流水作业的方法,一只手中握二三支笔,每支笔蘸一种颜色,三张一染,较复杂的可以一张一染,必要时可将剪纸翻过来在背后染色,使其两面渗透,待到半干时揭开晾干,由于在生宣纸上染色,可以出现很好的晕化效果。 四,分色剪纸 这也是拼色剪纸的一种,它是用剪好的不同颜色形状的纸拼成一个画面。如一幅剪纸中天空是蓝色,云是白色,地是草绿色,蒙古包是紫灰色,骆驼是赭石色,分别剪好后,拼贴在一起,这种剪纸鲜明明快,装饰很强,用色要注意大的对比关系,分色不要琐碎。 五,填色剪纸 这种剪纸也叫笔彩剪纸,是在一张阳刻的剪纸下面衬一张白色的生宣纸,然后直接在主稿上面彩绘。主稿可用黑,赭等色纸,填色后可出现浓淡变化和自然晕出的效果,十分生动自然。注意用笔不要呆板和反复涂改,可充分利用自然浸开的效果。 六,衬色剪纸 衬色剪纸是用白色或其他较深或较浅的颜色纸剪成,在剪纸下衬一种对比强烈或柔和的色彩,这类剪纸主稿基本同单色剪纸相同,常见的是白色剪纸衬红色纸或绿蓝色纸。衬纸不要太光亮,要有厚重感为好。 七,勾绘剪纸 它是剪纸与绘画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所谓勾绘,一种是以剪刻为主,兼用毛笔勾绘细部,另一种是用金箔纸刻画出花纹的大体轮廓,使某些局部空着,然后再托纸着色,并适当勾以线条。由于它是剪画结合,很多细部可以直接用笔画出,剪画结合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意趣。 八,印刷剪纸 是印刷与剪刻相结合的一种剪纸形式,其方法有的在木刻印刷后,再镂空剪出的,也有在木板印好的剪纸再染色,还有的直接印刷成剪纸效果的直接应用。这类剪纸近似民间木板年画,可大量制作,现已不多见。 九,彩编剪纸 这是一种编剪并用的剪纸类型,就是用各种彩色的纸条,经过不同的裁剪和编织,组成各种几何图案及花卉,动物,人物等。其线条明快,构图别致,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可用于席编,筐编,刺绣,儿童手工等。 方法是:先在一张纸上剪出上下相连等距的竖条,然后再根据造型需要,剪出与竖条等宽或变化的各色纸条,然后再穿插编织在一起,可以出现各种色彩鲜艳的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圆形,波形及各种所需的图案。 十 剪影 剪影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古老形式,它是通过外轮廓表现人物和物象的形状,所以它最注重外轮廓的美和造型,剪影由于受轮廓造型的局限,一般以表现人物或其他物体的侧面为好。 其工具主要是剪刀或刻刀,纸一般用黑色或重色纸,在表现人物侧影时,一般是边看对象边剪。剪影很适合表现逆光效果,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剪纸类型。 十一,撕纸 撕纸是由传统的民间剪纸派生出来的新类型,其方法是利用不同类型的纸,采用手撕的方法去撕裂造型,以手代剪自然会收到很大的局限,不适合去表现巧工细琢的效果,但正是这种局限,又恰恰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个性,有一种古拙雅朴,豪放雄健的格调。在撕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随意性,有一种妙趣天成的韵味。撕纸可以撕长幅巨作,也可以撕出几厘米的微型作品。 十二,折叠剪纸 折叠剪纸具有绝对弥合和对称的特色,它是将色纸折叠起来,剪出各种均齐式花纹,几何形图案,和类似万花筒般的韵律感很强的装饰图纹。 方法是:将纸按需要折叠成不同形状,起一部分画稿或者直接剪出。图案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展开后的整体效果和每个单元纹样的连接效果,注意在统一中求变化,防止杂乱无章的图案。下面介绍几种基本图形的折叠方法: 1.方形的折剪 ①两个方形 ②三个方形 2.圆形的剪折 ①三个圆形 ②四个圆形 3.五角星的折剪 4.网形的折剪 ①门筏网形 ②礼花网形 5.花边折剪 这是在掌握了简单折剪的基础上,应用各种折叠方法剪出的一种连续图案纹样。 ①不同花纹的交叉折剪 ②团花的折剪 6.综合折剪 这种折剪,是吸取以上几种折叠方法,不受限制的自由发挥,综合各种剪叠方法设计剪刻出来的。 ①喜字的折剪 ②丰字的折剪 ③寿字的折剪 十三,立体剪纸 立体剪纸是采用了绘画,剪刻,折叠,粘合等综合方法产生的一种近于雕塑,浮雕的新型剪纸,它吸取了现代美术的技巧,充分体现了写实与浪漫的特点,使剪纸立体化。 制作方法: 1.材料工具。用纸,一般用绘图纸,要求光洁,富有弹性的纸为好,如单纯折叠,可选用薄而有韧性的纸。其他还需剪刀,刻刀,胶水,铅笔,圆规,描图纸,有机玻璃尺,做圆筒粗细不同的管棒状物。 2.基本单元的制作。各种基本单元的制作是立体剪纸的基础。 ①曲面制作,用细棒,管等物卷动纸,可做成圆形,波形,切削卷形,游丝形瓦楞形等。 ②折叠,按照一定的直线,曲线把纸折叠起来,就可以折成各种灯笼,山谷,波浪状。 ③粘合,弯曲和折叠过的纸需要靠胶水粘合才能定型,粘合要牢固,不要参差不齐。 ④切剪,主要是制造半球状隆起,方法是在一圆形纸中剪一缺口,然后再粘合,出现圆锥体的造型。 ⑤几何单元的制作,可综合利用前几种方法来做不同形状的几何形体。如三角形,五角形,圆锥形,圆柱形,梯形,立方形,树叶形,斗笠形等。 ⑥重叠粘合,要出现浮雕效果,可进行重叠粘合,或半剪半卷的方法。 ⑦花边剪切,为使形体周围形成各种形状,可以剪成雪花状,锯齿状,波浪状等。 3.制作要点 ①周密构思,精心设计。在制作前,首先考虑到表现对象的特征,颜色,制作程序,完成效果,并精心绘制出草图。 ②制作工细,造型准确。纸张要平整,忌松弛,不平,不论平面还是曲面的,都要有一种紧绷的感觉。曲面要用管状的东西来弯,特别要注重卷的光滑,均匀,每个单元制作质量和效果要 符合要求。 ③切剪适度,堆砌合理。要尽可能做到少剪切而又最有表现力为好,剪贴部分虽然突出,但又不宜太多,否则会有一种堆砌之感。 第七章 剪纸的材料和工具 剪纸的工具简单,主要有剪刀,刻刀,蜡板,订书机,纸捻,纸张等。 一.剪刀 普通剪刀就可以,在选择时,一般尽量采用刀头细长,刀口咬合整齐,刀尖锐利的为好,最好准备大小各一把,以便剪大幅图案和精细部位之用。 二,刻刀 一般无剪纸专用刻刀,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 1.刻刀的种类。刻刀主要有斜口刀,圆口刀,正尖形刀,锥形尖针等。斜口刀用于刻直线和大的曲线。圆口刀用于刻圆形和小的弧线,正尖形刀用于小圆形,小三角形线,锥形尖顶用于打纸针孔及一些圆点装饰。 2.刻刀的制作。刻刀材料要选用钢制材料,如钢丝,车辐条,表发条,钢锯条,纺织胸针,手术刀片等。先介绍斜口刀,正尖形刀的制作,将材料加工成20公分长,0.1公分厚的钢片,钢制材料需事先退火,然后把钢片锉成所需的形状,也可将材料两端都制刀,基本成型后先在粗磨石上粗磨,再进行蘸火,使钢刀变硬,蘸火方法是用酒精灯或蜡烛把刀尖烧红,接着立即插入菜油中,入油要猛,蘸完立刻拿出。蘸火是制刀的关键,太软了一用即钝,太硬了又很容易折断,所以一定要掌握好火候,硬度如不合适可烧红重新蘸火。 圆口刀的制作,将锉平退过火的钢丝或辐条放在带槽的铁砧上,上面放一钢针,然后用铁锤砸成半圆形刀口,再进行粗磨和蘸火。 表条,手术刀,钢锯条在制作斜口刀时,由于薄厚和坚韧程度基本符合要求,可不进行热处理,直接加工磨制。刮脸刀片手持困难,转动不灵活,一般不宜使用。 3.刻刀的安装。将磨制好的刀截成4-5公分长,插入旧笔杆或竹棍之间,用细铁丝 或布条缠好固定牢,也可将整刀不截断,在两边加上竹片外缠铁丝或粗线,最后用细磨石磨锋利,即为完成。手术刀最好是用7号刀柄,11号刀片,必要时刀尖可稍加磨制,用布条缠住刀柄即可使用,刀片还可以随时更换。一般刀的总长度都在15-20公分之间,刀锋长为1.3公分,刀刃宽超不过0.4公分,斜口刀,正尖刀不超过20度。 4.刻刀打磨。备有粗细油石各一块,粗油石定大型用,细磨石加快用。刻刀要随用随磨,始终保持刀口的锋利。磨刀时要边磨边蘸水,防止退火,不能在砂轮上打磨,注意不要将磨石磨出槽口。 三,蜡盘 蜡盘在剪纸中是极为必要的,很多初学者在玻璃,三合板上刻制,这是非常有害的。因为这些材料作底板质地太硬,刻刀根本吃不进去,刻制时既费时又费力,也没有行刀的韵味,所以一定要备有一块理想的蜡盘,其制作过程如下: 先选用一块40公分宽,50公分长,质地较好不易开裂的长方形木板,在板中央挖一20公分长,15公分宽,1公分深的长方形凹槽,用清漆把木板表面漆光,然后往槽中融蜡灰。蜡要选用蜂蜡,灰是草木灰,即用秸秆烧成灰,用纱布包好过滤,以防杂质会损坏刀刃。制作蜡灰的方法是:先将蜡融成液状,按蜡灰2:1的比例,把会掺如蜡内搅拌,当蜡成糕状时,趁热把啦倒入木板槽内,快速摊平与板面平行。蜡盘做好可先试用一下,如蜡盘太硬,刻时很费力,太软又容易把纸陷进去,这就要重新熔制,改变蜡灰的比例。 还有用牛羊油加草木灰做油盘的,其方法与蜡盘相同。 四,粉袋,订书机,小锤,纸捻,镊子 粉袋的作用是防止纸张粘连的,是用一小纱布袋内装一些菱粉,滑石粉等,刻前在蜡盘上轻轻扑上一层粉,或在纸之间扑粉。 订书机,纸捻是用来固定纸张的,薄的纸板可用订书机钉在四边,厚的纸板先用锥子在四周扎小孔,然后用纸捻穿过,再用小锤把纸捻两端砸紧。镊子是剔除纸屑用的。 五,纸张 剪纸一般喜用梅红纸,刻纸一般用电光纸,绒纸,点染多采用生宣,粉连纸,套色多用金纸,照相用的黑色包装纸,套色用的各种彩色纸,可先把纸裁成小块,用排刷蘸色刷匀,晾至半干时夹在纸板或书中压平,也可用现成的色宣纸。 还可用裱绢,裱绫做为刻纸材料,就是在绢或绫后裱托一层宣纸,很适合完成长卷作品。 六,刻纸的闷压法 点染的剪纸一般在刻制前需要闷压,因为一次需刻的纸张很多,经过闷压,可使数十张变成一块纸板。方法是将有吸水力的生单宣,粉连纸等裁钉在一起,放在平处,用湿毛巾把纸块的上下两面润潮,再用湿砖头压半天,待纸板半干潮湿时即可刻制。如作品很大,在刻制当中纸板已经半干,可继续润潮闷压,纸板过潮过干都不好用,可用砖头随时调整干湿度。 第八章,剪纸的制作程序 一幅剪纸作品的完成,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 一,起稿 要根据主题首先确定表现形式,按照前面有关章节介绍的剪纸艺术创作一般要求,在底稿上绘制出来,最好用毛笔起稿,可以观察到大的黑白效果。 二,制作 用剪刀剪,一次只能剪1-3张,可将纸折叠成所需的形状,或直接掏剪。剪孔时,注意要把剪刀尖放在要剪的孔上,慢慢摇动,将纸穿透,慢一点剪孔,注意开孔位置不要紧靠边缘,以免撑坏靠边部分。每剪一孔要及时修理,使边缘两面光洁无毛刺。 剪羽毛即锯齿纹时,先在羽尖处开一长口,然后剪羽毛,不要参差不齐,尽量使羽毛根部剪在一条线上。 用刀刻制,先将刻纸穿纸捻,然后进行闷压,刻制前在蜡盘上扑一层粉,行刀要使刻刀垂直切割,因刀尖有一定斜度,每条线刻到位时,要使刀刃垂直切割一下,防止上面部分已经过线,而下面部分还未刻到位。顺序是由内向外,由局部到整体,先刻图案密集复杂处。行刀时要刀刀相连,就是刀尖既不露出纸面,又要刻痕连贯,每有刻下的纸块,要用口吹,刀挑或镊子及时剔除。 三,装裱 剪刻好的作品,有时需要衬色或粘贴在色纸上,以加强艺术效果,一般有两种方法: 1.正裱法,即把剪纸放在衬纸上,用刻刀蘸浆糊,从剪纸与衬纸之间伸进去,最好是点粘的办法,固定几处关键部位,不必全部粘死。 2.反裱法,即把剪纸反扣在玻璃板上,用大刷或胶沾浆糊从背后涂滚一遍,再揭下来正贴在裱纸上,上盖一张干净纸,用干刷刷平粘好。 还有一种裱法,即在衬纸上刷满稀浆糊,再把剪纸贴上抹平。此法可以粘的很牢固,紧密,注意不要把衬纸搞脏。如是很珍贵或很小巧的剪纸,可不进行装裱,夹在半透明的薄纸中即可,市场上出售的剪纸,渡口采用此法。 四,复制 剪纸需留底样或继续制作需要复制。民间过去一般都是用熏样的办法。熏样的纸最好选用单宣等能挂住油烟和有吸水性能的纸,熏制的程序是,先把剪纸稿放在一张稍大的纸上,然后平放在水面上,待水浸透纸面,而纸又不含水珠时,将白纸沿着盆沿拉出水面,贴在一块平板上,使板面向下,放在油灯上熏烟,要熏均匀,防止烤糊。熏好后把剪纸稿拿掉,就留下了白色的底样图案。 如熏制大型的剪纸,可先把纸用刷蘸水打湿,用水裱在木板上,再把剪纸贴上去,然后再用水普遍喷一次,使剪纸贴上去,然后再用水普遍喷一次,是剪纸很好地膨胀开来,整理平整,再用湿毛巾把纸面的水渍吸掉,就可以熏制了。 现在还可以采用复印,或晒蓝图的办法复制,效果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