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民间 | 厉害了!你所不知道的灯花君!
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可怜小儿女,夜夜看灯花。
清朝宋凌云的五言绝句诗《偶成》,这首短短二十字的诗中,使用了饶富趣味的典故,因而使诗意境变得十分幽远。

所谓灯花
灯花的背景来自于古人的迷信,是想像之下渲染的产物。这个典故对于古代人(尤其是汉代人)来说却是影响深远。
“灯花”,灯心燃烧时,突然爆出的火花。《辞源》说:“灯心的余烬,爆成花形…...古人以灯花为吉兆。”,《辞海》也说:“灯心余烬结成的花形……·古人以灯花为喜事的预兆。”

学者阴法鲁先生认为:“古人认为灯花的出现,是和主人的运气有关的事情。《汉书·艺文志》中有《占灯花术》一书,已失传。南北朝时庾信作《对烛赋》,其中有‘复讶灯花今得钱’之语,反映了古代“灯火花,得钱财”的一种迷信传说…”(《古代礼制风俗漫谈》)
这种传说在古代是很曾遍而且认为理所当然的,尤其是在汉代,《占灯花术》的出现便是明证。《汉书·艺文志》有《嚏耳鸣杂占》及《占灯花术》,《隋书》有《占梦书》、《占哪书》《目、体瞤书》(目,眼皮跳;体瞤,肌肉抽搐)。《太平广记》载:“目剧得酒食,灯火花得钱财,干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按,以上诸占,为今童妇传述,亦往往有验。”这种“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说回到“灯花”,其所代表的意涵,不外乎与财运、喜事等吉兆紧密结合的。庾信《对烛赋》有"复讶灯花今得钱”的文句,鱼玄机诗寺有"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商灯下等等,可见也是沿袭甚广的验兆。
《红楼梦》中蒋玉菡在行酒令时说道:“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以两个同时相并出现的灯花“象征………夫妻久别相会”的隐语和吉兆。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把“灯花”当作“药方”来看待:用以主治“金疮儿邪热在心,夜啼不止”等症状,令现代人匪夷所思。而李时珍更惊人的指出,他的宗室远亲中,有一位叫王一孙的“嗜灯花,但闻其气,即哭索不已”,还说“《汉书·艺文志》有《占灯花术》。则灯花固灵物也。”
所以,“灯花”的意象,可以是—情寄相思。
灯花乃是烛火将尽时才有的特殊景象。小儿L女们“夜夜看灯花”,每天看到三更半夜,烛火将熄,其所看所想的,是那个“音讯全无”的“征人”。看灯花,望君早归的心情跃然纸上。

灯花吉占
灯火花,得钱财”,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里,远行的人儿肯离乡背景,除了不得已的劳役之外,无非是为了功名生计打算。茫茫山水,天外之隔,看到了预示吉兆的灯花,心中期望征人功成名就,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