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菜”
陈老师上周去内蒙古和沈阳出差,这是他第一次去东北。听他说那儿的气温有零下十几度,放在车上的水直接被冻成冰了。

是的我就是这样没见过世面的南方人
短短几天的时间,量大料足的东北菜迅速俘获了他的胃和心。他在干活的时候都不搭理我,每天主动联系的时间都是饭点。内容都是:今天吃了这些这些菜!东北菜实在是太好吃了!乐不思蜀!你快来东北!以后就在东北定居了!

那几天聊天过程中出现的图片
昨天凌晨他才出差归来。晚上吃饭和夜里视频的时候他都在眉飞色舞地回味东北菜。陈老师有个很趴(“趴”为福州话,形容“讲话夸张、搞笑、不着调”)的福州男同事曾经在一道“好吃又管饱”的菜时用了“刚健”这个形容词,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的陈老师就一直把“刚健”当做给菜的最高等级评价。于是一晚上就听着他讲着讲着大声地吞口口水:东北菜就是刚健!量超大!重口味!我决定了!我要把东北菜引进台湾!

在一本正经的朋友圈,忍不住要表达对东北菜的爱
在遇见东北菜之前,陈老师一直称西北菜是他的“家乡菜”。他的祖籍并不是西北,只是各种在大陆吃到的西北牛羊肉的豪放做法深得他心,恨不得这是他的“家乡菜”,可以常常吃到。
这次从东北回来,陈老师口中的“家乡菜”的范围从西北菜变成了“东北菜+西北菜”,他的脸也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圆润了。我说天啦噜,接下去就是春节,你回家过年免不了又是一阵胡吃海塞,春节回来会不会胖若两人?他说:过年我反而会瘦,去年就是这样,节前胖死,过个年就瘦了。我说怎么会,春节家里还能饿着你?他说:每年的年菜都是那些……我已经吃了三十年……还是东北家乡菜好啊!
台湾虽然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但是大陆的面积是台湾的两百多倍,就算只从概率上来说,好吃的东西也比台湾多多了……欢迎更多对岸的小伙伴来到大陆,亲口感受一下这个舌尖上的中国~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