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老建筑
查看话题 >广岛行(三):此间忽有斯人可想,可想——在“日本三景”之一的宫岛观日落

今天吃早餐时,下起雨来。同行人突然惊喜的告诉我:你写的《“我现在住的房子在北镰仓的高坡上”——访谒小津安二郎墓》昨天被豆瓣人文推荐了。我不能置信,这篇8月20日发表在豆瓣上的日记,我自己也早忘了。它写的是今年除夕前一天我们在镰仓访谒圆觉寺的小津安二郎墓。旅行回来后,陆陆续续又看了一些小津的电影和相关书籍,在他的“豆腐店”一书里读到“我现在住的房子在北镰仓的高坡上”这个句子,颇为触动,便用一个上午写出来了。 写完这篇小文后过了几天,我完成了《“妈妈又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我”——访谒海子故居与海子墓》,也发表在豆瓣日记里。这篇文章,是我今年最喜欢的。它告慰了我的关于诗歌的青春,人总是在不断成长,主动或被被迫。 于是我点开豆瓣APP,在首页下拉到昨天的人文,果然看到了小津一文。翻看回应,颇为瓣友徐九如的回复击节,他写道:“等到哪天你吃到一枚特别的鸡蛋,触动你的内心,你就会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了不起的母鸡,才能产出如此特别的鸡蛋了。同理可证,并不是每看一部电影,都要寻访导演,只因它足够特别,足够让你为之心动。”我与同行人说,过几天我们去镰仓,再谒小津墓吧。 后来,我们到了镰仓,抵达了鎌仓站,买好了到北镰仓的车票,马上要上车了,却发现储物柜的钥匙落下了。于是未能成行。不知道那里现在怎样了,大约还是一样的吧。再后来,于12月12日前后看到豆瓣上掀起一小股关于小津侵华的讨论。我翻看了一些资料,因为没有看到小津的秘密日记,也无法置评,只好结合自己的见闻,写了《广岛纪行(二):从日本“军都”到和平纪念都市——广岛市“原爆”见闻》,表达我的一些观点。 这些都是后话。

吃过早餐,回房间,仍在下雨,看了一会,觉得蛮有意思的。广岛市郊的山腰腾起云雾,好像吾乡的风致。过了一会,雨没有要停的迹象,我们带上雨伞出发。在电车站候车,真冷啊,于是到百货公司买几件衣服穿上。在百货公司看到草间弥生的画展,有各种颜色各种款式的南瓜。这些南瓜画都明码标价,售价从几十万日元起,至几百万不等。 穿好衣服,我们搭车到码头。路程漫长啊,如同年初从大阪天王寺坐车去高野山,也是这样的阴雨天气。在半睡半醒间坐到终点站,下了车,就是码头。一切都很明显的标识,我们顺利购票登船,站在船舱二层一览宫岛美景。天气不好,实在也看不到什么风景。但想到终于要抵达名气如此之大的景点,还是小小的激动着。



登岛了。这世界遗产的游客不算很多,喧哗声更少。我虽孤陋,但漫游吾国世遗景点亦不少,能有此间闲适之感者,似不多。在岛上闲逛,看到小鹿自由的行走,跟着游客讨食,有一种置身奈良的错觉。宫岛自古以来就一直就被认为是有神明居住的岛屿,禁止砍伐树木,岛上维持着完整的森林环境,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岛上神社的创建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一般都是传说在推古天皇即位的593年,由左伯鞍职所创建。那些自在晃悠的鹿们,被认为是神的使者,自然受到人们的保护,现今估计约有600只。

我们经过条商业街,看到有许多宫岛名物,令人爱不释手,预备返程时大肆选购。日本景区的小商品各有特色,即便是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寺庙也各不相同。从中可以见出日本国人的匠心,他们对于对本地区、本名胜的历史文化和物产传说等引以为豪,至为珍惜,不遗余力的进行挖掘整理,再通过现代化大生产行销国内外各地。在日本,我尚未见到如义乌小商品行销全国的景象。记得在藤泽江之岛的晚上,我们到一家小面馆吃虾米汤面。这是江之岛的名物,吃完之后,面馆的小哥问我们觉得他们当地的名物味道如何。这种对于本地文化、物产的骄傲之情,是很能感染游客的。 穿过曲折的小商品街,再走了一会,便来到世界文化遗产——严岛神社。门票300日元,换算成人民币不到20元。买完门票,发现站在入口处可以拍到好看的相片,正好那段时间没有别的游客,我们就在那儿自拍。检票口的欧巴桑看见我们拍照,就过来主动表示要帮我们拍照,还夸奖我们找到了最佳拍摄机位。待她拍完照片,我们非常的感谢过了,正式到里间参观。



神社规模颇大,很可以慢慢的走走看看,三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来时是阴天小雨,进到神社,雨更大了。于是在廊檐下躲雨,看雨花一朵朵的盛开在地面,也是很有意思的。等雨过天晴,神社建筑顶上架起了一道彩虹桥。然而在别的角度,却被遮挡看不见的。我们欣喜的观赏了一会,等别的游客过到这儿来,彩虹已消失不见了。真是美景易散呀,这一期一会的宫岛彩虹,只有我们和当时同在神社中游览的几位旅客遇见了,其他游客嘻嘻哈哈在近旁拍照,却浑不知天空曾飞架这靓丽之桥。于我,这实在也是奇妙的体验。



1996年,严岛神社与岛上弥山的原始林区一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神社属世界文化遗产,而弥山则为世界自然遗产。由于我们的旅行节奏太慢,这次没有登弥山,从神社出来就转到海边的大鸟居看日落了。 16米高的大鸟居位于神社前200米的海中,傍晚退潮时可步行到此。世界各国的游客都有,不算少,但也远不至于拥挤。大家都安静的拍照,或坐着看海,一切都是生活应有的样子。


我们也坐下来静候日落。旁边坐着讲客家话的爷爷奶奶,好像是台湾来的,说话和侯孝贤的电影里一样。好亲切。小学时,我曾跟同学学过几句客家话,早忘了,自然不敢唐突低声聊天的爷爷奶奶。但想起十多年前的同学,仿佛乡愁,涌起童年记忆。那教我开机车追逐海边日落的小伙伴,一别十几年,于今日在严岛的客家话里又想起,在感怀时光如驰以外,更有一种家园的慰藉,好似回到了少年时代与小伙伴飞驰的海边。日落此间,忽有斯人可想。 晚霞绚烂,不过是在说黑夜近了。古龙曾这样开始一个武侠故事的讲述。宫岛日落之后,当地时间六点一刻,天已经黑了下来。大约是因为阴雨天的缘故吧。我们往外走,预备要去来时见到的小商品街买些手信,结果发现所有的手信店都关门了,餐馆也全都打烊了。整条街上,空荡荡的,仿佛被扫荡过一般。所见的,只有几个往外走的游客。 啊,买不到手信也就罢了,可是肚子实在饿了。穿过长长的商业街,在去码头的路上,终于看到一个还在苦苦支撑的小摊。我们幸运的在这里吃到了广岛名物——牡蛎烧。估计是因为还有几个牡蛎尚未售罄,小哥才坚持营业吧。在日本,也很少看到这样的小摊。吃过400日元一个的牡蛎烧,我们继续往外走,路上遇到往山上走的鹿们,它们也要回家了。

天可怜见,在冷冷的海风吹着的夜幕里,我们发现了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也许是岛上唯一一家六点以后还在营业的店吧。进去坐下,装饰古旧,灯光昏沉,点了一客广岛烧,感觉比大阪烧的口感要好一些,但是也很一般。至于年初在大阪尝试过的大阪烧,直接是黑暗料理的感觉。也许各人口味不一样吧。 虽不美味,但肚子不太饿了。于是去坐船,坐电车,一路瞌睡,回到了广岛市。同行人睡眼惺忪的跟我说:“终于回家了。”在广岛连续几天住在同一家酒店,入夜在外面走累了常会说出“回家吧”的话来,虽然是回酒店,也很有一点在世的安稳。

下了电车,走在广岛的夜色里。看到临街的一家店铺,店已打烊,橱窗亮着灯,驻足拍摄,想起京都来了。京都,是日本国的洛阳,上京即称为“上洛”。东山魁夷关于京都四季的作品亦称《京洛四季》。京洛本是古汉语所有,现今倒像成了日本国专有。文化没有国界,忆京都实在是忆诸夏郁郁之文哉。

又看到广岛下水道的井盖上绘有鲤鱼。广岛城别名鲤城,据说是因为城的外观像一只黑鲤鱼,这个我没看出来,也许是旧时样式?也许是空中俯瞰?另有说法是因为护城河内有很多黑色鲤鱼。围棋大师吴清源先生在回忆录《中的精神》提到恩师:“濑越老师出生于濑户内海的能美岛(广岛县),曾经在广岛一中读书。他对《论语》还有汉诗都十分了解。……他的雅号是广岛城的别称‘鲤城’。”如今广岛的棒球队也因城得名为鲤鱼队。我们在东京的朋友,一路给予我们旅行建议的蘑菇君,即很喜欢这个鲤鱼棒球队。不知在东京的她怎样了。
附:《广岛行》系列五篇
广岛行(一):在广岛机场被怀疑走私金条入境——第二次日本行旅的开始
广岛行(二):从日本“军都”到和平纪念都市——广岛市“原爆”见闻
广岛行(三):此间忽有斯人可想,可想——在“日本三景”之一的宫岛观日落
-
巴山夜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2 05:08:05
-
夏森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5 17:31:29
-
弗洛拉 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2 17:55:37
-
森林大咸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5 17:02:19
-
阿白是只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22 09:38:21
-
朱鸰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01 10:11:10
-
猫不许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8 16:48:29
-
4everEtc.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6 12:17:08
-
胡婴宁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6 11:48:17
-
西尔顿卡特雷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4 09:06:47
-
俊俊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17 22:25:13
-
lolital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17 18:35:02
-
豆友152853797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17 18:02:29
-
吳來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17 17: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