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北京奥运会3名中国女子举重冠军因兴奋剂被剥夺金牌
国际奥委会官网昨日宣布,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兴奋剂违规作出处罚,其中包括正式剥夺三名中国选手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三枚金牌,她们分别是75公斤级金牌得主曹磊、女子48公斤级金牌得主陈燮霞和女子69公斤级金牌得主刘春红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最新消息,早在2016年8月24日里约奥运会刚刚落幕,国际举重联合会就发布消息称,15名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举重运动员兴奋剂复检呈阳性,其中包括这三名中国运动员陈燮霞、刘春红和曹磊,国际奥委会近日公布的消息只不过是批准惩罚生效而已。中国奥委会也在第一时间发布声明谴责3名兴奋剂违规运动员。

通过复检三名中国女子举重运动员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样品,查出三人GHRP-2(促生长激素释放肽)呈阳性,其中刘春红不但服用了“GHRP-2”,还有“西布曲明”(一种减肥药)阳性,结果实在令人震惊和唏嘘。
一、GHRP-2是什么鬼
GHRP-2的英文全称是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Peptide-2,也就是促生长激素释放肽。其主要用途是促进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是最为臭名昭著的兴奋剂,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功能以及肌肉生长,同时能间接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因此,非体内自身产生,人工重组生长激素有增加肌肉体积、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身体脂肪含量,而上述作用恰恰是运动员最需要的,但长期服用超剂量人工重组生长激素会给人体带来诸如巨人症、关节疼痛、肌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副作用。

也就是说,通过使用GHRP-2达到间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此外GHRP-2本身对人体还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可以减少体脂含量,促进睡眠,提升骨骼密度以及加快训练后的细胞修复。但其副作用包括产生饥饿感,疲劳感、刺痛、麻木以及导致血糖升高。

GHRP-2几乎可以从所有的化学实验用品公司那买到,但是在美国,只有用于研究的购买是合法的,任何个人购买行为都是违法的。
二、为何8年后才查出兴奋剂?
兴奋剂和反兴奋剂的斗争无疑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超级拉锯战,事实上,兴奋剂的发展领先检测手段大约5-10年,所以在体坛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潜规则”:查出来的叫兴奋剂,没查出来的叫高科技。为了防范和杜绝高科技兴奋剂滥用,让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运动员教练员心中,国际反兴奋剂用了两招强有力的手段:一是长期保存运动员的尿检血检样品待复检,二是启用生物护照技术。
位于洛桑的瑞士反兴奋剂检测实验室,保存着大量可以“扳倒”奥运选手的证据。从2008年起,成千上万运动员的尿样和血样,就存储在这里的反兴奋剂实验室。伴随着最新的检测技术的出现,这些样品可能被重新检测。

兴奋剂检测是奥运会的规定动作。样品分为A、B瓶子,当A瓶被检测出阳性反应后,B瓶将被开封检测。最初的检测由奥运会所在地区的实验室负责。由于数量较大,且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测试,所以不会对每个样品进行所有违禁物质的检测,而只是大体判断哪些项目的运动员可能会使用哪些药物,从而展开相关检测工作。这些检测之后,剩余的尿样将被装箱放入冰箱冷藏,然后空运至日内瓦。从那里,样品会被送往洛桑实验室上锁的冰箱里。

国际奥委会对样品的保存期从8年延长至10年,并且在此期间可以解冻任意尿样进行重新检测。这给了科学家更多的时间研发新的检测技术。这样一来,尽管当时检测不出来违禁物质,但有望在未来几年里被检测到。用一句俗语形容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说:“我们的药样要保存10年,让那些欺骗者知道他们永无宁日”。

除了复检手段,生物护照技术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兴奋剂检测,其给每一名运动员建立“生物护照”。运动员的每一次检测结果都被跟踪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反映运动员一段时间内的生理数据变化,如果某些数据在某个阶段呈现无法解释的异常波动,那么就意味着运动员可能使用了兴奋剂。举例来说,血红蛋白含量在体内保持有限的波动,如果某一次检测发现体红蛋白含量异常上升,则该运动员则可能使用了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此时虽然并没有发现运动员使用EPO的直接证据,但也可以判定服用了兴奋剂。

因为多数情况下,药物在体能代谢速度很快,往往24-48小时以后就无影无踪,想要在运动员训练期间逮着正在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可谓撞大运。而生物护照技术的应用让赛外使用兴奋剂面临很大风险。因为该技术并不是凭借一次结果进行判定,而是对长期生理数据进行跟踪,这就要求运动员需要长期对自己体内物质负责。
三、有组织服用兴奋剂让中国体育蒙羞
如果说三名女子举重运动员服用兴奋剂都是个人欺骗行为,且3个事件完全独立,你信吗?你懂得。作为全神贯注于训练的运动员,一般很难有足够精力和时间去想方设想搞到兴奋剂,三名中国姑娘的行径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有组织的集体服药行为,至于主谋和实施是教练员、队医、还是管理人员亦或是集体行为,我们在此无法妄加猜测。

除了运动员应当受到惩罚外,也应该对于相关人员和主管部门进行追责。从这个意义上说,运动员往往是替罪羊,虽然小编在此并无意为运动员开脱,但那些胁迫、威逼、利诱、引诱、劝说运动员服用药物的人不也应该受到惩罚吗?有组织服用兴奋剂让中国体育蒙羞,让西方对于我国竞技体育所取得辉煌成就说三道四,而我们无法反驳,这是何等的尴尬和耻辱!
四、运动爱好者如何避免吃了含有兴奋剂成分的运动补剂
越来越多运动爱好者,比如健身爱好者、跑友开始关注营养和特殊营养补充,因为随着跑量增加,以及不少跑友对于全马进3:30,甚至3:00充满了斗志,光靠一日三餐可能难以保证在身体大量消耗情况下的足够营养补充。对于跑量较大的跑友而言,如果吃得不够好,吃得不够健康,很容易导致营养素摄入抵不上消耗,从而发生容易疲劳、恢复较慢、倦怠、跑步欲望降低等过度疲劳的表现,因此,有人说“三分练七分吃”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道理的,只有足量的、健康的营养才能与训练结合,发挥1+1>2的作用。

所以,不少资深跑友开始关注跑步营养补充,蛋白粉、抗疲劳类营养品、提高血红蛋白类含量的营养品、抗氧化类营养品开始进入跑友的视野。同时跑友获得营养品的渠道也五花八门,实体店、某宝、海外代购、私人代购等等,不一而足。怎么才能确保买到的营养品不含兴奋剂,确保可以安全地服用呢?
1、不买来历不明的营养品,海外代购更好?当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否则不得进口,营养品作为一种特殊食品仍然需要遵守上述规定。所以,在此提醒觉得国外什么东西都好的部分跑友,海外代购的不少营养品是没有中文标签的,也就是说这类营养品没有国家权威部门的质检和认可,一堆英文的商品标签是否含有兴奋剂成分不得而知。所以即使是进口营养品,也要看一看在英文标签表面是否贴有中文标签,没有中文标签的产品安全性要打一个问号。

2、减肥药要当心
举重运动员刘春红除了GHRP-2(促生长激素释放肽)呈阳性,“西布曲明”同样呈现阳性,西布曲明是中枢性食欲抑制剂,由于西布曲明等药物价格低廉,且确有一定的抑食减肥功效,屡被一些不法商家巧妙加入减肥食品中牟取暴利。中国药监局2010年10月30日叫停在中国大陆生产销售,美国FDA和欧盟在之前已经叫停用于减肥效果,原因就在于西布曲明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3、查询营养品是否有兴奋剂检测证书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是我国唯一一个具有对兴奋剂进行检测的国家权威机构,该机构会对送检的营养品进行检测,颁发兴奋剂检测证书,跑友们可以上中国反兴奋剂中心网站http://www.chinada.cn,查询你购买的营养品是否有通过检测。

4、能力从来都是建立在训练基础之上,不要听信营养品的过度宣传
营养品为了吸引消费者,往往包装华丽,更会用身材火辣的帅哥美女引起消费者的好感,记住没有系统完善的训练,再好的营养品也毫无用处。并且即便是营养补充也需要合理,事实告诉我们营养成分主要通过日常膳食获得,营养品最多起到补充不足,锦上添花的作用。

所以,从事几十年反兴奋剂工作的专家戏称“凡是吃了感觉用处不大的都是营养品,吃了很管用的往往都含有违禁成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很多跑友觉得吃了营养品状态上佳,可能更多是基于心理作用或者安慰剂效应,营养品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有用,摄入过量营养成分照样会危害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