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力量
见字如面,感人莫过文字
一直喜欢文字,一直喜欢写信,在这个电子产品盛行的年代,手写信件好像已经没有什么人喜欢甚至会去动动笔了,但从小我就是喜欢信,莫名的,觉得信件莫名的让人动心,感觉能在这里倒出自己的心里话,很多信件的书写好似都是在诀别,或者在特定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所以异常动人。
而今,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意外看到这个节目《见字如面》,实话是因为超高的评价以及演员读信的设定引起了好奇,打开电视点开回放,忽然发现,这是一个需要静下心去看去感受的节目。由于刚开始看电视时没有静心,没有专注,滚动了无数回播放条,终于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真正静下心看了进去,那从古至今,都带有魅力的信,一点点展现着写信人的心,信,心这音是如此的相近。伴着知名演员们有力的读信演绎,一点点让我们去感受。
一期中印象深刻的有三封信,不是战争前的家书不够感人,不是姐弟情不够动人,亦不是歌手感恩赞扬写词人不够真挚,而是可能没有那么切入我的心,有些事听得进去感受的到,却离我们更遥远,好似只是在听故事,这一切可能更决定于个人经历或者是故事的趣味性,小事的引人入胜,更或是鸡汤的浓烈吧。
现在就来说说这让人印象深刻的三封信,从古至今皆有之。
1.韩愈写给鳄鱼的信。很有意思,字幕配着文言文,而张国立这位老艺术家读出来的是如此白话趣味的译文,甚是霸气外漏,将那世间如鳄鱼般恃强凌弱的小人都好似骂了一番,让人印象深刻,原来信也可以是这样的,而其中蕴含的苦与痛,还有那种责任感,以及希望能一展宏图的抱负,也都潜藏其中,借着这份信,写给动物的信,书写了出来。
2.一封关于感情的信。蔡琴的“分手信”,感情是天地间最难判的事,在这之前,我并不了解这两个知名演员的故事,听了信听了评判,感叹信中的痴情。一句“杨德昌就这么走了。”道尽了多少情感,她轰轰烈烈的情感,以及最后的放手,甚至在最爱的人走后,一句早知他生命如此短暂,愿意早点放手的话让多少听信的人感慨?感情的事情,真的好难解,甚难判,源归缘,各种苦痛人个自知。不过节目中拆信人老师的一句,我们感动蔡琴感情的大爱,评判感情,说蔡琴,估计会让蔡琴笑吧。
3.另一封就是曹禺和黄永玉之间的那种君子之交,为了更多精彩文字骂醒曹禺的书信真真切切。这封信让我感受到信件的魅力。可能信件的这一来一回,忽然让我感受到了我一直喜欢信件的原因。很多话在见面的时候我们不能说出口,甚至有些话不经思考,而信件不同,可能也有凌乱,却多了份真切和工整,有始有终。而黄永玉更是真切的说出了很多真心之语,也正是此,让人动心,希望自己也能有次诤友吧。
书信正在走向消亡,想想自己,喜欢写信,却无人可写,还在曾经对日记写信,将日记当做一个真实存在,可以交流的人来沟通。也曾遇到过笔友,却因各种原因再无回信,但是信即使消亡了,但是曾经信中的感情和念可以长存,即使忘记,只要打开信件回忆便真真切切。
而这个节目让我们伴着艺术家们真切声音,沉静的表演,感受更多真真切切的寄托在信中的亦是写信人心中的情与意。一个适合静下心,自己一个人静静观看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