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过肥美的烤鳗鱼,再来一块深坑芝士吧
上一篇:玉米土豆缓解了饥荒、番茄成就了意大利面、火鸡替代了孔雀
【知·食】的目的,是将准确的、真实的、纯粹的饮食内容推给真正喜爱吃食的你。
我是裸食,愿你喜欢。
艾米利亚—罗曼尼亚地区(上)

【题记】
赤红色的天空中群鸟飞过,灯塔和碉堡矗立在梦幻般罗曼蒂克的沼泽迷雾中;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当地人以开凿运河、疏浚河流、捕鱼和鳗鱼加工为生;也为朝圣者提供独具特色、风味尤佳的帕玛森芝士。
《知·食》推出《意大利》连载专题,以意大利料理为主题,一起领略意大利的烹饪美食、饮食文化和精神灵魂……
迷雾中的沼泽地带,有着极美的风景和生活;今天我们一起领略当地著名的鳗鱼和芝士……

【沼泽风光】
不论意大利哪个地区,都无法用单一的刻板印象来描绘其饮食文化,因为实际状况更加多元化。罗曼尼亚潟湖区的科马基奥(裸食注:潟湖,指位于海边咸卤地的湖泊),以及原本朝圣者络绎不绝,现在却被沼泽覆盖的古教堂;都让人坠入一种浪漫的梦幻中。在罗曼尼亚长大,且对家乡充满感情的费里尼拍摄的《阿玛柯德》(Amarcotd)、《杨帆》(E La Nave Va)、《月亮的声音》(La Voce Della Luna)等电影中,到处都是浓雾、薄雾,以及在雾中寻觅的场景……
在多山的意大利半岛,艾米莉亚和罗曼尼亚以平地多、河流多而独树一帜。这个地区的波河有7条支流,灌溉着介于亚平宁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广大平原。这些支流与分支形成了一大片难以穿越的沼泽,为隐身其中的蓬波蕯修道院形成天然的保护,使之免受俗人与野蛮人的侵扰。

在不稳定的沼泽地务农,需要特殊的工具。位于蒙蒂切利东吉纳(Monticelli D’Ongina)的农业手工博物馆,收藏了许多此地区农业相关的农具和物品。艾米莉亚和罗曼尼亚地区,既有古耕地,也有因排水系统的建造而开发的新耕地。当地荒地原本占80%,经过改造后栽植地达到80%,并且土壤肥沃,生产丰富。这里平坦的土地,成为番茄、甜菜、豌豆和其他豆科植物的主要产地。在部分设为自然保留区的未开垦地带,还有野马群自由驰骋。
波河里盛产许多淡水鱼,当地的特色菜铸铁锅炖鱼片(裸食注:如鲫鱼、鲤鱼、鲶鱼和梭子鱼等),通常搭配玉米糕一起吃。此地靠近鱼产丰盛的海洋,菜园开垦也一直连到海岸线。因此当地的休闲产业,吸引了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诞生了一种结合海产与菜园果蔬的独特美食。(裸食注:如弗利的地方菜肴,虾酱茄子、海鲜红葱姜卷面等)

科马基奥有着极其灿烂的日落美景,潟湖上赤红色的天空中有群鸟飞翔,沼泽上散布着已荒废的灯塔和中世纪的碉堡废墟……但此地狂暴激烈的海流足以撕裂人心,这里曾经是水患肆虐的地区,当地人以开凿运河疏浚为生。因为工作需要常常推着手推车,因此当地人被称为Scariolanti(裸食注:推车工之意)。在挖了许多运河后,这些推车工便离乡找工作。虽然沼泽已逐步消失,但长期以来仍然需要持续地疏浚。在墨索里尼时期,来自科马基奥的工人参与了罗马附近蓬蒂内(Pontine)沼泽的疏浚工程,将萨丁尼亚岛上的沼泽恶地抽干。原本的沼泽地上出现了拉蒂纳(Latine)、蕯包迪亚(Sabaudia)、蓬蒂尼亚(Pontinia)、和波梅齐亚(Pomezia)等一座座经济公寓式的法西斯城市。

【鳗鱼】
当地居民除了开凿排水运河,还以捕鱼和鳗鱼加工为生。这些在海里出生并回到海里产卵的鳗鱼,长到3岁左右边便会溯河游到大型河流的三角洲,在淡水中度过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直到8~10岁时才降海死亡。成熟的鳗鱼,会穿过波河三角洲寒冷多雾的沼泽游向外海,来到大西洋横越到西岸的墨西哥湾,最后抵达马尾藻海产卵。这些8岁左右的鳗鱼在淡水中时,体色从黄色变成银白色,并开始大力吞食;为繁殖储存能量积累脂肪。

鳗鱼从11月底到12月底最寒冷的季节开始洄游。为了捕获成熟丰腴的鳗鱼,渔夫用芦苇制作成复杂的功夫陷阱(Lavorieri),这些陷阱打破海流,形成一个温暖且溶氧饱和的环境。陷阱的组装方式非常完美,既能让从海里往河里游的3岁幼鳗能安全通过,回到位于科马基奥的沼泽。又能捕获跟幼鳗一起经过的红羊鱼、鲈鱼、真银汉鱼,以丰富当地人的食材。重点是,从河流游往海洋的成熟鳗鱼,会一同被困在芦苇陷阱中。在安静的酷寒冬夜,渔夫在满月的陪伴下,靠着仅能见物的微光(裸食注:因不能用人工照明),将鳗鱼从陷阱中取出。每到捕鳗鱼的季节,渔夫便会暂时定居在搭建于木筏上的棚屋里。他们有严格的等级地位,从低阶的菜鸟到高阶的船长,还有负责记账的书记。

被捕获的鳗鱼有两种归宿,一是被运送到威尼斯的筏笼(Marotte)里(裸食注:这是一种被固定在木筏底部,完全浸在水里的特殊鱼笼),隔天早上再将这些活鱼运到市场上贩卖。二是当场加工腌制,被砍掉头部的鳗鱼会在滑溜溜的地板上继续挣扎一个小时,然后被串起来火烤,火烤时滴下的脂肪,也被渔夫用托盘收集起来装罐保存。
当地的烤鳗鱼尤为出名。据说,在维也纳会议期间,幻想着脱离教皇国管辖,取得自治权的罗曼尼亚人,曾专门从科马基奥运了四大桶烟熏烤鳗到维也纳,贿赂当时的奥地利代表梅特涅(Metternich)。但最终,虽然梅特涅接受了鳗鱼,却并没有妥协。

鳗鱼可以串烤,也可以直接在炭火上烤,或者铺在架子上烤(裸食注:根据拷出来的形状,命名为“小提琴鳗”)。体长一公尺、重达五公斤的雌鳗,被视为佳节盛宴上的珍品而备受欢迎。而体型较小的鳗鱼(Buratelle),就不那么抢手了。
鳗鱼段是著名的出口货,当地居民大多食用剩下的鳗鱼头;可以做成海鲜炖汤(Brodetto),也可以用来煮炖饭。据威廉·布莱克《加里波底的吸管面》所说,人们会在这种炖汤里加入海鸥肉。在科马基奥的传统菜肴中,也有一道炖鳗鱼内脏,以及把加工剩余的碎鳗鱼装进鳗鱼皮后并风干制成的鳗鱼肠。

【帕玛森芝士】
在科马基奥附近知名的自然保留区斯蒂罗内公园(Parco Dello Stirone),是候鸟停留暂栖之地。来自俄罗斯的苍鹭,在往返冬季栖息地摩洛哥时,会经过这里。当地不仅有疗效尤佳的温泉水和妙手回春的矿泥,也有代替海盐售卖的杰玛盐(Sale Gemma)。法兰齐杰纳道上的朝圣者,经过此地时会稍事休息并泡温泉,他们会在巴尼亚卡瓦洛(Bagnocavallo)洗马,也会在佩莱格里诺帕尔门塞(Pellegrino Parmense)向卡雷诺圣母(Madonna Di Careno)致敬。每年7月初,会在此地举办帕玛森芝士节。帕玛森热量高、富含维生素,而且即使在大热天也不会腐坏;这种硬质芝士最初是为朝圣者发明的食物。再往前走是以蜗牛和白松露为特产的博比奥(Bobbio)。每年12月会举办烟熏蜗牛节。

帕玛森芝士节,以帕尔马和雷焦出产的享誉全球的帕玛森芝士为主角。每年8月初,人们便在地洞里烧麦秆消毒,然后用新鲜的麦秆将地洞的墙壁覆盖起来。之后再把芝士用布包好,在圣母升天节(裸食注:8月15日)当天,用垂降的方式放到地洞里保存三个多月,才在圣卡瑟琳纪念日(裸食注:11月25日)取出。之所以选择圣凯瑟琳纪念日,是因为当地谚语说:“圣凯瑟琳日,苍蝇死,蠹鱼入。”(裸食注:苍蝇在这段时间会进入休眠,并产卵在熟成芝士的内部,因此要赶快把芝士取出。)
但在帕玛森芝士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奇特的深坑芝士(Formaggio Di Fossa)。深坑芝士是索利亚诺鲁比科内(Sogliano Al Rubicone)的特产,因其在凝灰岩层内的深坑里熟成,而且会经过虫噬而闻名。1486年,当军人们搜刮民财时,农民把储粮藏到了地洞里。几个月后,被封埋在洞穴里的芝士,逐渐转变成琥珀色,完全沉浸在香味中,并且有着绝佳的风味。最好是使用超过十年以上的地洞,因为唯有如此才有充分的微生物聚集在内,确保芝士熟成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