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国与爱情
2017.01.07
翻完《雪国》的最后一页,折服于川端康成的文笔。两个男人,一个雪国。记得一开始读的时候,中间有一阵子在读欧洲作家的书,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边像在安静的书店里吃着棉花糖冰激凌,那边像是热烈的巴西烤肉。
仔细回味,觉得川端康成真的有一种魔力,就像他笔下的那些有魔力的女子。囫囵吞枣大概是读书的第一步?或许某天我还会翻起再详读一遍。
关于 雪国
两大章,两个男人的故事。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前者,千岛与驹子,有妻儿的男子与已出嫁的客栈女子,并不像落入俗套的爱情小说,我琢磨不透他们的感情,彼此相爱,但好像还有别的东西在里面,奇妙,缘分。
画了一晚上的时间读完了后半段,第二个男人是个老师后来因为和女学生不清不楚被揭发而免去教师一职,萍水相逢,大概四个字可以总结他的一生,跟踪许多女子,她们在他眼里不同于其他人,特殊,美丽,吸引他,或许可以说他认为彼此之间有相同点。这让我想起最近看的一部电影《迷恋》,点进去纯粹是因为小女孩颜值太高,跟踪狂与被跟踪狂之间的故事。被我们主流社会所排斥的病态性格在里面也大大展现,以及比较喜欢的一本书,《香水》。我好像越来越能理解他们,但我无法认可,也并不喜欢。其实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是这样,只是谁“病”的更重一点而已。
平心而论,这种感情微妙美好却又危险,在地铁上身边低头读书的白衬衣少年,淡淡的栀子花味道从他的方向飘出,你忍不住去偷看他,看到他长长的睫毛和深邃的眸子,心动。忍不住跟着他从五道口到了西直门,最后发现原来他和你住一个小区,欣喜万分,天天上学的时候在门口候着,等他出来跟在后面上同一班地铁。当初我也认为这太美好了啊,这不就是青春?是爱情吗,现在我开始怀疑,狗屁爱情狗屁缘分,这不是在骗人吗?男生或许觉得,每天地铁上都能碰到那个黑色双肩包扎马尾辫的大眼睛女孩,偶然发现原来我们住一个小区太有缘分啦。是啊,一切都是她精心安排过的当然有缘分。
是不是到了这个年纪越来越不理解爱情,到底什么才能配的起这两个字,我也不知道。
毋庸置疑,川端康成讲了一手好故事,太久没有写东西,不想让自己再流失下去,读书笔记还是应该有呀,明早,霍乱时期的爱情,在等我把它叫醒哈哈。晚安。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