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egic Air Command (1955) 观后
Dutch Holland中校第一次见Ike Knowland少校是在初上B-36作为后备驾驶员试飞时,当时机组都是挑选组成的,飞了这个行程后回去都能升官加薪,但是Ike公然在机上发了一堆牢骚,指责空军强行在他职业正好准备好好营造家庭安居乐业时将他抓回来(跟Dutch同病相怜),埋怨说我已经尽过了自己的那份责任,现在又没在打仗,为什么还要迫使我耗在这里(跟前面Dutch的不情不愿和抱怨一模一样),然后呢这通指责与抱怨就被记录在案了,往返阿拉斯加的行程完成回去基地后,Ike被长官从这个挑选组成的operations机组里抽出来,可他也不能就此不飞回家,而是被扔去了一个noncombat性质的待命机组,必要时还要用他,不过暂时他就囤着了,也走不了。这算祸从口出吧,Dutch虽然也抱怨,但他是在家里和自己的老熟人Rusty将军面前,上了飞机他就一副新人好奇宝宝的样子了,从没接触过的B-36对他而言处处新鲜。在gunner所在的机身中部的舷窗口,他和带他熟悉环境的“老人”有一番对话,大意是B-36较之他们战争中飞过的B-29有很多变化,可是本质还是一样,都是一架飞机一个机组,完成将炸弹运到一个目的地的任务。在办公室里他未来要接替工作的同僚告诉他,他可以有自己的飞机和机组了,此时又发生Ike被撵出挑选机组的情况,他就尾随Ike出门,邀请他进自己的新机组,说自己需要一个老资格有经验的navigator。Ike答应了,两人又开玩笑,Dutch说(大意)哪天你要带我们偏离航线了,我就不要你了。但在后来的试飞磨合中,他们只是用偏离航线来打赌而已,Ike偏离一次就输给Dutch钱,可是Dutch能赢的机会非常非常难得。后来在飞格陵兰的一次任务里,他们的B-36发生渗漏,引发左侧引擎起火,用了各种应急措施后火势仍旧无法扑灭还蔓延开来,眼看随时可能有空中爆炸的危险,Dutch命令已经待命的机组立刻跳伞,他自己理所当然要驾驶飞机给机组一个平稳的跳伞平台,机组都跳出去后飞机高度已然不够,他只能冒险强行机腹迫降,在障碍物遍地的雪地里。而此时机上并非仅剩他独自一人,领航员Ike中途折返又回到无线电员位置上,一直与塔台保持联络,用语音指示他们确定的方位,以免飞机迫降中偏离方向会延误搜救时机(冰天雪地裸露环境中熬不了太久)。飞机落地后,滑行中折断了起火的左翼,变成只有半边翅膀的一条大雪茄(前面他们的吐槽语,形容B-36像一条大雪茄),然后又兜头撞到了雪堆里。清醒后的Dutch才发现Ike没有跳伞,问他为什么不跳,Ike说大概拖延太久没时间跳了,说他一直在用语音定位,以防“万一我们偏离航向”(见前面的玩笑伏笔),Dutch说,你的航向完全正确,Ike!两人相视而笑,Dutch摇头。他没有说更多的话,没有感谢之辞,他当然知道Ike留下来冒了多大的风险,并且是为了什么。等待救援时两个人躲在机舱里打赌,Dutch即将出生的小孩究竟是男是女,Dutch前面跟老婆说最好生对双胞胎,回头这边跟Ike打赌又说会是女孩,然后果然是女孩,他很开心自己赢了Ike少校五美金! 全片正是看到这里我才注意到Ike Knowland这个配角,后面他就从配角众中脱颖而出了,在Dutch驾驶的飞机上你总能看到他,要么在领航员座位上,要么钻进了驾驶舱端茶递水送吃慰问。有一次Dutch和copilot相互抱怨所在驾驶员座舱(B-47是类似战斗机驾驶舱的前后双座,不像以往的bomber正副驾驶员并排)空间逼仄坐久浑身僵硬,Ike说,你们这俩家伙都该来做我的领航员,至少你们还能不时(轮换)离岗一下呢!作为观众的我忍不住内心吐槽,Ike你自己不也时不时跑开去驾驶舱?你也没全程留在座位上啊!飞B-47进行例行的bomb run演习任务时,兼作bombardier(B-47领航员兼作投弹手)的Ike也是扔完“核弹”就拿着水壶去了驾驶舱给机长送水(顺便给副驾驶送水?)。“IP”、“your airplane”这些行话都跟二战剧中熟悉的情景对话没差,除了“bombs away”在如今的核弹时代变成了单数的“bomb away”。喜欢看war drama的我当然不是喜欢战争的破坏和摧毁本质,不是喜欢看暴力肆虐程度,对于宏观战局和微观的武器细节我其实兴趣也不大,我喜欢看的是men at war,在极端环境中人的反应、人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深刻联系,可以为伙伴舍生忘死的同袍情谊正是其中一个突出体现,它是爱、责任、无私精神的最高融合。而在和平、琐碎又冷漠的当今社会环境里,一个普通人根本无从经验这种深度和烈度的情感与联系。很多时候看一机人、一船人的故事,我会想,在残酷的战斗环境中,你知道自己身边有这样一群伙伴,你置身于其中并非孤独一人,这群伙伴里还有你特别关心并且你知道也特别关心你的某个人,你的目标与使命都是明确的,你的存在对他们不是无价值无意义的,你们愿意为彼此献出生命,那么,似乎一切艰难与恐怖都能扛过去了,没什么可畏惧的了。我并没有预期在“we're not in a war”的SAC里也能看到这样的同袍情谊特写,体会到这种情感与联系,我看到了,结尾才令我加倍地感到沮丧和无法接受。甚至Ike最终会从当初那个对空军满腹牢骚抱怨的人转变成决意留在空军,也是受了Dutch的带头影响。Dutch弃棒球手事业选择终身留在空军后,在不着陆飞行的B-47上他问Ike怎么决定的,要不要留下来,Ike回答,I guess I might as well。至此,我以为这个故事就尘埃落定了,Dutch会留在SAC,他有好上级和好朋友,有那么和谐的机组,也是预定的combat unit commander,这是他愿意做、喜欢做并且有能力做好的工作,当飞行员,不远的未来当联队长,他和Ike会有相当一段合作时间,然后年纪到了再退役。Jimmy本人从空军退役时60岁,越战中还作为观察员搭乘过B-52,按他的年龄算,Dutch还能干十来年,飞到不能再飞大家就一起grounded搞组织建设。所以小贝尔尼·莱中校你到底在想什么,为了什么要在Dutch下定决心留空军的时刻用蹩脚的手臂伤病做借口把Dutch一脚踹出去,并美其名曰“回归家庭”啊?你问过Dutch他愿意吗?这种对待笔下角色不负责任的态度要得吗?你一开始就想让Dutch回归家庭的话,你前面折腾一大通,让他飞熟B-36又飞B-47是为了啥?你刻画Dutch和Ike的情谊又是为了啥(反正最后还是要拆CP)?还有Hawkes将军那段感谢之辞,是想说我们空军要你来你就得积极主动地来干活,要你走你就得积极主动地退出,没有任何怨言还要装作很高兴求仁得仁得偿所愿皆大欢喜生活大圆满?你们的奉献与合作才是我们空军繁荣发展的基石?瞧,我没了空军还有老婆女儿幸福家庭在等着我呢,我可一点不遗憾!Dutch真想要回归家庭他前面在干嘛?机会摆在他面前时他为什么不主动quit?说明回归家庭并非他真实愿意求仁得仁的去处啊,飞行员的魂魄当然是驾驶着能干又漂亮的大飞机翱翔在天空。最后窗前Dutch那遥望天空中的B-47 wings的眼神,虐得我肝疼也堵得我郁闷发慌。他还跟Hawkes说,很抱歉事情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你有什么好抱歉的,编剧就看不到你其实多想飞吗,瞒着手臂伤病也不愿意被grounded的你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刚开始满心抵制的国家责任吗?在机库里Dutch第一眼见到B-47时对Hawkes将军说,she's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I've ever seen in my life……从头到尾,你把Dutch从业已获得平静、远离过往战争的平民生活中抓回来,引诱他重新燃起激情与飞行的热望,沉睡的飞行员魂魄复苏,却又在他振翅翱翔的一刻折断了他的翅膀,这不是最残忍的玩笑?我真不知道以怎样的心肠才能编出这种故事结尾。在大部队整装搭乘Globemaster开拔往日本、KC-97给nonstop的B-47空中加油的时候,我已经铆定了要给电影打五星,因为它提供了我想看到的一切元素,然而悲剧的结尾迫使我再打五星就是自己憋死自己。那样欣欣向荣的景象,Dutch却已被从中排除。 本片的编剧小贝尔尼·莱是陆航题材经典之作Twelve O'Clock High的原著著者兼49年同名电影《晴空血战史》编剧,它还在60年代改编成了78集同名电视剧,这部电视剧我喜欢胜过电影,小贝尔尼·莱理所当然也是这部电视剧的编剧。TOH的另一位著者兼编剧Sy Bartlett后来编剧了63年的《雄鹰聚会》(A Gathering of Eagles),同样为冷战时代SAC题材,不过bomber主角已经是B-52,在影片中担任chief engineer的Sgt.Banning,其扮演者次年在电视剧TOH里扮演了主角General Savage(在49年同名电影里这一角色由派克担纲)。55年Strategic Air Command里,主角Dutch Holland上校由Jimmy Stewart扮演,众所周知,二战中Jimmy在陆航轰炸机部队服役,主飞B-24和B-17,四年间从士兵晋升至上校,欧战结束后短暂担任过联队长之职,战后他虽然重拾电影事业,却并没有彻底退出空军,而是继续留在新成立的独立空军-战略空军预备役里,并于1959年晋升准将,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演员中军衔最高者,在服现役期间,他仍保留作为B-36/B-47/B-52飞行员。可以说,没有哪一位演员比他更适合在SAC这样一部电影里扮演Dutch Holland这样一个角色,某种程度上,看SAC有一点像在看他的战后空军生涯传记片。影片中Dutch在简报会上做briefing时,我也会怀想二战中Jimmy在简报会做briefing也是这个样子,这才是真正的本色出演,相比起来盖博在Command Decision里根本算不上本色出演了,毕竟盖博在陆航服役时只是作为gunner,并没有真正身处要作出command decision的大队长、联队长、航空师指挥官岗位。也许是带了这种个人感情看电影,Dutch的命运才特别令我投入,因而结局也就特别打击到我吧。 进入SAC试飞B-36

B-36试飞期间

格陵兰任务里B-36漏油左侧引擎起火Dutch让机组跳伞但Ike没有跳

迫降时Ike摔坏了右脚踝,前面副驾驶有问机腹迫降会不会比跳伞更好些,外面温度太低下去很容易冻僵,Dutch答他更担心会先空中爆炸,所以跳伞出去冻僵跟迫降前爆炸相比搏几率吧,而跳出去的机组正好附近有爱斯基摩人村庄很快获救,留下的Dutch和Ike也没倒霉到迫降前先爆炸。

这俩的对话有点囧,而且正好打赌Dutch的小孩是男是女时(Dutch抓住一切机会赢Ike的钱),救援小队和机组找过来了,问的头句话就是:“中校,你们开小差在下边干什么呢?”……话说Dutch和Ike在残骸机舱里呆了两天?因为白昼只有四小时不好搜救。可撞上雪堆之前Ike不是一直在给出具体方位么?摔下去无线电也没得用了?Ike脚伤不能动,这两天里岂非都是Dutch在侍候和望风…… 前面Dutch想到老婆生孩子自己却陷在这里,而且两人失踪的消息肯定都传回基地了,变得非常焦躁,Ike伸手去拉他,说,我的中校,我们现在的情况已经够糟糕了,您就别再添乱了……莫名觉得好萌…… B-47简报会和Ike并排坐(右手边是Ike),聚精会神的样子,大家都鬓发微白了……开B-47时就三名机组,正副驾驶员+领航员兼投弹手,从Ike的位置能直接看到驾驶舱里的Dutch。

B-47上和Ike互动,都是他俩的戏,副驾驶是背景板==

Dutch决意留在空军后问Ike的决定,Ike说他也留下来。其实两人都有老婆孩子,家庭情况是一样的,Ike起初对空军也牢骚满腹不愿意被召回来继续干活,但最终,他们都决定留下。为什么呢……

截止这里都是HE,简直就像看到Dutch和Ike携手私奔到了空军,然而小贝尔尼·莱踹过来临门一脚!(中校你在TOH里莫名其妙让Frank就崩溃了,我也是很难理解,而且看过剧后我就更难想象他那样一个人会精神崩溃……所有人都崩溃了也不会轮到他崩溃啊,我对您的临门一脚算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