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创:第一次骑电瓶车,第一次体验占星,我还在今年掉了最后一颗乳牙 | 我的2016
万千 中国三明治

2016即将进入最后的倒计时。“一年当三年”是大家在今天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建立的时间概念。一年足够令人创业失败三回,也够醍醐灌顶数次。我们邀请了一批各领域的达人,包括张春、霍炬、傅踢踢、王嫣芸、陆晓逊、邹思聪等,以自述的形式来回顾他们的2016年,那些不为人知的高高低低。这一期,主人公是徐小创。
本文为三明治“我的2016”系列
第 09 篇口述故事
和小创见面的那天,刚好遇上故事星球员工们的圣诞活动,在他们今年新成立的第二家儿童图书馆里举行。
就在两天前,那里还是混乱的装修现场。而现在所有同事们都在开心地包着饺子,交换礼物,有说有笑地玩游戏。窗台上的花瓶里插着同事从楼下捡来的梧桐叶,和窗外法租界的老房子构成了一副自然的图景。
今年是故事星球成立的第三年,小创不想称呼自己为CEO,所以在邮件的落款上多加了一个括号,写着“Chief Energsing Officer”,首席能量官。她认为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就是给每个人提供能量的。
很多人误认为CEO只是坐在办公室里负责运筹帷幄的角色,但其实作为小型机构的创始人,有时候每天所要面对的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琐碎事情。小创也在随着故事星球的发展而成长,今年她比以往更清晰地觉察自己,也更懂得承担。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遗憾自己今年陪伴家庭成员的时间并不多,希望明年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好好照顾自己,也好好照顾自己的家人。
今天,我们和她聊了聊2016年她和故事星球的成长与改变。
口述 | 徐小创
采访 | 万千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的愿望是能学会开车,能学会游泳。但是这两件事情都落空了,不是没有学会,而是没有时间去学。
这几年我性情大变成为了一个“工作狂”,坐月子的时候都把同事叫来家里开会。今年的忙碌更是逐步发展到所有人都见怪不怪了。身边的人都知道我很忙,没时间按时吃饭。我自己也已经接受了“每一天都没办法把待办事情做完”这个事实。但其实不光是我,每个同事也都是一个个快速旋转的小陀螺,整体团队的公转自转速度都很快。

我是2013年底开始筹备Storyland故事星球的,这是一家专注儿童独立阅读素养和创意表达的机构。今年对于这个机构的成长而言是关键的一年。最早成立的时候,公司只有我和搭档两个全职,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家三十人左右的小型机构。
这不是我第一次创业,我知道要做好一件事情从来都没有那么简单。
创业路上所面对的种种琐碎
今年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为故事星球找一个新空间。
我过去一年都没有自己的办公位。15年2月,我们在常熟路开了第一家故事星球儿童图书馆。随着团队慢慢扩大,原先的座位已经不够用了。我们就先在湖南路租了一个工作室,让设计部的同事先搬去工作。
在为新图书馆选址的过程中,我有太多纠结:未来的新空间只是目前场所的复制吗,还是它可以升级为一个2.0的版本?复制是很容易的,直接用同样的格局和装修风格去布置就行了。但是那只是我三年前的想法和能力。而如果要做一个新的版本,放入新的内容进行新的尝试,怎么设计和装修都成了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从开始物色到最后确定下地方,差不多就花了一年的时间。我记得很清楚,去年十月,我女儿满月的当天,我就去看了三个地方。

要找一个满意的空间很难。中介要么推荐商务楼,要么推荐一些培训机构扎堆的地方,但是这都不适合故事星球。我喜欢有家常气息又有灵气的地方,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去想象未来的模样:我会关注是否有足够的光线,是否有足够的层高,是否是一个能让人安静下来看书的地方。
因为常常要在两个工作室之间走动,还要不断去找房、看房。于是今年夏天,我买了一辆“小电驴”,骑着它在法租界穿梭。等红绿灯的时候,发现和我同行的大都是在这个区域送快递或外卖的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个“快递员”,开着电瓶车把一些不是很重的物品从一个工作室带到另一个工作室。
去年我想学开车是因为想要在和家人出行的时候可以搭一把手,可是那个时候我并不喜欢开车,觉得还是坐车舒服,可以养神放空睡觉。今年骑着小电驴的日子,让我察觉到驾驶时那种自由的感受,我觉得自己应该会是一个蛮不错的驾驶员。
有时我在楼下停小电驴的时候,会碰到开着奔驰、宝马来故事星球送小孩上课的家长。他们觉得有点尴尬,在一起乘电梯上楼的时候和我说:“原来徐老师你真的好辛苦哦。”但我觉得还好,我并没有太强的虚荣心。

在确定下新图书馆的地点之后,装修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这里面的所有事情都是很琐碎的。当你每天在具体地在面对一件件事情,一个个人,从装修工人到物业,到阿姨……说起来全是泪。这些领域沟通成本很高,有一些人并不太介意做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冒出来一些没来由的费用让你付,或者一些原本说好的事又矢口否认,我还是会和他们据理力争。有些时候也是我太较真,觉得是原则性的问题,对耐心和修为都是极大考验。

装修这边遇上各种状况几乎是必然的。比如说我们定制的桌子原计划是配送过来之后,只需要组装就好了,结果发现尺寸弄错了,只好临时想出一个将错就错的解决方案,竟也能有虐虐的创新感。装修工人每天拿着锯子弄得满屋子的木屑,当我们图书馆的书全都寄到新地址的时候,现场还是一片狼藉。最后几周我必须要一直守在工地,全身散发着坚定的破釜沉舟老娘拼了的暗战气息,虽然沟通到最后都是互相理解,但是这样的沟通还是太耗心力了。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装修现场呆到很晚。我爸妈实在看不下去了,开始来给我送饭。我家人在今年给了我很多支持,就好像当年高考一样,上下都是一条心的感觉。

这一年里,我几乎没有参加过几次社交活动,每天都泡在故事星球。其实经营一个地方就是这样,这个空间需要和你一起成长。今天这里多加了一个茶杯,那里多坐了一个人,或者有个角落的植物多长出来一点点,整个空间的温度都会不一样。虽然这些都是琐碎的事情。但我作为典型的处女座,会考虑到很多这样类似这样的细节。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年面临的问题最终都走向了各自的解决方案,而所有的解决方案也都帮助我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成长。
教育创业,保持独立还是接受投资?
目前故事星球的项目分为两块,一块是5-12岁儿童的英文原版阅读与创意写作,我们是国内最早践行“独立阅读”这个概念的机构,有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来帮助零基础的中国孩子逐步达到能流畅阅读、讨论大部头的文学作品的程度。另外一块是由阅读写作延伸而来的艺术教育,包括戏剧、电影、定格动画工作坊等。
有些家长不太理解艺术教育课程,认为让孩子参与艺术工作坊好像就只让孩子来玩的。但其实艺术是把人发展成为更完整的一个人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在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中觉得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年末有7个孩子用4天时间排演《小王子》,虽然只是一出简易的15分钟的戏,爸爸妈妈捧着花正装出席,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拄着拐杖来看,虽然爷爷奶奶未必能听懂那些哲学兮兮的英文台词,但是孩子们感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家长也看到了孩子的巨大潜力和可能性。虽然还是有点简朴,但所有的灯光、道具、音乐都是在这么几天短短几天做到的,孩子们台词都说得很自然,我们也总是被孩子们的改变震惊到。
这几年,教育创业的确是很热门的话题。育儿公众号用一些标题党的文章就能迅速聚集关注者,我觉得教育方法难分对错,但有高下之别。和孩子有关的教育应该是平淡的,真实的,让时间和爱将孩子催化成特别的自己。教育应该帮助孩子成长为真实的自己。所以我们从来不说绝对的话,也极少推荐所谓的书单,不做书籍团购或者发互相吹捧的软文广告,我们公众号发展得不温不火,不太想随大流,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能理解品牌然后用得体的方式推广品牌的人才,只能慢慢内部培养。
故事星球作为一家独立的机构,虽然小,但是有我们自己的态度。

今年我也有接触一些合作方和投资人。故事星球的痛点是我们只能用课外的时间去影响孩子与家长,因此曾觉得与学校合作是个不错的机会。但是当真的介入谈判环节,会发现合作太难。现在稍好一点的学校都太抢手了,阅读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育是需要时间沉淀才能体现的价值,就像我的一位老师说的,教育可以是一门生意,但必须是一门慢生意。教育者得有风骨,保持独立思考很重要。
创业机构需要有利润,才能活下来,这是商业社会的基本规则。可能普通行业的创业者追求的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但是和教育有关的创业,不能以商业利益作为最高的考虑。每个月都有会有人来要求加盟故事星球,有一些就直接copy点皮毛自己开了,取的名字也叫什么什么星球,微信上的自我介绍都是原文照抄。中国市场很大,客户需求也有差异。我对别人的抄袭或模仿不再生气了,这是我在去年的一个进步。只是有点心疼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城市里,人们消费的是经过一层层过滤转手之后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资源很多是无效的,要实现教育公平太难了。我看不起这些自己都不懂原创却拿着自己孩子来做广告的教育网红,打着信息不对称的时间差赚着大众的钱。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坚持做线下的工作坊,因为教育是人对人的影响,而不只是文件信息的传输。开出一个线下课程没那么容易,不是个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情。有些机构可能从网上下载一些素材就能够开课了,但是我们的课本都是自己设计,一次次调整,在实践基础上优化。我们的戏剧工作坊从去年12月开始试行,到现在还在不断地调整和试验。

世界更新的速度很快,如果你不跟上这个更新的速度,也很难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我知道有很多机构躺在自己若干年前的名誉和现有资源上面睡觉,这些既有的资源也许可以继续消耗五年十年。但是我希望故事星球是孩子们长大之后还是会留恋的地方,希望故事星球是一家有未来感的机构,虽然很难,而且很慢,但是我觉得它只要是往这个方向去走,就一定会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我和我的同事们说,我想知道凭我们的力量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为什么一定要去走和别人一样的路呢?
我相信我们的道路是能走通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相信。
CEO, E for Energy
我不太喜欢传统的管理方法,我也不太适应创始人CEO这样的标签。在邮件的落款里,一定要写上CEO的时候,我在后面加了一个括号,写着“Chief Energsing Officer”,首席能量员。我觉得我在团队里面就是要给每个人能量的,你要去想怎么从各种角度去照顾好他们的成长。然后你还要还要照顾好你的客户。最后再是照顾好你自己。

如何成为团队的“leader”而不是“boss”是一个需要摸索和学习的过程。年龄、金钱、职位都不构成“权威”和“领导力”,我选择团队的管理者会从品德、学习力、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来考量。
我不太喜欢一些很通俗意义上的管理,比如考勤。但是你要有一定的规则和共识,让同事能有合作、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这份工作有个特性就是周末要上班。前几天有位同事和我说想要辞职,她也是一个妈妈,觉得工作和家庭难以平衡。我和她说如果辞职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不会强留你。如果并不能,我们能不能一起来想出一个解决方案,用更灵活的时间来工作?
我记得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当时因为有同事要离开,我难受得要命。现在我发现,能体会到这些多愁善感的情绪,其实是你的祝福,你要好好运用这个能力,去理解对方的需求,并有能力去解决。
成长的过程就是有人来,有人走。不管怎么样你是那个支柱,也要成为别人的支柱。
我们有同事在这里结婚、恋爱,也有在这里失恋、离婚的。还有一些同事可能是一毕业之后就来到这里,这是他们第一份工作。我觉得这是很大的责任,也是他们对我很大的信任。我看着我眼前的这些同事们,觉得自己不能辜负他们。
其实我的眼中并没有很大的图景,就是一个一个人,一张一张脸。
这一年,我开始更好地觉察我自己
今年4月,我换了一个之前从未尝试过的发型,爆炸头。
其实大部分时间,我对自己的形象都不是很在意。换发型也是一个偶然的决定。我的发型师那天问我,你想不想有点不一样?我说,好啊。然后他就给了做了一个爆炸头。很多人看了我的新造型之后,都说这样比较像我。我之前的发型一直都是乖乖的。
去年因为怀孕和生小孩,身体经历了变大又变小了的状态,今年有一种自己回到了自己身体里面的感觉。现在如果我有时间的话,我会好好打量我自己。
我发现今年我开始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以前我很累的时候,我就会有一些负面情绪。但我现在会觉察到是因为我很累,所以我会有这些负面情绪。
然后,今年我第一次接触了占星。这对我来说,还蛮特别的。
当时是我一个好朋友推荐给我一位国外的占星师,对方和我沟通的时候,是我们这边的晚上,然后占星师的声音很空灵,让我顿时有种穿越时空去探知生命密码的感觉。我一开始很惊讶,她为什么会知道我这么多事情,还怀疑她是不是看了我的朋友圈或者从别的渠道了解到。但我的朋友就说,人家才不会看呢,这个就是在你命里写好的。
我的占星师还和我说:“你需要长夜痛哭。”
我是个在很多方面都很矛盾的人,她觉得我需要去表达我自己。
我妈说:“你干嘛要成为女强人?”其实我内心并没有说我要成为女强人,或者成功女企业家。以前我也是喜欢生活中有点小情小调,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多才多艺,懂得烘培和园艺方面的知识,做一个小小的温暖的人就好了。但现在我觉得自己有新的使命。
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情是我的最后一颗乳牙在今年意外地掉了。
这颗乳牙之前一直长在那里,很稳定。我的大儿子在持续地换乳牙,小女儿的第一颗乳牙也在萌芽中,那时我的这颗牙齿掉了,所以我差几天就和我的两个孩子同时拥有“乳牙”。

不知道为什么,这颗乳牙掉了之后,让我有一种我真正长大了的感觉,身体里面 a little bit of my childhood已经不见了。
小孩子一直是闪闪发光的。但是长大之后,会有很多作为成人的黯淡的时刻。今年,我开始接受自己的黯淡,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回想起来,2016年,我能够在我喜欢的地方,和我喜欢的人,做我喜欢的事情,还是蛮奢侈的。我希望我的2017年能多一些时间,照顾我自己,照顾我自己的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