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伪摇,我是去考察剧场的
我觉得我一定是最近逛豆瓣逛太多,听豆瓣电台听太多了
真爱至上诺丁山迷失东京蓝莓之夜都没有再看过第二遍,却又鬼迷心窍般地重新看了一遍海盗电台,想起看头一回时我俩对着屏幕各种激动地傻样
然后我大半夜地想起了那些混迹在愚公移山的日子
每回去愚公的时候总是站在有台阶上台的那一侧音箱前面,那个位置如此让我迷恋只是因为抬头可以看到屋顶的一扇玻璃天窗
总是在大家唱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抬头看天窗外的枝桠,北京的风很大,所以我每次抬头总能看见它在各种纠结地摆动,偶尔运气好还能看到明月
头回去MAO的时候穿了一双白鞋,荧光灯下全变得幽蓝幽蓝。如果没记错是去看孙凌生同学的,好吧,至今我还没觉得中国有哪个乐手帅过他,我真花痴啊哈哈。
看完演出在门厅里逗留的时候认识了一瑞典籍男子,用我蹩脚的英语协助他完成了他想要弄明白的问题,然后两人都开始用蹩脚的口语进行交谈,他说他是学生,他说他的下一个行进地点是上海,他说他想去西塘。好吧,就一个西塘,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他还说他喜欢阿森纳的一个球员,我到现在还没弄懂哪个球员叫什么。
再后来去MAO看糖果怪兽的现场时,印象最深刻的是墙上的大风扇,灯光晃过它的时候显得斑驳淋漓。前些日子看到一张照片的描述,说是MAO的鼓很好打,但是我真是忘了是什么牌子的了。
去十三对我而言实在是个惨痛的回忆,当然是和一个人有关。
如果要我照着12580的提示我想我一定找不到十三的门在哪里,听说十三的奶茶很好喝但是那次也没喝上,据说D22就在附近不过我到目前还没机会去过。
那场是某个系列活动的一场,我摸黑差点闯入乐手的休息室,其实又有点希望自己能闯进去。满地的人都是在pogo,我实在是无处插脚。因而我发现的最好的位置,舞台下连着的台球室,开着很大的窗户可以看到演出,窗台很宽,我就安安稳稳地坐了一晚上。后来想起来我有点惊讶自己听着重金居然还能在窗台上那么平静地坐一晚上什么反应都没有,就好像听民谣一样。
对星光最初的记忆应该是看罗贤打的WCG决赛,一直不觉得星光是个像样的现场,可能这是第一印象的偏差。
星光的这个门票钱啊,实在是让我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只在当年年少动情的时候去看过两场鼓手节,还得逼地借了单反背过去。不过收获除了让我的耳膜受到极大地震动、见到想见的人之外,还包括见到了刁磊、看了很多很不错很棒的鼓solo。星光的鼓手节是我听的第一个现场,也是我第一次看到pogo。
后来还去听过一次谁来着我真是不记得了,反正是个民谣 。那天演出的一个队OLIVER在MAO给果味暖场的时候还见过。对于星光的定义,在我的思维中实在是算不上现场,最多就是个能听摇滚能pogo的大酒吧。
秋天的时候去朝阳公园听了据说是有史以来最最无趣的一届摩登,我宁愿逛那些地摊都懒得听歌。居然还有爱马仕的临时宣传馆,你丫见过多少玩摇滚的人能买得起这么奢侈的东西?!几万就为了条丝巾?!我宁愿都花去吃锅包肉!不过唯一可以的就是宣传馆里做的颜色测试。
但是摩登的无聊并未打消我对朝阳的热情。反正我就是一站到朝阳我的心情就好我的世界就是一片晴天。朝阳平日里孩子很多,这实在是我排解的好地方。朝阳还有我最最喜欢的旋转木马,等到今年二十岁生日的时候一定要去坐一回。其实好像我的潜意识里也没有把朝阳当现场看啊?!
说到底,我还是钟情愚公。
说到原因,除了那里的龙舌兰很便宜之外,应该是因为在那里听到过很多很喜欢的队。很遗憾大M的中国之行没有选在愚公,那该多完美。
愚公还有让我俩如此倾心的一点,就是两个队换场时放的音乐我们都超级喜欢。后来我发现愚公的调音台上是两个外国人,杨挠分析估计是他们品味不错所以放的音乐也不错吧。
其实吧,我就是有点想回北京,有点想听现场了。
真爱至上诺丁山迷失东京蓝莓之夜都没有再看过第二遍,却又鬼迷心窍般地重新看了一遍海盗电台,想起看头一回时我俩对着屏幕各种激动地傻样
然后我大半夜地想起了那些混迹在愚公移山的日子
每回去愚公的时候总是站在有台阶上台的那一侧音箱前面,那个位置如此让我迷恋只是因为抬头可以看到屋顶的一扇玻璃天窗
总是在大家唱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抬头看天窗外的枝桠,北京的风很大,所以我每次抬头总能看见它在各种纠结地摆动,偶尔运气好还能看到明月
头回去MAO的时候穿了一双白鞋,荧光灯下全变得幽蓝幽蓝。如果没记错是去看孙凌生同学的,好吧,至今我还没觉得中国有哪个乐手帅过他,我真花痴啊哈哈。
看完演出在门厅里逗留的时候认识了一瑞典籍男子,用我蹩脚的英语协助他完成了他想要弄明白的问题,然后两人都开始用蹩脚的口语进行交谈,他说他是学生,他说他的下一个行进地点是上海,他说他想去西塘。好吧,就一个西塘,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他还说他喜欢阿森纳的一个球员,我到现在还没弄懂哪个球员叫什么。
再后来去MAO看糖果怪兽的现场时,印象最深刻的是墙上的大风扇,灯光晃过它的时候显得斑驳淋漓。前些日子看到一张照片的描述,说是MAO的鼓很好打,但是我真是忘了是什么牌子的了。
去十三对我而言实在是个惨痛的回忆,当然是和一个人有关。
如果要我照着12580的提示我想我一定找不到十三的门在哪里,听说十三的奶茶很好喝但是那次也没喝上,据说D22就在附近不过我到目前还没机会去过。
那场是某个系列活动的一场,我摸黑差点闯入乐手的休息室,其实又有点希望自己能闯进去。满地的人都是在pogo,我实在是无处插脚。因而我发现的最好的位置,舞台下连着的台球室,开着很大的窗户可以看到演出,窗台很宽,我就安安稳稳地坐了一晚上。后来想起来我有点惊讶自己听着重金居然还能在窗台上那么平静地坐一晚上什么反应都没有,就好像听民谣一样。
对星光最初的记忆应该是看罗贤打的WCG决赛,一直不觉得星光是个像样的现场,可能这是第一印象的偏差。
星光的这个门票钱啊,实在是让我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只在当年年少动情的时候去看过两场鼓手节,还得逼地借了单反背过去。不过收获除了让我的耳膜受到极大地震动、见到想见的人之外,还包括见到了刁磊、看了很多很不错很棒的鼓solo。星光的鼓手节是我听的第一个现场,也是我第一次看到pogo。
后来还去听过一次谁来着我真是不记得了,反正是个民谣 。那天演出的一个队OLIVER在MAO给果味暖场的时候还见过。对于星光的定义,在我的思维中实在是算不上现场,最多就是个能听摇滚能pogo的大酒吧。
秋天的时候去朝阳公园听了据说是有史以来最最无趣的一届摩登,我宁愿逛那些地摊都懒得听歌。居然还有爱马仕的临时宣传馆,你丫见过多少玩摇滚的人能买得起这么奢侈的东西?!几万就为了条丝巾?!我宁愿都花去吃锅包肉!不过唯一可以的就是宣传馆里做的颜色测试。
但是摩登的无聊并未打消我对朝阳的热情。反正我就是一站到朝阳我的心情就好我的世界就是一片晴天。朝阳平日里孩子很多,这实在是我排解的好地方。朝阳还有我最最喜欢的旋转木马,等到今年二十岁生日的时候一定要去坐一回。其实好像我的潜意识里也没有把朝阳当现场看啊?!
说到底,我还是钟情愚公。
说到原因,除了那里的龙舌兰很便宜之外,应该是因为在那里听到过很多很喜欢的队。很遗憾大M的中国之行没有选在愚公,那该多完美。
愚公还有让我俩如此倾心的一点,就是两个队换场时放的音乐我们都超级喜欢。后来我发现愚公的调音台上是两个外国人,杨挠分析估计是他们品味不错所以放的音乐也不错吧。
其实吧,我就是有点想回北京,有点想听现场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