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敢于表达自己
敢于去表达自己,让别人知道,你并不完美,同时,知道你是真诚的,尊重对方的。比如,公司开年会喝酒,我确实喝不了,也不想喝,我会告诉上级,不能喝的原因,应该采取什么策略能够不喝酒,同时又不让双方都尴尬。 这方面是确实吃过亏的,以往是害怕自己特立独行,被别人说不合群,在意别人的眼光,生怕不喝了就会影响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结果,喝了酒,迁就了别人,最后伤害的是自己,对方也不见得因此而高看你一眼。如果是这样的结果,你还不如提前表达自己的诉求,想办法让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概率降低,对双方都有好处。 表达诉求的时候,也会遇到大众的阻力,他们会告诉你,想都别想,我们也不想做,可是我们还是妥协了。要做到力排众议,确实很难。这个时候需要想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妥协,是工作机会还是升迁机会,或者是社交合群性的需求?我心理很清楚自己的目标,是来做事的,和工作无关的酒局,是不会参加的,对占用自己成长时间的事,也是会尽可能的拒绝的。再者,我并不在意这份工作升迁与否,我更在意的,是做出成果来,好让我再次面对市场的时候,有谈判的筹码。而且,我确实没有家庭压力,短期内也不可能实现这样的逆转,所以会接受这样的事实。 表达诉求也要讲究方法,要用坚定的语气,有不可拒绝的理由,还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最重要的,你的诉求,要怎么实现,对双方都有利。比如喝酒,要找上级提起,并且可以单独和他沟通的时间,告诉他不能喝酒的具体原因,商量要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才能让大家都好。 现在社会组织的普遍现象是,明明有诉求,却不敢去表达,生怕因此产生的后果。我可以理解那种家有老小的人,因此丢了工作确实不值得,而且自己还没有做好出去的准备,对家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这种处境,让他们不得不妥协。可以理解并不代表我也想这样做,也想把自己置于这样的境地。我可以为了家庭不得不努力工作,但却不能为了有家庭,而不断的忽略自己内心的诉求。为了实现梦想,可以卑微的活着,但不能是永远。 所以,最终还是要目标清晰,知道要把重点放在哪里。那些消耗自己注意力的事情,对自己有伤害的事情,要有办法把不愿意的诉求表达出来,尽可能达到双赢,如果做不到,那就避免双方都尴尬,尽可能不接触。
© 本文版权归 Emerson Li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