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人群中出挑,就得找祖母的衣服来穿
微博:@刘筱bamboo http://dwz.cn/3OTotm
微信公众号:liuxiaobamboo_look
这句话是张爱玲说的。
我可能跟你们提起过,我这人老灵魂,从小热爱旧东西,穿大人的衣服。深信张爱玲的那一套:“去找祖母的衣服来穿,脸是年轻人的脸,服装是老古董的服装,如此才越发别致”--细细想来,我诸多打扮上的怪理念都来自这个“怪”女人。
从前被人家嘲笑老气是常态,不以为然。可能从三四年前开始,时尚界慢慢出现一些回潮的趋势,这种“老气”似乎又成为了一种new trend。
我在这方面算是略有心得(一是我在伦敦几乎等同于住在复古集市里,实战经验充足;二是我的硕士论文研究课题就是vintage fashion的购买行为,理论学术上也做了大半年的调查分析),所以早前就写过不少复古入门知识。
这篇的正文最早应“文汇报”的邀稿撰写,今年年初发表,但一直没在公众号推送。介于我最近正在写我的古着包collection,所以在此之前把这篇较宽泛的科普送给你们,就当成literature review姑且一读吧。
首先我们要搞清vintage的时间跨度是上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之间。
1920年代之前我们叫做“Antique”,更像古董。而vintage当中近代一点的(60年代往后)我们更多地称为“Retro”。
这里的时间轴以西方为主,因为20世纪之后全球流行趋势基本上由西方社会主导。而大致浏览一下西方时装史的变迁,规律极其简单,整整一百年就在收腰——不收腰——收腰——不收腰的循环当中过去了……
大体上,时尚的黄金年代集中在以下三个时期:
1920-1930s
1920年代的美国,是一场纸醉金迷的梦。如果你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大概就知道声色犬马具体是什么模样。
因为1920年代是夹杂在两次世界大战缝隙中的一段短暂的绚丽焰火。
一战后,因为新生的女性主义,女人们开始摆脱以往那些别扭的紧身衣,拒绝凸显女性特征的设计,迎来了一批宽松的直筒连衣裙和直筒短裙。
可是解放了万恶的束胸之后,大家又觉得没线条的裙子太呆板太“性冷淡”了,于是不断地加装饰物。
再加上短暂的和平催生了人们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现在管他们叫“迷惘的一代”或者爵士年代),大家的审美就越来越华(fu)丽(kua),越来越喜欢绚丽的珠片、流苏、羽毛和blingbling的饰品。
同时,大批量的工业大生产越来越盛行,过去宫廷时代的能工巧匠精雕细琢的工艺品已经很难出现了。为了适应工业大生产,遮掩这种非手工的不精致,以及配合人们浮夸的需求,美学上出现了Art Deco风格--以几何元素作为基本构成,所有物品(包括建筑风格)都呈现出很突出的几何形态的修饰。
我之前介绍过的和平饭店也是非常显著的Art Deco风格↓
如果你在vintage市场里淘到下图这样的连衣裙,它们大多来自20-30年代。
顺便找了一些Art Deco风格极其显著的小单品↓
1950-1960s
1950年代是我最喜欢的年代。是充斥着廓形、大v领、高束腰、大摆伞裙、大耳环的时代,是孕育了奥黛丽·赫本,格蕾丝·凯利,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等一批神话美人的年代。
Christian Dior是50年代风尚的改革者,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影响力在法国仅次于戴高乐将军。
刚刚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折磨的人们,垂头丧气、疲惫涣散,而Christian Dior率先马不停蹄地创作起了新衣,毕竟只有美可以让女人斗志昂扬,女人快乐了世界也就美好了。
Christian Dior借贷完成的第一场时装秀,名为“new look”
他的每一个系列都推出一种全新的廓型:公主线、A型轮廓线、H型轮廓线、S曲线等, 最受欢迎的却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形状:圆形的宽摆伞裙和纤细过膝的铅笔裙--不过目的都很明显,就是收腰,展现女人的曲线美。
伞裙:
铅笔裙:
在这样修长、收腰和臀部修饰的设计里,所有女孩的线条都一览无遗。当然典型的50年代风格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她只是所有细腰宽胯女孩的福音。
因为当时衣服的材料剪裁都简洁硬朗,所以女孩儿都喜欢戴大颗的饱满的耳环作为点缀(基本上我的耳夹也都是这个风格,我是认真地爱50年代)。
1970-1980s
这就是我们说的“retro时代”了,70年代之后,百花齐放,潮流已经不向着一个共同的趋势走下去了。但这个时代也意味着最刺激的大杂烩,各种各样的钟形袖、喇叭裤、束带的仿麂皮长袖衫、各种疯狂的花纹--要华丽要招摇。
而近两年的时尚趋势几乎都是在朝着70年代的方向驶去,例如我们熟悉的阔腿裤:
高腰A字裙(和细细的小方巾):
波西米亚长裙:
高领衫:
因为比较近代,所以更常见更容易淘到,几乎人人都可以在70年代里选到适合自己的单品。一向热爱复古look的霉霉基本上也都停留在这个时代↓
近代的衣服好穿好懂也容易淘到,可以算作是入门级的复古教程。
事实上我们能买到的vintage都是二手货,在中国文化里接受别人穿过的衣服这件事依然别扭。但在欧美国家,二手店和复古集市占了人们日常服装消费的很大比例--当然这与亚文化的发展,以及商业运营模式息息相关。
所以我并不鼓励人人去买旧衣,能接受的就买,不能接受的则可以选择复古风格的新品。
旧的不一定是美的,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跟风去搭上vintage这班车。但有人爱新品,有人爱旧物,一个多元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
当然对我个人而言,I adore it.
微博:@刘筱bamboo http://dwz.cn/3OTotm
微信公众号:liuxiaobamboo_look
微信公众号:liuxiaobamboo_look
![]() |
这句话是张爱玲说的。
我可能跟你们提起过,我这人老灵魂,从小热爱旧东西,穿大人的衣服。深信张爱玲的那一套:“去找祖母的衣服来穿,脸是年轻人的脸,服装是老古董的服装,如此才越发别致”--细细想来,我诸多打扮上的怪理念都来自这个“怪”女人。
![]() |
从前被人家嘲笑老气是常态,不以为然。可能从三四年前开始,时尚界慢慢出现一些回潮的趋势,这种“老气”似乎又成为了一种new trend。
![]() |
我在这方面算是略有心得(一是我在伦敦几乎等同于住在复古集市里,实战经验充足;二是我的硕士论文研究课题就是vintage fashion的购买行为,理论学术上也做了大半年的调查分析),所以早前就写过不少复古入门知识。
这篇的正文最早应“文汇报”的邀稿撰写,今年年初发表,但一直没在公众号推送。介于我最近正在写我的古着包collection,所以在此之前把这篇较宽泛的科普送给你们,就当成literature review姑且一读吧。
首先我们要搞清vintage的时间跨度是上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之间。
1920年代之前我们叫做“Antique”,更像古董。而vintage当中近代一点的(60年代往后)我们更多地称为“Retro”。
这里的时间轴以西方为主,因为20世纪之后全球流行趋势基本上由西方社会主导。而大致浏览一下西方时装史的变迁,规律极其简单,整整一百年就在收腰——不收腰——收腰——不收腰的循环当中过去了……
![]() |
大体上,时尚的黄金年代集中在以下三个时期:
1920-1930s
1920年代的美国,是一场纸醉金迷的梦。如果你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大概就知道声色犬马具体是什么模样。
![]() |
因为1920年代是夹杂在两次世界大战缝隙中的一段短暂的绚丽焰火。
一战后,因为新生的女性主义,女人们开始摆脱以往那些别扭的紧身衣,拒绝凸显女性特征的设计,迎来了一批宽松的直筒连衣裙和直筒短裙。
![]() |
1920年代的女生集体照 |
可是解放了万恶的束胸之后,大家又觉得没线条的裙子太呆板太“性冷淡”了,于是不断地加装饰物。
再加上短暂的和平催生了人们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现在管他们叫“迷惘的一代”或者爵士年代),大家的审美就越来越华(fu)丽(kua),越来越喜欢绚丽的珠片、流苏、羽毛和blingbling的饰品。
![]() |
同时,大批量的工业大生产越来越盛行,过去宫廷时代的能工巧匠精雕细琢的工艺品已经很难出现了。为了适应工业大生产,遮掩这种非手工的不精致,以及配合人们浮夸的需求,美学上出现了Art Deco风格--以几何元素作为基本构成,所有物品(包括建筑风格)都呈现出很突出的几何形态的修饰。
我之前介绍过的和平饭店也是非常显著的Art Deco风格↓
![]() |
如果你在vintage市场里淘到下图这样的连衣裙,它们大多来自20-30年代。
![]() |
顺便找了一些Art Deco风格极其显著的小单品↓
![]() |
1950-1960s
1950年代是我最喜欢的年代。是充斥着廓形、大v领、高束腰、大摆伞裙、大耳环的时代,是孕育了奥黛丽·赫本,格蕾丝·凯利,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等一批神话美人的年代。
![]() |
Christian Dior是50年代风尚的改革者,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影响力在法国仅次于戴高乐将军。
刚刚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折磨的人们,垂头丧气、疲惫涣散,而Christian Dior率先马不停蹄地创作起了新衣,毕竟只有美可以让女人斗志昂扬,女人快乐了世界也就美好了。
![]() |
Christian Dior借贷完成的第一场时装秀,名为“new look”
他的每一个系列都推出一种全新的廓型:公主线、A型轮廓线、H型轮廓线、S曲线等, 最受欢迎的却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形状:圆形的宽摆伞裙和纤细过膝的铅笔裙--不过目的都很明显,就是收腰,展现女人的曲线美。
伞裙:
![]() |
铅笔裙:
![]() |
在这样修长、收腰和臀部修饰的设计里,所有女孩的线条都一览无遗。当然典型的50年代风格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她只是所有细腰宽胯女孩的福音。
![]() |
因为当时衣服的材料剪裁都简洁硬朗,所以女孩儿都喜欢戴大颗的饱满的耳环作为点缀(基本上我的耳夹也都是这个风格,我是认真地爱50年代)。
![]() |
1970-1980s
这就是我们说的“retro时代”了,70年代之后,百花齐放,潮流已经不向着一个共同的趋势走下去了。但这个时代也意味着最刺激的大杂烩,各种各样的钟形袖、喇叭裤、束带的仿麂皮长袖衫、各种疯狂的花纹--要华丽要招摇。
而近两年的时尚趋势几乎都是在朝着70年代的方向驶去,例如我们熟悉的阔腿裤:
![]() |
高腰A字裙(和细细的小方巾):
![]() |
波西米亚长裙:
![]() |
高领衫:
![]() |
因为比较近代,所以更常见更容易淘到,几乎人人都可以在70年代里选到适合自己的单品。一向热爱复古look的霉霉基本上也都停留在这个时代↓
![]() |
近代的衣服好穿好懂也容易淘到,可以算作是入门级的复古教程。
事实上我们能买到的vintage都是二手货,在中国文化里接受别人穿过的衣服这件事依然别扭。但在欧美国家,二手店和复古集市占了人们日常服装消费的很大比例--当然这与亚文化的发展,以及商业运营模式息息相关。
所以我并不鼓励人人去买旧衣,能接受的就买,不能接受的则可以选择复古风格的新品。
旧的不一定是美的,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跟风去搭上vintage这班车。但有人爱新品,有人爱旧物,一个多元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
当然对我个人而言,I adore it.
![]() |
我花了10磅,在复古集市淘到的长礼服 |
微博:@刘筱bamboo http://dwz.cn/3OTotm
微信公众号:liuxiaobamboo_look
![]() |
-
Jan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7-10 21:07:52
-
Nin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1-27 13:12:20
-
aroseisaros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0-06 17:31:51
-
时差两小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15 16:24:25
-
你的姐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06 12:58:10
-
Sissy C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0-22 07:16:56
-
喔喔奶糖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08 19:57:05
-
elephant_j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2-28 22:59:34
-
Scuba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2-14 02:25:47
-
深qq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21 16:57:28
-
千年宅的岩石精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4 17:04:42
-
bm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3 00:33:04
-
泠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08 23:27:54
-
好运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08 18:12:07
-
我是你的小虾啊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07 01:29:21
-
卡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04 1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