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心事向谁说?五个初中生的真实日记...
青春期是孩子们既兴奋又烦恼的时期,宏悦教育推行的青少年领导力开发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效就是帮助正确引导青少年在青春期时候的心理和情绪,让青春期变成青少年培养和养成良好领导能力的黄金时期。
青春期的心事向谁说?这五个孩子来自初中六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爸爸妈妈们看完他们的真实心事,会明白很多...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领导能力,别让这些外部因素阻碍了孩子们能力发展。
一、向日记本诉说心事
七年级 小红
自从上了初中,我喜欢把身上发生的事情记在日记本上,尤其是小秘密,不愿与他人说,就写在本子上。父母见我不对劲,便一探到底。先是在我写作业时偷偷看,接着在我吃饭时刨根问底,最后在我上学时一再警告。
父母经常趁我不在时找我的日记本,藏也藏住,于是,记在日记本上的事就被他们全知道了。幸好日记本上写的都是一些学校里发生的事,他们也就不怎么在意,但有一件事让我很气愤。
一个周末,我把作业写完,与同学约好去公园玩,爸妈很痛快地答应了。因为我不在,他们又翻看我的日记。在日记中,我总喜欢把她写成他,爸妈以为我在找对象,于是对我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我跟他们解释,可他们不听,我心里很难过。
你说,我该怎么办呀?
二、心事被朋友出卖
八年级 小梁
上小学时,班上有一个我喜欢的女孩,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到底喜欢她什么,我也说不清,在教室里总是喜欢偷偷地看她,一天见不到她,心中就充满了不安。
这件事我没敢告诉父母,怕他们说我小小年纪就想这事,又不敢告诉老师,怕被老师扣上早恋的帽子。这事一直困扰着我,有一次做梦还梦到了她,这让我心中有些不安,上课也不敢抬头看她。
思来想去,我找到了我的好朋友,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让他帮忙出出主意,并一再叮嘱他要为我保密。然而第二天,我一到学校,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原来好朋友把我的事给宣扬了出来。最后老师找我谈话,爸爸妈妈做我的工作,当时我恨死他了。这件事后,我再也不相信别人了。后来,我把自己的心事都写在日记里,不再告诉给任何人。日记里记录了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日记是不会出卖我的,它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三、我的青春日记
八年级 欣欣
青春期是如此的奇妙。进入初中,同学们一下子长高了很多,男生的声音开始变得沙哑,有的同学的脾气变得暴躁,与同学吵架,甚至顶撞老师……而我对父母讲话也会无意识地带有不耐烦的口气,稍微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就想掉眼泪。这都是怎么了?那个简单快乐的我上哪儿去了?
青春期的我们,想要独立,渴望拥有自己的空间。我们已不像儿时那样,经常向大人敞开心扉,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心里有了好多秘密。
有了秘密,你会向谁说呢?想告诉父母,却又不愿接近,认为和他们有了代沟;想找朋友,却又担心出卖自己。我变得爱写日记了,既可以倾吐心声,又可以保守秘密。我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青春故事,开心的,难过的,委屈的,幸福的……
我在青春的日记里走过欢喜走过忧伤,走过那些莫名的惆怅。面对考试的压力,我有些彷徨。家长的鼓励和老师的看好虽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却担心会辜负他们的期望。现在我多想捧一本喜欢的小说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静静品读。望着周围同学一个个轻巧地解开令我抓狂的数学题,我不禁抱怨,为什么成功只留给更聪明而不是更努力的那一个?我想逃,逃到一个只有我一个人的地方。可是我的理智告诉我不可以,我决不能成为一个逃兵。我想哭,可哭过又会如何,没人给我擦眼泪,有的只是不屑的眼神。我无助,我难过,我愤愤不平……这些话向谁说?我默默地写进了带锁的日记里。
四、说给最懂你的人
七年级 小涵
告别儿童时期,我们渐渐进入人生最美丽的时期——青春期。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身体快速发育,思想也变得独立起来。但是,和这些相伴的,还有那青春期的烦恼。
烦恼这东西,憋在心里很难受,还是说给别人听的好。但是,我实在不知道跟谁倾诉,这都成了我的烦恼了。
我尝试过和父母倾诉,但倾诉后的效果似乎没有书上说的那样神奇。我向父母倾诉我的烦恼时,他们总是插嘴:“那是你的不对!”“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干吗那么在意?”“你应该多放点心思在学习上,而不是在这种无关紧要的东西上。”总是不等我说完,他们便扔来一堆大道理和批评的话语。唉,大人根本不了解我们的心情,也从来不把我们的烦恼当回事。
我还尝试过和同学倾诉,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我前脚刚和朋友说完我的烦恼,后脚他就大肆宣扬。这下可好,5分钟之内,全班都知道了我心中的烦恼,都开始嘲笑我,我真想挖个地洞钻进去。唉,也不知道那位同学跟我有仇还是我误交损友。所以,书上说的,遇到问题可以“找老师、父母、同学倾诉”,这个建议实在不敢恭维。
到了最后,我发现最愿意听我“吐苦水”的人竟然是平时默默坐在一边吸烟的爷爷。爷爷是唯一一个愿意默默听我说话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在我说完之后不批评我、不挖苦我,给我安慰,为我出主意的人。啊,原来最懂我的人,是把我从小带大的爷爷。
我认为,如果有烦恼,一定要向最懂你的人倾诉。那样,你才会一吐为快,感到心情舒畅。
五、我的秘密对谁说
七年级 小飞
自从步入初中的大门,我就开始有了一些小秘密:个头开始长高,身体慢慢强壮,声带有了变化,脸部时不时冒出几个小痘痘。当然,我还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些秘密在心里住久了,会有一种想要找人倾诉的愿望。可是,找谁说好呢?
告诉给爸爸吧!因为我们都是男性,我的这些小秘密在他身上都发生过,对他而言我几乎是没有秘密的。但是,爸爸很难站在我的角度替我思考、替我着想。他总是以命令式的口吻来管教我,在他眼里,小孩子说的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了避免我幼小的心灵受到打击,最后,我想了想,还是不要告诉爸爸了吧!
告诉给妈妈吧!因为她善解人意、通情达理,但她是女的呀!对于女同胞,我的有些秘密还是难以启齿的,心里总有一道坎过不去。
我还是告诉我的好朋友吧!它虽然不言不语,却和我形影不离,它就是我的好朋友日记本。我会把这些不能言说的秘密都写进去,只有它不会嘲笑我,不会斥责我,不会让我感到羞愧。可是,为什么秘密告诉了日记本,我的心里还是感到烦恼呢?
—— 宏悦教育青少年领导力Tips ——
成为孩子信任的人 让青春期阳光灿烂
可以看出来,孩子其实很渴望有人交流、沟通、帮他们解惑,只是,我们还没有成为孩子信任的那个人。那如何才能成为孩子信任的人,让孩子不再隐藏心事,让青春期阳光灿烂呢?
1、避免频繁刻意的说教和警告
不少家长一有机会跟孩子聊天就想趁机“敲打”一番,无论以何种话题开始,最后都会以“现在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不要考虑”作为结束。甚至还将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倾囊相授。孩子学业繁重,聊天机会有限,何不聊些轻松的事情呢?
2、不要过于表现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担忧
高频度地使用“不要”“不许”“不能”这样的警示性字眼,比如“在学校不要吃路边摊”,“中午休息时间不许去校外闲逛”。用意虽好,但在这些沟通中,父母始终处于高人一等的威权地位,孩子会失去对话的欲望。
3、引导孩子客观分析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基础知识储备,父母如果拿不出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判断的合理性,是无法让他们心悦诚服的。
如果父母想要对孩子进行劝阻和告诫,可以尝试考虑先帮助他分析目前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各种后果,比较乐观的结果是什么,相对悲观的又是什么,各自的可能性有多大,作为家长自己的建议是什么,最后让孩子自己权衡利弊,作出选择。
4、培养共同话题 增进深度交流
很多家长在聊到这个话题时,总会说:我们年龄大了,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太新,我们都不懂。抱着这个态度,事情往往会变得尴尬:父母懂得,孩子觉得过时了,孩子懂得,家长不愿意去学习。为什么孩子要向父母学习,父母却不愿意向孩子学习?父母对新事物失去好奇心和耐心,孩子会不会就模仿了呢?
时代和科技发展这么快,向孩子学习,把握最新的科技,保持自己的与时俱进,同时与孩子培养共同话题,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吗?
—— END ——
2017志能专项冬令营火热招募中!
好书套装免费得 圣诞积赞领大礼
分享青少年教育最专业、最实用的信息
青春期的心事向谁说?这五个孩子来自初中六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爸爸妈妈们看完他们的真实心事,会明白很多...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领导能力,别让这些外部因素阻碍了孩子们能力发展。
一、向日记本诉说心事
七年级 小红
自从上了初中,我喜欢把身上发生的事情记在日记本上,尤其是小秘密,不愿与他人说,就写在本子上。父母见我不对劲,便一探到底。先是在我写作业时偷偷看,接着在我吃饭时刨根问底,最后在我上学时一再警告。
父母经常趁我不在时找我的日记本,藏也藏住,于是,记在日记本上的事就被他们全知道了。幸好日记本上写的都是一些学校里发生的事,他们也就不怎么在意,但有一件事让我很气愤。
一个周末,我把作业写完,与同学约好去公园玩,爸妈很痛快地答应了。因为我不在,他们又翻看我的日记。在日记中,我总喜欢把她写成他,爸妈以为我在找对象,于是对我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我跟他们解释,可他们不听,我心里很难过。
你说,我该怎么办呀?
二、心事被朋友出卖
八年级 小梁
上小学时,班上有一个我喜欢的女孩,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到底喜欢她什么,我也说不清,在教室里总是喜欢偷偷地看她,一天见不到她,心中就充满了不安。
这件事我没敢告诉父母,怕他们说我小小年纪就想这事,又不敢告诉老师,怕被老师扣上早恋的帽子。这事一直困扰着我,有一次做梦还梦到了她,这让我心中有些不安,上课也不敢抬头看她。
思来想去,我找到了我的好朋友,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让他帮忙出出主意,并一再叮嘱他要为我保密。然而第二天,我一到学校,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原来好朋友把我的事给宣扬了出来。最后老师找我谈话,爸爸妈妈做我的工作,当时我恨死他了。这件事后,我再也不相信别人了。后来,我把自己的心事都写在日记里,不再告诉给任何人。日记里记录了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日记是不会出卖我的,它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三、我的青春日记
八年级 欣欣
青春期是如此的奇妙。进入初中,同学们一下子长高了很多,男生的声音开始变得沙哑,有的同学的脾气变得暴躁,与同学吵架,甚至顶撞老师……而我对父母讲话也会无意识地带有不耐烦的口气,稍微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就想掉眼泪。这都是怎么了?那个简单快乐的我上哪儿去了?
青春期的我们,想要独立,渴望拥有自己的空间。我们已不像儿时那样,经常向大人敞开心扉,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心里有了好多秘密。
有了秘密,你会向谁说呢?想告诉父母,却又不愿接近,认为和他们有了代沟;想找朋友,却又担心出卖自己。我变得爱写日记了,既可以倾吐心声,又可以保守秘密。我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青春故事,开心的,难过的,委屈的,幸福的……
我在青春的日记里走过欢喜走过忧伤,走过那些莫名的惆怅。面对考试的压力,我有些彷徨。家长的鼓励和老师的看好虽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却担心会辜负他们的期望。现在我多想捧一本喜欢的小说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静静品读。望着周围同学一个个轻巧地解开令我抓狂的数学题,我不禁抱怨,为什么成功只留给更聪明而不是更努力的那一个?我想逃,逃到一个只有我一个人的地方。可是我的理智告诉我不可以,我决不能成为一个逃兵。我想哭,可哭过又会如何,没人给我擦眼泪,有的只是不屑的眼神。我无助,我难过,我愤愤不平……这些话向谁说?我默默地写进了带锁的日记里。
四、说给最懂你的人
七年级 小涵
告别儿童时期,我们渐渐进入人生最美丽的时期——青春期。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身体快速发育,思想也变得独立起来。但是,和这些相伴的,还有那青春期的烦恼。
烦恼这东西,憋在心里很难受,还是说给别人听的好。但是,我实在不知道跟谁倾诉,这都成了我的烦恼了。
我尝试过和父母倾诉,但倾诉后的效果似乎没有书上说的那样神奇。我向父母倾诉我的烦恼时,他们总是插嘴:“那是你的不对!”“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干吗那么在意?”“你应该多放点心思在学习上,而不是在这种无关紧要的东西上。”总是不等我说完,他们便扔来一堆大道理和批评的话语。唉,大人根本不了解我们的心情,也从来不把我们的烦恼当回事。
我还尝试过和同学倾诉,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我前脚刚和朋友说完我的烦恼,后脚他就大肆宣扬。这下可好,5分钟之内,全班都知道了我心中的烦恼,都开始嘲笑我,我真想挖个地洞钻进去。唉,也不知道那位同学跟我有仇还是我误交损友。所以,书上说的,遇到问题可以“找老师、父母、同学倾诉”,这个建议实在不敢恭维。
到了最后,我发现最愿意听我“吐苦水”的人竟然是平时默默坐在一边吸烟的爷爷。爷爷是唯一一个愿意默默听我说话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在我说完之后不批评我、不挖苦我,给我安慰,为我出主意的人。啊,原来最懂我的人,是把我从小带大的爷爷。
我认为,如果有烦恼,一定要向最懂你的人倾诉。那样,你才会一吐为快,感到心情舒畅。
五、我的秘密对谁说
七年级 小飞
自从步入初中的大门,我就开始有了一些小秘密:个头开始长高,身体慢慢强壮,声带有了变化,脸部时不时冒出几个小痘痘。当然,我还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些秘密在心里住久了,会有一种想要找人倾诉的愿望。可是,找谁说好呢?
告诉给爸爸吧!因为我们都是男性,我的这些小秘密在他身上都发生过,对他而言我几乎是没有秘密的。但是,爸爸很难站在我的角度替我思考、替我着想。他总是以命令式的口吻来管教我,在他眼里,小孩子说的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了避免我幼小的心灵受到打击,最后,我想了想,还是不要告诉爸爸了吧!
告诉给妈妈吧!因为她善解人意、通情达理,但她是女的呀!对于女同胞,我的有些秘密还是难以启齿的,心里总有一道坎过不去。
我还是告诉我的好朋友吧!它虽然不言不语,却和我形影不离,它就是我的好朋友日记本。我会把这些不能言说的秘密都写进去,只有它不会嘲笑我,不会斥责我,不会让我感到羞愧。可是,为什么秘密告诉了日记本,我的心里还是感到烦恼呢?
—— 宏悦教育青少年领导力Tips ——
成为孩子信任的人 让青春期阳光灿烂
可以看出来,孩子其实很渴望有人交流、沟通、帮他们解惑,只是,我们还没有成为孩子信任的那个人。那如何才能成为孩子信任的人,让孩子不再隐藏心事,让青春期阳光灿烂呢?
1、避免频繁刻意的说教和警告
不少家长一有机会跟孩子聊天就想趁机“敲打”一番,无论以何种话题开始,最后都会以“现在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不要考虑”作为结束。甚至还将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倾囊相授。孩子学业繁重,聊天机会有限,何不聊些轻松的事情呢?
2、不要过于表现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担忧
高频度地使用“不要”“不许”“不能”这样的警示性字眼,比如“在学校不要吃路边摊”,“中午休息时间不许去校外闲逛”。用意虽好,但在这些沟通中,父母始终处于高人一等的威权地位,孩子会失去对话的欲望。
3、引导孩子客观分析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基础知识储备,父母如果拿不出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判断的合理性,是无法让他们心悦诚服的。
如果父母想要对孩子进行劝阻和告诫,可以尝试考虑先帮助他分析目前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各种后果,比较乐观的结果是什么,相对悲观的又是什么,各自的可能性有多大,作为家长自己的建议是什么,最后让孩子自己权衡利弊,作出选择。
4、培养共同话题 增进深度交流
很多家长在聊到这个话题时,总会说:我们年龄大了,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太新,我们都不懂。抱着这个态度,事情往往会变得尴尬:父母懂得,孩子觉得过时了,孩子懂得,家长不愿意去学习。为什么孩子要向父母学习,父母却不愿意向孩子学习?父母对新事物失去好奇心和耐心,孩子会不会就模仿了呢?
时代和科技发展这么快,向孩子学习,把握最新的科技,保持自己的与时俱进,同时与孩子培养共同话题,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吗?
—— END ——
2017志能专项冬令营火热招募中!
好书套装免费得 圣诞积赞领大礼
分享青少年教育最专业、最实用的信息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