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死亡的适可而止的态度
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怕死的情绪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基督教世俗化之后,怕死的人就更多了。中国人以前还在传宗接代里抗拒着死亡,现在都各过各的,孤独面对。大家都说生命诚可贵,爱情和自由,大概都可以为此抛弃吧。
现代人也注重保健,注重预防,都是为了活久一点,而终极目的,也是为了多吃多玩多喝一点,消费的肉体的生命而已。这样一种生活本来就是胆怯恐惧的生活,没有永恒性的生活,怕死也很正常。
至于基督教本身,他也被认为是为了回应这种对不朽的渴望,信了基督教,就可以活在不朽里了,死了也没关系,上帝在看顾你呢。你这样宣扬基督教,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吧。他们还不如多去看点养生书籍,多去投资医疗科技新股。
但是基督教其实并不特别在乎活的多久,他在乎的是死亡的结局,也就是说,你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你活的时候是勇敢地活着,还是胆怯地活着。 现代人说基督教就是在回应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让人们活在一起不朽的生命里,生命的不朽就是对个人的祝圣,这都是现代人的臆想。
但是我想说的是,死不可怕,罪之死最可怕。人们恐惧死,却不恐惧罪,这最可怕。死揭示了罪,罪带来了死,只有我们没有罪,也就不怕死,因为那只是门槛。无罪的人已经看破生死,活在上帝的怀抱里。
这也可以应验于残疾人、早夭者,他们并不是因为有罪所以早死,或者至少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罪而早死。他们是无辜的死亡者,是瘟疫、流行病等大自然运行的受害者。
基督教对他们的态度曾经是机械的,他们不是老死,没有达到正常的寿命,比如50岁,现在可能是70岁,就被当做是被上帝抛弃的人。这是从结果来推原因,那那些活了七八十岁的恶人怎么办呢?又怎么解释呢?预定论吗?他们做了恶事?这就很可怕了,让世界陷入了混乱,找不到可以持守的稳定的信仰。
路德的预定论陷入到因信称义的自我狂妄,他虽然对抗了天主教对宗教的垄断,但是却让人拥有了自主权,那么客观的东西在哪里?成圣的道路固然不是买赎罪券,但是也不是预定的生死吧。得有些实在的东西,信仰和理性要调和,这才是基督教的本色,融合希伯来和古希腊的混合的信仰的特点之所在。
我觉得,所有这些非正常死亡的,就像被谋杀的人一样,就像那些殉道者一样,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就像耶稣本人一样,他们在宣示,除了人自己会对自己作恶之外,社会,他人,自然,都会对个人作恶,他们被罪折磨而死,而上帝是希望我们能够抵制这些罪,去研究疾病,对抗瘟疫,对抗社会的谋杀者,等等,上帝总是给我们一种力量,因为他自己的受难,让我们得以提升。
所以,总体来说,基督教对死亡的态度是适可而止的。死需要严肃地对待,但是不是要鼓动人们的恐惧,上帝的惩罚,而是要喧嚷善良的生活,正道直行的生活,勇敢面对死亡的生活,战胜死亡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早死,你是无辜的,你应该理解,上帝也是早死的,和他一起受难吧。
如果你活了五六十岁,够了,生活已经对你足够赐福,即使这个时候被车撞死、得了癌症,也不要太抱怨。你这一生问心无愧,即可。
如果你活了八十岁,那就最好,要是你儿女孝顺,要是你生活怡然,那就更好,这就是你的福气。感谢上帝吧。
但要是你众叛亲离,无人问候,孤独老死,即使活了80岁,又有什么意思呢?这还不是一种生活的癌症,要反省,要思虑上帝,要祈祷,也许你就有救了。
现代人也注重保健,注重预防,都是为了活久一点,而终极目的,也是为了多吃多玩多喝一点,消费的肉体的生命而已。这样一种生活本来就是胆怯恐惧的生活,没有永恒性的生活,怕死也很正常。
至于基督教本身,他也被认为是为了回应这种对不朽的渴望,信了基督教,就可以活在不朽里了,死了也没关系,上帝在看顾你呢。你这样宣扬基督教,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吧。他们还不如多去看点养生书籍,多去投资医疗科技新股。
但是基督教其实并不特别在乎活的多久,他在乎的是死亡的结局,也就是说,你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你活的时候是勇敢地活着,还是胆怯地活着。 现代人说基督教就是在回应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让人们活在一起不朽的生命里,生命的不朽就是对个人的祝圣,这都是现代人的臆想。
但是我想说的是,死不可怕,罪之死最可怕。人们恐惧死,却不恐惧罪,这最可怕。死揭示了罪,罪带来了死,只有我们没有罪,也就不怕死,因为那只是门槛。无罪的人已经看破生死,活在上帝的怀抱里。
这也可以应验于残疾人、早夭者,他们并不是因为有罪所以早死,或者至少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罪而早死。他们是无辜的死亡者,是瘟疫、流行病等大自然运行的受害者。
基督教对他们的态度曾经是机械的,他们不是老死,没有达到正常的寿命,比如50岁,现在可能是70岁,就被当做是被上帝抛弃的人。这是从结果来推原因,那那些活了七八十岁的恶人怎么办呢?又怎么解释呢?预定论吗?他们做了恶事?这就很可怕了,让世界陷入了混乱,找不到可以持守的稳定的信仰。
路德的预定论陷入到因信称义的自我狂妄,他虽然对抗了天主教对宗教的垄断,但是却让人拥有了自主权,那么客观的东西在哪里?成圣的道路固然不是买赎罪券,但是也不是预定的生死吧。得有些实在的东西,信仰和理性要调和,这才是基督教的本色,融合希伯来和古希腊的混合的信仰的特点之所在。
我觉得,所有这些非正常死亡的,就像被谋杀的人一样,就像那些殉道者一样,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就像耶稣本人一样,他们在宣示,除了人自己会对自己作恶之外,社会,他人,自然,都会对个人作恶,他们被罪折磨而死,而上帝是希望我们能够抵制这些罪,去研究疾病,对抗瘟疫,对抗社会的谋杀者,等等,上帝总是给我们一种力量,因为他自己的受难,让我们得以提升。
所以,总体来说,基督教对死亡的态度是适可而止的。死需要严肃地对待,但是不是要鼓动人们的恐惧,上帝的惩罚,而是要喧嚷善良的生活,正道直行的生活,勇敢面对死亡的生活,战胜死亡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早死,你是无辜的,你应该理解,上帝也是早死的,和他一起受难吧。
如果你活了五六十岁,够了,生活已经对你足够赐福,即使这个时候被车撞死、得了癌症,也不要太抱怨。你这一生问心无愧,即可。
如果你活了八十岁,那就最好,要是你儿女孝顺,要是你生活怡然,那就更好,这就是你的福气。感谢上帝吧。
但要是你众叛亲离,无人问候,孤独老死,即使活了80岁,又有什么意思呢?这还不是一种生活的癌症,要反省,要思虑上帝,要祈祷,也许你就有救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