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井》 未曾泯灭的人性
![]() |
访谈中李杨导演,平和、直接,一如电影镜头里的那样。
这一切都掩盖不了故事本身的残酷, 发生在矿井里关于人性泯灭和复燃的故事,充斥着对生存,自私和观念的不断挑战。
牺牲一个陌生人的生命成了快速致富之路,当野蛮封闭的社会把法律的底线消除了,那么人性中的恶自然会被唤起,用剧中人的说法,谁挡着我的财路,我就干掉谁?这话的背后透露出对于现代文明的极端不熟悉和人性的无限丧失。哪怕是“二叔”仅存的那一丝的人性,比如送行酒,比如对于孩子的潜意识怜悯,对于完成男人的仪式感的定义。
二叔亦是恶人,只是他还有同情心。
俨然剧中的生存状态的是极端恶劣的,对于孩子上学,小煤矿主,基层政府,每个人的生存是第一要义,基本上相互之间是以恶对恶,每个人之间的关系是都是紧张的。然而男人和女人之间却流露出一种简单原始的温柔,比如澡堂的女人和一个青涩的孩子。
故事中的观念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比如一百块钱干嘛不行,一百块钱最大的用途是什么?比如孩子第一次之后出来之后深深的悔恨和羞愧,以及缓过味了快乐的笑容。比如对于强权的恐惧,两个做恶者无能的一塌糊涂,对于弱小者却又更加残酷无情。关于性,影片的阐述是健康的,关于生存却完全是丛林法则。
你以为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代身份证的年代,然而这个国家很大,生存的艰难外加封闭和蒙昧总有让你意想不到。
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牛顿张”。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