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坚强也不过是个女人而已
我们从认识结婚到现在,整整四年了。每次一肚子话不知道向谁诉说,有时候一忙就忘了,但在下一次心情不好的时候,积压在心里的话越来越多,越来越乱,又不知从何说起……
我是90后独生子女,家里条件算小康吧,从小看惯了爸妈要强善良的性格,虽然当时小但潜移默化的还是影响了我,6岁爸妈都下地干农活,自己慢慢学着煮饭最菜,都说“独子难教”,我在我们村子是个例外,相比我周围的同龄人来说,我算懂事成熟比较早的。初一爸妈外出打工半年,我自己每星期天回去都收拾家里,和自己做饭。那时还是住校生,在星期天准备好,需要带一个星期的菜,洗衣服、做作业自己监督自己,只是在每个星期天和爸妈通电话时哽咽的说不出话,因为在此之前,妈妈从来没有离开我身边,只是爸爸从年初出去矿上,到年尾才回家,上初中后,妈妈一个人在家没人陪觉得冷清,我只有周末才回家一次,所以那一年和爸爸一起过完年就走了。可能当时年纪小不知道害怕,还是其它,在爸妈没在那半年里,我并不觉得自己和其它邻居同学有什么不一样。平时回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妈妈抵不过思念,半年后就回来了。当时她第一件事就是去学校看我,我从教室出来喜极而泣,把妈妈认真看了很久,才半年她瘦了好多,人也很憔悴。妈妈拿钥匙回到家打开家门,看到家里整整洁洁,衣服被子我都封好码在一起,她本来的担心没有了。其实她走之前,把我托付给了邻居照顾,麻烦他们家帮忙照应我。三四份农村正是农忙的季节,我周五下午从学校回来5点多,邻居不可能为了等我放学专门一直等我,自己家里也是妈妈干活去了,我回来有饭就吃饭,没有就洗手做饭等妈妈回来。所以托付照顾的事只是在邻居晚上闲暇了,过来我家看看有什么需要没,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自己收拾屋子洗衣服,在农村来说真的很平常不过的,所以没有麻烦邻居。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渐渐收获了村里长辈的一致好评,夸我懂事、能干。不得不说我性格里的坚强、倔强都与妈妈的影响分不开,从小我妈妈一个人在家干农活,做家务,爸爸常年不在家,使得我自小就学会独立自主的能力。
中考完家里条件有限,考的学校我也不太满意,当时决定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想早早出门打工算了,爸妈不放心我太早步入社会,最后让我上中专和学校分配出去上班,想着毕竟和学校分配同学多,能放心些。
两年后我和同学一起分在广州的电子厂上班,从10年分过来实习到现在整整在广州这里待了六年,没去过除了老家、广州以外的第三个地方。刚开始去那的第一印象怎么这么荒凉,有种被学校坑的感觉,因为是经济开发区,那时候广州政府大量引进外资企业投资建厂,出去买个生活用品,要走半小时才能到站台,然后1个小时公交才能到镇上超市买。记得刚去不久一次转班放假,和学姐一起出去买东西,学姐比我们早一年来实习,而且是一个学校的所以觉得在外地有个熟悉的亲人,是件很厉害的事,不管从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能给予一些正确的建议和指导,当时我们一起5个人女孩子,周末公交车人特别多,我们在回来的时候挤散了,我和同学两个人只能上了另一辆车,可是不知道在哪下车,看到有个相似的地方我们下车了,走了很久才发现方向不对,那时候10年开发区的路上还没有现在这么多车,也没这么先进的导航,电话求救学姐,最后折腾了4.5个小时才接到我们顺利回到宿舍。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随随便便外出。后来我到第二年实习那年厂里没有假期,天天加班当然工资也很可观,我永远都记得领到人生第一份工资的喜悦,那时出生以来我第一次拿到那么多的钱,虽然在学校兼职也有工资,那时候兼职学校的小卖部,一个月200包吃,对于那时候已经算兼职很好的待遇了。主要工作帮忙上货架整理小仓库的食品,外加帮忙老板娘做饭,她早上提前把菜买好,中午放学直接过去洗菜做饭,中午整理整理完,就回教室上课。所以对于,第一份正式工资来说,意义重大。妈妈说我从学校离家过年也没回去,要来广州看我,我当然开心。提前找学姐在附近帮忙找好房子,我妈来的那天我就没回宿舍,天天在外面出租房里享受着好菜好饭的生活。没待半个月我妈就闲不住了,在农村天天干惯了,在这哪能有闲心玩。说想这里上班,能方便照顾我,打听了人才市场,不久经中介就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周围厂里饭堂的工作。相比我刚到的那时候,短短一年时间多了好几个工厂,所有厂里的食堂都是由外面的餐饮公司承包管理,然后再分配上班的,这个制度一直沿用到现在。妈妈做事麻利、勤快、认真刚过一个月工资就涨了,可把妈妈高兴坏了,立马决定,不回去种地种庄稼了,又累投资的时间本钱又大。外面上班都是家务活简单轻松,而且冬暖夏凉工资可观,妈妈后悔没有这几年出来挣钱,三个月后给我爸也在饭堂找到工作,专门负责煮饭,其它杂事都不用干。把我爸从危险的矿上叫来广州,从此我们一家人在广州开发区这个地方相聚,一直到现在也没再回去务农。
因为爸妈来了广州后,我也正式搬离宿舍,和父母住在一起。虽然平时都工作很忙,偶尔转班休息时间,妈妈会做些好吃的,让我把要好的同学,朋友都叫来一起吃饭。她总说,都是小姑娘家,父母没在身边照顾觉得她们都很委屈。我那些要好的同学朋友也喜欢来我家玩。可能我从小一直都规矩懂事,没让爸妈怎么担心过吧,慢慢到22岁那年爸妈着急我的人生大事了,从妈妈来广州后,只要我下班她刚好有时间都会来厂门口接我下班,她不来也会让爸爸来接替这项重大任务。老家的亲戚朋友也有打听向我爸妈说媒,我爸妈觉得这么久没回去,不太可信。一直推诿说我还小,不急!其实,在老家农村来说,女孩一般过了25就不好找婆家了,爸妈不急才怪。一边担心我在黄金的年纪嫁不出去,一边又怕我被骗。当父母的总是一辈子在为儿女操心。
13年3月的一天,妈妈突然说,过两天周末家里有个朋友要来做客,我当时以为是他和爸爸的同事,也没注意,直到妈妈塞给我一个纸条,上面有电话、QQ。我莫名其妙一脸茫然,妈妈才开口,说这是我们一个县城的男孩子,在他们厂里上班,他留意观察了好几个月,和他熟悉聊过几次天了才让我试着和他谈谈,这是爸妈主动鼓励我谈恋爱啊!我并不在意,心想妈妈看上的人肯定是年纪很大了,提前也告知了我那男的年龄。那个周末如期而至,一大早妈妈就让我问他答应几点来,好提前准备饭菜。出于无奈和礼貌我用手机发了信息给他,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表示我妈请他来家做客的意思,他倒是直接说下午下班直接来,到了时间我去路口等他,对他第一面很平常,就是对待妈妈朋友的感觉,领他上楼开门。没想到就是这一次见面,成了他以后来我家的常客。在来的路上,他准备了水果牛奶,提着一起。一顿饭吃完,除了妈妈和他聊的多一点,我俩没有话说。饭后聊天期间妈妈不停的拉我加入他们的谈话,遇到合适轻松的话题我也会插一两句话,但都是简短的。有了初次见面,慢慢他来我家的次数开始频繁了,我们也会在工作闲暇时聊天,妈妈天天在耳边极力夸他,他告知他妈妈他家里的条件,以及他为什么28还没结婚的原因,我妈打心眼里觉得他诚实可靠,我也开始慢慢注意他,熟悉的那段时间,他真的很用心,早上到楼下送我上班,晚上下班准时等在厂门口,周末想尽办法陪我逛街,有时候实在不能休息,提前下班来我家陪我一下午,晚上他能从睡梦中,订好闹钟,刚好在我夜班休息时间打电话陪我瞎聊。并且每次来都能得到我爸妈的极力欢迎,在当时恋爱小白鼠的我,很快就被他俘虏了,像很多热恋中的女生一样幸福。认识的3月后我们闪婚登记了,还是爸妈支持的那种。那一年的确我们很甜蜜,他也在我身上花了很多心思。年底我们一起回老家办了正式体面的婚礼。
简单说一下,那年我22,身高158微胖,他当时28身高182大高个。我身边最好的同学(现在来说应该是闺蜜)、同事都不相信两个年龄、经历、身高不管哪方面相差甚远、不搭边的人结婚了。从结婚的那天起,我成为一个怀孕在家待产的幸福小女人。初为人父他的喜悦、焦急、担心,使全家人都沉浸在小生命到来的惊喜中,尽管怀孕初期整整吐了好几个月,吃不下任何东西,闻不得一点点刺激的味道……他们始终以我为中心,满足我挑剔的胃口。那一年多也是他对我最疼爱最用心的时候,随着怀孕月份接近预产期,他专门让婆婆从老家过来广州照顾我,之前一直是我妈伺候,考虑到时候我妈一边上班一边照顾我月子,身体吃不消,决定让没出过远门的婆婆过来广州,身边也有人劝我们回老家生产,他担心我一个人在他家不习惯,而且他当时请不到假,还有老家的医疗条件没广州这边好,诸多不便。从此婆婆就和我们一直生活到现在。
我婆婆思想上没有我妈开明很多事她比较较真,大概和婆婆磨合了一年多吧,期间也经历不少误会争吵,刚开始我尽量睁只眼闭只眼不吭声,偶尔在他面前说一两句,随后我发现方法不对,他说完婆婆,她心里的怨恨马上直接怪罪我身上。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相处经验,慢慢摸着了婆婆脾气秉性,我也改变和她相处的方式。后来关系改善很多,经历真的是个好东西,会让你迅速成长。伴随着第一个孩子的半年后,再次怀孕。当时纠结了好久,都不想要,婆婆和妈妈都极力劝说我们俩,趁现在他们还能帮我们带孩子,干脆生了一起带大,我们以后轻松。想想也对,在农村老家,早晚都要生两个孩子的,晚生不如早生。有了第一个的经验,从怀孕起,我们就没放太多心思在老二身上,也的确是顾不上,大的才6个月怀二胎,说来也奇怪,怀老二能吃能睡,和婆婆一起照顾老大,预产期前两天还陪着刚学走路的老大在广场玩,还能背他抱他。一点不觉得有什么。婆婆和妈妈这几年来一直很照顾我们,从办完婚礼回到广州后,我们没有回过老家,一直到老二半岁的那年底,我们才一起回去,他带着一家四口回去,让他爸妈很长面子。
-
你的名字叫难忘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