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先生说“忏悔”(转)
平时我们的衣服脏了,穿在身上非常不舒服,把它洗干净再穿,就觉得神清气爽;身体有了污垢也要沐浴,沐浴以后浑身上下舒服自在;茶杯污秽了,要用清水洗净,才能再装水饮用;家里尘埃遍布,也要打扫清洁,住在里面才会心旷神怡。这些外在的环境、器物和身体脏了,我们知道拂拭清洗,但是我们内在的心受到污染的时候,又如何去处理呢?
当我们的心受到污染的时候,要用清净忏悔的法水来洗涤,才能使心地无污邪,使人生有意义。
生活上的忏悔和知识上的忏悔: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在有心无心之间,不知做错了多少事情;说错了多少言语;动过多少妄念,只是我们没有觉察而已。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这种从内心觉照反省功夫,就是忏悔。
忏悔在生活上有什么用呢?它能帮助我们什么?
第一、忏悔是认识罪业的良心。
第二、忏悔是祛恶向善的方法。
第三、忏悔是净化身心的力量。
在日常衣食住行生活中,能够修持忏悔的心情,就能得到恬淡快乐。好像穿衣服时,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古训,想到一针一线都是慈母辛苦编织,密密爱心,多么令人感激!如此一想一忏悔,布衣粗服不如别人美衣华服的怨气就消除了。吃饭,想到“一粥一饭,来处不易”,粒粒米饭都是农夫汗水耕耘,我们何德何能?岂可不好好的珍惜盘中餐?惭愧忏悔的心一生,疏食淡饭的委屈也容易平息了。住房子,看别人住华厦美屋,想想“金角落银角落,不及自家的穷角落。”觉得有一陋室可以栖身,远胜於天下多少流落屋檐的风雨人,忏悔的心一发,自然住得安心舒服。出门行路,看到别人轿车迎送,风驰电掣好不风光,想想别人为此曾熬过多少折磨,吃过多少苦楚,是心血耕耘得来,而自己努力尚不够,工夫还不深,自然应以足代舆。这样,安步当车,倒也洒脱自在了。一念忏悔,使我们原本缺憾的生活,突然时时风光、处处自在,变得丰足无忧起来,这就是能够常行忏悔的好处。
忏悔,是我们生活里时刻不可缺少的美德。忏悔像法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像船筏一样,可以载运我们到解脱的涅槃彼岸;忏悔像药草一样,可以医治我们的烦恼百病;忏悔像明灯一样,可以照破我们的无明黑暗;忏悔像城墙一样,可以摄护我们的身心六根;忏悔像桥梁一样,可以道引我们通往成佛之道;忏悔像衣服一样,可以庄严我们的菩提道果。《菜根谭》里说:“盖世功德,抵不了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犯了错而知道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忏悔虽然有如此殊胜的功德,但是一般人平居无事的时候,总是轻忽怠惰,不容易生起忏悔的心。我们常常在噩运降临时,才懊恼自己的种种错误;等到病魔缠身的时候,才嗟叹自己的荒唐无度;在经济拮据的关头,才正视自己的挥霍浪费;到了山穷水尽,四面楚歌的地步,才悔恨自己的鲁莽;活到年老力衰,齿危发秃的时候了,才后悔少壮不知发奋向上,老大徒然伤悲。佛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和众生的差别,在于菩萨有前瞻远见,不会迷惑于一时的贪欲,造作万劫难复的恶因;而众生短视浅见,只看到刀锋上甜美的蜜汁,却浑然不顾森寒锐利的锋刃,等到蜜汁尝到了,舌头也割破了的时候,已经种下无尽的苦果,后悔莫及了。人生短暂,我们应及早抗心高望,未雨绸缪,趁着年轻力壮的时候勤奋垦拓,趁着富贵丰裕的时候常行布施,趁着因缘凑泊的时候广结善缘,创造自己未来光明而美满的人生。
除了生活上需要反省忏悔之外,在知识上也要时时自我检讨,因为知识是一种深无广涯的东西,常常进化变异,容易产生下面的错误,例如:
1、思想上的错误——“邪知”,是学问和观念上的偏差,譬如:不相信三宝,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轮回……等,一旦发现自己有这种邪知,就要快快回头猛省:“啊!我的知识错了!”这就是思想上的忏悔。
2、见解上的错误——“邪见”,是对人对事的看法想法不正确,譬如:否定道德伦理的价值,处事错乱、误解他人……等,有了这种邪见,要知道自我警惕:“啊!我的念头错了!”,这就是见解上的忏悔。
3、言论上的错误——“邪说”,在言辞上有了缺失,譬如: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说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邪知邪见有时潜藏于心中,不易发现;而邪说往往借口舌发露,变成口业,容易滋生是非,伤害别人,因此,我们要守口如瓶,要慎舌如刀,时时警惕自己:“啊!我说话太冒失了!”,这就是言论上的忏悔。
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的忏悔,是身体行为的自我省察;知识上思想、见解、言论的忏悔,是心理意念的净化修持。只要常常在生活上反求,在知识上明辨,痛下忏悔工夫,就能使我们身心清净,生命升华了。(摘自《佛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