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焱磊老师美高问题集---中国PK美国------高中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如何?
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从踏入学校那一刻起,老师就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永远是对的、老师就是权威。这种“唯师论”在中国各个阶段的教育中都屡见不鲜。在这种师生关系的模式下,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学生缺乏自己的思想。
美国的学校讲究人权,人人生而平等,即使是教授也不代表权威。学生敢对老师提出质疑,在共同探讨中寻求老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并且往往此类思想独特,敢于创新与挑战的学生,更能得到老师的喜爱。
在这里需要注意,千万别走极端。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孩子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时,用词是“rubbish”(垃圾),以至于受到批评后,很委屈地跑来问我 “美国人讲求的平等、自由和民主都是骗人的吗?”我想这个孩子的本意不是想冒犯老师或者同学,只是没有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无论在任何的情况和前提下,平等都不代表可以对其他同学或老师的观点进行带有贬义的评价,甚至出言不逊,请同学们注意。
美国的学校讲究人权,人人生而平等,即使是教授也不代表权威。学生敢对老师提出质疑,在共同探讨中寻求老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并且往往此类思想独特,敢于创新与挑战的学生,更能得到老师的喜爱。
在这里需要注意,千万别走极端。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孩子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时,用词是“rubbish”(垃圾),以至于受到批评后,很委屈地跑来问我 “美国人讲求的平等、自由和民主都是骗人的吗?”我想这个孩子的本意不是想冒犯老师或者同学,只是没有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无论在任何的情况和前提下,平等都不代表可以对其他同学或老师的观点进行带有贬义的评价,甚至出言不逊,请同学们注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