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穿越神秘热带雨林望天树【下篇】
![]() |
望天树
五指擎天的前面是片野芭蕉林,高大巨叶外型是争夺阳光的结果,只有拼命向上才能生存。傣族建竹楼时有在房柱上捆绑几片芭蕉干茎片、在火塘下铺垫铺垫芭蕉干叶的习惯,芭蕉叶在傣族的生活中仿佛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用处非常广,甚至可以做吃饭的碗。从野芭蕉林俺选择先走蔡希陶小道,这位伟大的植物学家当年探访热带雨林走过的小道,依然充满了原始的神秘。蔡希陶小道上有几条没有名字的小道,俺竟然逐个行走,俺知道俺对神秘景色的贪婪,会消耗俺的体力,但却无法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还好,景区在林深处都立了警示牌,一次次督促俺回到主游道上来,俺只好按路标指示回到菲利普小道上来,这是亲王当年向世界证实热带雨林考察的道路,俺还是选择溯溪而上。www.00zu.com
![]() |
也许是在冬季干旱季节,百鸟溪水流并不大,清澈见底,层层叠叠的岩石把溪流装扮得婉转缠绵。每天早晨,这里就成了鸟儿的天堂,成群的鸟儿在这里饮水、梳妆、赛歌,故名百鸟溪。这样的环境下当然极容易产生悱恻回肠的爱情故事,犀鸟就经常在这里演绎痴心恋情;已经相爱的犀鸟绝对形影不离,如果一只死去,另一只决不会苟且偷生或另寻新欢,必将唱着忧伤的情歌绝食而亡,当地人把它们称为钟情鸟。钟情鸟传说是当地一对恩爱的年轻夫妇的化身,丈夫为追随死去的爱妻,在极度忧伤中绝食而亡,死后与妻子化成一对同飞同栖的犀鸟。了解到这个故事,俺竟然眼圈红润,对爱如望天树的寓意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 |
沿途不断见到倒塌的大树,有的横亘路边、有的卧波溪上、有的已经腐朽水底、有的还在山坡上作俯冲状,裸露的根须仍然鬓扎有力。而硕大的树干上大有枯木逢春之势,蕨类、藤本、苔鲜等小型植物长满枯枝,真是“病树前头万木春”, 其中有许多个绿色鸟巢似的蕨类,在空中摇曳,它们虽然依附枯枝而生,但并不从中吸取养分,有“不食人间烟火的雨林君子”之称。小道上时有藤蔓挡路,纠缠在一起的各种藤本植物,需要谨慎攀越钻过。溪流上空也经常见到碗口粗壮的舞龙藤从望到天的大树上垂下来,巨大的木质藤本腾空飞舞,中间打了一个环结,头顺着树丫枝干直冲林下幽暗沟谷,然后拔地而起,盘根错节缠绕于热带雨林上层高大乔木的树冠之上,宛如戏水巨龙,给这片寂静的原始森林增添了无限生机,俺仿佛看到《人猿泰山》的主人翁抓住这样的舞龙藤飞跃山谷。抬头看这样的舞龙藤和参天大树,才发现已经被遗忘的阳光一直在大树的顶端徘徊。数十米高的大树,比比皆是,在残酷的绞杀中,要把高大的躯干支撑住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在树干的基部,如翅膀般延伸出一些似根非根的翼状物,被称为“板根”。板根无疑是热带雨林特有的奇观,高温多雨的丛林,土壤含水量大、通气性差,很多树木就是通过板根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防止在狂风暴雨中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形。
听溪径在密境谷掉头向上,俺选择另一个方向,继续沿百鸟溪前行,有公告牌提示已进入未开放的徒步区,提示危险系数增大,要求原路返回。俺还是坚持走了一程,朽木腐叶、杂草乱藤,很不好走,摸索着艰难前行,到达溪流边一个比较空旷的平地,非常适合安营扎寨和埋锅造饭,如果带上帐篷在此露宿一晚,一定有非同寻常的回味。可是,旁边有一红牌,以不容置疑的口吻,罗列着数条严禁,严禁在没有向导陪同下进入、严禁违背向导指示和决定、严禁逞强好胜、严禁露营过夜和生火做饭,就连进入服装都有严格规定,没办法,俺自觉原路返回。
一路向上,层罗叠翠都是茂密丛林,阳光依然在高大树顶盘旋,在一个建有栈道护拦的突兀处回眸俯视,才惊觉山谷原来很深。钻出密林小道就到了景区门口,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完全是另一重天地。极目远眺,远方群山逶迤、林海茫茫,俺的思绪也在飘荡的山风中绚丽绽放。2010-1-10【下篇完,请看上篇】原创游记,转载请注明“乐呱呱旅游网 益邦原创”,媒体约稿,请联系568528596@qq.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