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体》(第二部)
剧透"严重”警告:
没看过《三体》的千万别往下看下去了。我觉得我看这一部最幸运的一点就是没有在过程中遭受到来自外部的剧透。非常珍贵的体验。
======
如果不是发现了“荔枝FM”中有朗读的内容,恐怕我是不会读完《三体》的。每天从家走去学校的时间,和晚上睡前辗转的时间,我都会听一会儿,享受着“思维的信马由缰”(强膜大刘)。在大刘设定的世界中进行猜测。
我猜剧情是很厉害的,有好多次看电影或者电视时,我能在大概播放到一半左右的时候猜到结局。其实猜结局应该是比较容易的,我觉得我比较厉害的是有一种预测到剧情将要出现反转的直觉,一般电影的某些时刻都要出现反转,有好几次我对这种反转涉及的人物,情节都有相当接近地预测。不过,我一直不知道我这方面自以为的”厉害“,究竟是人群中一种比较一般的能力,还是甚至是编剧的有意为之。总之我在”福尔摩斯“,”柯南“这一类的片子里倒是屡屡被打败,经常猜不出凶手是谁(我可以辩解说,这样的片子是编辑故意的,就是要给我们hard模式)。我另外一个比较得意的能力就是认脸了,如果一个演员在不算太遥远的时间在另一部片子里面出现过,我往往在这部片子中看到的时候可以一下子把他/她的前一个角色想起来。因为我有好几个“脸盲症”朋友, 我挺自信这个能力我是人群中的突出者(好像有什么用似的,记名字的能力我却一般)。
言归正传,这次的《三体》二,我猜中了“水滴”导致的“大毁灭”,和罗辑用太空地雷来充当发射天线的构想。我始料未及的是:另外三位面壁者的计划,西恩斯的破壁人的身份,章北海的逃亡,和“星舰地球”发生的相互攻击。
来到豆瓣上,我看了一篇有趣的“书评”。“风间隼”说了罗辑和叶文洁的公理不靠谱(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019571/)。我觉得很有意思,本来想回复一下我想说的话,但是一看,下面已经是6页的评论,而且作者也已经表达了他对评论不胜其烦的意思。我想想,就写在这里吧:
社会学者认为这两条公理不靠谱。我看着也挺有道理的。不过,我还是想起了《三体》原书中对罗辑的一段评价,大意是:罗辑本身就没有什么学术追求,他是一个把学术当作谋生手段的学术老油条。
沿着这个思路下去,罗辑认可两条公理这一事实也很容易想通了,毕竟他的社会学功底不扎实,是混混的。另一方面,如果这两条公理就要进行社会学家那样小心谨慎的讨论,这篇小说也不用写了,将变成宇宙社会学的专著。
我想大刘本身也是对这件事留有余地的。公理本身,只是理论的基础,而不是真理,罗辑用他的公理推出了黑暗森林的宇宙社会学。如果换掉这两条公理,显然也可以推出其他的更光明些的宇宙社会学。
正像大刘在这一部结尾时候畅想的,是不是能够让阳光照进黑暗森林,使黑暗不再黑暗呢?比如说,类似罗辑的那种绑架对方文明的方式,就使得文明的交流形成了可能(本质上很像美苏之间的核威慑)。
继续开脑洞。假设阳光真正照进了黑暗森林,究竟在这阳光下显露出来的是温柔的兔子们,还是凶残的大灰狼?究竟有没有猎人文明,能够远远地发出子弹,远程消灭敌人呢。
======
PS:
“风间隼”老师(应该是一位社会学教授,称为老师吧)提到的文明的自毁倾向,其实在书中也有证明,ETO(地球三体组织)就是。
没看过《三体》的千万别往下看下去了。我觉得我看这一部最幸运的一点就是没有在过程中遭受到来自外部的剧透。非常珍贵的体验。
======
如果不是发现了“荔枝FM”中有朗读的内容,恐怕我是不会读完《三体》的。每天从家走去学校的时间,和晚上睡前辗转的时间,我都会听一会儿,享受着“思维的信马由缰”(强膜大刘)。在大刘设定的世界中进行猜测。
我猜剧情是很厉害的,有好多次看电影或者电视时,我能在大概播放到一半左右的时候猜到结局。其实猜结局应该是比较容易的,我觉得我比较厉害的是有一种预测到剧情将要出现反转的直觉,一般电影的某些时刻都要出现反转,有好几次我对这种反转涉及的人物,情节都有相当接近地预测。不过,我一直不知道我这方面自以为的”厉害“,究竟是人群中一种比较一般的能力,还是甚至是编剧的有意为之。总之我在”福尔摩斯“,”柯南“这一类的片子里倒是屡屡被打败,经常猜不出凶手是谁(我可以辩解说,这样的片子是编辑故意的,就是要给我们hard模式)。我另外一个比较得意的能力就是认脸了,如果一个演员在不算太遥远的时间在另一部片子里面出现过,我往往在这部片子中看到的时候可以一下子把他/她的前一个角色想起来。因为我有好几个“脸盲症”朋友, 我挺自信这个能力我是人群中的突出者(好像有什么用似的,记名字的能力我却一般)。
言归正传,这次的《三体》二,我猜中了“水滴”导致的“大毁灭”,和罗辑用太空地雷来充当发射天线的构想。我始料未及的是:另外三位面壁者的计划,西恩斯的破壁人的身份,章北海的逃亡,和“星舰地球”发生的相互攻击。
来到豆瓣上,我看了一篇有趣的“书评”。“风间隼”说了罗辑和叶文洁的公理不靠谱(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019571/)。我觉得很有意思,本来想回复一下我想说的话,但是一看,下面已经是6页的评论,而且作者也已经表达了他对评论不胜其烦的意思。我想想,就写在这里吧:
社会学者认为这两条公理不靠谱。我看着也挺有道理的。不过,我还是想起了《三体》原书中对罗辑的一段评价,大意是:罗辑本身就没有什么学术追求,他是一个把学术当作谋生手段的学术老油条。
沿着这个思路下去,罗辑认可两条公理这一事实也很容易想通了,毕竟他的社会学功底不扎实,是混混的。另一方面,如果这两条公理就要进行社会学家那样小心谨慎的讨论,这篇小说也不用写了,将变成宇宙社会学的专著。
我想大刘本身也是对这件事留有余地的。公理本身,只是理论的基础,而不是真理,罗辑用他的公理推出了黑暗森林的宇宙社会学。如果换掉这两条公理,显然也可以推出其他的更光明些的宇宙社会学。
正像大刘在这一部结尾时候畅想的,是不是能够让阳光照进黑暗森林,使黑暗不再黑暗呢?比如说,类似罗辑的那种绑架对方文明的方式,就使得文明的交流形成了可能(本质上很像美苏之间的核威慑)。
继续开脑洞。假设阳光真正照进了黑暗森林,究竟在这阳光下显露出来的是温柔的兔子们,还是凶残的大灰狼?究竟有没有猎人文明,能够远远地发出子弹,远程消灭敌人呢。
======
PS:
“风间隼”老师(应该是一位社会学教授,称为老师吧)提到的文明的自毁倾向,其实在书中也有证明,ETO(地球三体组织)就是。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