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福利 | Penny姐的斯坦福美女学霸师姐点评日常防晒
这篇主要点评的是日常防晒,冬天也要用的那种,关于户外防晒,大家戳上一篇哈~PS:师姐主要是从防晒的功能性成分上进行点评,Penny姐会在安全性和非防晒功能性成分上补充几句,供大家参考。

我是Penny,北京大学化学女博士,出生于哈尔滨,在北京待了十年,又去国外晃荡了三四年,锲而不舍地折腾着找寻自我。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户外,想和你聊聊我喜欢的护肤、健康和户外这点事儿。微信公众号“Penny姐”,微信号“Penny-Jie”,欢迎关注! 一别两个月,这两个月Penny也是超级忙的,去日本待了很久,然后紧接着12号要去加拿大,28号要去台湾。。。累成狗的节奏~所以大家的评论也基本都错过了,在这里先说抱歉,以后一定尽量保证经常更新经常看留言,之前落下的那些我慢慢补起来。 说正题之前先要和大家吐槽一下,日本人的英语真的是非!常!差!!!随便一个小学生估计都秒杀他们o<(=╯□╰=)>o 就这样我还要用英文给他们作报告,还得做得激情饱满的,见下图中那个小小的人儿。

好在吃生鱼片吃的很爽,海胆也巨甜,放两张图片馋一下大家o(*≧▽≦)ツ

推荐大家一定要去筑地市场吃tuna,生平吃过最佳,纹理超级棒~~原谅我们的摄影技术,没能拍出它的美<(= ̄﹃ ̄=)>

哎呀,跑题跑得好厉害,这是一个科学护肤的公众号! 回正题,赶着12号去加拿大之前,之前赶紧把师姐的这篇稿子祭出来供大家参考!冬天是个买买买的好季节,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嗯,我后面去完台湾会闲一些,会好好写点文章的。 上次说过Penny姐这位斯坦福学霸师姐绝对是个美人儿呢,原来是我们北大的校舞蹈队滴,师姐不好意思放正面照,给你们放个剧照想象一下~

妈呀一堆废话之后终于可以说正经的了,下面是正文,大家在双十一囤货的时候可以参考,希望还来得及。这篇主要点评的是日常防晒,冬天也要用的那种,关于户外防晒,大家戳Penny的斯坦福美女学霸师姐评户外防晒~PS:师姐主要是从防晒的功能性成分上进行点评,Penny会在安全性和非防晒功能性成分上补充几句,供大家参考。 那就来啦! 各位,我又来了~ 今天继续上次隔了一个光年的防晒话题。。。等等,客官,别走!虽然你可能已经穿上外套了,但是紫外线并不随气温变化,在秋冬也是很强的,尤其是UVA这个导致衰老的No1元凶。所以,这次咱们说说日常防晒该怎么做,还有给大家安利几款我觉得挺合适的防晒霜。日常生活中由于不会短时间内暴晒,所以很难评判一个防晒品实际防晒效果,因此我一般都倾向于使用了我欣赏的防晒成分,并且实际使用肤感比较好的产品。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我个人护肤品从来都是换着用的,很少一个东西用到底。因为皮肤状况会随季节和年龄变化,还有就是,有些产品也不是那么好买的,又或者人家停产出新的了呢?再有就是,囤货不用完,怎么买新的?万一新的更好呢?哈哈(一不小心暴露了喜新厌旧败家娘们儿的本质。。。)。

1. Loreal UV perfect 系列

为什么说这是个系列?因为欧娘娘在世界各地出了好多变种,有带润色的BB款,有带紫色的改善肤色款,有透明的,有长效的,金色瓶银色瓶粉色瓶各式各样,每款具体成分列表有细微变化,但是有效成分基本上是以不变应万变,懒蛋的我就不给大家查了(反正写了你也不看,对吧?)。这个产品含有欧莱雅的当家专利Mexoryl XL和SX成分,又额外添加了tinosorb S (最新的国内款应该也加了点儿tinosorb M),还有几个传统的化学防晒成分,甚至如果是润色款,还会有点儿二氧化钛,简直就是十全大补丸儿的状态。选择这个主要是因为我亲自在海滩上测试过以这个防晒成分为主打的欧系防晒霜(见上次话唠文),对于其防晒黑晒伤的效果甚为满意,但是那几个防晒均不适合日常使用,所以必须找到一些擦了以后还是可以见人的防晒,以免别人见到我,总有一种我刚刚用脸热吻过油饼、又或是掉进面缸但是忘了洗的印象 。Loreal这个日常系列,肤感还不错,属于比较稠的乳液状态,不是某些防晒的白色涂改液质感,也不是上次说的上山下海专用款的油腻感。推荐混合皮肤的妹子春秋季试试,干皮的妹子冬天不太建议用,可能会有点儿干,油皮的妹子夏季建议谨慎尝试,其他季节随意。 欧莱雅集团实在是会赚钱,几乎每年都出新款防晒,看成分其实非常接近,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肤感就好。另外,有谁可以告诉我为啥欧莱雅集团的东西泰国买最便宜么?这货不是法(fa4)国的咩?总之,大家如果网购,记得冬天买!!夏天路上太热,送到就熟了。尽管泰国便宜,鉴于那里整天都是夏天,还是算了吧,国内专柜也并不贵。最近新买的瓶子改了点儿形状,一侧凹进去一些同时材质略软,挺方便挤压的。 Penny姐补充:纯化学防晒产品,防晒能力挺不错的,辅料一般。用了比较多的刺激性香料,同时有人对化学防晒剂会有反应,容易过敏者注意。国内清爽版里面有比较多乙醇,酒精过敏者注意~ 2. avene

恩,这个其实属于上山下海户外防晒系列中的一款,尽管是emulsion(乳液),意外的油光感没有那么大,比同系列的fluid (理论最清爽的露) 都要好不少,虽然不能跟前面的十全大补丸的清爽程度直接比肩,但是已经是我日常能忍受的状态了,可以算是我日用防晒油光忍受度的上限吧,同时由于这个防晒的防水抗汗效果其实远不如资生堂蓝瓶,所以日常用也还是可以的。防晒成分当然是tinosorb S 和M当家,搭配了两种其他化学防晒剂,防晒效果我个人是非常欣赏的。整个avene的橘黄色管子防晒系列,都是偏于油腻和厚重的,刚上脸都会有假假的泛白感,等大约二三十分钟会消退一些,就会显得自然点儿。补上点儿散粉出门也还是可看的。这个防晒,我在异常干燥的北加州天气和上海的冬季使用都是比较舒服的,但是国内闷热的夏季就不推荐大家用了, 尤其在南方潮湿的地区,比如深圳,不仅过于厚重,脸上也会长时间有一种黏黏的感觉,特别是如果夏天出汗厉害,那简直是一种住在隐形的高温稀浆糊内却难以脱身的赶脚。 近几日,因为开始使用20%的VC改善皮肤,对皮肤形成了一定刺激,再次开始使用这个防晒,就会在刚涂上的时候觉得略微有点儿刺刺的痛感,过10分钟就没有了,应该是已经受到VC刺激的皮肤,对这个防晒的成分有所敏感导致的。建议大家使用的时候要认真考虑搭配的其他产品,同时也要注意观察皮肤是否有可能出现过敏的状况,一旦出现,千万不要相信“排毒”之类的说法,立刻暂停使用。 Penny姐补充:纯化学防晒产品,防晒能力很好,辅料一般。有加了香料和无香的版本,无香的相对安全性较高。 3. kiss my face SPF30

一直以来,网上都有一种说法,认为尽管欧洲药品监管严格,但是由于防晒霜并不属于药品类,所以欧洲的相关部门对于防晒成分的批准是相对“冒进”类型的,相应的,美国的FDA在这方面相当保守。我没有找到多么有力的证据能够直接证明这个说法的准确性,窃以为,这个说法的依据应该就是mexoryl XL直接被FDA拒绝,而tinosorb已经处于审批过程将近10年仍然未获得批准吧。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认为FDA审批未获批准,未必完全是因为“安全问题”,也有FDA审批流程死板的缘故。但未通过FDA认证是个事实,假如你介意,我自然也有好货介绍~ 哇咔咔(再次充分暴露喜新厌旧喜欢买买买的状态) kiss my face是一款相对小众的美国防晒品。说她小众,主要是针对比如neutrogena这种巨型品牌来说的,并不是说她是山寨小厂子。防晒成分是Octinoxate 7.5%,Zinc Oxide 3.0%,Octisalate 3.0% ,走的是经典物理化学结合风格,虽然没有Tinosorb那样新(美国也不能用),但够用了。 这个防晒我很欣赏的是她所用的辅剂。一个护肤产品,除了寥寥的有效成分(因为往往添加浓度有上限,实际占比相当低),绝大部分是这些辅剂,产品涂抹在皮肤上,自然会渗透吸收。皮肤木有啥脑子,除了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或者分子量绝对大小可以造成吸收程度不同,基本上是给啥吃啥。所以辅剂的“好坏”,也经常可以直接决定一个护肤品的成败。看看成分列表,除了水,都是比较良心的各种植物萃取和抗氧化成分,比如向日葵籽油、红花油质体、黄瓜提取物、透明质酸、硫辛酸、维他命C、维他命E和绿茶叶提取物这些,还包括一点儿抗衰老的六胜肽和硫辛酸,很少见到一款防晒用这种辅剂。使用起来肤感柔和,没有什么香味,甚至可以闻到一种Octinosxate和oxisalate特有的味道。我既不热爱也不反感这个味道,只是个人对这个味道比较敏锐,能闻到它让我有种莫名地用了“量足的正品”的安心感(人真是奇怪,哈哈),公平的说,美国常见的neutrogena,olay,bluelizzard,waterbaby,bananboat等常见开架防晒也大都有这个味道,但是陆续采购的露得清和Olay的好几款开架产品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的使用感想,鉴于kiss my face这个价格也同样亲民,我也就懒得再去探索对比其他同类产品了。 这个防晒,既不油腻,也不会拔干,就是一种面霜的贴服感,成分决定了它抗水抗汗效果不会非常卓越,所以秋冬用用挺好,夏天要是用需要经常补。我经常给我上小学的女儿用这个,她们上学做操的时间,虽然很早,但是整个人刚好完全暴露在阳光之下,再加上每天都有锻炼课程,用些防护还是必要的。最起码我希望我的女儿不要像我小时候一样经常被人说是黑妞儿,这可是挺伤我当年那脆弱的小心肝儿滴。其他几个防晒都还是要比较认真的洗脸才能清洁掉,这个防晒因为抗水性不太高,孩子晚上洗澡随便沐浴液涮涮就干净了,方便、快捷、有效。 Penny姐补充:物理化学结合的防晒,防晒能力作为日常防晒完全可以胜任(FDA不通过Tinosorb这事确实有争议,有人说是为了保证安全,有人说是过于保守,不予评论)。安全性、使用感和辅料的功能性都上佳,性价比尤其比较高。 4. Obagi Nu-Derm Physical UV block SPF32 纯物理防晒

总会有某些时期,人会非常介意“化学”这两个字,比如怀孕和哺乳阶段!o(* ̄▽ ̄*)ゞ 虽然我常说护肤品除了特殊的A酸和某几个成分,其他理论上不会对宝宝造成什么影响。但是人在这种荷尔蒙波动的时期,总是不理性的,对吧?我当然也不能免俗,一度投向了物理防晒的怀抱。 不过,正如我前文所说,辅剂很重要,物理防晒的氧化锌和氧化钛固然很安全(暂且不说微粒化之后的可能问题),但是这种“安全的”粉末要想能顺利在脸上呆着,就必须要靠一大堆“化学的”辅剂(比如溶剂和防腐剂)来配合。看到这里,有没有一种“呵呵”感? 大多数物理防晒由于这些必要的辅剂,都变得厚重,油腻,再加上物理防晒粉末的天然泛白特性,导致日常很难使用,尤其是要求涂够量的情况下。美国市场上物理防晒产品还是颇为多的,尤其是各种号称给baby使用。北加一些幼儿园会要求家长给孩子带防晒霜去学校,有户外活动的时候,老师会统一给刷一层。于是,假如你在放学时经过这些地方,就总能看到脸上脖子上一道道画着各种防晒霜的娃们油光腻滑的欢乐出现。经过多方面种种尝试,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擦完以后还能正常上街的:Obagi physical sunscreen SPF32, 一个听起来挺日本,其实是个美国货的防晒。含有18.5%的ZnO,这个量足以应付北加的艳阳。辅剂简单,主要是几个常规保湿剂和一些顺滑剂。经过两次孕期的考验,基本上证明,只要你认真涂抹,可以保证由于孕期荷尔蒙导致的活跃黑色素而加重的斑点们,在生完娃以后可以恢复以前的状态。注意,我是说恢复到以前状态,不是变没了!说明它的防晒到位了!防晒霜木有祛斑的效果。 其实,如果你仔细看这个防晒的成分,会发现methylparaben是赫然在列的。我并没有过于介意这个成分,但是假如你介意,那么这也是一个选择产品所需要顾虑之处。 Penny姐补充:纯物理防晒,防腐剂使用了尼泊金丙酯(也叫羟苯丙酯),安全性比较低。含有变性乙醇,酒精过敏者注意。paraben类防腐剂的安全性一直都有争议,整体来说如果体系中有尼泊金丙酯和丁酯,要特别引起注意,安全性会比较低,它可能在体内沉积并与增加乳腺癌风险有可能的关联性。2014年,欧盟规定:尼泊金丙酯、尼泊金丁酯及其盐类单独使用时浓度由0.4%减少到0.14%,并且明确不可以用于3岁以下儿童的停留性产品中。 注意:可能出问题不代表一定出问题,只是说风险系数比其他成分高。 5. Replenix Sheer Physical Sunscreen Moisturizer SPF50

这同样不是一个常见大牌,我是偶然得到一个小样,使用肤感不错,进而买了一个正品来用。产品的有效成分是13.75% Zinc Oxide, 鉴于这个产品使用起来完全不会泛白,我谨慎地怀疑它添加的是微粒化的氧化锌(Penny乱入,微粒化氧化锌会有些问题,目前研究觉得会可以渗入皮肤产生毒性),虽然产品本身并没有说。这个产品有点儿类似前面说的kiss my face防晒,主打抗氧化成分,添加了VC,绿茶提取物等等一系列成分。然而,该产品将非有效成分用字母顺序排列,而不是像kiss my face和其他产品那样按照含量从大到小排列,虽然并不违法,可是这“鸡贼”的做法导致我并不知道擦上皮肤的到底有多少,未免让人感到内心不爽。 肤感比较干燥,不是水润的霜,不过并不会拔干。不小心碰到嘴会感觉到有酸味,也许是VC粉末放的略多? 总体防水抗汗效果等于零,而这个品牌的同款抗汗防晒品做的相当一般。另外,这货和多种精华素以及粉底搓泥!比如兰蔻小黑瓶和EL的ANR,香缇卡和CBP的粉底。最后,由于防晒效果并不出色,再加上搓泥,用完一瓶以后,也就再也没有回购了。 忽然想起来一个相当类似的产品,多年前使用过的Skinceuticals 纯物理防晒。这个是写明了使用有4% Z-Cote的微粒化氧化锌和9% 二氧化钛,使用肤感和这个replenix有些像,但要偏油腻一些,成分没有添加各种抗氧化物质。不是感觉很出色的一款防晒,用完就忘了。 Penny姐补充:纯物理防晒,辅料看起来不错。但如果用微粒氧化锌到纳米级需要小心,有渗透毒性风险。另外,含有维生素A,维A酸有明确的胎儿致畸性,这个虽然是维A酯的形式(视黄醇棕榈酸酯),孕妇也谨慎使用。 结语: 看下来,大家是不是也发现,化学防晒也可以有温和安全的产品,而物理防晒也并不能避免“化学”剂的使用,甚至还会含有有害的辅剂呢?更何况,氧化锌、氧化钛本身,还有整个环绕着我们生活的任何一件东西,又何尝不是化学分子组成的呢?所以,化学本身并不可恨也不可怕,大家不必过于纠结“物理”和“化学”成分如何如何,应该着眼于对紫外线的防护程度,关注这个成分是否安全,是否有可能导致过敏等其他危害,当然使用肤感也是重点考虑因素,毕竟我相信你是不打算天天做日本艺妓或者新猪八戒的cosplay的嘛~ 上次有读者妹子说,新碧没有入选,不嗨森。其实,这些年,日系的防晒我也用过不少。日系防晒,基本上都是物化结合的防晒,一部分是纯化学防晒,并且采用的通常都是使用多年的、最常见的那几款化学成分。日系最大的特点是肤感好,清爽不油腻,然后是防水性普遍比较好,成膜效果也不错,尤其是跟美国市场上那些常见的“油腻腻白花花搓泥一条条”防晒们比起来,简直是清泉流水,沁人心脾。我之所以基本弃用日系,原因有二:首先,防晒成分防护UV的效果远不如欧美的那几个,至少在我身上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主要侦测标准是晒黑,哈哈)。尤其是在对抗北美的猛烈日晒上,不管是超市开价价格亲民的新碧,还是略显高档的sofina(抱歉当年学生党甚穷,sofina已经hin高级了),日常使用的日系产品总有点儿力不从心(资生堂蓝瓶这种异类不作数);其次,清爽的肤感往往是通过添加大量的酒精得到的,皮肤一天下来往往觉得拔干。干燥的北加空气和渐成熟的皮肤(咳咳,恩,就是老了。。)又加剧了拔干的后果。常常是早上出门自觉是个清爽水嫩无油光的妹子,到了中午就有一种皮肤刷了浆糊的中年紧迫感,等不到下午回家,就已经是回眸一笑百纹生了,怎一个惨字了得。后来Clarins据说跟日本资生堂偷师出了一款从包装到质感都很“日系”的涂改液式防晒,果然使用起来也是同样的感受。。。。然后又卖的贵过新碧、小熊之流十条大街,于是忍痛用完,果断抛弃。编外原因是,日系的东西原来特别难找防晒有效成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又发现自己不懂日语,如看天书,好怒。。。。 虽然我好像找到了自己最喜爱的产品,蓝额,败家本质是很难以抑制的一种特性。于是最近又入手了到处都很有好评的Biore UV AQUA Rich WaterEssence。刚上脸倒是确实去掉了原本日系相当统一的涂改液风,显得水润非常,很可惜过一两个小时,就又显示出了拔干的效果,而且这次是在深圳这种闷热潮湿的地方做的使用测试。可惜,又一个口碑产品不合适我。但是,它没准儿很合适你哦?适合我的心水之物,说不定并不适合你呢?不试试,你咋知道?(偷笑)……o((≧▽≦o) …… 感谢美人儿师姐贡献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