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你太肯动气了 (更)
蒋欣很会演戏,华妃演得很美很动人。虽然专横跋扈,草菅人命,但是皇上还是会怜惜之情,甄嬛也会兔死狐悲。
华妃有很多小表情,最有名的是“翻白眼”。那个白眼就是,慢慢地,慢慢地翻过去,好像大青衣的眼波流转。另一个表情是蹙眉,眉头似有还无地促拢,好似“似蹙非蹙罥烟眉”。常常是生气的时候,表情却看着楚楚动人。
华妃就是这样,在外人面前很少气急败坏。如果打嘴仗被人怼回来了,常常也就翻翻白眼,一副“懒得理你”的阵仗。实在很生气了,就蹙起双眉,“楚楚可怜”地冒坏水。
华妃的气急败坏常常是关起门来。有一次是皇上带众妻妾去湖心岛散心,皇后故意把华妃拦在码头。华妃在翊坤宫气得朝曹贵人摔梳子。另一次,颂芝在皇上面前“晃爪子”,华妃又打算朝颂芝扔梳子。华妃在自己宫墙里肯定是脾气很坏的,但是走到外人面前,还是很克制,所以也很有威仪。能让华妃当面咬牙切齿的,也就是甄嬛夜探咸福宫,设了个圈套让华妃在皇上面前跌份。华妃说:中了你这个贱人的奸计。甄嬛假装糊涂,华妃又是翻翻白眼,拂袖而去。
华妃哪里是任性,她很懂得“发威”,但不随便“动气”。
丽嫔,听封号可知此人有多貌美,皇上曾经多么宠幸。但是,丽嫔是个没肠子的直脾气。康路海见风使舵,在主子里投机。甄嬛平地惊雷得宠,康禄海假托肚子疼,暗地里去甄嬛那里攀旧情。
曹贵人说,康禄海“鬼鬼祟祟”的毛病,这种“背弃旧主”奴才,“我是万万不敢用的”。曹贵人说话非常狠,主子最怕被奴才算计,太丢份。丽嫔听了,果然按耐不住,太后的安也不去请了,着急忙慌地就赶着去抓康禄海的现行。
曹贵人要的不是抓一个奴才的现行,她要的是激怒丽嫔,向甄嬛发难。丽嫔果然气的不行,直楞楞地杀奔甄嬛,说,你宫里什么没有,竟然还看上我的宫人。
奴才背信弃义搞小动作,罪名肯定担不到甄嬛的头上。甄嬛大方表态,不会挖丽嫔的墙脚。甄嬛肚子里暗笑,什么破烂玩意儿,只有你看得上,送给我也不要。
丽嫔脑子转不过这个弯,觉得好像的确是奴才的问题,又当众家法康禄海。甄嬛又看不过去了,解劝丽嫔回家关起门解决。甄嬛OS说,谢谢你赶过来领人,赶紧领走,我很忙的,我跟皇上还有约会呢。
曹贵人在旁边看戏演到差不多了,可以收场了,这才说:我们赶紧走,还要给太后请安。
丽嫔听了,居然又乖乖地走了。这跑一趟来真是干嘛吃的,就这么被曹贵人牵着鼻子来,牵着鼻子走。
要说想调查康路海,远远地看一眼就行了。甄嬛调查浣碧,至始至终都是非充要条件逻辑推理,连个赃证人证都没有,就把浣碧给治罪了。
丽嫔不仅亲眼目睹,还跳出去抓现行,“抓奸在床”。抓就抓吧。如果是华妃抓现行,一定会这么说:恭喜妹妹获得皇宠,当初也是念康禄海是宫中的老人,所以收来照顾,想必妹妹也是很有情义的人,主仆一场,肯定不肯独享荣华,我现在做个人情,把这个奴才完璧归赵。
首先,对皇上的新宠要友好。妙音娘子余氏不是说了吗,后宫里不看位份高低贵贱,看的是荣宠。甄嬛在皇上心尖儿上,结盟好过结怨。其次,对于位份高的人而言,给位份低的人卖人情是很划算的买卖,成本不高,容易成交。再者,就是给奴才立威。我和甄嬛都是主子,你是奴才,只配被主子送来送去做人情。这就是做人的“位置感”。最后,回宫里关起门来,对康禄海要杀要剐,奴才就是案板上的肉,像华妃那样,关起门来,想砸谁砸谁。(当然,华妃把曹贵人当奴才砸,曹贵人不是颂芝,并没有一颗奴才的心。这跟后来祺嫔拿欣贵人的侍婢做威福是一个道理。)
丽嫔对新晋红人甄嬛一顿难堪,聪明如甄嬛是不会惹祸上身的,只会看穿丽嫔是个草包。果然后来闹鬼,丽嫔选中了邪,被送去冷宫。
所以,曹贵人这一手,明的是挑拨离间,实的是陷害丽嫔,让她四处树敌,给自己找死。当然,顺便试试甄嬛的水。如果面对丽嫔没头没脑的兴师问罪,拿位份压人,甄嬛唯唯诺诺,唯恐开罪,曹贵人心里就有底了。
再看后来的瓜尔佳氏文鸳。祺嫔是踩着华妃的尸骨,以功臣之女入宫受宠。华妃降为年答应,褫夺封号,但是仍然许住翊坤宫。祺嫔坐着轿子与步行的年世兰狭路相逢,年世兰不肯行礼,言语也很轻慢。在一个答应和罪臣面前都拿不起威风,祺嫔又恼羞又无奈。结果,她跑去皇上面前又哭又闹,以倚仗宠幸要求皇上撑腰。皇上肯定不会为了这种事为难年世兰,祺嫔也不会为了这件事多得一分荣宠,或者在后宫多一份威仪。
年世兰虽然名义上又是降位又是背罪又是失宠,但是,年世兰在宫中的资历在,皇上的旧情在,待遇在,说不定人脉也在,颂芝不就是忠心耿耿吗?宫里的奴才多年领受华妃恩惠,虽然不敢站队,但是不至于人人落井下石。祺嫔自以为有耍威风的资本,却不知道有潜规则这码事。潜规则就是:让皇上杀年世兰很难。皇后看得很清,皇上是个念旧情的人,非要女人对皇上绝了念头,否则这层情意绵绵不能斩断。甄嬛也看透了这一层,所以,她亲自出马,令华妃绝望自裁。
凡事自有规则,一物降一物,并不需要你亲自动怒,让别人遂心。
齐妃位份比肩华妃,并且是嫔妃中唯一有皇子傍身,皇后也要给她薄面。不过,齐妃仍然没有地位,没有人依附,也没有人敬畏。甄嬛失子失宠,失魂落魄,与齐妃在长街遭遇。通行的富察贵人对齐妃说,娘娘您忘了,华妃禁足,宫里除了皇后就是您最大,您这个时候不立威以后没机会了。齐妃一想,对啊,我猴子称大王,可以“立威”了啊。于是,齐妃以妃位强压甄嬛嫔位,令其长跪,并令宫人掌嘴。此事弄得阖宫尽知。齐妃没想到,好不容易斗胆“立威”,威没立住,倒是立敌。甄嬛奋而复宠,并恐吓富察氏,齐妃立刻忘了自己的妃位,屈尊主动请见甄嬛,从甄嬛这里得了一句:富察的事不会牵连她。一个大妃被一个小嫔赦罪。
《红楼梦》里,赵姨娘的儿子贾环被宝玉房里的小戏官芳官耍了,用茉莉粉掉包了蔷薇硝。赵姨娘觉得自己被王熙凤作践就算了,儿子怎么也是正经主子,竟然被“小娼妇”作贱,心有不甘。于是旁边的嬷嬷们借机说,现在老太太太太都不在,琏二奶奶也不管事,主子里就你辈分高,你这个时候不立威还要更待何时。赵姨娘一想有道理,我是猴子称大王了啊,于是兴投投地冲进怡红院,连事情都不对白一下,照着芳官把茉莉粉砸个兜头兜脸,嘴里骂着“花钱买来的粉头”。没想到芳官是个硬茬,仗着有贾宝玉罩着,不买赵姨娘的账,不仅朝赵姨娘的肚子顶过去,还骂赵姨娘“都是奴才”。再加上一伙的戏官围上来群殴,扯赵姨娘的头发,赵姨娘只剩了嘴里骂,一点便宜没捞到,还被满院子的人看笑话。
三小姐探春闻讯赶来,看到赵姨娘的丑态又羞又恨。芳官连个奴才都不是,只是个戏子。且不说她是怡红院里的人,就算姨娘想亲自发落,告诉管事的大娘就是了,没有必要亲自动手。姨娘是什么人,好歹也是半个主子啊。尤氏和李纨打圆场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姨太太,我们有事与您商议,请去议事厅里坐。议事厅,立威应该在议事厅里,而不是跑到人家院子里朝着人家的下人扔白粉,跟下人赤膊斗殴。
皇后跟华妃是怎么嘴仗的?华妃说,皇后赏的茶不好喝,我给颂芝了。皇后说,三阿哥爱喝,我给三阿哥留着。华妃拿侍婢贬低皇后,皇后拿皇子抬举自己。
赵姨娘跟一群没王法不懂规矩的小戏子肉搏,作贱了自己的身份。探春对这个亲妈恨恨地说:“姨娘,你太肯动气了。”
华妃有很多小表情,最有名的是“翻白眼”。那个白眼就是,慢慢地,慢慢地翻过去,好像大青衣的眼波流转。另一个表情是蹙眉,眉头似有还无地促拢,好似“似蹙非蹙罥烟眉”。常常是生气的时候,表情却看着楚楚动人。
华妃就是这样,在外人面前很少气急败坏。如果打嘴仗被人怼回来了,常常也就翻翻白眼,一副“懒得理你”的阵仗。实在很生气了,就蹙起双眉,“楚楚可怜”地冒坏水。
华妃的气急败坏常常是关起门来。有一次是皇上带众妻妾去湖心岛散心,皇后故意把华妃拦在码头。华妃在翊坤宫气得朝曹贵人摔梳子。另一次,颂芝在皇上面前“晃爪子”,华妃又打算朝颂芝扔梳子。华妃在自己宫墙里肯定是脾气很坏的,但是走到外人面前,还是很克制,所以也很有威仪。能让华妃当面咬牙切齿的,也就是甄嬛夜探咸福宫,设了个圈套让华妃在皇上面前跌份。华妃说:中了你这个贱人的奸计。甄嬛假装糊涂,华妃又是翻翻白眼,拂袖而去。
华妃哪里是任性,她很懂得“发威”,但不随便“动气”。
丽嫔,听封号可知此人有多貌美,皇上曾经多么宠幸。但是,丽嫔是个没肠子的直脾气。康路海见风使舵,在主子里投机。甄嬛平地惊雷得宠,康禄海假托肚子疼,暗地里去甄嬛那里攀旧情。
曹贵人说,康禄海“鬼鬼祟祟”的毛病,这种“背弃旧主”奴才,“我是万万不敢用的”。曹贵人说话非常狠,主子最怕被奴才算计,太丢份。丽嫔听了,果然按耐不住,太后的安也不去请了,着急忙慌地就赶着去抓康禄海的现行。
曹贵人要的不是抓一个奴才的现行,她要的是激怒丽嫔,向甄嬛发难。丽嫔果然气的不行,直楞楞地杀奔甄嬛,说,你宫里什么没有,竟然还看上我的宫人。
奴才背信弃义搞小动作,罪名肯定担不到甄嬛的头上。甄嬛大方表态,不会挖丽嫔的墙脚。甄嬛肚子里暗笑,什么破烂玩意儿,只有你看得上,送给我也不要。
丽嫔脑子转不过这个弯,觉得好像的确是奴才的问题,又当众家法康禄海。甄嬛又看不过去了,解劝丽嫔回家关起门解决。甄嬛OS说,谢谢你赶过来领人,赶紧领走,我很忙的,我跟皇上还有约会呢。
曹贵人在旁边看戏演到差不多了,可以收场了,这才说:我们赶紧走,还要给太后请安。
丽嫔听了,居然又乖乖地走了。这跑一趟来真是干嘛吃的,就这么被曹贵人牵着鼻子来,牵着鼻子走。
要说想调查康路海,远远地看一眼就行了。甄嬛调查浣碧,至始至终都是非充要条件逻辑推理,连个赃证人证都没有,就把浣碧给治罪了。
丽嫔不仅亲眼目睹,还跳出去抓现行,“抓奸在床”。抓就抓吧。如果是华妃抓现行,一定会这么说:恭喜妹妹获得皇宠,当初也是念康禄海是宫中的老人,所以收来照顾,想必妹妹也是很有情义的人,主仆一场,肯定不肯独享荣华,我现在做个人情,把这个奴才完璧归赵。
首先,对皇上的新宠要友好。妙音娘子余氏不是说了吗,后宫里不看位份高低贵贱,看的是荣宠。甄嬛在皇上心尖儿上,结盟好过结怨。其次,对于位份高的人而言,给位份低的人卖人情是很划算的买卖,成本不高,容易成交。再者,就是给奴才立威。我和甄嬛都是主子,你是奴才,只配被主子送来送去做人情。这就是做人的“位置感”。最后,回宫里关起门来,对康禄海要杀要剐,奴才就是案板上的肉,像华妃那样,关起门来,想砸谁砸谁。(当然,华妃把曹贵人当奴才砸,曹贵人不是颂芝,并没有一颗奴才的心。这跟后来祺嫔拿欣贵人的侍婢做威福是一个道理。)
丽嫔对新晋红人甄嬛一顿难堪,聪明如甄嬛是不会惹祸上身的,只会看穿丽嫔是个草包。果然后来闹鬼,丽嫔选中了邪,被送去冷宫。
所以,曹贵人这一手,明的是挑拨离间,实的是陷害丽嫔,让她四处树敌,给自己找死。当然,顺便试试甄嬛的水。如果面对丽嫔没头没脑的兴师问罪,拿位份压人,甄嬛唯唯诺诺,唯恐开罪,曹贵人心里就有底了。
再看后来的瓜尔佳氏文鸳。祺嫔是踩着华妃的尸骨,以功臣之女入宫受宠。华妃降为年答应,褫夺封号,但是仍然许住翊坤宫。祺嫔坐着轿子与步行的年世兰狭路相逢,年世兰不肯行礼,言语也很轻慢。在一个答应和罪臣面前都拿不起威风,祺嫔又恼羞又无奈。结果,她跑去皇上面前又哭又闹,以倚仗宠幸要求皇上撑腰。皇上肯定不会为了这种事为难年世兰,祺嫔也不会为了这件事多得一分荣宠,或者在后宫多一份威仪。
年世兰虽然名义上又是降位又是背罪又是失宠,但是,年世兰在宫中的资历在,皇上的旧情在,待遇在,说不定人脉也在,颂芝不就是忠心耿耿吗?宫里的奴才多年领受华妃恩惠,虽然不敢站队,但是不至于人人落井下石。祺嫔自以为有耍威风的资本,却不知道有潜规则这码事。潜规则就是:让皇上杀年世兰很难。皇后看得很清,皇上是个念旧情的人,非要女人对皇上绝了念头,否则这层情意绵绵不能斩断。甄嬛也看透了这一层,所以,她亲自出马,令华妃绝望自裁。
凡事自有规则,一物降一物,并不需要你亲自动怒,让别人遂心。
齐妃位份比肩华妃,并且是嫔妃中唯一有皇子傍身,皇后也要给她薄面。不过,齐妃仍然没有地位,没有人依附,也没有人敬畏。甄嬛失子失宠,失魂落魄,与齐妃在长街遭遇。通行的富察贵人对齐妃说,娘娘您忘了,华妃禁足,宫里除了皇后就是您最大,您这个时候不立威以后没机会了。齐妃一想,对啊,我猴子称大王,可以“立威”了啊。于是,齐妃以妃位强压甄嬛嫔位,令其长跪,并令宫人掌嘴。此事弄得阖宫尽知。齐妃没想到,好不容易斗胆“立威”,威没立住,倒是立敌。甄嬛奋而复宠,并恐吓富察氏,齐妃立刻忘了自己的妃位,屈尊主动请见甄嬛,从甄嬛这里得了一句:富察的事不会牵连她。一个大妃被一个小嫔赦罪。
《红楼梦》里,赵姨娘的儿子贾环被宝玉房里的小戏官芳官耍了,用茉莉粉掉包了蔷薇硝。赵姨娘觉得自己被王熙凤作践就算了,儿子怎么也是正经主子,竟然被“小娼妇”作贱,心有不甘。于是旁边的嬷嬷们借机说,现在老太太太太都不在,琏二奶奶也不管事,主子里就你辈分高,你这个时候不立威还要更待何时。赵姨娘一想有道理,我是猴子称大王了啊,于是兴投投地冲进怡红院,连事情都不对白一下,照着芳官把茉莉粉砸个兜头兜脸,嘴里骂着“花钱买来的粉头”。没想到芳官是个硬茬,仗着有贾宝玉罩着,不买赵姨娘的账,不仅朝赵姨娘的肚子顶过去,还骂赵姨娘“都是奴才”。再加上一伙的戏官围上来群殴,扯赵姨娘的头发,赵姨娘只剩了嘴里骂,一点便宜没捞到,还被满院子的人看笑话。
三小姐探春闻讯赶来,看到赵姨娘的丑态又羞又恨。芳官连个奴才都不是,只是个戏子。且不说她是怡红院里的人,就算姨娘想亲自发落,告诉管事的大娘就是了,没有必要亲自动手。姨娘是什么人,好歹也是半个主子啊。尤氏和李纨打圆场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姨太太,我们有事与您商议,请去议事厅里坐。议事厅,立威应该在议事厅里,而不是跑到人家院子里朝着人家的下人扔白粉,跟下人赤膊斗殴。
皇后跟华妃是怎么嘴仗的?华妃说,皇后赏的茶不好喝,我给颂芝了。皇后说,三阿哥爱喝,我给三阿哥留着。华妃拿侍婢贬低皇后,皇后拿皇子抬举自己。
赵姨娘跟一群没王法不懂规矩的小戏子肉搏,作贱了自己的身份。探春对这个亲妈恨恨地说:“姨娘,你太肯动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