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槽 | 是的,这次是成都
![]() |
打嘎吼,我是一放假就懒散到不更新的郝院长。不更新的原因是,我又出去玩了。
玩心大过天的我曾经想过30岁之前要走遍中国所有的省份,限于现实的种种并未能按期实现。后来也明白打卡式旅游也没有什么意义,世界那么大,慢慢来也可以。准备行程前考虑了几种方案,时间仓促来不及办签证,对免签海岛也没有太大兴趣,排除了周围一圈,最后决定用五天时间,去趟成都。
中国有一些地方是可以去很多次都有的玩,比如西藏,比如云南,比如江浙,比如川蜀。每个季节的感受都不同,跟不同的人去,感受也不同。上次去成都是出公差,只记得酒店房顶上郁郁葱葱的竹林和……火锅。这次并没有带明确的目的,只想一路逛吃逛吃,就够了。
事实证明选择是正确的。在国庆的后半段出发,成功的避开了人流和票价的高峰,也幸运的躲开了华北地区的严重雾霾和降温(虽然还是要回来)。成都旅游业非常发达,人文和自然资源都相当丰富,即使不做任何计划,走到哪儿看到哪儿,也基本不会跑偏。所以这并不是一篇认真的游记或者攻略,只是一篇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小文儿。
老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成都的饮食、气候、人文、环境,甚至房价,对于一个生活在帝都的人来说,都是充满诱惑的。很奇妙的是,这次去成都,意外的发现这里跟几千里外的京都很像。同样是郁郁葱葱的园林化城市,同样历史悠久,寺宇众多,同样有名冠天下的饮食,也同样有穿着复古服饰的女子。
![]() |
↑成都街头的汉服妹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 |
↑京都地主神社的和服妹子(我)
在武侯祠或者杜甫草堂都能看到三三两两穿汉服的姑娘,再配合出师表读一读几千年前的激昂文字,有种很穿越的感觉。
![]() |
如果时间充裕,推荐一定要去三星堆看看。这可能是我中华大地上最不走寻常路的一处博物馆,亲眼看到镇馆之宝青铜神树的心情无法言说,只能到现场去体会。
![]() |
来不及的话也以去四川博物院看看,虽然没有三星堆这种类外星文明,但一样有表情包般的青铜器。
![]() |
![]() |
![]() |
我的习惯是,去一个城市,第一要去它的博物馆,第二就要去它的菜市场。成都这种满满烟火气的城市,菜市场倒是格外清丽。
![]() |
![]() |
![]() |
当然少不了本地特色:
![]() |
以及:
![]() |
笋子到处都有,熊猫就只有在成都才能批量看到。羡慕生活在这里的朋友,心情低落时去熊猫基地看看国宝们,还能有什么想不开的。中午也许能赶上月亮产房批量晒熊猫幼崽,这么萌的场景也是没谁了。
![]() |
![]() |
另外一个适合思考人生的地方是青城山。都说去青城山是洗肺之旅,实地考察果然是满腔满肺的负离子,也难怪白素贞要选在这个地方修炼。如果能有机会在这里住上一阵,应该是能多活几年吧。
![]() |
![]() |
![]() |
![]() |
此行最特别的体验在文殊坊。本来以为是座寻常寺庙,没想到处处有惊喜。从牌匾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座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的寺庙。
![]() |
与世俗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
![]() |
↑左:青春作伴好学佛;↑右:青年佛学会佛学班免费课程招生
![]() |
↑寺内体检通知:
非常重视用户体验:
![]() |
每一根柱子上都悬挂了这样的警句,随时随地点化你:
![]() |
↑左: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右: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左:慈悲是具有理智的感情,智慧是富有弹性的理智。
↓右: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高浓鸡汤预警:
![]() |
以及特别适用于我的一句:
![]() |
![]() |
卫生间的每一个隔间里都有这样一块小牌子,就是告诉你在上厕所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审视自己的人生。
喝饱了鸡汤,文殊院边上还有一个喝茶的园子,叫做禅意生活体验区。可以喝茶吃斋,也可以聊天看书,有点像成都style的星巴克。偶尔有挑着担子卖粑粑的大姐四处招呼,也有走街串巷采耳的手艺人穿梭期间。
![]() |
即使是禅意主题的茶园,也是满满的烟火气,跟我对这座城市的感觉一样。最近读到一句话:对付这个世界,我有三个办法:沉默、逃避和耍一点花招。旅行大概是属于这三者融合而成的一剂解药,告诉你其实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种人,那么多种活法,或者那么多不确定。不管你赋予它哪种意义,走出去总是好的,哪怕只是让你意识到自己对于这个世界没有那么重要。明白这一点真的,特别重要。
希望有一张图可以戳中你。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你去了哪里,还想去哪里。
谢谢观赏。
![]() |
-
韩小曦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15 10: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