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影成长史三-大学
大学
渐渐的,,我们都长大了。
我记得,那是一九九四年夏天,带着父母长长的思念,我自万县十七码头上船。第一次独自一人坐船,沿江而上,经过一天一夜,到达重庆朝天门码头。和接校的人员会合后,因为近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到达了北碚天生桥的学校-西南农业大学。
哲人说: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我们都是在人生的单行道到一路到底,很多东西都不能重设和假如。如一首歌写道:“假如,我只是说假如。。。。”
如果说小学的经历让我爱上看电影是无意识天性的,那么初中和高中的电影让我拓宽了我的世界,而大学的看的电影,则是一种习惯了,直至现在。
大学看片和以前比起来,有几个明显的不同。一是道友多起来了,经常可以邀上三五人同行。二是看片系统体系化,学校的投影一般都开始放一系列的主题。如《英雄本色》系列《异形系列》《回到未来》系列等等。三是片种广泛化。如果说以前主要是在大陆和香港台湾逗留,而到大学了则走出亚州,走向世界和全球。四是纵深化,经过大学,我终于可以看到成人片了。也就是俗称的毛片,黄片,A片,特级片。从日本到美国,。且有时周末会看通霄片了。
其实,上大一的时候,我还是很守规矩的。觉得上大学了,应该好好的为今后所谓的前途努力了。家里无钱财势力,以后就要孤单靠自己上路了。所以大一时感觉比高三还紧,《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这样现在看来都头大的科目,当时居然八十分以上,不简单呀。可惜,注定我不是作大事的人,缺少坚持,在看惯了周围同学不紧不慢的调子之后,我也开始随大流过日子了。四化建设应该有比我强的多的人去建设吧。我只要作一个绿叶就好了,呵呵。所以大一的时候,我只在外面影院里看过一次可看可不看的片,其它周末时间就是在学校的电影院里温习经典港片。偶尔涉及西方文艺片。
大一的时候,我记得看过一部港片-《大富之家》,名角巨多,后来知道这种叫贺岁片。那时候,能看的贺岁片还不多。后来看过的一系列的《家有喜事》《八星报喜》等,都是此类片种。走的一概是喜剧,爱情,搞笑,温情,误会,和好路线。大陆的贺岁片一般认为是冯小刚的《甲方乙方》是大陆贺岁片的开始。后来,大大小小的明星和电影公司都要每年推出自己的贺岁片了。在我心中,无可代替的贺岁片一直是周星驰一九九九年推出的《喜剧之王》及那经典的名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大学四年里,第一次接触西片并有感觉的是《追忆似水流年》,那时名字是这个,但现在在网上却搜索不出来,应该我的记忆问题吧。刚在看《飞碟探索》杂志2007年9月号,上面的《前世今生》文字里,就有这么一段关于记忆的原文呢。“心理学实验对于记忆的观察,都显示出记忆本身其实是很容易被扭曲或重建的。”但里面一段影像都是印在我脑海里了。在电影中,男女主角经过种种误解和选择之后,最终分开,都各自成家。时间流逝,当即快老,那男主角又在窗边看见楼下池塘边将老的女主角走过时,他一直相信:他最爱的,一直是她,此生未改变过。
从那以后,我不再对冗长的对白和没有暴力的影片反感,尝试着让自己静下来,倒空自己以前的所有观念,跟随剧中的角色来一段自己一辈子不会发生的故事。从中体会不同人的不同际遇,从而造成每个人的想法,作事,价值观,风格都完全不同,但大家在没有死亡之前,都要顽强的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矛盾于是成了每个人与另外的人沟通的主要方式。而处理矛盾和正确的看待矛盾就成了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动力。世界的精彩在于无限的多元化的存在,当自己身处世间,我们应该享受现在的一切。烦恼的事每个人都有,但它只是烦脑,都不要让暂时的烦恼改变了自己的心智,而成了心魔。在经历了生气,冲突,烦恼和一切的不快之后,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至正常。一直认为:我们在尘世经历了的百转千回,不是换来自己的愤世忌俗性格。当然,应该生气的不生气,太克制和压抑对身心都是不好的。
―――――――――――――――――――――――――――――――
“在人生的中途,我迷失在一座黑暗的森林里。” 《神曲。地狱》-但丁
――――――――――――――――――――――――――――――――
无门关参赵州洗钵
赵州因僧问:“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
州云:“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也。”
州云:“洗钵盂去!”
其僧有省。
无门曰: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者僧听事不真,唤钟作瓮。
―――――――――――――――――――――――――――――――――――――
“默然忍受命运暴戾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这两种行一种更高贵?!”
-莎士比亚《哈母雷特》
―――――――――――――――――――――――――――――――――――――
大学时有两次电影热潮,我都赶上了。一次当然是《古惑仔》系统,这应该香港影的一次颠覆,这在香港电影经历了香港浪漫武侠片潮,赌片潮之后,进入新一轮的古惑潮。一部份人认为是《古惑仔》系列片拉低了香港电影的素质,让一群小年轻混混堂而唐之登大雅之堂,导致了香港电影的下坡路,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其实我以为,把香港电影的电影浪潮起伏简单的归于哪一具体类型片是不全面的。稍了解香港片历史的人都比较清楚,香港电影从本地粤语片到制作国语片,电影制作发行公司从邵氏,嘉禾,电影市场好之后的疯狂投资,东南亚和台湾资金进入。金公主,德宝等相关电影公司的相继成立,加上香港的电影上映的院线制度。一大批明星和导演喷涌而出。香港再经历一个短暂的新浪潮时期 ,徐克,许鞍华,谭家明,吴宇森,陈嘉上一批中坚电影人崛起,许氏兄弟,成龙,周润发,刘德华,李连杰,郑裕林,钟楚红。。。。。。。大牌明星风云际会(当年有俗语:再发发不过周润发,再红红不过钟楚红呀:)。加上黑社会眼红电影的丰厚收入,及将其作为洗钱手段,入主或是自己成立电影公司。一时间,香港电影想不火都难。加之当时电影政策和周边环境都很适合香港电影的发展。就周边环境来讲,日本,泰国,韩国(特别注意,在十几年二十来前,是不能想像高丽棒子现在局面的),印度等都没有发展成当时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的电影形势。另一影响香港电影的就是九七回归后大陆和香港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对香港电影进入内地市场的情节审查,投资和演职人员限制都让香港电影的创作受创。基于以上原因,加上西片和日韩印片对电影市场争夺,网络,D版的盛行,香港电影的沦限现在看来,也是意料之中。
至于香港电影的特色有好有坏,好的是创作题材广泛与华人有关,易引起华人共鸣,在共同的心理特质下表现的爱情观,兄弟情,对专制的反叛,刀光剑影,争权夺利对我们东方人士的价值观近似。但香港的另外一些特色却阴碍了香港电影的进一步发展,比如,所谓的跟风,一部出名的片出来好的票房之后,跟着的是十数部或是数十部的同样短时间密集题材,让人失去了欣赏的新鲜感。浪漫武侠,《东方不败》三部,《碧血剑》《六指琴魔》《新仙鹤神仙》赌片《赌神》三部(《少年赌神》(黎明,陈小春,吴镇宇)应该是正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赌侠》《上海滩赌圣》《兄弟情深》古惑仔片《古惑仔》系统列(正宗的有六集,还不括外传一类《山鸡故事》《洪兴十三妹》《洪兴大飞哥》《旺角渣FIT人》《古惑女》)《九龙冰室》《洪兴大风暴》卧底片《无间道》三部《黑白森林》《导火线》《门徒》《卧虎》这还是能出名的比较有诚意的钱,至于圈钱的烂片,都不能数过来了。以这样的无诚意创作,当然不能令港片的忠实FANS满意了。我看了几年的感觉是一到武侠片,黎明也舞刀弄剑,一到古惑仔,万梓良也开始叫“银纸,银纸”,一到赌片,梅艳芳也上牌桌SHOW特异功能,一到卧底片,每个人都底起了一撮小胡子。。。。。
再则,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世事轮转,事物发展的波浪式上升,螺旋式发式是不以为的意志为转移的。目前中国市场,韩片,好来坞片当红,或者几后,十几年后,中国(包括香港)的片又会崛起也说不定的。中国不是领跑了上千年,落后了几百年,现在还在回复期呢。至于中国目前情况,当然得请较中国正直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了。
呀呀呀,跑题了,本来只想定我个人的看片史,却写到电影发展的讨论了。打住,言归正传。
得承认,我看《古惑仔》第一集《龙争虎斗》时是看得血有些热的,当浩南哥潇洒的用手的大拇指上下转转自己的太阳穴,我也试着学学这个动作。当蕉皮在澳门就砍死,浩南被陷害时,我为他叫屈。但是当靓仔坤说一句:出来混的要讲信用,说杀他全家就要杀他全家!我又觉得这句很DIAO,一直铭记到今。
尽管《古惑仔》有六集,印像中最后一集居然有何润东出现呢。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个系列的第二集《猛龙过江》。这集叙事线索比第一集拓宽,部份场景搬到荷兰,达华兄血洒异乡街头,张耀扬的乌鸦这个角色暴戾得让人有种骚动。再加上台湾竹联帮柯受良,典型的黑社会全景刻画应该是到位的。但《古惑仔》电影却没有梁家辉主演的《黑金》拍得那么牛B哄哄,可以选台湾立委,可以煽动台北爆动,就算是梁家辉得金像男主角的《黑社会》角色,也没有《黑金》里的周朝先巨牛无比。
再次欣赏下《黑金》里的周朝先的场景:
黑帮老大周朝先皮笑肉不笑地环顾四周:“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反对的举手。”下面一众承包商噤若寒蝉,一片沉默。唯一勇者举手,周反手就是一拳
大学时的第二次电影热潮当然是周星驰,开始是《国产零零柒》,里面的那端着DRY MATINE的猪肉王子,是如何躲起来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他是亮得那么鲜明,那么出众,就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后来是出现了无数解读的《大话西游》,很多人奉作神明,无数次的研读,直至将所有对白能了熟于胸,达到随手拈来的化境。其实,以我现在的想法,任何人事都经不起无数次的不同解读和解构,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伟大和底俗都一览无余。于是膜拜者有之,弃视者有之。后现代有之,小抄手也有之。于我来说:看《大话西游》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其中形式的任何解构,可能都会显示出我的浅薄。
当时还记得的事情是,当时看完之后,我和隔壁寝室的哥们在学校黑板报上招贴通知,希望成立一个周星驰的影迷协会,我们自信我和他已经饱看了周星驰的所有电影,包括他演配解的电影(至于电视剧,没有看全),无论是《鹿鼎记》《逃学威龙》无论是《风雨同路》还是《望夫成龙》无论是《一本漫书闯天涯》还是《捕风汉子》,我们都确信可以和对方侃侃而谈。可是结果,周日从早等到晚,一直是我和那哥们大眼对小眼。。。。
大学的时候,我也学着开始看小资片了,当然,首选入门的教材就是眼镜王的两部片子,《阿飞正传》《重庆森林》,这时,我试着放开以前看片的心理闭合作用,如果以前看的片子是属于记叙文,任何一篇都有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而现在要面对片子就相当于是议论文或者是散文了。很多事情只是由情绪催化的结果,暗黑的摇曳不只是单纯的手提拍摄,而是表现了现代城市人之间的隔膜,惶恐和无助和不信任。对白一定要有跳跃性和双重指向性,最后是自言自语或是独白,如果没有必要说话,就一定不要有废话。当心中最后一块圣土-爱情,我们对之都无能为力时,是放纵,是狂欢,是逃避,还是麻木?最后,归于那首宋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逃,绿了芭蕉。”
这样看来,很多文艺片避免了现在很多商业电影的一大硬伤-没有口误。
说说《重庆森林》,爱上这部文艺片或者偶合和巧合吧。那段时间刚好在图书馆借了郭沫若的周易研究的文集,左思右思不得其解(这个,,我现在也没有 解呀。。。)。。。晚上去外面看VCD,当时的环境刚好锲合了看这种闷骚片的情合。散发着各种味道的沙发,无几个,可躺下观看,周围有人在抽烟,徐徐上升到电视屏幕,金城武的眼泪已变化私人长跑的汗流了出来,王菲正在那首背景音乐California Dreaming下在和TONY大声说话。香烟了绕,雾化了清晰的午后。在夜色下,空姐周嘉玲已登机飞到下一个城市。给TONY点半支烟,对着滴水的内裤自言自语,作个夜的诗人!!NND的,这种片就适合在这种环境下看,我是说多年以后,我重温此片,已找不到沉迷的感觉了呢。建议那些柏林,威尼斯,旮旯,东京,罗马,奥斯卡的电影节评委也在中国的小录相厅里看参选样片,说不定《花样年华》《2046》还可以多种很多奖项的。
这个实例说明:对于想不通的事,就用一部看不太懂的片来化解。百试不爽!
再讲两个大学时候与看片相关的小事。
一件事是大学隔壁寝室一哥们老是听我们几个影迷说三级片如何精彩,情节如何香艳刺激,一般人进去看之前都要准备一卷卫生纸-用来擦鼻血。终于经不住诱惑,求我们带他去开眼界,并以请客作为报酬。有此好机会,当然宁杀错勿放过。四个性趣冲冲来到校外好吃街上的录相影院,结果是周末,因为生意好,老板就不用放三级片来增加上座率了。结果我们换了三家地方,都没有想看的片种。于是在最后一个老板那里,我们停了下来,想暗示老板放放我们想看的片。我们看了又看,把头摇了又摇,且低声叹息了又叹息。于是老板热情上来招呼:“几位同学想看哪部片呀”
“这个,这个,这些都不好看塞。”
“不可能的塞,你看《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刚到的。”
“我们不想看这个,看过了塞!”
“那你们想看啥子嘛?”
话说到这里,我们那位哥们再也忍不住了,说了一句我现在记忆犹新的话:
“老板,有露毛的不?”
。。。。。。
老板B视的看了看他,:“今天没有!”
于是。。。我们夺路而逃,一路上,大笑不止!
第二件事则如《飞跃疯人院》一样CRAZY。大学四年,我看片在班里已小有名气。里寝室的各位同学要看片就要先和我咨询一番,如和女朋友应该去看什么片,和老乡一起应该看什么片,在恋爱的不同阶段应该看什么名,我都一一悉习指导,博得一片幸名。终于,临近大家毕业,一个小雨淅历的夜里,每个人都在床上翻滚着难已入眠。大家说天说地说空虚,突然,一个建议引起了大家的一致意见。都明白了为什么睡不着觉了。这个建议是这样开始的:“陈X,带我们出去看回毛片嘛!”这一声犹如夜雨里平地一声惊雷。于是大家齐声附合。
+++++++++++++++++++++++
“就是,长了这么大,还没有看过毛片呢,”
“白活了一场!”
“我都没有看过女人那里长什么样子呢。”
“我看过,小的时候,嘿嘿!”
“拷,那时候也算?”
“陈X,带我们去塞,你的钱,我们帮你出塞!”
“你这周不用作扫除了哈,我们帮你作!”
+++++++++++++++++++++++++
注:此段为虚拟当时热闹,对不实之处不负任何连带责任。
盛情之下,实在难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决定带他们出去一次,虽然以前我看了无数次的毛片,但这一次,我以为是最有风头的一次。把制黄泛黄条件抛一边,于是各位兄弟起床穿衣裤,趁着夜雨,轻声轻脚,鱼贯而出。在学校门口集合后,我带他们一直杀向当时风头正劲的“彩虹录相厅”。在对老板表明来意之后,我向皮条客一样把大家安顿好,再带一个兄弟去密间选片。选好一部美国片和日本片后,全部兄弟以崇敬的目光目送我到第一排座下,直至我挥手至谢。
。。。。。。。。。
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我心儿已醉。―――《那一夜》
如果允许我表达我的激动之情,我一定会以马丁。路德。金的讲演作为开头:I HAVE A DREAM。。。。也一定会以艾尔顿。约翰的歌作为结尾: Can You Feel My Love Tonight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得到的一切全都会失去。在时空的隧道里,我们的目的地都是一样,但我和你走的路,注定不同。
毕业了,毕业了,我们毕业了。
我看片的水平也终于可以从指导训练班毕业,而转入自行研习阶段了。
面对越来越豪华的影院,越来越大的制作,没完没了的八卦,越来越高的票价,我开始怀念起以前那种看电影的简单的快乐了。
洋洋对着婆婆念出的话却让镜头前的我叹息,他还是在说他的眼见为实,他觉得婆婆是去了一个大家都看不见的地方。他很想婆婆特别是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他终于明白了婆婆为什么总说自己老了,他也感到自己老了。
===========后记。
你身我走来
你向我走来
应该是穿一身黑色带四十八个弹孔的风衣
还有八寸的喇叭裤
留的是陈浩南一样的飘逸长发
左臂纹有青龙,右臂有白虎
手提一批小提琴箱
我知道
里面一定有一把可以组装的微冲
又或是可猎杀两公里外目标的狙杀
兴许嘴角还衔一支红玫瑰
来一曲华尔兹还是探戈?
从你的眼神里
可以看到小四的无助
可以看到小马的怒火
可以看到2046年的忧郁
可以看到黄飞鸿的正义
可以看到陈蝶衣的不舍
可以看到尹天仇的挣扎!
而那双手,
曾经温柔划过的是谁的胸膛
曾经触摸的
可否有过幸福的天堂
一切的一切过后的过后
它有否无力的伸向上苍
企求神多赐给你一份力量
当你和我擦身而过
你面对的下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还是要归家迎接爱人的拥抱
可你不再回眸
我却也转不过身
我在生活的路上失措彷徨
你在别人的故事里不知归路
看着你
我仿佛在看我自己的前世今生
想起你
仿佛想起过往的爱恨情仇
当有终于有一天
我不得已的沉沉入睡
你还会不会在我深夜的睡梦中
唤醒起我那片翻滚的记忆之海
在最后那一刻
我会有怎么样的归宿?
秦莲到现在回想起来,与杜白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的。
渐渐的,,我们都长大了。
我记得,那是一九九四年夏天,带着父母长长的思念,我自万县十七码头上船。第一次独自一人坐船,沿江而上,经过一天一夜,到达重庆朝天门码头。和接校的人员会合后,因为近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到达了北碚天生桥的学校-西南农业大学。
哲人说: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我们都是在人生的单行道到一路到底,很多东西都不能重设和假如。如一首歌写道:“假如,我只是说假如。。。。”
如果说小学的经历让我爱上看电影是无意识天性的,那么初中和高中的电影让我拓宽了我的世界,而大学的看的电影,则是一种习惯了,直至现在。
大学看片和以前比起来,有几个明显的不同。一是道友多起来了,经常可以邀上三五人同行。二是看片系统体系化,学校的投影一般都开始放一系列的主题。如《英雄本色》系列《异形系列》《回到未来》系列等等。三是片种广泛化。如果说以前主要是在大陆和香港台湾逗留,而到大学了则走出亚州,走向世界和全球。四是纵深化,经过大学,我终于可以看到成人片了。也就是俗称的毛片,黄片,A片,特级片。从日本到美国,。且有时周末会看通霄片了。
其实,上大一的时候,我还是很守规矩的。觉得上大学了,应该好好的为今后所谓的前途努力了。家里无钱财势力,以后就要孤单靠自己上路了。所以大一时感觉比高三还紧,《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这样现在看来都头大的科目,当时居然八十分以上,不简单呀。可惜,注定我不是作大事的人,缺少坚持,在看惯了周围同学不紧不慢的调子之后,我也开始随大流过日子了。四化建设应该有比我强的多的人去建设吧。我只要作一个绿叶就好了,呵呵。所以大一的时候,我只在外面影院里看过一次可看可不看的片,其它周末时间就是在学校的电影院里温习经典港片。偶尔涉及西方文艺片。
大一的时候,我记得看过一部港片-《大富之家》,名角巨多,后来知道这种叫贺岁片。那时候,能看的贺岁片还不多。后来看过的一系列的《家有喜事》《八星报喜》等,都是此类片种。走的一概是喜剧,爱情,搞笑,温情,误会,和好路线。大陆的贺岁片一般认为是冯小刚的《甲方乙方》是大陆贺岁片的开始。后来,大大小小的明星和电影公司都要每年推出自己的贺岁片了。在我心中,无可代替的贺岁片一直是周星驰一九九九年推出的《喜剧之王》及那经典的名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大学四年里,第一次接触西片并有感觉的是《追忆似水流年》,那时名字是这个,但现在在网上却搜索不出来,应该我的记忆问题吧。刚在看《飞碟探索》杂志2007年9月号,上面的《前世今生》文字里,就有这么一段关于记忆的原文呢。“心理学实验对于记忆的观察,都显示出记忆本身其实是很容易被扭曲或重建的。”但里面一段影像都是印在我脑海里了。在电影中,男女主角经过种种误解和选择之后,最终分开,都各自成家。时间流逝,当即快老,那男主角又在窗边看见楼下池塘边将老的女主角走过时,他一直相信:他最爱的,一直是她,此生未改变过。
从那以后,我不再对冗长的对白和没有暴力的影片反感,尝试着让自己静下来,倒空自己以前的所有观念,跟随剧中的角色来一段自己一辈子不会发生的故事。从中体会不同人的不同际遇,从而造成每个人的想法,作事,价值观,风格都完全不同,但大家在没有死亡之前,都要顽强的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矛盾于是成了每个人与另外的人沟通的主要方式。而处理矛盾和正确的看待矛盾就成了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动力。世界的精彩在于无限的多元化的存在,当自己身处世间,我们应该享受现在的一切。烦恼的事每个人都有,但它只是烦脑,都不要让暂时的烦恼改变了自己的心智,而成了心魔。在经历了生气,冲突,烦恼和一切的不快之后,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至正常。一直认为:我们在尘世经历了的百转千回,不是换来自己的愤世忌俗性格。当然,应该生气的不生气,太克制和压抑对身心都是不好的。
―――――――――――――――――――――――――――――――
“在人生的中途,我迷失在一座黑暗的森林里。” 《神曲。地狱》-但丁
――――――――――――――――――――――――――――――――
无门关参赵州洗钵
赵州因僧问:“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
州云:“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也。”
州云:“洗钵盂去!”
其僧有省。
无门曰: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者僧听事不真,唤钟作瓮。
―――――――――――――――――――――――――――――――――――――
“默然忍受命运暴戾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这两种行一种更高贵?!”
-莎士比亚《哈母雷特》
―――――――――――――――――――――――――――――――――――――
大学时有两次电影热潮,我都赶上了。一次当然是《古惑仔》系统,这应该香港影的一次颠覆,这在香港电影经历了香港浪漫武侠片潮,赌片潮之后,进入新一轮的古惑潮。一部份人认为是《古惑仔》系列片拉低了香港电影的素质,让一群小年轻混混堂而唐之登大雅之堂,导致了香港电影的下坡路,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其实我以为,把香港电影的电影浪潮起伏简单的归于哪一具体类型片是不全面的。稍了解香港片历史的人都比较清楚,香港电影从本地粤语片到制作国语片,电影制作发行公司从邵氏,嘉禾,电影市场好之后的疯狂投资,东南亚和台湾资金进入。金公主,德宝等相关电影公司的相继成立,加上香港的电影上映的院线制度。一大批明星和导演喷涌而出。香港再经历一个短暂的新浪潮时期 ,徐克,许鞍华,谭家明,吴宇森,陈嘉上一批中坚电影人崛起,许氏兄弟,成龙,周润发,刘德华,李连杰,郑裕林,钟楚红。。。。。。。大牌明星风云际会(当年有俗语:再发发不过周润发,再红红不过钟楚红呀:)。加上黑社会眼红电影的丰厚收入,及将其作为洗钱手段,入主或是自己成立电影公司。一时间,香港电影想不火都难。加之当时电影政策和周边环境都很适合香港电影的发展。就周边环境来讲,日本,泰国,韩国(特别注意,在十几年二十来前,是不能想像高丽棒子现在局面的),印度等都没有发展成当时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的电影形势。另一影响香港电影的就是九七回归后大陆和香港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对香港电影进入内地市场的情节审查,投资和演职人员限制都让香港电影的创作受创。基于以上原因,加上西片和日韩印片对电影市场争夺,网络,D版的盛行,香港电影的沦限现在看来,也是意料之中。
至于香港电影的特色有好有坏,好的是创作题材广泛与华人有关,易引起华人共鸣,在共同的心理特质下表现的爱情观,兄弟情,对专制的反叛,刀光剑影,争权夺利对我们东方人士的价值观近似。但香港的另外一些特色却阴碍了香港电影的进一步发展,比如,所谓的跟风,一部出名的片出来好的票房之后,跟着的是十数部或是数十部的同样短时间密集题材,让人失去了欣赏的新鲜感。浪漫武侠,《东方不败》三部,《碧血剑》《六指琴魔》《新仙鹤神仙》赌片《赌神》三部(《少年赌神》(黎明,陈小春,吴镇宇)应该是正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赌侠》《上海滩赌圣》《兄弟情深》古惑仔片《古惑仔》系统列(正宗的有六集,还不括外传一类《山鸡故事》《洪兴十三妹》《洪兴大飞哥》《旺角渣FIT人》《古惑女》)《九龙冰室》《洪兴大风暴》卧底片《无间道》三部《黑白森林》《导火线》《门徒》《卧虎》这还是能出名的比较有诚意的钱,至于圈钱的烂片,都不能数过来了。以这样的无诚意创作,当然不能令港片的忠实FANS满意了。我看了几年的感觉是一到武侠片,黎明也舞刀弄剑,一到古惑仔,万梓良也开始叫“银纸,银纸”,一到赌片,梅艳芳也上牌桌SHOW特异功能,一到卧底片,每个人都底起了一撮小胡子。。。。。
再则,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世事轮转,事物发展的波浪式上升,螺旋式发式是不以为的意志为转移的。目前中国市场,韩片,好来坞片当红,或者几后,十几年后,中国(包括香港)的片又会崛起也说不定的。中国不是领跑了上千年,落后了几百年,现在还在回复期呢。至于中国目前情况,当然得请较中国正直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了。
呀呀呀,跑题了,本来只想定我个人的看片史,却写到电影发展的讨论了。打住,言归正传。
得承认,我看《古惑仔》第一集《龙争虎斗》时是看得血有些热的,当浩南哥潇洒的用手的大拇指上下转转自己的太阳穴,我也试着学学这个动作。当蕉皮在澳门就砍死,浩南被陷害时,我为他叫屈。但是当靓仔坤说一句:出来混的要讲信用,说杀他全家就要杀他全家!我又觉得这句很DIAO,一直铭记到今。
尽管《古惑仔》有六集,印像中最后一集居然有何润东出现呢。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个系列的第二集《猛龙过江》。这集叙事线索比第一集拓宽,部份场景搬到荷兰,达华兄血洒异乡街头,张耀扬的乌鸦这个角色暴戾得让人有种骚动。再加上台湾竹联帮柯受良,典型的黑社会全景刻画应该是到位的。但《古惑仔》电影却没有梁家辉主演的《黑金》拍得那么牛B哄哄,可以选台湾立委,可以煽动台北爆动,就算是梁家辉得金像男主角的《黑社会》角色,也没有《黑金》里的周朝先巨牛无比。
再次欣赏下《黑金》里的周朝先的场景:
黑帮老大周朝先皮笑肉不笑地环顾四周:“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反对的举手。”下面一众承包商噤若寒蝉,一片沉默。唯一勇者举手,周反手就是一拳
大学时的第二次电影热潮当然是周星驰,开始是《国产零零柒》,里面的那端着DRY MATINE的猪肉王子,是如何躲起来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他是亮得那么鲜明,那么出众,就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后来是出现了无数解读的《大话西游》,很多人奉作神明,无数次的研读,直至将所有对白能了熟于胸,达到随手拈来的化境。其实,以我现在的想法,任何人事都经不起无数次的不同解读和解构,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伟大和底俗都一览无余。于是膜拜者有之,弃视者有之。后现代有之,小抄手也有之。于我来说:看《大话西游》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其中形式的任何解构,可能都会显示出我的浅薄。
当时还记得的事情是,当时看完之后,我和隔壁寝室的哥们在学校黑板报上招贴通知,希望成立一个周星驰的影迷协会,我们自信我和他已经饱看了周星驰的所有电影,包括他演配解的电影(至于电视剧,没有看全),无论是《鹿鼎记》《逃学威龙》无论是《风雨同路》还是《望夫成龙》无论是《一本漫书闯天涯》还是《捕风汉子》,我们都确信可以和对方侃侃而谈。可是结果,周日从早等到晚,一直是我和那哥们大眼对小眼。。。。
大学的时候,我也学着开始看小资片了,当然,首选入门的教材就是眼镜王的两部片子,《阿飞正传》《重庆森林》,这时,我试着放开以前看片的心理闭合作用,如果以前看的片子是属于记叙文,任何一篇都有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而现在要面对片子就相当于是议论文或者是散文了。很多事情只是由情绪催化的结果,暗黑的摇曳不只是单纯的手提拍摄,而是表现了现代城市人之间的隔膜,惶恐和无助和不信任。对白一定要有跳跃性和双重指向性,最后是自言自语或是独白,如果没有必要说话,就一定不要有废话。当心中最后一块圣土-爱情,我们对之都无能为力时,是放纵,是狂欢,是逃避,还是麻木?最后,归于那首宋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逃,绿了芭蕉。”
这样看来,很多文艺片避免了现在很多商业电影的一大硬伤-没有口误。
说说《重庆森林》,爱上这部文艺片或者偶合和巧合吧。那段时间刚好在图书馆借了郭沫若的周易研究的文集,左思右思不得其解(这个,,我现在也没有 解呀。。。)。。。晚上去外面看VCD,当时的环境刚好锲合了看这种闷骚片的情合。散发着各种味道的沙发,无几个,可躺下观看,周围有人在抽烟,徐徐上升到电视屏幕,金城武的眼泪已变化私人长跑的汗流了出来,王菲正在那首背景音乐California Dreaming下在和TONY大声说话。香烟了绕,雾化了清晰的午后。在夜色下,空姐周嘉玲已登机飞到下一个城市。给TONY点半支烟,对着滴水的内裤自言自语,作个夜的诗人!!NND的,这种片就适合在这种环境下看,我是说多年以后,我重温此片,已找不到沉迷的感觉了呢。建议那些柏林,威尼斯,旮旯,东京,罗马,奥斯卡的电影节评委也在中国的小录相厅里看参选样片,说不定《花样年华》《2046》还可以多种很多奖项的。
这个实例说明:对于想不通的事,就用一部看不太懂的片来化解。百试不爽!
再讲两个大学时候与看片相关的小事。
一件事是大学隔壁寝室一哥们老是听我们几个影迷说三级片如何精彩,情节如何香艳刺激,一般人进去看之前都要准备一卷卫生纸-用来擦鼻血。终于经不住诱惑,求我们带他去开眼界,并以请客作为报酬。有此好机会,当然宁杀错勿放过。四个性趣冲冲来到校外好吃街上的录相影院,结果是周末,因为生意好,老板就不用放三级片来增加上座率了。结果我们换了三家地方,都没有想看的片种。于是在最后一个老板那里,我们停了下来,想暗示老板放放我们想看的片。我们看了又看,把头摇了又摇,且低声叹息了又叹息。于是老板热情上来招呼:“几位同学想看哪部片呀”
“这个,这个,这些都不好看塞。”
“不可能的塞,你看《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刚到的。”
“我们不想看这个,看过了塞!”
“那你们想看啥子嘛?”
话说到这里,我们那位哥们再也忍不住了,说了一句我现在记忆犹新的话:
“老板,有露毛的不?”
。。。。。。
老板B视的看了看他,:“今天没有!”
于是。。。我们夺路而逃,一路上,大笑不止!
第二件事则如《飞跃疯人院》一样CRAZY。大学四年,我看片在班里已小有名气。里寝室的各位同学要看片就要先和我咨询一番,如和女朋友应该去看什么片,和老乡一起应该看什么片,在恋爱的不同阶段应该看什么名,我都一一悉习指导,博得一片幸名。终于,临近大家毕业,一个小雨淅历的夜里,每个人都在床上翻滚着难已入眠。大家说天说地说空虚,突然,一个建议引起了大家的一致意见。都明白了为什么睡不着觉了。这个建议是这样开始的:“陈X,带我们出去看回毛片嘛!”这一声犹如夜雨里平地一声惊雷。于是大家齐声附合。
+++++++++++++++++++++++
“就是,长了这么大,还没有看过毛片呢,”
“白活了一场!”
“我都没有看过女人那里长什么样子呢。”
“我看过,小的时候,嘿嘿!”
“拷,那时候也算?”
“陈X,带我们去塞,你的钱,我们帮你出塞!”
“你这周不用作扫除了哈,我们帮你作!”
+++++++++++++++++++++++++
注:此段为虚拟当时热闹,对不实之处不负任何连带责任。
盛情之下,实在难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决定带他们出去一次,虽然以前我看了无数次的毛片,但这一次,我以为是最有风头的一次。把制黄泛黄条件抛一边,于是各位兄弟起床穿衣裤,趁着夜雨,轻声轻脚,鱼贯而出。在学校门口集合后,我带他们一直杀向当时风头正劲的“彩虹录相厅”。在对老板表明来意之后,我向皮条客一样把大家安顿好,再带一个兄弟去密间选片。选好一部美国片和日本片后,全部兄弟以崇敬的目光目送我到第一排座下,直至我挥手至谢。
。。。。。。。。。
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我心儿已醉。―――《那一夜》
如果允许我表达我的激动之情,我一定会以马丁。路德。金的讲演作为开头:I HAVE A DREAM。。。。也一定会以艾尔顿。约翰的歌作为结尾: Can You Feel My Love Tonight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得到的一切全都会失去。在时空的隧道里,我们的目的地都是一样,但我和你走的路,注定不同。
毕业了,毕业了,我们毕业了。
我看片的水平也终于可以从指导训练班毕业,而转入自行研习阶段了。
面对越来越豪华的影院,越来越大的制作,没完没了的八卦,越来越高的票价,我开始怀念起以前那种看电影的简单的快乐了。
洋洋对着婆婆念出的话却让镜头前的我叹息,他还是在说他的眼见为实,他觉得婆婆是去了一个大家都看不见的地方。他很想婆婆特别是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他终于明白了婆婆为什么总说自己老了,他也感到自己老了。
===========后记。
你身我走来
你向我走来
应该是穿一身黑色带四十八个弹孔的风衣
还有八寸的喇叭裤
留的是陈浩南一样的飘逸长发
左臂纹有青龙,右臂有白虎
手提一批小提琴箱
我知道
里面一定有一把可以组装的微冲
又或是可猎杀两公里外目标的狙杀
兴许嘴角还衔一支红玫瑰
来一曲华尔兹还是探戈?
从你的眼神里
可以看到小四的无助
可以看到小马的怒火
可以看到2046年的忧郁
可以看到黄飞鸿的正义
可以看到陈蝶衣的不舍
可以看到尹天仇的挣扎!
而那双手,
曾经温柔划过的是谁的胸膛
曾经触摸的
可否有过幸福的天堂
一切的一切过后的过后
它有否无力的伸向上苍
企求神多赐给你一份力量
当你和我擦身而过
你面对的下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还是要归家迎接爱人的拥抱
可你不再回眸
我却也转不过身
我在生活的路上失措彷徨
你在别人的故事里不知归路
看着你
我仿佛在看我自己的前世今生
想起你
仿佛想起过往的爱恨情仇
当有终于有一天
我不得已的沉沉入睡
你还会不会在我深夜的睡梦中
唤醒起我那片翻滚的记忆之海
在最后那一刻
我会有怎么样的归宿?
秦莲到现在回想起来,与杜白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