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一座国会,三座教堂
多瑙河畔的中欧文明始于两千年前。公元前三十年,罗马帝国最早在这里建立了行省 Pannonia。一千年后,匈牙利第一任国王 St. Stephen I (圣伊什特万一世) 加冕为 King of Hungary ,匈牙利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直至十六世纪,匈牙利被东邻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攻陷,才结束了五百年多的基督教封建王朝。一百多年后,匈牙利又归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并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与奥地利组成了奥匈帝国。所以在今日的匈牙利,可以看到罗马时代、基督教中世纪、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以及奥匈帝国的多重文化痕迹。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诉说着一段独特的欧洲历史。
布达佩斯城最高的两座建筑,就是为了纪念 St. Stephen I 建立匈牙利王国一千周年而修建。其中一座是国会大厦,另一座是位于佩斯城中心的 St. Stephen's Basilica (圣伊什特万圣殿)。St. Stephen's Basilica 是一座 Neo-Classical (新古典主义) 的宗座教堂,整座建筑由奶黄色的砖石砌成,中间有一个形似圣彼得大教堂 Dome 的穹顶,两侧的 Bell Tower (钟楼) 与中央穹顶齐高。Nave 外墙由十几根圆柱形的 Engaged Column (附墙柱) 围绕,柱顶雕刻着精美的圣徒塑像。圣殿内室金碧辉煌,由几十根玫瑰色大理石柱支撑着开阔的中庭,金色的天花板上描绘着耶稣与十二门徒的壁画。教堂后面有一个隐蔽的礼拜堂,里面的镀金神龛 (Reliquary) 供奉着国王 St. Stephen I 的右手臂遗骨,这是匈牙利历史最久远的一件 Relics (圣物)。
多瑙河的另一岸,与 St. Stephen's Basilica 遥遥相望的是 Castle Hill (城堡山),山上除了宏伟的布达城堡,还有一座新哥特式与新罗曼风格融合的观景台 -- Fisherman's Bastion (渔人堡)。夕阳下的渔人堡,好似七座坚实的堡垒,守卫着旁边宏伟的 Matthias Church (马加什教堂)。Matthias Church 以匈牙利另一位重要的国王 Matthias (马加什一世) 命名。Matthias 曾带领匈牙利多次打败奥斯曼帝国,并占领了捷克与奥地利大部分国土,使匈牙利在十五世纪末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除土耳其之外最强的东欧国家。
Matthias Church 是一座 Gothic (哥特式) 大教堂,原址上的 Romanesque (罗曼) 教堂始建于十一世纪,现已不复存在,如今看到的哥特中世纪风格重建于十四世纪。马加什教堂是匈牙利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座基督教堂,历任匈牙利国王的加冕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弗郎茨·约瑟夫一世在成为奥匈帝国的皇帝之后,与茜茜公主也是在这里接受加冕。
Matthias Church 哥特式的屋顶上镶嵌着橘红色的砖瓦,马赛克的图案设计与维也纳的 St. Stephen's Cathedral (圣斯蒂芬大教堂) 有些相似。教堂内装饰华丽,拱顶天花板上点缀着东方拜占庭色彩的精美壁画,宽大的束柱绘着五彩花纹,哥特式长窗上嵌有伊斯兰风格的几何图案。这种波西米亚式的绚丽多彩,与西欧天主教堂清苦肃穆的风格非常不同。教堂里标志性的双十字皇家族徽 (Coat of Arms),是从 St. Stephen I 沿用至今的匈牙利皇室标志。
匈牙利曾被 Ottoman Empire (奥斯曼帝国) 侵占,经历了一百五十年的 Ottoman Occupation (奥斯曼殖民时期)。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对匈牙利的传统基督教文化冲击很大,连 Matthias Church 也曾被改建为清真寺,原本墙壁上的基督教壁画均遭到破坏。奥斯曼帝国虽然给匈牙利造成了长期的战争侵扰,但同时也带来了异域文化,像在布达佩斯随处可见的 Turkish Baths (土耳其浴场),已经成为了匈牙利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匈牙利还有很多奥斯曼时期遗留下来的伊斯兰宗教建筑,比如后来被改建为天主教堂的 Mosque of Pasha Qasim (卡西姆帕夏清真寺)。多重宗教与民族的融合,使布达佩斯成为了除伊斯坦布尔之外另一个独特的欧亚文化汇集地。
渔人堡对岸的 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 (国会大厦),是在布达佩斯唯一一座与 St. Stephen's Basilica 齐高的建筑。匈牙利国会大厦是一座恢弘的 Gothic Revival (哥特复兴式) 建筑,外墙布满了哥特式尖塔,但比传统的哥特式建筑更多了一分雍容华贵。中间 Renaissance Revival (新文艺复兴) 风格的穹顶下,珍藏着匈牙利最珍贵的一件珠宝 -- Holy Crown of Hungary (圣伊什特万王冠)。
这顶拜占庭式王冠是匈牙利第一任国王 St. Stephen I 加冕时所戴的皇冠,至今已经保存了一千多年。之后几十任匈牙利国王 (直至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任国王),都是戴着这顶神圣的皇冠加冕。与皇冠一起收藏的还有 Royal Coronation Insignia (皇室加冕圣物),包括 Sword (佩剑)、Scepter (权杖) 和 Orb (金球)。这些 Royal Insignia 甚至比英国的 Crown Jewels (加冕皇冠) 还要年代久远。Royal Insignia 唯一一次离开匈牙利的国土,是在苏联侵占期间为防止被抢掠而送到了美国 Fort Knox (国家金库),多年之后才返回匈牙利,并珍藏在国会大厦,由侍卫二十四小时守卫。尊重国家历史并致力于保护自身文化遗产的民族,都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这也是为什么匈牙利虽历经了千年磨难,至今仍是东欧最繁盛的国家之一。
匈牙利是犹太人高度聚居的地方,有着悠久的犹太文化。布达佩斯的 Jewish Quarter (犹太区) 有一座欧洲最大的 Synagogue (犹太会堂) -- Dohány Street Synagogue。这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犹太会堂,仅次于纽约的以马内利会堂。Dohány Synagogue 是一座典型的 Neo-Moorish (摩尔复兴式) 建筑,会堂内刻着象征希望与坚毅的 Star of David (所罗门之星)。
犹太人几千年来一直遭受被驱逐与被迫害的命运,在匈牙利的犹太人也不例外。早在匈牙利王国成立之初,犹太人就因宗教差异而被压迫。十四世纪黑死病期间,犹太人曾被驱逐出境,在之后几百年里又多次遭受大屠杀。十八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的女王 Maria Theresa (玛丽亚·特蕾西亚) 再一次将犹太人驱逐出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匈牙利曾向纳粹德国输送了六十多万犹太人,其中绝大多数死于波兰的 Auschwitz (奥斯威辛) 纳粹集中营,是匈牙利历史上一笔不可磨灭的伤痛。
在 Dohány Synagogue 的墓园里,有一座 Imre Varga 设计的犹太纪念碑 -- Weeping Willow (哭泣的垂柳)。金属制成的柳树上,每一片叶子都刻着在二战中死去的犹太人的名字,以及他们在集中营中刺在身上的编号。每有微风吹来,柳叶便簌簌作响,好像死难者在哭泣,在风中哀悼那曾泯灭的人性。这些墓碑与名字,永远的提醒着人们,不要再次忘记人性的善良,而重蹈那段黑暗历史的覆辙。
![]() |
布达佩斯城最高的两座建筑,就是为了纪念 St. Stephen I 建立匈牙利王国一千周年而修建。其中一座是国会大厦,另一座是位于佩斯城中心的 St. Stephen's Basilica (圣伊什特万圣殿)。St. Stephen's Basilica 是一座 Neo-Classical (新古典主义) 的宗座教堂,整座建筑由奶黄色的砖石砌成,中间有一个形似圣彼得大教堂 Dome 的穹顶,两侧的 Bell Tower (钟楼) 与中央穹顶齐高。Nave 外墙由十几根圆柱形的 Engaged Column (附墙柱) 围绕,柱顶雕刻着精美的圣徒塑像。圣殿内室金碧辉煌,由几十根玫瑰色大理石柱支撑着开阔的中庭,金色的天花板上描绘着耶稣与十二门徒的壁画。教堂后面有一个隐蔽的礼拜堂,里面的镀金神龛 (Reliquary) 供奉着国王 St. Stephen I 的右手臂遗骨,这是匈牙利历史最久远的一件 Relics (圣物)。
![]() |
St. Stephen's Basilica 圣伊什特万圣殿 |
![]() |
![]() |
![]() |
![]() |
![]() |
![]() |
St. Stephen I 手臂遗骨 |
多瑙河的另一岸,与 St. Stephen's Basilica 遥遥相望的是 Castle Hill (城堡山),山上除了宏伟的布达城堡,还有一座新哥特式与新罗曼风格融合的观景台 -- Fisherman's Bastion (渔人堡)。夕阳下的渔人堡,好似七座坚实的堡垒,守卫着旁边宏伟的 Matthias Church (马加什教堂)。Matthias Church 以匈牙利另一位重要的国王 Matthias (马加什一世) 命名。Matthias 曾带领匈牙利多次打败奥斯曼帝国,并占领了捷克与奥地利大部分国土,使匈牙利在十五世纪末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除土耳其之外最强的东欧国家。
Matthias Church 是一座 Gothic (哥特式) 大教堂,原址上的 Romanesque (罗曼) 教堂始建于十一世纪,现已不复存在,如今看到的哥特中世纪风格重建于十四世纪。马加什教堂是匈牙利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座基督教堂,历任匈牙利国王的加冕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弗郎茨·约瑟夫一世在成为奥匈帝国的皇帝之后,与茜茜公主也是在这里接受加冕。
![]() |
Fisherman's Bastion 渔人堡 |
![]() |
![]() |
Matthias Church 马加什教堂 |
![]() |
Matthias Church 哥特式的屋顶上镶嵌着橘红色的砖瓦,马赛克的图案设计与维也纳的 St. Stephen's Cathedral (圣斯蒂芬大教堂) 有些相似。教堂内装饰华丽,拱顶天花板上点缀着东方拜占庭色彩的精美壁画,宽大的束柱绘着五彩花纹,哥特式长窗上嵌有伊斯兰风格的几何图案。这种波西米亚式的绚丽多彩,与西欧天主教堂清苦肃穆的风格非常不同。教堂里标志性的双十字皇家族徽 (Coat of Arms),是从 St. Stephen I 沿用至今的匈牙利皇室标志。
匈牙利曾被 Ottoman Empire (奥斯曼帝国) 侵占,经历了一百五十年的 Ottoman Occupation (奥斯曼殖民时期)。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对匈牙利的传统基督教文化冲击很大,连 Matthias Church 也曾被改建为清真寺,原本墙壁上的基督教壁画均遭到破坏。奥斯曼帝国虽然给匈牙利造成了长期的战争侵扰,但同时也带来了异域文化,像在布达佩斯随处可见的 Turkish Baths (土耳其浴场),已经成为了匈牙利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匈牙利还有很多奥斯曼时期遗留下来的伊斯兰宗教建筑,比如后来被改建为天主教堂的 Mosque of Pasha Qasim (卡西姆帕夏清真寺)。多重宗教与民族的融合,使布达佩斯成为了除伊斯坦布尔之外另一个独特的欧亚文化汇集地。
![]() |
Matthias Church 马加什教堂 |
![]() |
![]() |
![]() |
![]() |
![]() |
![]() |
![]() |
渔人堡对岸的 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 (国会大厦),是在布达佩斯唯一一座与 St. Stephen's Basilica 齐高的建筑。匈牙利国会大厦是一座恢弘的 Gothic Revival (哥特复兴式) 建筑,外墙布满了哥特式尖塔,但比传统的哥特式建筑更多了一分雍容华贵。中间 Renaissance Revival (新文艺复兴) 风格的穹顶下,珍藏着匈牙利最珍贵的一件珠宝 -- Holy Crown of Hungary (圣伊什特万王冠)。
这顶拜占庭式王冠是匈牙利第一任国王 St. Stephen I 加冕时所戴的皇冠,至今已经保存了一千多年。之后几十任匈牙利国王 (直至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任国王),都是戴着这顶神圣的皇冠加冕。与皇冠一起收藏的还有 Royal Coronation Insignia (皇室加冕圣物),包括 Sword (佩剑)、Scepter (权杖) 和 Orb (金球)。这些 Royal Insignia 甚至比英国的 Crown Jewels (加冕皇冠) 还要年代久远。Royal Insignia 唯一一次离开匈牙利的国土,是在苏联侵占期间为防止被抢掠而送到了美国 Fort Knox (国家金库),多年之后才返回匈牙利,并珍藏在国会大厦,由侍卫二十四小时守卫。尊重国家历史并致力于保护自身文化遗产的民族,都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这也是为什么匈牙利虽历经了千年磨难,至今仍是东欧最繁盛的国家之一。
![]() |
Parliament Building 国会大厦 |
![]() |
![]() |
![]() |
匈牙利是犹太人高度聚居的地方,有着悠久的犹太文化。布达佩斯的 Jewish Quarter (犹太区) 有一座欧洲最大的 Synagogue (犹太会堂) -- Dohány Street Synagogue。这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犹太会堂,仅次于纽约的以马内利会堂。Dohány Synagogue 是一座典型的 Neo-Moorish (摩尔复兴式) 建筑,会堂内刻着象征希望与坚毅的 Star of David (所罗门之星)。
犹太人几千年来一直遭受被驱逐与被迫害的命运,在匈牙利的犹太人也不例外。早在匈牙利王国成立之初,犹太人就因宗教差异而被压迫。十四世纪黑死病期间,犹太人曾被驱逐出境,在之后几百年里又多次遭受大屠杀。十八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的女王 Maria Theresa (玛丽亚·特蕾西亚) 再一次将犹太人驱逐出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匈牙利曾向纳粹德国输送了六十多万犹太人,其中绝大多数死于波兰的 Auschwitz (奥斯威辛) 纳粹集中营,是匈牙利历史上一笔不可磨灭的伤痛。
在 Dohány Synagogue 的墓园里,有一座 Imre Varga 设计的犹太纪念碑 -- Weeping Willow (哭泣的垂柳)。金属制成的柳树上,每一片叶子都刻着在二战中死去的犹太人的名字,以及他们在集中营中刺在身上的编号。每有微风吹来,柳叶便簌簌作响,好像死难者在哭泣,在风中哀悼那曾泯灭的人性。这些墓碑与名字,永远的提醒着人们,不要再次忘记人性的善良,而重蹈那段黑暗历史的覆辙。
![]() |
Dohány Street Synagogue 犹太会堂 |
![]() |
![]() |
![]() |
![]() |
![]() |
Dohány Synagogue 犹太博物馆 |
![]() |
![]() |
![]() |
-
Latte不加糖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9 15:23:02
-
itsukiah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2 15:45:25
-
Rim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0 15:01:51
-
Velvet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0 10:16:54
-
hua旭famil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19 18:37:13
-
太平洋的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18 20:39:54
-
dandanwe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18 14:14:17
-
烏雲背後的…線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18 02:42:21
-
小六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18 02:02:55
-
滴水人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6 13:31:00
-
夜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3 09:09:06
-
鲸落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2 09:21:17
-
游来游去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2 01:18:37
-
东木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2 00:51:24
-
Ros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9 17:36:00
-
滼∠※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9 08:37:43
-
船长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3 19:47:38
-
大鱼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0 17:19:54
-
42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0 13:46:39
-
al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0 11:02:28
-
给你一头狼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0 10:49:45
-
Dew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0 09:52:22
-
AI延续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0 08:53:22
-
药药-B邻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18 09:12:08
-
落纸云烟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11 16:29:59
-
雨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09 22:19:29
-
shimmer_Z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08 14: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