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酷暑幻觉
我自我判定为一个奇葩的人。
且这种奇葩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成了一种不可言说又表露无遗的秘密。像一枚水果,对别人而言看到的是不透明的果壳,里面有什么是什么味道,谁都不知道,其实也不用知道,大部分人也不会想要知道。如若想知道,打开来尝一口便知。
我的水果的口味,和任何描绘温和的形容词都搭不上关系。
这简直像是一种又奇妙又有点糟糕的品味,就像榴莲。
自然,也要学会接受如同人们对待榴莲一样强烈的爱恨。
每每想到这里,就会觉得哪怕生活在嘈杂洪水的时代里,也很安心。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信息流动的嘈杂和匆忙,人才有机会无法真正与别人沟通,那些奇葩的人才有机会建起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花园,哪怕它举世无双如同巴比伦曾经在空中的创造,也终会在不为人知的时候毁掉。
这种在不为人知中的诞生和衰退,简直美得让人起鸡皮疙瘩,仿佛看着一个人,细致不慌乱地凌迟自己痛恨多年的敌人一样,情绪狰狞,方法理性,具有无与伦比的暴力又诗意的美感。
在盛夏盛午之中骑着自行车横穿过松江大学城的主路文汇路,曾经是我的一大爱好。
风总是黏腻而温热,如同过去所有回忆中的夏日一样。路面反射的毒烈的阳光在眼前编织出一张凛冽的白色巨网。皮肤刺疼,感受着灼伤:被暴晒的感觉和置身于冰天雪地的感受是相通的。
此时晒不晒黑已经没有意义了,不止如此,在这一瞬间,连同自己去过什么地方,将来要去什么地方,全都没有了意义。
无论是在上海的烈日下,还是家乡的,云南的,新疆的西藏的福建的北京的,乃至各个异国他乡的南方的烈日下,以为自己曾到过的地方不算少了,但无论在哪里,我对夏天正午的太阳的感受几乎完全相通。
这仿佛一种嘲弄。
那么毒烈,简直要热的变成冰冷的白色的“永恒”之光。这种永恒感有点让人绝望,它无时无刻不在高喊着人类认知的世界的微小,如同小时候老师告诉你光一秒钟能绕地球多少圈一样。
人们总是拼命寻找“意义”的原因也许和渴望长生一样,因为无法长生。我们寻找意义,因为本来就没有意义。或说这意义不同于人之所想,所以生而为人,活着简单,生活很难。
综上所述,在我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曾花过许多时间,在正午烈日下骑着我的破二手自行车,漫无目的地一遍遍穿过松江区安静的大街小巷。
以对抗绝望。
所以我并不能理解有人那么渴求凶暴的热力,永恒,以及意义。
11年冬天,费城,某个周末,和朋友们去中国城采购食物。我们没有车,大巴也进城也不便,所以每次买的菜都是一周的量,为了方便向来都是拖最大的行李箱去中国城的。会惹笑话,但那时也顾不上别人笑话了。
那天出超市的时候有点晚了,走出中国城就看到公车缓缓地向车站开去。下一辆车可就是一小时之后了。我们三个人急急忙忙地向车站跑去,每个人书包里都装着不下二十斤的各种食材,我拖着一个更加沉重的最大号旅行箱,在风雪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着。冷风夹着细小的雪花打在脸上,像小针扎一样;三个人,围巾跑歪了,帽子跑歪了,在费城昏暗路灯映照的一汪汪风雪里放声大笑,笑着眼里对方的狼狈,引得路人纷纷条件反射性地侧目观望。
我当时想,我们真是十足的异乡人。而且是十足的落魄的异乡人。因为这种悲凉感,当年的我反而又忽生对自己未来的坚定的信心,觉得二十岁出头这样的落魄是多年以后安逸饱足的兑换券。
现在想来,如果真如我所言,也不会有人落魄一生。性格决定命运这件事情,也是在很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后自己总结出来的结果。
就如同,那次灵光乍现的信心,可能是我离名门正派的光明大道距离最近的一次指路牌。但我最后还是成了个歧路少女。可哪怕是个歧路少女,行径近乎入了邪教,但我一直自知有颗“正派”得几乎让我自己觉得无趣的心肠。
大多数认识的人如果觉得我邪,是这个原因。觉得我正,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通透,待人接物非黑即白,但做人却做不到这么清爽。
我只能说,我果然只是个诚实的人,最后就老老实实地成为了自己。
忍不住认为那些寒冬里和烈日下所想到的和感到的,其实都是幻觉。那些瞬间里诞生和毁灭的,是另一些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幻觉。时常梦到的山峰,山脚下有无数灰蓝绿色的剑麻,十米有余的花茎直指天空。爬上他,沿着叶片肥美多汁的植物开始多起来的小路向上,端详着云雾缭绕无比美丽却又不敢进入的峡谷入口一阵,反身从另一条小路就能下到开满石榴花的小山坡,奶奶的房子就在那下面,葡萄爬满了篱笆,每一粒都有拳头那么大。
可谁又能说这不能成真呢。我今天才吃了樱桃大小的蓝莓,这在过去也是我无法想象的事情之一。
当年的酷暑骑行,现在想来对我的效果完全就是如同嗑药。每次出门都是犯了毒瘾,止瘾之后轻飘飘地回到家里,平静的虚脱感让人分不清是精神的喜悦还是脱水中暑,也分不清幻觉和现世的界限——唯一能够把我从那个混沌边境一把拉回来的就是我的猫。
安逸地躺在凉爽处的她,不是在打盹就是在慢慢舔着自己的爪子,但每次一定会抬头定定地看着我,她微眯着的眼睛里写着一些很单纯的东西,单纯得用不着猜分毫。
那是来自一只猫的邀请:天气太热了,你空调又没开够,我就躺在凉地板上了。你回来了我很高兴,但是我现在躺得太舒服了不想起来,还是你来亲近我吧。
这邀请如同一只有力的大手,每次都猛地把我拉扯回这个现世。
于是那时我总是把空调调到十六度,拥抱我的猫,权当那些热得开始让人感觉冰冷的思绪是中暑。
榴莲这种东西,哪怕喜爱,也不能天天吃。天天吃是会上火流鼻血、长痘又增重的。要有节制。
偶一开瓤,偶一为之。偶尔我们需要饮鸩止渴。为了一个好好喝水的明天。
其实这样也就够了,不是吗。
且这种奇葩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成了一种不可言说又表露无遗的秘密。像一枚水果,对别人而言看到的是不透明的果壳,里面有什么是什么味道,谁都不知道,其实也不用知道,大部分人也不会想要知道。如若想知道,打开来尝一口便知。
我的水果的口味,和任何描绘温和的形容词都搭不上关系。
这简直像是一种又奇妙又有点糟糕的品味,就像榴莲。
自然,也要学会接受如同人们对待榴莲一样强烈的爱恨。
每每想到这里,就会觉得哪怕生活在嘈杂洪水的时代里,也很安心。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信息流动的嘈杂和匆忙,人才有机会无法真正与别人沟通,那些奇葩的人才有机会建起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花园,哪怕它举世无双如同巴比伦曾经在空中的创造,也终会在不为人知的时候毁掉。
这种在不为人知中的诞生和衰退,简直美得让人起鸡皮疙瘩,仿佛看着一个人,细致不慌乱地凌迟自己痛恨多年的敌人一样,情绪狰狞,方法理性,具有无与伦比的暴力又诗意的美感。
在盛夏盛午之中骑着自行车横穿过松江大学城的主路文汇路,曾经是我的一大爱好。
风总是黏腻而温热,如同过去所有回忆中的夏日一样。路面反射的毒烈的阳光在眼前编织出一张凛冽的白色巨网。皮肤刺疼,感受着灼伤:被暴晒的感觉和置身于冰天雪地的感受是相通的。
此时晒不晒黑已经没有意义了,不止如此,在这一瞬间,连同自己去过什么地方,将来要去什么地方,全都没有了意义。
无论是在上海的烈日下,还是家乡的,云南的,新疆的西藏的福建的北京的,乃至各个异国他乡的南方的烈日下,以为自己曾到过的地方不算少了,但无论在哪里,我对夏天正午的太阳的感受几乎完全相通。
这仿佛一种嘲弄。
那么毒烈,简直要热的变成冰冷的白色的“永恒”之光。这种永恒感有点让人绝望,它无时无刻不在高喊着人类认知的世界的微小,如同小时候老师告诉你光一秒钟能绕地球多少圈一样。
人们总是拼命寻找“意义”的原因也许和渴望长生一样,因为无法长生。我们寻找意义,因为本来就没有意义。或说这意义不同于人之所想,所以生而为人,活着简单,生活很难。
综上所述,在我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曾花过许多时间,在正午烈日下骑着我的破二手自行车,漫无目的地一遍遍穿过松江区安静的大街小巷。
以对抗绝望。
所以我并不能理解有人那么渴求凶暴的热力,永恒,以及意义。
11年冬天,费城,某个周末,和朋友们去中国城采购食物。我们没有车,大巴也进城也不便,所以每次买的菜都是一周的量,为了方便向来都是拖最大的行李箱去中国城的。会惹笑话,但那时也顾不上别人笑话了。
那天出超市的时候有点晚了,走出中国城就看到公车缓缓地向车站开去。下一辆车可就是一小时之后了。我们三个人急急忙忙地向车站跑去,每个人书包里都装着不下二十斤的各种食材,我拖着一个更加沉重的最大号旅行箱,在风雪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着。冷风夹着细小的雪花打在脸上,像小针扎一样;三个人,围巾跑歪了,帽子跑歪了,在费城昏暗路灯映照的一汪汪风雪里放声大笑,笑着眼里对方的狼狈,引得路人纷纷条件反射性地侧目观望。
我当时想,我们真是十足的异乡人。而且是十足的落魄的异乡人。因为这种悲凉感,当年的我反而又忽生对自己未来的坚定的信心,觉得二十岁出头这样的落魄是多年以后安逸饱足的兑换券。
现在想来,如果真如我所言,也不会有人落魄一生。性格决定命运这件事情,也是在很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后自己总结出来的结果。
就如同,那次灵光乍现的信心,可能是我离名门正派的光明大道距离最近的一次指路牌。但我最后还是成了个歧路少女。可哪怕是个歧路少女,行径近乎入了邪教,但我一直自知有颗“正派”得几乎让我自己觉得无趣的心肠。
大多数认识的人如果觉得我邪,是这个原因。觉得我正,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通透,待人接物非黑即白,但做人却做不到这么清爽。
我只能说,我果然只是个诚实的人,最后就老老实实地成为了自己。
忍不住认为那些寒冬里和烈日下所想到的和感到的,其实都是幻觉。那些瞬间里诞生和毁灭的,是另一些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幻觉。时常梦到的山峰,山脚下有无数灰蓝绿色的剑麻,十米有余的花茎直指天空。爬上他,沿着叶片肥美多汁的植物开始多起来的小路向上,端详着云雾缭绕无比美丽却又不敢进入的峡谷入口一阵,反身从另一条小路就能下到开满石榴花的小山坡,奶奶的房子就在那下面,葡萄爬满了篱笆,每一粒都有拳头那么大。
可谁又能说这不能成真呢。我今天才吃了樱桃大小的蓝莓,这在过去也是我无法想象的事情之一。
当年的酷暑骑行,现在想来对我的效果完全就是如同嗑药。每次出门都是犯了毒瘾,止瘾之后轻飘飘地回到家里,平静的虚脱感让人分不清是精神的喜悦还是脱水中暑,也分不清幻觉和现世的界限——唯一能够把我从那个混沌边境一把拉回来的就是我的猫。
安逸地躺在凉爽处的她,不是在打盹就是在慢慢舔着自己的爪子,但每次一定会抬头定定地看着我,她微眯着的眼睛里写着一些很单纯的东西,单纯得用不着猜分毫。
那是来自一只猫的邀请:天气太热了,你空调又没开够,我就躺在凉地板上了。你回来了我很高兴,但是我现在躺得太舒服了不想起来,还是你来亲近我吧。
这邀请如同一只有力的大手,每次都猛地把我拉扯回这个现世。
于是那时我总是把空调调到十六度,拥抱我的猫,权当那些热得开始让人感觉冰冷的思绪是中暑。
榴莲这种东西,哪怕喜爱,也不能天天吃。天天吃是会上火流鼻血、长痘又增重的。要有节制。
偶一开瓤,偶一为之。偶尔我们需要饮鸩止渴。为了一个好好喝水的明天。
其实这样也就够了,不是吗。
不能·喵大妍儿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有关野裁Wild Trims 2025 蛇年Special Project (284人喜欢)
- 2024/12/23 (4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