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传国术——肩胯的功效|以太极拳为例
习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练拳讲究“内三合”与“外三合”,而“外三合”中的“肩与胯合”尤为重要,正所谓“根节不明力无源”,无此便谈不上中节和稍节了。但是许多人练了很多年也不知道这“肩与胯合”应作何解释?在练拳的时候应该如何操作?而仅仅只停留在“上下照应”这个字面上。
我们的肩和胯在力学方面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照应(骨骼和肌肉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肩与胯的状态总是趋于一致”,而这种照应在后天的劳动中被淡化了。通过太极拳的训练,会逐渐恢复这种天然的照应,使之步调一致,一致又体现出协调,不论是运化还是发力,都会产生极大的效果,从而产生特有的“太极劲”。
拳中,外三合讲“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实际上,手脚,肘膝的合,都离不开肩胯的合,“肩与胯合”了,其它的环节自然就能合。
肩与胯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大关节,离开了它们的相互作用,身体的螺旋劲,拧劲,也就无从谈起。从肩胯的功能来讲,可以拧转,可以裹肩裹胯,也可以上下折叠。
肩扣了,就能够带动背,胯曲了(尾闾前翻)可以拉起脊椎,两者合起,就形成了一张大弓。所以,胯肩除了形成拧劲以外,更主要的,也是背弓劲力的来源。
胯,我们可以分为“横胯与纵胯”,横胯:我们在走路时,如果用胯带动双腿向前移动,则是用了胯的横向拧转的劲力。练过拔胯的人应该知道,胯练好了,是可以连续不断反弹的,且动作的速度非常灵动,以前有句话讲“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步的奥妙,不在于脚,而在于胯,胯练好了,一惊一诧之间,胯连续弹出劲力,带动腿换步进攻,那种速度,是令人惊讶的。一旦我们用胯带步的方式进行攻击,不需要蹬地发劲,力从地起,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把双腿解放了出来,可以边走边打击。
所谓“纵胯”我们在上楼梯时,如果膝盖尽量不弯,或者少许弯,用胯尽量上提,拉开间隙,走步上楼,你会发现,走完几层以后,膝盖不累,胯会很酸,这就是运动了纵向胯的劲力,在拳中,这种“纵胯”往往是你起腿发劲的源泉所在,且这样的腿踢上去,合着“内脏”起落,形成了具大的整体“提坠”劲,可以伤人于无形,吃上一腿,有直透骨髓的感觉,骨头都会被踢麻,甚至踢断。
在肩,则要合肋,折肋才能压肩,所以肩也跟胯一样,既有平转,也有纵向的转,同是折肋的幅度够,则可以带动内脏的翻滚,形成“翻江倒海”般的整体翻浪劲。所以,你的被一个起手,落手,动的不是手,而是你的肩,是你的肋,是你的内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劲。
当你的肩与胯,联合起来运动,就形成了翻浪劲,后浪推前浪,源源不断。传统拳给人的感觉总是不那么直接,老是在摆造型,其实这都只是假像,真正的传统实战拳法,打人是非常直接的,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用上了身体所有的劲力,包括人体自身的重量。
出手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了打击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出手如箭,每一手都像用弹弓打出去一般,手到瞬间,身体速度跟进,打到对方如同山一般。只有这样的拳,才可以做到“打人如拔草”的效果。
![]() |
我们的肩和胯在力学方面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照应(骨骼和肌肉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肩与胯的状态总是趋于一致”,而这种照应在后天的劳动中被淡化了。通过太极拳的训练,会逐渐恢复这种天然的照应,使之步调一致,一致又体现出协调,不论是运化还是发力,都会产生极大的效果,从而产生特有的“太极劲”。
![]() |
拳中,外三合讲“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实际上,手脚,肘膝的合,都离不开肩胯的合,“肩与胯合”了,其它的环节自然就能合。
肩与胯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大关节,离开了它们的相互作用,身体的螺旋劲,拧劲,也就无从谈起。从肩胯的功能来讲,可以拧转,可以裹肩裹胯,也可以上下折叠。
![]() |
肩扣了,就能够带动背,胯曲了(尾闾前翻)可以拉起脊椎,两者合起,就形成了一张大弓。所以,胯肩除了形成拧劲以外,更主要的,也是背弓劲力的来源。
胯,我们可以分为“横胯与纵胯”,横胯:我们在走路时,如果用胯带动双腿向前移动,则是用了胯的横向拧转的劲力。练过拔胯的人应该知道,胯练好了,是可以连续不断反弹的,且动作的速度非常灵动,以前有句话讲“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步的奥妙,不在于脚,而在于胯,胯练好了,一惊一诧之间,胯连续弹出劲力,带动腿换步进攻,那种速度,是令人惊讶的。一旦我们用胯带步的方式进行攻击,不需要蹬地发劲,力从地起,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把双腿解放了出来,可以边走边打击。
![]() |
所谓“纵胯”我们在上楼梯时,如果膝盖尽量不弯,或者少许弯,用胯尽量上提,拉开间隙,走步上楼,你会发现,走完几层以后,膝盖不累,胯会很酸,这就是运动了纵向胯的劲力,在拳中,这种“纵胯”往往是你起腿发劲的源泉所在,且这样的腿踢上去,合着“内脏”起落,形成了具大的整体“提坠”劲,可以伤人于无形,吃上一腿,有直透骨髓的感觉,骨头都会被踢麻,甚至踢断。
在肩,则要合肋,折肋才能压肩,所以肩也跟胯一样,既有平转,也有纵向的转,同是折肋的幅度够,则可以带动内脏的翻滚,形成“翻江倒海”般的整体翻浪劲。所以,你的被一个起手,落手,动的不是手,而是你的肩,是你的肋,是你的内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劲。
当你的肩与胯,联合起来运动,就形成了翻浪劲,后浪推前浪,源源不断。传统拳给人的感觉总是不那么直接,老是在摆造型,其实这都只是假像,真正的传统实战拳法,打人是非常直接的,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用上了身体所有的劲力,包括人体自身的重量。
出手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了打击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出手如箭,每一手都像用弹弓打出去一般,手到瞬间,身体速度跟进,打到对方如同山一般。只有这样的拳,才可以做到“打人如拔草”的效果。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