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应该怎么活。
我常常听到“我们活着是为了好好生活”,所以我们把活着与生活是区分开了的,生活应该就是怎么活吧。
第一次接触《活着》这部作品是在大学里的一堂选修课,老师给我们看了张艺谋的电影《活着》,记得当时看得也是津津有味,但并未有所思考。之前生病了,在医院里无聊着就看了《活着》的书,不得不说余华的文字很吸引我,小说的表达形式我也很喜欢,以一位老者,就是福贵,来向作者说着这么一个故事,自然又顺畅。
福贵的一生,就是身边人不断离开的一生,是不断心痛的旅程。我庆幸福贵输光了他的家产,家珍应该也是庆幸,不然不会带着有庆回到福贵身边,跟着他过苦日子。女人的心愿总是这么简单,家珍说“想安生地跟你过日子”,想到我从小学开始给别人写同学录,梦想一栏写的都是“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多么执着的梦想呀~纵然之前生活在大院子里,可福贵总是不着家,这空荡荡的家如何能称之为家?纵使后来慢慢余生只能住一简陋茅草屋,可好歹一家人在一起,心往一处去,这才是家。
说几个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吧~
第一个是为了给有庆上学把凤霞送给别人,这是整本小说我唯一掉眼泪的一段。心疼凤霞,心疼这整个家。福贵与家珍必然是百般不舍,可拿不出给有庆上学的钱,也只能牺牲凤霞了。这还是重男轻女吧,旧社会的女子就是如此心酸,无法过自己的人生,总是做出让步做出牺牲的一方。有庆从小是凤霞带大的,感情自然是尤其深厚,他因为见不到凤霞不想去上学,作为一个孩子我们可以理解,可是这一声声“不去上学”在福贵和家珍心里就是一把把刀子,有庆又如何能辜负凤霞的牺牲呢。最后凤霞在深夜里跑回家,多么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好在福贵最后选择了不送回凤霞,一家人在一起再苦也不怕。
第二个是赤脚跑去上学的有庆再也没有回家。有庆一直是听话懂事,善良的一个小男孩。这样一个不忍心羊被宰杀,在上学前都要喂羊吃草,因福贵批评他穿坏鞋子后赤脚跑步去上学的可爱男孩最后会死在积极献血这样一件本该让人称颂的事件中。就因为县长夫人要用血,这医生如何能枉顾有庆这样一条脆弱的无辜的生命呢!有庆死了,一个家的拼图就少了一块,再也拼不完整了。
最后,凤霞、家珍、二喜、凤霞孩子都一个个离开了福贵。陪着福贵的不过是一头名叫“福贵”的老牛,福贵会在老牛耕地的时候,不断提起家珍、凤霞,说是为了激励老牛工作,我想这不过是福贵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想念。
福贵是当时大时代环境中的一个典型,我们改变不了,福贵自己也改变不了。写到这里,莫名想到“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好歹还能有值得回忆的,福贵活着是他们整个家活着的象征,福贵死了,可能几年后没人会记得这一家人曾匆匆从世上路过。
我不知道活着到底应该怎么活,这应该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想法不同,梦想不同,我想我们想要做的就是珍惜身边人,做我们认为该做的事,证明我曾好好活过!
我常常听到“我们活着是为了好好生活”,所以我们把活着与生活是区分开了的,生活应该就是怎么活吧。
第一次接触《活着》这部作品是在大学里的一堂选修课,老师给我们看了张艺谋的电影《活着》,记得当时看得也是津津有味,但并未有所思考。之前生病了,在医院里无聊着就看了《活着》的书,不得不说余华的文字很吸引我,小说的表达形式我也很喜欢,以一位老者,就是福贵,来向作者说着这么一个故事,自然又顺畅。
福贵的一生,就是身边人不断离开的一生,是不断心痛的旅程。我庆幸福贵输光了他的家产,家珍应该也是庆幸,不然不会带着有庆回到福贵身边,跟着他过苦日子。女人的心愿总是这么简单,家珍说“想安生地跟你过日子”,想到我从小学开始给别人写同学录,梦想一栏写的都是“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多么执着的梦想呀~纵然之前生活在大院子里,可福贵总是不着家,这空荡荡的家如何能称之为家?纵使后来慢慢余生只能住一简陋茅草屋,可好歹一家人在一起,心往一处去,这才是家。
说几个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吧~
第一个是为了给有庆上学把凤霞送给别人,这是整本小说我唯一掉眼泪的一段。心疼凤霞,心疼这整个家。福贵与家珍必然是百般不舍,可拿不出给有庆上学的钱,也只能牺牲凤霞了。这还是重男轻女吧,旧社会的女子就是如此心酸,无法过自己的人生,总是做出让步做出牺牲的一方。有庆从小是凤霞带大的,感情自然是尤其深厚,他因为见不到凤霞不想去上学,作为一个孩子我们可以理解,可是这一声声“不去上学”在福贵和家珍心里就是一把把刀子,有庆又如何能辜负凤霞的牺牲呢。最后凤霞在深夜里跑回家,多么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好在福贵最后选择了不送回凤霞,一家人在一起再苦也不怕。
第二个是赤脚跑去上学的有庆再也没有回家。有庆一直是听话懂事,善良的一个小男孩。这样一个不忍心羊被宰杀,在上学前都要喂羊吃草,因福贵批评他穿坏鞋子后赤脚跑步去上学的可爱男孩最后会死在积极献血这样一件本该让人称颂的事件中。就因为县长夫人要用血,这医生如何能枉顾有庆这样一条脆弱的无辜的生命呢!有庆死了,一个家的拼图就少了一块,再也拼不完整了。
最后,凤霞、家珍、二喜、凤霞孩子都一个个离开了福贵。陪着福贵的不过是一头名叫“福贵”的老牛,福贵会在老牛耕地的时候,不断提起家珍、凤霞,说是为了激励老牛工作,我想这不过是福贵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想念。
福贵是当时大时代环境中的一个典型,我们改变不了,福贵自己也改变不了。写到这里,莫名想到“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好歹还能有值得回忆的,福贵活着是他们整个家活着的象征,福贵死了,可能几年后没人会记得这一家人曾匆匆从世上路过。
我不知道活着到底应该怎么活,这应该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想法不同,梦想不同,我想我们想要做的就是珍惜身边人,做我们认为该做的事,证明我曾好好活过!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