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与个人利益随谈
在我每天经历的人和事当中,有一句曾经看到的话总是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人与人的差距,有时比人和狗的差距还大。我更慢慢意识,也甚至不愿这么想,这种差距是符合常理和世界规律的。人与人的鸿沟在你与对方的绝望对视中愈见深刻了。哪怕多说一个字,你都觉的是对自己的痛苦,对彼此不被理解、无法共鸣的痛苦。
这种痛苦在团队的合作中更加明显。这几天在看陈虻的《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和央视纪录片《点燃理想的日子》。我感动于那个时代的无谓和纯粹,不计个人利益,那种赤裸裸的对理想的忠诚。那是那个时代的故事,它是一代人的热血和青春。透过文字和影像、音乐,无论我是多么浅薄,我仍然能强烈的感受到那种热泪盈眶的岁月,即使我从来不曾经历。我是幸运的,从生命的某一个时刻开始,我学会了感受与感动的能力,学会了认知与思考的能力,这让我无比的兴奋,即使我比有些人痛苦与难眠的时刻多一点。
陈虻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敏,也不觉得自己有多深刻。但我只觉得每天看在眼里的那么多人,仍然愚昧与无知,他们或许出发都没有开始,连出发的意义都无法理解,从未真正地和自己的内心谈话。每天心心念念的是自己眼前的那一点蝇头小利,是自己自以为是的人生目标。
我有害怕,害怕这不是一些人身上的特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社会生存空间竞争的激烈,物质财富积累的追求,科技媒介带给我们天翻地覆的交往方式……这些都让我们只是向钱看,向个人利益看。理想和激情被人嘲笑和认为是不年轻和成熟的表现。
此时此刻,我是悲愤的。我被某个人的冷漠与自私所心寒,所以写下这篇文字。我知道,人本性是自私的,我们的行为处事也是自我的,这是本能,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可不可以自私地有些智商,从大局、人生长远发展来自私。不要那么刻意的撇清个人与集体,凡是集体的就无所谓,得过且过,而只要是个人的就一副积极苛求的学霸态度。总是有这样的人,我看不惯。太过于利益,太过于赤裸裸,太过于愚蠢,太过于市侩。真正有智慧,有利益头脑的人,是将实现集体利益的最终来到达自己的物质与精神的共同收获。
2016.10.29
这种痛苦在团队的合作中更加明显。这几天在看陈虻的《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和央视纪录片《点燃理想的日子》。我感动于那个时代的无谓和纯粹,不计个人利益,那种赤裸裸的对理想的忠诚。那是那个时代的故事,它是一代人的热血和青春。透过文字和影像、音乐,无论我是多么浅薄,我仍然能强烈的感受到那种热泪盈眶的岁月,即使我从来不曾经历。我是幸运的,从生命的某一个时刻开始,我学会了感受与感动的能力,学会了认知与思考的能力,这让我无比的兴奋,即使我比有些人痛苦与难眠的时刻多一点。
陈虻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敏,也不觉得自己有多深刻。但我只觉得每天看在眼里的那么多人,仍然愚昧与无知,他们或许出发都没有开始,连出发的意义都无法理解,从未真正地和自己的内心谈话。每天心心念念的是自己眼前的那一点蝇头小利,是自己自以为是的人生目标。
我有害怕,害怕这不是一些人身上的特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社会生存空间竞争的激烈,物质财富积累的追求,科技媒介带给我们天翻地覆的交往方式……这些都让我们只是向钱看,向个人利益看。理想和激情被人嘲笑和认为是不年轻和成熟的表现。
此时此刻,我是悲愤的。我被某个人的冷漠与自私所心寒,所以写下这篇文字。我知道,人本性是自私的,我们的行为处事也是自我的,这是本能,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可不可以自私地有些智商,从大局、人生长远发展来自私。不要那么刻意的撇清个人与集体,凡是集体的就无所谓,得过且过,而只要是个人的就一副积极苛求的学霸态度。总是有这样的人,我看不惯。太过于利益,太过于赤裸裸,太过于愚蠢,太过于市侩。真正有智慧,有利益头脑的人,是将实现集体利益的最终来到达自己的物质与精神的共同收获。
2016.10.29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