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铭心 真不是说着玩的——历数欧洲人骨教堂
想象一下,腿骨做墙、手骨吊顶、前面再摆个骷髅头堆成的祭坛,这是种什么样的场面和阵势?算了你也甭想了,来个直观的,DUANG!
这让人浑身阴毛倒立的创意是怎么来的?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由于瘟疫或战乱,一下死的人太多,墓地不够埋了,于是胆大的把骨头都收拾出来做了教堂的装饰。在天主教盛行的欧洲,这种死后还能发挥剩余价值、为上帝在尘世的居所做点贡献的做法也吸引了不少虔诚信徒的兴趣,真就有人主动要求死后把自己的尸骨捐赠给教堂,用来装饰个边边角角,以表达忠诚。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普通的信徒也许还不够资格呢。
虽然很难理解这样的情怀,但谁没有点好奇心呢?如果有机会走过那些人骨教堂所在的城市,还是值得顶着发麻的头皮进去逛逛。
说到人骨教堂,估计不少人都听说过捷克的库特纳霍拉,段位再高点的兴许还知道葡萄牙的埃武拉或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其实,整个欧洲这样的教堂不下十座,遍布多个国家,咱们索性一次聊个透,从头顶一直凉到脚后跟,激爽一下。
NO1 塞德莱茨圣母升天教堂(Kostnice Sedlec Ossuary/Maria-Himmelfahrt-Kirche)
地标:捷克—库特纳霍拉
欧洲乃至全球名气最大的人骨教堂,没有之一。这座外观毫不起眼的小教堂能成为捷克最热门的景点,全有赖里面那不少于40000具的累累人骨,这个规模也让所有其他的人骨教堂都只能甘拜下风。
这些被荒置过几个世纪的骸骨大多来自14世纪的黑死病人和15世纪初“胡斯战争”被杀死的当地日耳曼人,直到1870年,受雇于Schwarzenberg家族的木刻师F•Rint大显身手,将骨头彻底消毒后排列成枝形吊灯、十字架、门楣、家徽等各种图案用来装饰教堂。由于原材料过剩,不怕浪费,一个蜡烛台就能用掉120多块人骨,包含Schwarzenberg家徽和Rint自己签名的各种图案消耗掉的人骨不下10000具。
教堂入口处的两侧墙上能看到对称的“JHS”字样(意指耶稣),小腿骨搭成字形,外延用大腿骨环绕。沿着墙上挂有人骨圣杯的台阶向下进入教堂:中央的大吊灯由人身上各个部位的骨头拼搭而成,天花板上铺的是四肢骨,墙上挂的是人骨花毯,骨头堆成的神坛上面有肋骨镶嵌的图案,如果凑近细看,会发现不少骨头上都有钉眼或被刀剑刺过的痕迹。教堂四角都摆放着巨大的人骨方尖塔,上面装饰的骷髅头一律面朝下,寓意“无论谁都没有资格面对上帝的冠冕,哪怕一直到死也是如此。”
NO2 圣弗朗西斯科教堂(Igreja de São Francisco)
地标:葡萄牙—埃武拉
哥特式、曼努埃尔式和巴洛克式杂烩而成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就位于埃武拉市中心,也随着全城一起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教堂的西厅就是全欧第二出名的人骨礼拜堂(Capela dos Ossos)。
出于教堂墓地空间有限的原因,礼拜堂在1511年由一位半盲的修士用墓地里的5000具人骨搭建而成(估计是因为看不清楚才这么胆大),表达着“人生短暂”的宗教意念。礼拜堂宽11米、长不到60米,从墙壁到八座立柱都由人骨叠筑而成。拱形天花板绘有死亡主题的图案并由颅骨排列点缀;墙壁由肢骨镶嵌水泥而成,骨头插入墙体或横镶在墙上,还有许多颅骨不规则地混杂其中;立柱为四方体,柱面由肢骨横向垒成,柱边颅骨纵向排列。也许是怕你还不够害怕,右侧墙上还用铁链悬挂着一具男人和一具男婴的全身骷髅,传说是被受虐致死的妻子所诅咒,两具尸体永远不能分离。
这还不算最狠的,如果你看得懂入口横梁上那句欢迎词的话:“我们的尸骨在这里等待着你们的尸骨(Nós ossos que aqui estamos pelos vossos esperamos)”,一下子就和游览者鲜活地互动了起来,细思极恐……
埃武拉的人骨礼拜堂虽然又狠又有名,但并不是葡萄牙的惟一。小小的葡萄牙境内居然拥有多达六座类似的建筑,真是一座格调别致的重口味国度——
NO3 圣伯纳迪诺人骨教堂(San Bernardino alle Ossa)
地标:意大利—米兰
大米兰总共有70多座教堂,然而,看过了哥特建筑压箱底的杰作——米兰大教堂之后,其它的均可免逛,那差距实在是……忒大了。当然,在这一堆味如嚼蜡的教堂里,还是有那么一两枚有点滋味,比如这座圣伯纳迪诺人骨教堂。
教堂就位于米兰大教堂背后不远的圣斯蒂法诺广场(Piazza Santo Stefano),广场上还有同名的圣斯蒂法诺教堂,左手边比较不起眼的才是人骨教堂。早在12世纪,这里有座治疗麻风病人的医院和埋葬病人的公墓,以当时那医疗水平,不出意外,墓地很快就不够用了,为了抚慰亡灵,同时存放死者的遗骨,一座小教堂盖了起来,也成为了欧洲人骨教堂的鼻祖,据说葡萄牙人骨教堂的概念就是学自这里。后来经过数次翻修和扩建,尤其是参与建造过米兰大教堂的设计师卡洛•布齐(Carlo Buzzi) 利用存放的人骨对墙壁进行了精心装饰,圣伯纳迪诺教堂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小小的人骨礼拜堂位于教堂右侧,四面的墙壁上嵌满了遗骨,用铁丝网拦住,从地上一直堆砌到穹顶,密集恐惧症患者慎入。有意思的是,这座教堂现在还是米兰的华人和亚洲人的教区教堂,如果赶在周日前往,没准还能赶上一场中文的弥撒。
和葡萄牙趣味相投,意大利也不只拥有这一座人骨教堂,在罗马和遥远的西西里岛还各有一处——
NO4 骷髅教堂(Kaplica Czaszek)
地标:波兰—切尔姆纳
这座位于波兰西南部的小教堂由当地牧师瓦茨拉夫•托马谢克在18世纪建造,为了纪念西里西亚战争和三十年战争的死难者以及霍乱和瘟疫的病死者,以提醒人们战争和疾病造成的巨大死亡和人类面对死亡时的救赎。
教堂的天花板和四壁装饰着超过3000名受害者的颅骨和胫骨,其中一个固定的人骨排列图案反复出现了一千次,寓意这里是“一个统一的祭奠地”,教堂另有一个活门直通地下储藏室,那里码放着超过21000名受害者的骸骨。教堂的祭坛上摆放着一些重要人物和因疾病导致畸形的骨骼(用来凸显病人在死亡过程中忍受的巨大痛苦),其中包括当地一位市长的颅骨、满是弹痕的骸骨、梅毒导致畸形的颅骨和一位巨人的骸骨。托马谢克本人在1804年去世后,颅骨也被摆放到了祭坛上。
NO5 人头骨堂(Beinhaus)
地标:奥地利—哈尔施塔特
号称“世界最美小镇”的哈尔施塔特(有这个头衔的小镇估计比人骨教堂的数量还多)也有一间人骨堂,就位于山顶的主教堂旁边。原因嘛,你猜?——当然还是墓地不够使。
几百年来,哈尔施塔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规矩:小镇居民入土十年之后,将骸骨取出,保存在人骨堂里。为了区分清楚,成堆的头骨会以家庭为单位排列,标注上死亡日期,并绘制上象征墓地的花环图案。据说这里总共存放着1200多个骷髅头骨,其中超过半数的头骨都被装饰了图案,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爱。跟前面那些人骨教堂比起来,哈尔施塔特的这座透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感觉温馨了一大截儿。
赠品:巴黎地下墓穴(Catacombes de Paris)
也叫“骷髅墓”,位于巴黎14区的丹费尔-罗什洛广场,堆积着600-700万具尸骨,总长将近300公里,不愧是大城市……的墓地。这里本来是地下的石灰石采石场,18世纪巴黎爆发天花和瘟疫,大批居民死亡,地面的公墓严重不足,于是转移到这里。现在公墓已经开辟出2公里的长度作为博物馆,走入高度局促的地道,一边是石墙,另一边是码放成堆的骨头,中间宽度不足2米,阴森又压抑。
以上就是我搜罗到的在大欧洲能见到真章儿的人骨建筑(医院和火葬场除外),至于是不是全部,我可不知道,欢迎补充。从头到尾数一遍,不多不少,恰好13座,哎玛,太吉利了。
天也不早,都散了吧,祝乃们能做个好梦,梦游人骨教堂,晚安。
![]() |
这让人浑身阴毛倒立的创意是怎么来的?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由于瘟疫或战乱,一下死的人太多,墓地不够埋了,于是胆大的把骨头都收拾出来做了教堂的装饰。在天主教盛行的欧洲,这种死后还能发挥剩余价值、为上帝在尘世的居所做点贡献的做法也吸引了不少虔诚信徒的兴趣,真就有人主动要求死后把自己的尸骨捐赠给教堂,用来装饰个边边角角,以表达忠诚。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普通的信徒也许还不够资格呢。
虽然很难理解这样的情怀,但谁没有点好奇心呢?如果有机会走过那些人骨教堂所在的城市,还是值得顶着发麻的头皮进去逛逛。
说到人骨教堂,估计不少人都听说过捷克的库特纳霍拉,段位再高点的兴许还知道葡萄牙的埃武拉或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其实,整个欧洲这样的教堂不下十座,遍布多个国家,咱们索性一次聊个透,从头顶一直凉到脚后跟,激爽一下。
![]() |
NO1 塞德莱茨圣母升天教堂(Kostnice Sedlec Ossuary/Maria-Himmelfahrt-Kirche)
地标:捷克—库特纳霍拉
欧洲乃至全球名气最大的人骨教堂,没有之一。这座外观毫不起眼的小教堂能成为捷克最热门的景点,全有赖里面那不少于40000具的累累人骨,这个规模也让所有其他的人骨教堂都只能甘拜下风。
这些被荒置过几个世纪的骸骨大多来自14世纪的黑死病人和15世纪初“胡斯战争”被杀死的当地日耳曼人,直到1870年,受雇于Schwarzenberg家族的木刻师F•Rint大显身手,将骨头彻底消毒后排列成枝形吊灯、十字架、门楣、家徽等各种图案用来装饰教堂。由于原材料过剩,不怕浪费,一个蜡烛台就能用掉120多块人骨,包含Schwarzenberg家徽和Rint自己签名的各种图案消耗掉的人骨不下10000具。
![]() |
![]() |
教堂入口处的两侧墙上能看到对称的“JHS”字样(意指耶稣),小腿骨搭成字形,外延用大腿骨环绕。沿着墙上挂有人骨圣杯的台阶向下进入教堂:中央的大吊灯由人身上各个部位的骨头拼搭而成,天花板上铺的是四肢骨,墙上挂的是人骨花毯,骨头堆成的神坛上面有肋骨镶嵌的图案,如果凑近细看,会发现不少骨头上都有钉眼或被刀剑刺过的痕迹。教堂四角都摆放着巨大的人骨方尖塔,上面装饰的骷髅头一律面朝下,寓意“无论谁都没有资格面对上帝的冠冕,哪怕一直到死也是如此。”
![]() |
![]() |
NO2 圣弗朗西斯科教堂(Igreja de São Francisco)
地标:葡萄牙—埃武拉
哥特式、曼努埃尔式和巴洛克式杂烩而成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就位于埃武拉市中心,也随着全城一起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教堂的西厅就是全欧第二出名的人骨礼拜堂(Capela dos Ossos)。
出于教堂墓地空间有限的原因,礼拜堂在1511年由一位半盲的修士用墓地里的5000具人骨搭建而成(估计是因为看不清楚才这么胆大),表达着“人生短暂”的宗教意念。礼拜堂宽11米、长不到60米,从墙壁到八座立柱都由人骨叠筑而成。拱形天花板绘有死亡主题的图案并由颅骨排列点缀;墙壁由肢骨镶嵌水泥而成,骨头插入墙体或横镶在墙上,还有许多颅骨不规则地混杂其中;立柱为四方体,柱面由肢骨横向垒成,柱边颅骨纵向排列。也许是怕你还不够害怕,右侧墙上还用铁链悬挂着一具男人和一具男婴的全身骷髅,传说是被受虐致死的妻子所诅咒,两具尸体永远不能分离。
![]() |
![]() |
![]() |
这还不算最狠的,如果你看得懂入口横梁上那句欢迎词的话:“我们的尸骨在这里等待着你们的尸骨(Nós ossos que aqui estamos pelos vossos esperamos)”,一下子就和游览者鲜活地互动了起来,细思极恐……
![]() |
埃武拉的人骨礼拜堂虽然又狠又有名,但并不是葡萄牙的惟一。小小的葡萄牙境内居然拥有多达六座类似的建筑,真是一座格调别致的重口味国度——
![]() |
![]() |
NO3 圣伯纳迪诺人骨教堂(San Bernardino alle Ossa)
地标:意大利—米兰
大米兰总共有70多座教堂,然而,看过了哥特建筑压箱底的杰作——米兰大教堂之后,其它的均可免逛,那差距实在是……忒大了。当然,在这一堆味如嚼蜡的教堂里,还是有那么一两枚有点滋味,比如这座圣伯纳迪诺人骨教堂。
教堂就位于米兰大教堂背后不远的圣斯蒂法诺广场(Piazza Santo Stefano),广场上还有同名的圣斯蒂法诺教堂,左手边比较不起眼的才是人骨教堂。早在12世纪,这里有座治疗麻风病人的医院和埋葬病人的公墓,以当时那医疗水平,不出意外,墓地很快就不够用了,为了抚慰亡灵,同时存放死者的遗骨,一座小教堂盖了起来,也成为了欧洲人骨教堂的鼻祖,据说葡萄牙人骨教堂的概念就是学自这里。后来经过数次翻修和扩建,尤其是参与建造过米兰大教堂的设计师卡洛•布齐(Carlo Buzzi) 利用存放的人骨对墙壁进行了精心装饰,圣伯纳迪诺教堂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 |
小小的人骨礼拜堂位于教堂右侧,四面的墙壁上嵌满了遗骨,用铁丝网拦住,从地上一直堆砌到穹顶,密集恐惧症患者慎入。有意思的是,这座教堂现在还是米兰的华人和亚洲人的教区教堂,如果赶在周日前往,没准还能赶上一场中文的弥撒。
![]() |
![]() |
和葡萄牙趣味相投,意大利也不只拥有这一座人骨教堂,在罗马和遥远的西西里岛还各有一处——
![]() |
![]() |
NO4 骷髅教堂(Kaplica Czaszek)
地标:波兰—切尔姆纳
这座位于波兰西南部的小教堂由当地牧师瓦茨拉夫•托马谢克在18世纪建造,为了纪念西里西亚战争和三十年战争的死难者以及霍乱和瘟疫的病死者,以提醒人们战争和疾病造成的巨大死亡和人类面对死亡时的救赎。
教堂的天花板和四壁装饰着超过3000名受害者的颅骨和胫骨,其中一个固定的人骨排列图案反复出现了一千次,寓意这里是“一个统一的祭奠地”,教堂另有一个活门直通地下储藏室,那里码放着超过21000名受害者的骸骨。教堂的祭坛上摆放着一些重要人物和因疾病导致畸形的骨骼(用来凸显病人在死亡过程中忍受的巨大痛苦),其中包括当地一位市长的颅骨、满是弹痕的骸骨、梅毒导致畸形的颅骨和一位巨人的骸骨。托马谢克本人在1804年去世后,颅骨也被摆放到了祭坛上。
![]() |
![]() |
![]() |
NO5 人头骨堂(Beinhaus)
地标:奥地利—哈尔施塔特
号称“世界最美小镇”的哈尔施塔特(有这个头衔的小镇估计比人骨教堂的数量还多)也有一间人骨堂,就位于山顶的主教堂旁边。原因嘛,你猜?——当然还是墓地不够使。
![]() |
几百年来,哈尔施塔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规矩:小镇居民入土十年之后,将骸骨取出,保存在人骨堂里。为了区分清楚,成堆的头骨会以家庭为单位排列,标注上死亡日期,并绘制上象征墓地的花环图案。据说这里总共存放着1200多个骷髅头骨,其中超过半数的头骨都被装饰了图案,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爱。跟前面那些人骨教堂比起来,哈尔施塔特的这座透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感觉温馨了一大截儿。
![]() |
赠品:巴黎地下墓穴(Catacombes de Paris)
也叫“骷髅墓”,位于巴黎14区的丹费尔-罗什洛广场,堆积着600-700万具尸骨,总长将近300公里,不愧是大城市……的墓地。这里本来是地下的石灰石采石场,18世纪巴黎爆发天花和瘟疫,大批居民死亡,地面的公墓严重不足,于是转移到这里。现在公墓已经开辟出2公里的长度作为博物馆,走入高度局促的地道,一边是石墙,另一边是码放成堆的骨头,中间宽度不足2米,阴森又压抑。
![]() |
以上就是我搜罗到的在大欧洲能见到真章儿的人骨建筑(医院和火葬场除外),至于是不是全部,我可不知道,欢迎补充。从头到尾数一遍,不多不少,恰好13座,哎玛,太吉利了。
天也不早,都散了吧,祝乃们能做个好梦,梦游人骨教堂,晚安。
![]() |
© 本文版权归 大表哥Superdr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皓月当空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05 00:52:34
-
晶晶晶晶大晶晶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8 10:57:23
-
co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30 22:09:23
-
paradis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30 11:35:51
-
大表哥Superd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30 16: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