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阳历生日吗?啊啊啊)
今天想写点东西
一是工作上的一些小不顺小纠结和小焦虑;而是内心的小空荡荡。为什么都加个“小”呢,是因为我想be a cool girl, 所有的事情不过是“damn it”,“who cares”. 静下心来,当我们把一切都当成是challenge去克服,在这个过程里去沉淀的时候,我们在回顾便会对自己的充实感感到欣喜。总有一段时间,人会憋着一股气活得特别用力,那样的用力是试图证明什么,是不确定感的焦灼,而我希望走过了那个阶段之后的自己可以心态平和的积极,just for better me, not for anything else. 今天无意中看到豆瓣一篇关于刘瑜《送一一颗子弹》的书目摘抄,写的真是特别好,读她的文字,简直是那种剑剑戳心的感觉,(作为一个不爱读书的人这件事情也大概改变了我对读书的看法,有些事情不是不爱,只是没有以对的方式相遇,就像我没有迟到过好吃的饺子之前以为饺子就等同于不好吃)看着那些摘抄的文字,多少是当时戳中我的,基本所有都有印象,随然已经是很久之前读过的书了,所以我在想,的确是有些外在的东西都必须在脑子里经过小火慢炖的熬制才可以渗入骨髓、融进精神、成为一个人无法拔除的精神根基,不需要大声朗读彰显独立意识,只是举手投足和每一个日常的决定里都投入着的一股气息。这或许就是网络流行语:你现在的样子代表着你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和住过的地方吧。也或者用龙应台的话说就是,应该是一种内在涵养,而不是一种知识范畴。
不假装爱工作,爱读书,爱跑步,虽然也并不讨厌,但不得不在一方面爱他们的某个部分,就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个人的空洞,那种空洞或许就是必须脱离舒适区换区的吧,我们在生活里的迫不得已中慢慢体会出了生活的“味儿”,这种积累或许就是等到我们有一天有了真正的自由可以还知道我们的热情我们的专注我们的欢喜,我们便懂得如何安放自己的自由,否则精神自然要出问题。很常见的现象就是生活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一方面抱怨我们的时间被工作占据没有了自由,而突如其来的自由又会让我们手忙脚乱,我们并没有mentally ready, 于是用无用的社交约会充实我们的时间,有时候我们或许也会沉浸在这种狂欢李自high而乐此不疲,有时候我们会面对不同类的人疲于应付而心累不已。有时候我们用喜剧的欢声笑语来来驱赶孤独,用段子来为抗拒脑子里会时不时蹦出的关于“形而上”式的问题,我们学会社交却忘记如何独处,我们害怕面对自己最隐秘的情感,我们用最取巧的方式掩盖我们自身的问题,对于美的渴望从未停止,我们以为美始于别人,不知道到底是对于别人不现实的想象还是对于自己的妄自菲薄,不知道是群体比个人更有趣的现实意义还是人类发展出来的一项生存技能:永抱希望;或许就是刘瑜那句:一个人多么容易把对自己的厌恶当成是对爱情的需要。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的深处自己伸出手去。如果说丰富的生活是红军与敌人的激战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话,那么我的生活更像是一只骆驼无声无息的穿越撒哈拉。这场穿越中没有敌人、没有雪山草地、没有尽头处光明的延安,只有倾听自己呼吸的耐心、把一只脚放下去之后再把另一只脚抬起来的耐心。 以上,没有一种是错的,只是他们都是我们生活里必须的部分,我们需要工作也需要娱乐,需要压力也需要自由,我我们需要亲密社交和拓展社交,也需要独处,们需要爱自己也需要爱他们。但事情的本质可能还是都要爱吧,不管是事还是人,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们,不管是朋友、亲人还是爱人,与我,或许爱便是一切的意义。而最令人烦恼的便是,越是看重一样东西,就会变得越挑剔,从而爱而不得。我一直在想,所谓挑剔是不是因为内在的不足,在寻去取巧的方式,靠别人获取。还是因为自己足够爱自己才可以变得包容爱人呢?相信我,我只是听起来很哲学而已,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大概就是对于自我的一个反思吧,关于如何处事如何对人。 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说话有始无终的人,我想我得归结一下我们观点吧,我是这样觉得,你大概得知道自己的状态,你自己目前的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你目前能做的,如果你觉得你可以独处的很幸福但是也需要爱情友情的锦上添花,好,那就去平和的心态去努力,去应付那些可能存在的无用社交,万一遇到那个跟自己玩着一起很开心的伙伴呢,或者那些跟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让你更懂得在生活中取舍了呢。就拿昨天跟室友和她朋友去唱K,那个人怎么和我那么不同,那么浮夸呢,我大概知道我们不停的行走,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一个寻找同类的过程,精神里面的。 如果你觉得工作不喜欢不如意,那你是想着学习呢还是转行呢,还是永远不要止于文字的梦想呢,如果真的只是不咸不淡将就过日,那你就得平和的接受可能会到来的不能时时刻刻随便说“no”的人,做一个隐忍的人,收敛自己的锋芒. 所有的一个选择背后隐藏的或许是无数个另外的选择,我也知道我的这个表达很俗套,但是在俗套也不能否定在里面存在的一点点真理。Everything comes with a price. 平和的心态,平和的处事,平和的积极,平和的追求。如果我们被迫只能待在某一种状态里,不管是独处或社交,还是应接不暇的忙碌还是自由,没有达到很好的平衡,我们只需要照顾好这个状态的自己,但一定也不要忘记其他状态的自己,我们需要在变化迥异的生活节奏里慢慢练习时刻找到自己的能力。诚然,有时候身体会抗议,就想缺少了某些元素,不管是蛋白质还是维他命等,那我们还是要努力的去平衡吧,并且愿意承受为此的付出或者可能带来的一些不便利。啊啊啊,所以还是心态嘛。或许这个月比较空洞就是因为忙了三个月的日子里,稍微闲暇,便无法安防自己的自由了吧,或者是让对某一种元素的渴望凌驾在了所有其他之上,静心的动力也没有完全是处在一种失控的状态里。反正我会努力吧吧吧~~~ 哈。 当然也别太克制,适当允许自己失控也是让自己不完全失控的一种方式~~ anyway, learn to deal with everything~!. Back to yourself. That is the only way.
一是工作上的一些小不顺小纠结和小焦虑;而是内心的小空荡荡。为什么都加个“小”呢,是因为我想be a cool girl, 所有的事情不过是“damn it”,“who cares”. 静下心来,当我们把一切都当成是challenge去克服,在这个过程里去沉淀的时候,我们在回顾便会对自己的充实感感到欣喜。总有一段时间,人会憋着一股气活得特别用力,那样的用力是试图证明什么,是不确定感的焦灼,而我希望走过了那个阶段之后的自己可以心态平和的积极,just for better me, not for anything else. 今天无意中看到豆瓣一篇关于刘瑜《送一一颗子弹》的书目摘抄,写的真是特别好,读她的文字,简直是那种剑剑戳心的感觉,(作为一个不爱读书的人这件事情也大概改变了我对读书的看法,有些事情不是不爱,只是没有以对的方式相遇,就像我没有迟到过好吃的饺子之前以为饺子就等同于不好吃)看着那些摘抄的文字,多少是当时戳中我的,基本所有都有印象,随然已经是很久之前读过的书了,所以我在想,的确是有些外在的东西都必须在脑子里经过小火慢炖的熬制才可以渗入骨髓、融进精神、成为一个人无法拔除的精神根基,不需要大声朗读彰显独立意识,只是举手投足和每一个日常的决定里都投入着的一股气息。这或许就是网络流行语:你现在的样子代表着你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和住过的地方吧。也或者用龙应台的话说就是,应该是一种内在涵养,而不是一种知识范畴。
不假装爱工作,爱读书,爱跑步,虽然也并不讨厌,但不得不在一方面爱他们的某个部分,就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个人的空洞,那种空洞或许就是必须脱离舒适区换区的吧,我们在生活里的迫不得已中慢慢体会出了生活的“味儿”,这种积累或许就是等到我们有一天有了真正的自由可以还知道我们的热情我们的专注我们的欢喜,我们便懂得如何安放自己的自由,否则精神自然要出问题。很常见的现象就是生活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一方面抱怨我们的时间被工作占据没有了自由,而突如其来的自由又会让我们手忙脚乱,我们并没有mentally ready, 于是用无用的社交约会充实我们的时间,有时候我们或许也会沉浸在这种狂欢李自high而乐此不疲,有时候我们会面对不同类的人疲于应付而心累不已。有时候我们用喜剧的欢声笑语来来驱赶孤独,用段子来为抗拒脑子里会时不时蹦出的关于“形而上”式的问题,我们学会社交却忘记如何独处,我们害怕面对自己最隐秘的情感,我们用最取巧的方式掩盖我们自身的问题,对于美的渴望从未停止,我们以为美始于别人,不知道到底是对于别人不现实的想象还是对于自己的妄自菲薄,不知道是群体比个人更有趣的现实意义还是人类发展出来的一项生存技能:永抱希望;或许就是刘瑜那句:一个人多么容易把对自己的厌恶当成是对爱情的需要。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的深处自己伸出手去。如果说丰富的生活是红军与敌人的激战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话,那么我的生活更像是一只骆驼无声无息的穿越撒哈拉。这场穿越中没有敌人、没有雪山草地、没有尽头处光明的延安,只有倾听自己呼吸的耐心、把一只脚放下去之后再把另一只脚抬起来的耐心。 以上,没有一种是错的,只是他们都是我们生活里必须的部分,我们需要工作也需要娱乐,需要压力也需要自由,我我们需要亲密社交和拓展社交,也需要独处,们需要爱自己也需要爱他们。但事情的本质可能还是都要爱吧,不管是事还是人,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们,不管是朋友、亲人还是爱人,与我,或许爱便是一切的意义。而最令人烦恼的便是,越是看重一样东西,就会变得越挑剔,从而爱而不得。我一直在想,所谓挑剔是不是因为内在的不足,在寻去取巧的方式,靠别人获取。还是因为自己足够爱自己才可以变得包容爱人呢?相信我,我只是听起来很哲学而已,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大概就是对于自我的一个反思吧,关于如何处事如何对人。 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说话有始无终的人,我想我得归结一下我们观点吧,我是这样觉得,你大概得知道自己的状态,你自己目前的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你目前能做的,如果你觉得你可以独处的很幸福但是也需要爱情友情的锦上添花,好,那就去平和的心态去努力,去应付那些可能存在的无用社交,万一遇到那个跟自己玩着一起很开心的伙伴呢,或者那些跟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让你更懂得在生活中取舍了呢。就拿昨天跟室友和她朋友去唱K,那个人怎么和我那么不同,那么浮夸呢,我大概知道我们不停的行走,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一个寻找同类的过程,精神里面的。 如果你觉得工作不喜欢不如意,那你是想着学习呢还是转行呢,还是永远不要止于文字的梦想呢,如果真的只是不咸不淡将就过日,那你就得平和的接受可能会到来的不能时时刻刻随便说“no”的人,做一个隐忍的人,收敛自己的锋芒. 所有的一个选择背后隐藏的或许是无数个另外的选择,我也知道我的这个表达很俗套,但是在俗套也不能否定在里面存在的一点点真理。Everything comes with a price. 平和的心态,平和的处事,平和的积极,平和的追求。如果我们被迫只能待在某一种状态里,不管是独处或社交,还是应接不暇的忙碌还是自由,没有达到很好的平衡,我们只需要照顾好这个状态的自己,但一定也不要忘记其他状态的自己,我们需要在变化迥异的生活节奏里慢慢练习时刻找到自己的能力。诚然,有时候身体会抗议,就想缺少了某些元素,不管是蛋白质还是维他命等,那我们还是要努力的去平衡吧,并且愿意承受为此的付出或者可能带来的一些不便利。啊啊啊,所以还是心态嘛。或许这个月比较空洞就是因为忙了三个月的日子里,稍微闲暇,便无法安防自己的自由了吧,或者是让对某一种元素的渴望凌驾在了所有其他之上,静心的动力也没有完全是处在一种失控的状态里。反正我会努力吧吧吧~~~ 哈。 当然也别太克制,适当允许自己失控也是让自己不完全失控的一种方式~~ anyway, learn to deal with everything~!. Back to yourself. That is the only way.
来自 豆瓣App
-
Miss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26 15: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