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皮肤的意识流
2007年8月3日,暑假没有回家,西安很热,和光耀他们一群人去逛了大雁塔,热热的太阳底下,热热的石阶上面,我丝毫没有料到即将来临的恐怖。
4日早上还没起床,感觉到眼睛肿无法完全睁开,全身发烫。7点爬起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全脸呈现绛紫色,肿到眼镜无法正常带进去。空空的宿舍,好像噩梦无法醒,好像镜子里变成陌生人,好像已经死去,好像在参演一部恐怖片。
这并不是第一次痘痘爆发。自从我小学2年级鼻翼长了一个小豆豆,内蒙古医院医生给开了含有激素的药物造成激素依赖之后,第3次造访了。每次出现都先是全脸被红色小颗粒覆盖,三天左右替换为密密麻麻遍布的小块死皮,然后皮肤脱落新的小颗粒再次覆盖全脸,周而复始。伴随浮肿,全身过敏似的痒,失眠,还有无边无尽的自卑和自厌。之后是大量的吃药、莫名其妙的治疗、没道理可讲的忌口。
第一次爆发是小学三年级,我当时最好的小朋友说,你看着好恶心。我发挥女汉子的蛮力把她推了一个跟头。直到小学结束,全班组织的集体活动,班会、春游、广播体操我全都因有碍观瞻没有资格参加,班主任老师说这是“为了班级荣誉”,也许也是因为没有送礼。
徘徊在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院、私人诊所之间,中医西医看遍,有时诊断为脂溢性皮炎,开些维生素吃着;有时诊断为湿疹,不让见水(不能洗脸,两周一洗澡);有时说是胎毒、有时说是血热……吃中药,忌口过辣椒、花椒、牛肉、羊肉、鸡蛋、白糖、鱼类、海鲜、花菜、芋头、紫菜、海带、韭菜……容易上火的不能吃、太寒凉的不能吃……奶奶说,亏他数的出来,他怎么不让忌米面呢~
吃了大量的中药,有丸药、汤药、粉状生药,有副作用,有时候胃痛恶心,有时候口臭多屁,医生说我血热的那一年吃的小丸药非常寒凉,以前冬天总是穿着秋衣满家跑的小闺女,搬着小板凳坐在炉子旁边捧着烤土豆还瑟瑟发抖……奶奶气的跺脚说这个药不能吃了,可不吃更好不了,还是坚持吃下去了
药效总是时好时坏,一开始都非常有用,吃了两个月就渐渐看不见效果了,可又不甘心,于是继续维持着。
第一次大规模好转是在六年级,不知道是药的作用,还是想到要毕业不由得开心,脸上的痘痘忽然就收缩领地集中在了鼻子上,虽然看着像酒糟鼻,我还是心满意足。
平安的度过了幸福的初中,脸上总有小范围不见好,中途小爆发几次,似乎大家都被青春痘困扰,没有人大惊小怪,老师公平正气、同学有趣善良,身边满满的善意,我一再不太自卑于自己的样子。
高中在高三压力下又不出意外的爆发了。也是被折腾疲惫了,再没有人把它当回事,似乎我就应该长成那样。私下里,我尝试了长跑出汗调节内分泌(每天早到学校一个小时,赶在没人的时候慢跑)、疯狂喝水想要“排毒”、用硫磺皂洗脸等臆想型治疗,未果。
在班主任张老师建议下,我又开始了吃中药的日子。这时又被诊断为湿疹。被神农中医医院骗去不少钱之后,治疗又陷入瓶颈。
可奇怪的是,高考结束之后一周内,痘痘再次消失的只剩鼻翼附近小片根据地。
因此我自我诊断它为精神疾病,并给它们命名为“焦虑”。
回到2007年8月4日。
强迫自己接受镜子里几乎看不出五官的番茄人是我本尊之后。我求助于当儿科医生的表姐,经姐姐推荐,8月5日,挂了西安市中医医院吴卫平医生的号,是姐姐的大学老师。
5日这天早晨,脸进一步发生恐怖的变形,每一个小颗粒顶端都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白色脓点。我开始不再像快坏掉的番茄,而是桑葚,如果当时被密恐患者看到,也许会害他瞬间昏倒。
初见吴大夫,他问我能不能拍张照片,“这是典型病例啊”,想到会被挂在医院走廊里的典型病例区,或者成为“治疗前”,我悲从中来,极度恐惧,说不出话来。医生看我木有说话,也许勉强流露出的眼神里还有生无可恋的光芒,就没再提这茬。
当天开了三付药,一个非常冷的名叫“冷喷”的治疗。“冷喷”后,脸消了一点肿,回学校去了师大路上的小药店熬药,一付药三块钱,分成三包,惯例是第二天才能取,大概是看我病入膏肓,下午四点就取了给我。本来机器熬得药比自家熬得清淡些,根据10年中的吃药经验,我觉得大概得以这样的外观度过剩下的大学生活。不曾想三副药还没吃完,8日早晨起床,头似乎轻了,跑去镜子前面看,所有白色脓点全部消失,脖子到下巴恢复正常颜色,脸上基本消肿,眼睛又能睁开,痘痘虽然在,人已经是人的样子。
于是,从98年第一次发病以来,我第一次因为这个病,对着镜子哭了。
终于确诊为激素依赖性皮炎,这是我十年里第一次听这个名字。它的症状会表现为脂溢性皮炎或者湿疹,非常难治,“要做好治病数年的心理准备”。
大一的暑假就这样献给医院了,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六点半坐公车1个多小时到市中心的中医医院,医生在就找他看看,不在就去排队做治疗,把粘稠的中药糊糊敷在脸上30分钟,再洗掉,冷喷1个小时。治疗室有空调,冷喷机喷出的药液(还是纯净水?)冰冷冰冷,躺在治疗床上盖了带来的毯子也经常冷的发抖,然而刚喷出来冻得人头疼的药液顺着我又红又烫的脸流淌下来到脖子的时候,已经变得有点烫人了,走出医院,西安的夏天37、8度,没勇气在饭馆见人,总是奔回学校吃饭,吃上饭通常要到下午2点,只有米线窗口营业,吃饭前喝一包中药是减肥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开学前一周,我发信息告诉654320的全体成员我的皮肤病犯了。其实最恐怖样子已经过去,现在只是一个长了一脸小红痘痘的普通人,可,放假她们离开的时候我的脸还是光滑的。笑最先回来,完全无视我的变化。俩人熬夜看了《死神来了》,一个假期都觉得还不如去死的我,忽然感觉死好可怕,吓得一夜没睡,第二天在去医院的公交车上仍然充满恐惧,原来人就是这么怂。晚上仍然害怕,屈婷回来了,陪睡了一夜,就是这么怂……
笑的座位是我们的影院,她和车臣一样,非常非常喜欢撺掇大家看恐怖片,和车臣不一样的是,她非常胆小,吓人或者不吓人的情节她都会捂眼睛,轰她一边去别看了她又义正言辞的说她没有全捂住,其实有在看的。看恐怖片的时候我们通常围绕在车某的座位上,因为她有大熊先生送的音响,恐怖音效比较好,而且车某总是在大家聚拢之后就抛弃我们,去和熊先生打一个非常漫长的电话。偶尔,在她不打电话的时候,车某总是瞪大着眼睛,不会漏掉鬼突然出现的每一个瞬间,你随着剧情耸震肩膀的时候,她还会用圆润的带有粤语腔的语气安慰你说“都是番茄酱/白床单/假发套啦”,同时两眼盯着画面,总之她几乎是最好的恐怖片伴侣。
我们都是恐怖片的爱好者,她们宿舍还曾自己拍过一个恐怖小剧,檬某披散着长发出演女鬼,那时候和我们602宿舍还不够熟,没有邀请我们共同参与,否则女鬼一定要小惠来演的,她的及腰长发那时大概还没有修剪去了。
小惠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话剧演员,我们以最简陋方式排演的《雷雨》,因她的出色出演和极拼的态度带动下,发挥出了这部经典应有的戏剧张力,获得了几次打断演出的掌声和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她用极短的时间背下了A4纸打印几十页的台词,当她背出台词的时候,她的语言、眼神、有时颤抖的嗓音都似乎就是周蘩漪了。她不仅在经典巨作中投入,排练学校的心理剧她也是饱含了她所感受到的全部情感。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永远不会骑墙,态度纯净又坚决,不需前思后想,不会左顾右盼,不会脚踩两只船,她爱你的时候会像匕首插入柔软的腹部,不触到手柄不会停止。
开学了,继续挤出没课的时间跑医院,这时期已经不需每天都去,一周三次、后来一次,后来每次开两周的药,吃完再去。
中药吃得久了抵抗力不太好,夏天有一次胃痛了很久,肚子里像有一根绳子在牵着,一直绞痛,吃进的所有食物都会吐出来,怎么吃下怎么吐,校医院拿了几次药都不好,十分不情愿的接受了大铮推荐的丸药,结果当天吃了立刻见效,分分钟就是一条好汉。
大二我有一段时间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抑郁或是某种社交恐惧症,我没有办法操作自己的躯体走向外界,每在公众场合被人看到都像是一种刑罚,让我更加厌恶自己。最严重时曾无法从床帘里面出来,只是一直坐在床上,看书或者循环播放看六人行。我整夜不眠,其他人仍然正常作息,除了给我带饭带书带笔记,她们视我为一切正常,不投诉我深夜电脑的光,不嫌弃带饭回来的麻烦。她们全方位的接受了最低落最不可控的我最糟糕的一面。在帘子里的我渐渐开始感到安全、平和、舒适,于是我可以出来了。
654320是我那段时间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持、一切支柱。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她们我能否神志清醒身体健康成绩合理的完成学业。
她们接纳满屋的中药臭味,帮我应付看病回不来时的点名,提前给我打饭,周末陪我去医院排队,带我去买衣服,和鑫买了同一款的牛仔裤、格子衬衣、T恤,买衣服是一件能够考量出一个人自我意识的活动,你希望自己穿着什么几乎就是你自我意识的样子。自卑自厌在商场的镜子前面无法遁形,手藏进口袋也不能抓住安全感,买衣服总是令我身心疲惫。只有鑫在旁边,我逛街才偶有收获。狮子座庞大而光芒四射的自信保护了我,大猫一样的柔软又增添了我的保护意识。
她们甚至陪我忌口:只要我在,几乎没有人在食堂打过鱼、虾、辣的菜,而我家处理我忌口办法一直是如果大家吃鱼,我吃前一天的剩饭。
吴大夫要求的忌口非常非常少,只有辣椒和海鲜,而且这两样“也可以少吃一点,营养要均衡”。
不去医院的时候,有时候会四个人一起去小寨附近的一个冰淇淋小店里,名字已经记不住了,记住的是小木屋一样的装饰,很不错的冰淇淋,笑得出眼泪时候的大喘气。
有时候八个人去吃串串的火锅,我就趁乱悄悄吃一个辣汤的那一侧的粉红色鱼丸类柱状物,笑只吃油麦菜的梗,思齐是长颈鹿所以只吃叶子,笑会举起一只油麦菜说:我可以只吃你的梗吗?然后思齐就会斜睨着她收留她咬掉的剩下部分,大某会吃一点点就饱了,然后声称自己吃超级多,小惠非常会吃辣而且吃得又多又优雅。
有时候是在超市买了各种丸子在宿舍用小小的电饭煲煮火锅吃,仍然因为我而不能吃辣,电饭煲非常小,功率也小,东西放进去要盖上盖子好几分钟才能吃,我们就尽量多放东西进去,然后聊天喝酒看电影,打开盖子的一瞬间所有东西一抢而空,然后再填满,这样吃到几乎撑死。就这样在断断续续、逐渐将自己撑死的过程中,用思齐的电脑一起看了《霸王别姬》。
同一台电脑,我们还看了《色戒》、《我女朋友的男朋友》、《植物学家的女儿》、《盛夏光年》、《春光乍泄》、《色即是空》还有《天边一朵云》
这些是可以讲出来的。还有不能讲的就不讲了。
我并不知道忌口里包不包括酒精,医生看着我胆小土气的样子,没有做这类医嘱。我也驯服于自己的外表,没有勇气问出能不能饮酒这种话。可每次宿醉醒来,皮肤都似乎好了一些,不知道是啤酒里的雌激素还是精神舒缓了的效果。我上大学的时候非常爱喝酒,喜欢借着不负责任的鲁莽感愚蠢感探索和这些朋友的交集。喜欢说没有经过思考莫名留存在潜意识里的话,期待对方的反应,就像仍石头进水里,想要看到一个浪花。那些酒和着那些记不起来的对话悄悄蒸发了,留下的是见过彼此最愚蠢时刻的人们,成为对这个世界信赖的底线。
大学就随着皮肤慢慢好着,又在重庆获得了那片麻辣又水润的水土滋养,及至后来,新的小伙伴几乎不会意识到我曾有皮肤问题,病情在曲折前进循环上升,偶尔反复,会被好意询问是不是最近上火了。从重庆到天津,火锅、辣椒、鱼虾都不用回避,唯一威力无穷仍然不敢招惹的是鱿鱼君。
终于,皮肤问题慢慢要将我遗忘了
4日早上还没起床,感觉到眼睛肿无法完全睁开,全身发烫。7点爬起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全脸呈现绛紫色,肿到眼镜无法正常带进去。空空的宿舍,好像噩梦无法醒,好像镜子里变成陌生人,好像已经死去,好像在参演一部恐怖片。
这并不是第一次痘痘爆发。自从我小学2年级鼻翼长了一个小豆豆,内蒙古医院医生给开了含有激素的药物造成激素依赖之后,第3次造访了。每次出现都先是全脸被红色小颗粒覆盖,三天左右替换为密密麻麻遍布的小块死皮,然后皮肤脱落新的小颗粒再次覆盖全脸,周而复始。伴随浮肿,全身过敏似的痒,失眠,还有无边无尽的自卑和自厌。之后是大量的吃药、莫名其妙的治疗、没道理可讲的忌口。
第一次爆发是小学三年级,我当时最好的小朋友说,你看着好恶心。我发挥女汉子的蛮力把她推了一个跟头。直到小学结束,全班组织的集体活动,班会、春游、广播体操我全都因有碍观瞻没有资格参加,班主任老师说这是“为了班级荣誉”,也许也是因为没有送礼。
徘徊在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院、私人诊所之间,中医西医看遍,有时诊断为脂溢性皮炎,开些维生素吃着;有时诊断为湿疹,不让见水(不能洗脸,两周一洗澡);有时说是胎毒、有时说是血热……吃中药,忌口过辣椒、花椒、牛肉、羊肉、鸡蛋、白糖、鱼类、海鲜、花菜、芋头、紫菜、海带、韭菜……容易上火的不能吃、太寒凉的不能吃……奶奶说,亏他数的出来,他怎么不让忌米面呢~
吃了大量的中药,有丸药、汤药、粉状生药,有副作用,有时候胃痛恶心,有时候口臭多屁,医生说我血热的那一年吃的小丸药非常寒凉,以前冬天总是穿着秋衣满家跑的小闺女,搬着小板凳坐在炉子旁边捧着烤土豆还瑟瑟发抖……奶奶气的跺脚说这个药不能吃了,可不吃更好不了,还是坚持吃下去了
药效总是时好时坏,一开始都非常有用,吃了两个月就渐渐看不见效果了,可又不甘心,于是继续维持着。
第一次大规模好转是在六年级,不知道是药的作用,还是想到要毕业不由得开心,脸上的痘痘忽然就收缩领地集中在了鼻子上,虽然看着像酒糟鼻,我还是心满意足。
平安的度过了幸福的初中,脸上总有小范围不见好,中途小爆发几次,似乎大家都被青春痘困扰,没有人大惊小怪,老师公平正气、同学有趣善良,身边满满的善意,我一再不太自卑于自己的样子。
高中在高三压力下又不出意外的爆发了。也是被折腾疲惫了,再没有人把它当回事,似乎我就应该长成那样。私下里,我尝试了长跑出汗调节内分泌(每天早到学校一个小时,赶在没人的时候慢跑)、疯狂喝水想要“排毒”、用硫磺皂洗脸等臆想型治疗,未果。
在班主任张老师建议下,我又开始了吃中药的日子。这时又被诊断为湿疹。被神农中医医院骗去不少钱之后,治疗又陷入瓶颈。
可奇怪的是,高考结束之后一周内,痘痘再次消失的只剩鼻翼附近小片根据地。
因此我自我诊断它为精神疾病,并给它们命名为“焦虑”。
回到2007年8月4日。
强迫自己接受镜子里几乎看不出五官的番茄人是我本尊之后。我求助于当儿科医生的表姐,经姐姐推荐,8月5日,挂了西安市中医医院吴卫平医生的号,是姐姐的大学老师。
5日这天早晨,脸进一步发生恐怖的变形,每一个小颗粒顶端都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白色脓点。我开始不再像快坏掉的番茄,而是桑葚,如果当时被密恐患者看到,也许会害他瞬间昏倒。
初见吴大夫,他问我能不能拍张照片,“这是典型病例啊”,想到会被挂在医院走廊里的典型病例区,或者成为“治疗前”,我悲从中来,极度恐惧,说不出话来。医生看我木有说话,也许勉强流露出的眼神里还有生无可恋的光芒,就没再提这茬。
当天开了三付药,一个非常冷的名叫“冷喷”的治疗。“冷喷”后,脸消了一点肿,回学校去了师大路上的小药店熬药,一付药三块钱,分成三包,惯例是第二天才能取,大概是看我病入膏肓,下午四点就取了给我。本来机器熬得药比自家熬得清淡些,根据10年中的吃药经验,我觉得大概得以这样的外观度过剩下的大学生活。不曾想三副药还没吃完,8日早晨起床,头似乎轻了,跑去镜子前面看,所有白色脓点全部消失,脖子到下巴恢复正常颜色,脸上基本消肿,眼睛又能睁开,痘痘虽然在,人已经是人的样子。
于是,从98年第一次发病以来,我第一次因为这个病,对着镜子哭了。
终于确诊为激素依赖性皮炎,这是我十年里第一次听这个名字。它的症状会表现为脂溢性皮炎或者湿疹,非常难治,“要做好治病数年的心理准备”。
大一的暑假就这样献给医院了,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六点半坐公车1个多小时到市中心的中医医院,医生在就找他看看,不在就去排队做治疗,把粘稠的中药糊糊敷在脸上30分钟,再洗掉,冷喷1个小时。治疗室有空调,冷喷机喷出的药液(还是纯净水?)冰冷冰冷,躺在治疗床上盖了带来的毯子也经常冷的发抖,然而刚喷出来冻得人头疼的药液顺着我又红又烫的脸流淌下来到脖子的时候,已经变得有点烫人了,走出医院,西安的夏天37、8度,没勇气在饭馆见人,总是奔回学校吃饭,吃上饭通常要到下午2点,只有米线窗口营业,吃饭前喝一包中药是减肥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开学前一周,我发信息告诉654320的全体成员我的皮肤病犯了。其实最恐怖样子已经过去,现在只是一个长了一脸小红痘痘的普通人,可,放假她们离开的时候我的脸还是光滑的。笑最先回来,完全无视我的变化。俩人熬夜看了《死神来了》,一个假期都觉得还不如去死的我,忽然感觉死好可怕,吓得一夜没睡,第二天在去医院的公交车上仍然充满恐惧,原来人就是这么怂。晚上仍然害怕,屈婷回来了,陪睡了一夜,就是这么怂……
笑的座位是我们的影院,她和车臣一样,非常非常喜欢撺掇大家看恐怖片,和车臣不一样的是,她非常胆小,吓人或者不吓人的情节她都会捂眼睛,轰她一边去别看了她又义正言辞的说她没有全捂住,其实有在看的。看恐怖片的时候我们通常围绕在车某的座位上,因为她有大熊先生送的音响,恐怖音效比较好,而且车某总是在大家聚拢之后就抛弃我们,去和熊先生打一个非常漫长的电话。偶尔,在她不打电话的时候,车某总是瞪大着眼睛,不会漏掉鬼突然出现的每一个瞬间,你随着剧情耸震肩膀的时候,她还会用圆润的带有粤语腔的语气安慰你说“都是番茄酱/白床单/假发套啦”,同时两眼盯着画面,总之她几乎是最好的恐怖片伴侣。
我们都是恐怖片的爱好者,她们宿舍还曾自己拍过一个恐怖小剧,檬某披散着长发出演女鬼,那时候和我们602宿舍还不够熟,没有邀请我们共同参与,否则女鬼一定要小惠来演的,她的及腰长发那时大概还没有修剪去了。
小惠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话剧演员,我们以最简陋方式排演的《雷雨》,因她的出色出演和极拼的态度带动下,发挥出了这部经典应有的戏剧张力,获得了几次打断演出的掌声和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她用极短的时间背下了A4纸打印几十页的台词,当她背出台词的时候,她的语言、眼神、有时颤抖的嗓音都似乎就是周蘩漪了。她不仅在经典巨作中投入,排练学校的心理剧她也是饱含了她所感受到的全部情感。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永远不会骑墙,态度纯净又坚决,不需前思后想,不会左顾右盼,不会脚踩两只船,她爱你的时候会像匕首插入柔软的腹部,不触到手柄不会停止。
开学了,继续挤出没课的时间跑医院,这时期已经不需每天都去,一周三次、后来一次,后来每次开两周的药,吃完再去。
中药吃得久了抵抗力不太好,夏天有一次胃痛了很久,肚子里像有一根绳子在牵着,一直绞痛,吃进的所有食物都会吐出来,怎么吃下怎么吐,校医院拿了几次药都不好,十分不情愿的接受了大铮推荐的丸药,结果当天吃了立刻见效,分分钟就是一条好汉。
大二我有一段时间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抑郁或是某种社交恐惧症,我没有办法操作自己的躯体走向外界,每在公众场合被人看到都像是一种刑罚,让我更加厌恶自己。最严重时曾无法从床帘里面出来,只是一直坐在床上,看书或者循环播放看六人行。我整夜不眠,其他人仍然正常作息,除了给我带饭带书带笔记,她们视我为一切正常,不投诉我深夜电脑的光,不嫌弃带饭回来的麻烦。她们全方位的接受了最低落最不可控的我最糟糕的一面。在帘子里的我渐渐开始感到安全、平和、舒适,于是我可以出来了。
654320是我那段时间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持、一切支柱。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她们我能否神志清醒身体健康成绩合理的完成学业。
她们接纳满屋的中药臭味,帮我应付看病回不来时的点名,提前给我打饭,周末陪我去医院排队,带我去买衣服,和鑫买了同一款的牛仔裤、格子衬衣、T恤,买衣服是一件能够考量出一个人自我意识的活动,你希望自己穿着什么几乎就是你自我意识的样子。自卑自厌在商场的镜子前面无法遁形,手藏进口袋也不能抓住安全感,买衣服总是令我身心疲惫。只有鑫在旁边,我逛街才偶有收获。狮子座庞大而光芒四射的自信保护了我,大猫一样的柔软又增添了我的保护意识。
她们甚至陪我忌口:只要我在,几乎没有人在食堂打过鱼、虾、辣的菜,而我家处理我忌口办法一直是如果大家吃鱼,我吃前一天的剩饭。
吴大夫要求的忌口非常非常少,只有辣椒和海鲜,而且这两样“也可以少吃一点,营养要均衡”。
不去医院的时候,有时候会四个人一起去小寨附近的一个冰淇淋小店里,名字已经记不住了,记住的是小木屋一样的装饰,很不错的冰淇淋,笑得出眼泪时候的大喘气。
有时候八个人去吃串串的火锅,我就趁乱悄悄吃一个辣汤的那一侧的粉红色鱼丸类柱状物,笑只吃油麦菜的梗,思齐是长颈鹿所以只吃叶子,笑会举起一只油麦菜说:我可以只吃你的梗吗?然后思齐就会斜睨着她收留她咬掉的剩下部分,大某会吃一点点就饱了,然后声称自己吃超级多,小惠非常会吃辣而且吃得又多又优雅。
有时候是在超市买了各种丸子在宿舍用小小的电饭煲煮火锅吃,仍然因为我而不能吃辣,电饭煲非常小,功率也小,东西放进去要盖上盖子好几分钟才能吃,我们就尽量多放东西进去,然后聊天喝酒看电影,打开盖子的一瞬间所有东西一抢而空,然后再填满,这样吃到几乎撑死。就这样在断断续续、逐渐将自己撑死的过程中,用思齐的电脑一起看了《霸王别姬》。
同一台电脑,我们还看了《色戒》、《我女朋友的男朋友》、《植物学家的女儿》、《盛夏光年》、《春光乍泄》、《色即是空》还有《天边一朵云》
这些是可以讲出来的。还有不能讲的就不讲了。
我并不知道忌口里包不包括酒精,医生看着我胆小土气的样子,没有做这类医嘱。我也驯服于自己的外表,没有勇气问出能不能饮酒这种话。可每次宿醉醒来,皮肤都似乎好了一些,不知道是啤酒里的雌激素还是精神舒缓了的效果。我上大学的时候非常爱喝酒,喜欢借着不负责任的鲁莽感愚蠢感探索和这些朋友的交集。喜欢说没有经过思考莫名留存在潜意识里的话,期待对方的反应,就像仍石头进水里,想要看到一个浪花。那些酒和着那些记不起来的对话悄悄蒸发了,留下的是见过彼此最愚蠢时刻的人们,成为对这个世界信赖的底线。
大学就随着皮肤慢慢好着,又在重庆获得了那片麻辣又水润的水土滋养,及至后来,新的小伙伴几乎不会意识到我曾有皮肤问题,病情在曲折前进循环上升,偶尔反复,会被好意询问是不是最近上火了。从重庆到天津,火锅、辣椒、鱼虾都不用回避,唯一威力无穷仍然不敢招惹的是鱿鱼君。
终于,皮肤问题慢慢要将我遗忘了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