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绢记:千金小姐的亲笔情书寄错了之后……
作者:惘秋
【编者按:本文选自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迷绢记》。名门闺秀梁婉对捕快萧检一见倾心,在绢帕上写了一首情意绵绵的蝶恋花,委托丫鬟转交萧检以诉衷肠。结果,绢帕阴差阳错落到了萧检的兄弟卓慎谈的手上,又被卓慎谈暗恋的师妹夏玲儿看到……好事从来由错误,何不乱点鸳鸯谱?】
第一幕:无巧不成卓
第一出:女儿心
好事从来由错误。
梁婉总是这样心想,当初她要是没回头就好了。
那日萧检走过,她偏偏就这样多看了两眼,结果直到如今依旧魂不守舍,仔细想想她可真不知臊。身在闺阁却想着男人,若是传将出去,她怕是再也没脸见任何人了。
不过幸好这个秘密除了她,只有她的贴身丫鬟小翠知道。小翠是梁婉最信任的心腹,同时也是她的好姐妹。每当梁婉独倚栏杆凭窗远眺深闺哀叹时,小翠总是劝她,“小姐不用担心,萧大人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人,谁见了都会心动的。小姐心里念着他,绝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可纵然知道如此又有何用呢?”梁婉哀怨道,“便是这种谁见了都会心动的才让人更伤心呢,谁晓得除了我还有谁念着他呢?更何况空我念他又有何用?他怕是连我是谁都不知道吧。”
“不,不会的,”小翠忙打圆场。可也只有这主仆二人心里清楚,那萧检怕还真不知道谁是梁婉呢!
萧检萧大人乃是捕役司赫赫有名的四大名捕之一。此人风流英俊,长身玉立,仪态翩翩,武艺高强,既是都城内数一数二的美男子,又是江湖上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样的男人若站在女人的面前,非要人不动心也着实勉强了些。
因此,众所周知,萧检有很多人喜欢,梁婉最多算是其中一个。
梁婉出身名门,祖辈在朝当官,母亲是富家小姐,虽然如今梁家一心行商已不再过问朝政,可说到底背景雄厚,家业之大便是在朝也可说上两句,在都城内怎么说都是有面子的人物。
按理说,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出身,梁婉什么青年才俊没见过,以萧检的江湖地位恐怕还没资格入她的凤眼。可不巧的是梁婉偏偏就相中了萧检,而且只一眼就再也没把这人忘记过。
这事儿说来也巧。梁婉平日里足不出户,喜欢在家写诗抚琴,可偏就那日来了兴致,闻得二街口前有人搞了戏台子,于是便拉着小翠带着仆人到二街口听人唱戏。梁小姐出门虽不讲排场,可安全总是要考虑的,因而老管家便替她在临近的一间茶楼包了个上好的雅座,容梁小姐一个人品茗赏景,游乐听戏。
结果戏到一半,东街上有人纵马飞奔,惹得一路吵吵嚷嚷。梁婉一时被吵闹声吸引,听不见戏子的声音,于是生出好奇,回头朝窗外张望了两眼,正见一俊秀男子于人群中轻功一跃,纵上马背,一手制住那纵马狂徒一手牵住马绳,轻一使劲,本是狂奔的马儿只往前又甩了两步便慢慢停了下来,温顺的模样就好像这才是它的主人家一样。
险些葬身马蹄下的围观群众自然齐齐喝彩,而这武艺高强的俊秀男子则是从容的向周围人回了个礼,便拽着那纵马狂徒径自离开了二街口。那男人轻身上下的潇洒姿态看在梁婉眼里,当真如白鹤翻飞凤凰展翅,迷人到炫目,迷人到动心,迷人到有那么一刻她竟有些怀疑,那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的?
若天底下真有这样完美的男人,她梁婉又怎么可能没见过?
于是梁婉再也没有忘记这男人。她差人暗中打听,才得知那人原来便是捕役司四大名捕之一的萧检,乃是个都城少女间口耳相传的好人物。梁婉以前曾在陈家千金那儿听闻过这人的名字,当时还只是有些好奇,奇到底是谁家男子能让她一贯娇羞的陈妹妹记在心上。谁知如今一见,梁婉忍不住羞涩的想,她的表现可能还及不上陈妹妹呢。
“哎,”梁婉想着想着,又叹了口气。
眼见小姐这般愁闷,小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日梁婉听戏,小翠陪在身旁,自然也见到了萧检挺身而出的英姿。她也是女儿家,也一样为这陌生男子的英姿深深着迷,如何能不懂梁婉的心思?可不管这萧检萧大人到底是什么人物,在小翠的心里永远都还是梁婉最重要。因此见梁婉长吁短叹茶饭不思,小翠心里也很难过。
梁婉一声叹,小翠终于忍不住道,“小姐别叹了,再叹,这萧大人也不可能从院子外面直接蹦到咱这儿来不是?”
“话虽如此,可我偏就忘不了他,你要我如何是好?”梁婉嗔怪地望了小翠一眼,两条浅浅的细眉都拧成了一个小小的结,“他永远都不会知道我喜欢他,就好像他永远都不会知道陈妹妹喜欢他一样。昔日见陈妹妹这般痴痴苦思,我还曾笑妹妹傻,可如今看来,傻的又何止妹妹一个?”
梁婉说着说着,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小翠越听越急,可她到底无能为力。若她有这个能力把萧检绑到小姐面前,怕是早已做了,至于其他的办法,小翠左思右想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于是她只好结结巴巴道,“那小姐就让他知道呗!若是左右无缘分,又何苦把情谊憋在心里。更何况,小姐又怎知萧大人一定会拒绝呢?”
梁婉本是叹着气,闻言忽然愣了下。她一惊,觉得这念头未免太不切实际,可转念一想,她又怎的确信这念头真的不行?于是她回过头,眨眨眼,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让他知道我……”
“哎呀呀,小翠只是小丫鬟,刚才只随口说说,小姐可不要见怪,”虽然话是自己说的,但小翠也本能觉得不行,然而面对梁婉略带期望的眼神,小翠想了想,最终小心翼翼补了句,“小丫鬟只有笨办法。小翠刚才只是想,萧大人既是那什么江湖人,想必就喜欢痛痛快快。因此小姐与其苦思,何不一吐为快?搞不好大家都和小姐想的一样,所以萧大人这朵花才没有佳人配!”
“就是朵花,也是朵金色的花,”梁婉听着面上一红,轻轻戳了戳小翠的脑门。小翠故意做了个鬼脸,身子缩了下,惹得梁婉更是娇羞,“不过你说的也对。与其苦思,何不一吐为快,也总好过本小姐日思夜想。只是……”
梁婉回望了一眼闺房。闺房小巧别致,乃是待字闺中的少女最为贴心的小卧,这样的景色提醒着梁婉自己千金大小姐的身份,因此让她对自己的决定不免有些踟蹰,“只是万一他拒绝我,那我岂不是失了脸面?万一被陈妹妹几个知道,我梁婉还要如何抬得起头?”
她像是在喃喃自语,方才片刻的欣喜正隐隐消散。小翠不知该劝些什么,正是犹豫,忽然梁婉一抚掌,脸上勾起一抹俏皮的亮色,“有了。”
小翠不明所以的望着梁婉,但见梁婉莲步轻摇,坐到桌案前,从怀里掏出一方锦织丝绢,放到桌面展开。她好奇的上前两步,见梁婉抿唇思忖,认真想了想,接着便提起笔,在那方丝绢上行云流水的写了起来。小翠稍识得几个字,知道自家小姐正是才思敏捷,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直等到梁婉停笔,捧起丝绢,轻轻地吹了吹上面的墨迹。
“蝶恋花……小姐你写的真好,”小翠夸奖道。
梁婉睨了她一眼,好笑道,“你懂什么是好?”
“小翠是不懂,”小丫鬟扬着头,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也不该我懂。”
梁婉的脸上顿显红云,自己都对这大胆的行动感到不可思议。她捧着丝绢左看右看,心想便是其他人不懂,该懂的那个能懂吗?
她有些踟蹰,有些犹豫,一会儿觉得自己的字未免不好看,一会儿又觉得墨迹化得实在不美观。可说到底这诗写都写了,若不交给对的人,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小翠见梁婉好半天不语,忍不住问道,“小姐,不如让小翠把这丝绢给那懂的人瞧瞧?”
梁婉握着拳头,点了点头,最终把丝绢给了小翠。她想想不放心,于是又叮嘱了一句,“可千万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小翠向来最懂梁婉,因而郑重其事地接过手绢,说道,“明白,小姐请放心,小翠定把这手绢交给萧大人。”
梁婉闻言赶忙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嘘,不要让其他人听到。”
小翠赶忙答应,于是便揣着手绢悄无声息地从院后门溜到了大街上。虽然她平日里没什么机会前往庙宇威严的捕役司,但她好歹也是在梁家长大的,都城的路熟得很,不多时便摸到了捕役司门口。
然而直等找到捕役司门口,原本信心满满想要促成小姐因缘的小翠才赫然发现一个她从未想过的问题,那就是她显然不记得那庙宇威严的捕役司本就不是给她这样的小丫鬟准备的。因此要见萧检,可没有那么容易。
捕役司门口值班的捕快面目凶狠人高马大,守在大门两侧犹如金刚门神,能让牛鬼蛇神都退避三舍,更不用说是小翠这样的小姑娘。小翠自诩平日里也见过几个捕快,可既不是今日守门的几个,也没有守门的这般凶狠,这让她一时慌了手脚。
她站在远处的阴影里不断的深呼吸,不行,不能退缩,这丝绢绝对要交出去才行。
于是做了两个深呼吸,小翠大着胆子走到捕役司门口。门口的捕快瞅了她一眼,手没有从刀把上放下来,“你干什么的?”
“我要找你们当家的,”小翠鼓起勇气,脸涨得通红,“我找你们当家的有事。”
她没有直接喊出萧检的名字,一来梁婉有言在前,不想把此事搞得满城风雨,二来小翠也没这个胆子。要她不动摇地和面前的守门捕快四目对视已然耗尽她全部的力气,她那里还敢把那个既潇洒又威风的大捕头喊出来吓到自己?
守门的捕快嘴角勾起一个冷笑,“当家的在忙,见不了你。你要是有事,我可以代为转达。要是没事的话,你可以走了。”
话没说上两句,守门捕快已经下了逐客令,这让小翠觉得很委屈。她还想强辩,可对方没有一点退步的意思。小翠心里恼怒地想,怎的捕快还长得不一样,同样都是捕役司的,这人怎么差别这么多呢?
“想清楚没?想清楚就赶紧走吧,这里不是小姑娘该来的地方,”另一个守门的似是好心,语气较同僚温和许多。小翠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从怀里掏出那块折得整整齐齐的丝绢,攥在手里,然后犹豫了一下,突然一把塞到面前的壮汉手里。那捕快被惊了一下,差点本能就想动手,可谁知小翠仗着人小,早就几步跳下台阶。她朝门口扬起头,字正腔圆道,“把这个交给你们当家的萧大人,他懂的。”
说着小翠便离开了。
“交给谁?”小翠声音小,那捕快一时不察,觉得摸不着头脑。
边上的同僚想了想说道,“她好像说了当家的大人。”
那捕快不明所以,瞥了眼手里的玩意,显然是女孩子家的丝绢。大男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的神色,“算了,管他呢,给当家的便是了。”
说着那捕快便进了门,逮着一人便把丝绢塞了过去,“刚门口来一姑娘,给了我这个玩意。说是给当家的大人,你帮我捎进屋给大人。”
“好了,这就给当家的拿着。”那人一口答应,当即便折返回了里屋。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锦织丝绢犹如长了翅膀的小鸟,从门禁森严的梁府大院飞到了门禁森严的捕役司内,飞到了捕役司当家的手上。
“大哥,”议事厅的门口,一人拿着丝绢匆匆走进屋,“刚有人在外送了这个过来,说是给大哥你的。”
“谁给我的?”捕役司当家卓慎谈回过身,奇怪地问道。
【选段结束,免费阅读全文请戳: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迷绢记》;免费阅读更多最新入围作品。】
【编者按:本文选自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迷绢记》。名门闺秀梁婉对捕快萧检一见倾心,在绢帕上写了一首情意绵绵的蝶恋花,委托丫鬟转交萧检以诉衷肠。结果,绢帕阴差阳错落到了萧检的兄弟卓慎谈的手上,又被卓慎谈暗恋的师妹夏玲儿看到……好事从来由错误,何不乱点鸳鸯谱?】
第一幕:无巧不成卓
第一出:女儿心
好事从来由错误。
梁婉总是这样心想,当初她要是没回头就好了。
那日萧检走过,她偏偏就这样多看了两眼,结果直到如今依旧魂不守舍,仔细想想她可真不知臊。身在闺阁却想着男人,若是传将出去,她怕是再也没脸见任何人了。
不过幸好这个秘密除了她,只有她的贴身丫鬟小翠知道。小翠是梁婉最信任的心腹,同时也是她的好姐妹。每当梁婉独倚栏杆凭窗远眺深闺哀叹时,小翠总是劝她,“小姐不用担心,萧大人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人,谁见了都会心动的。小姐心里念着他,绝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可纵然知道如此又有何用呢?”梁婉哀怨道,“便是这种谁见了都会心动的才让人更伤心呢,谁晓得除了我还有谁念着他呢?更何况空我念他又有何用?他怕是连我是谁都不知道吧。”
“不,不会的,”小翠忙打圆场。可也只有这主仆二人心里清楚,那萧检怕还真不知道谁是梁婉呢!
萧检萧大人乃是捕役司赫赫有名的四大名捕之一。此人风流英俊,长身玉立,仪态翩翩,武艺高强,既是都城内数一数二的美男子,又是江湖上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样的男人若站在女人的面前,非要人不动心也着实勉强了些。
因此,众所周知,萧检有很多人喜欢,梁婉最多算是其中一个。
梁婉出身名门,祖辈在朝当官,母亲是富家小姐,虽然如今梁家一心行商已不再过问朝政,可说到底背景雄厚,家业之大便是在朝也可说上两句,在都城内怎么说都是有面子的人物。
按理说,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出身,梁婉什么青年才俊没见过,以萧检的江湖地位恐怕还没资格入她的凤眼。可不巧的是梁婉偏偏就相中了萧检,而且只一眼就再也没把这人忘记过。
这事儿说来也巧。梁婉平日里足不出户,喜欢在家写诗抚琴,可偏就那日来了兴致,闻得二街口前有人搞了戏台子,于是便拉着小翠带着仆人到二街口听人唱戏。梁小姐出门虽不讲排场,可安全总是要考虑的,因而老管家便替她在临近的一间茶楼包了个上好的雅座,容梁小姐一个人品茗赏景,游乐听戏。
结果戏到一半,东街上有人纵马飞奔,惹得一路吵吵嚷嚷。梁婉一时被吵闹声吸引,听不见戏子的声音,于是生出好奇,回头朝窗外张望了两眼,正见一俊秀男子于人群中轻功一跃,纵上马背,一手制住那纵马狂徒一手牵住马绳,轻一使劲,本是狂奔的马儿只往前又甩了两步便慢慢停了下来,温顺的模样就好像这才是它的主人家一样。
险些葬身马蹄下的围观群众自然齐齐喝彩,而这武艺高强的俊秀男子则是从容的向周围人回了个礼,便拽着那纵马狂徒径自离开了二街口。那男人轻身上下的潇洒姿态看在梁婉眼里,当真如白鹤翻飞凤凰展翅,迷人到炫目,迷人到动心,迷人到有那么一刻她竟有些怀疑,那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的?
若天底下真有这样完美的男人,她梁婉又怎么可能没见过?
于是梁婉再也没有忘记这男人。她差人暗中打听,才得知那人原来便是捕役司四大名捕之一的萧检,乃是个都城少女间口耳相传的好人物。梁婉以前曾在陈家千金那儿听闻过这人的名字,当时还只是有些好奇,奇到底是谁家男子能让她一贯娇羞的陈妹妹记在心上。谁知如今一见,梁婉忍不住羞涩的想,她的表现可能还及不上陈妹妹呢。
“哎,”梁婉想着想着,又叹了口气。
眼见小姐这般愁闷,小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日梁婉听戏,小翠陪在身旁,自然也见到了萧检挺身而出的英姿。她也是女儿家,也一样为这陌生男子的英姿深深着迷,如何能不懂梁婉的心思?可不管这萧检萧大人到底是什么人物,在小翠的心里永远都还是梁婉最重要。因此见梁婉长吁短叹茶饭不思,小翠心里也很难过。
梁婉一声叹,小翠终于忍不住道,“小姐别叹了,再叹,这萧大人也不可能从院子外面直接蹦到咱这儿来不是?”
“话虽如此,可我偏就忘不了他,你要我如何是好?”梁婉嗔怪地望了小翠一眼,两条浅浅的细眉都拧成了一个小小的结,“他永远都不会知道我喜欢他,就好像他永远都不会知道陈妹妹喜欢他一样。昔日见陈妹妹这般痴痴苦思,我还曾笑妹妹傻,可如今看来,傻的又何止妹妹一个?”
梁婉说着说着,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小翠越听越急,可她到底无能为力。若她有这个能力把萧检绑到小姐面前,怕是早已做了,至于其他的办法,小翠左思右想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于是她只好结结巴巴道,“那小姐就让他知道呗!若是左右无缘分,又何苦把情谊憋在心里。更何况,小姐又怎知萧大人一定会拒绝呢?”
梁婉本是叹着气,闻言忽然愣了下。她一惊,觉得这念头未免太不切实际,可转念一想,她又怎的确信这念头真的不行?于是她回过头,眨眨眼,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让他知道我……”
“哎呀呀,小翠只是小丫鬟,刚才只随口说说,小姐可不要见怪,”虽然话是自己说的,但小翠也本能觉得不行,然而面对梁婉略带期望的眼神,小翠想了想,最终小心翼翼补了句,“小丫鬟只有笨办法。小翠刚才只是想,萧大人既是那什么江湖人,想必就喜欢痛痛快快。因此小姐与其苦思,何不一吐为快?搞不好大家都和小姐想的一样,所以萧大人这朵花才没有佳人配!”
“就是朵花,也是朵金色的花,”梁婉听着面上一红,轻轻戳了戳小翠的脑门。小翠故意做了个鬼脸,身子缩了下,惹得梁婉更是娇羞,“不过你说的也对。与其苦思,何不一吐为快,也总好过本小姐日思夜想。只是……”
梁婉回望了一眼闺房。闺房小巧别致,乃是待字闺中的少女最为贴心的小卧,这样的景色提醒着梁婉自己千金大小姐的身份,因此让她对自己的决定不免有些踟蹰,“只是万一他拒绝我,那我岂不是失了脸面?万一被陈妹妹几个知道,我梁婉还要如何抬得起头?”
她像是在喃喃自语,方才片刻的欣喜正隐隐消散。小翠不知该劝些什么,正是犹豫,忽然梁婉一抚掌,脸上勾起一抹俏皮的亮色,“有了。”
小翠不明所以的望着梁婉,但见梁婉莲步轻摇,坐到桌案前,从怀里掏出一方锦织丝绢,放到桌面展开。她好奇的上前两步,见梁婉抿唇思忖,认真想了想,接着便提起笔,在那方丝绢上行云流水的写了起来。小翠稍识得几个字,知道自家小姐正是才思敏捷,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直等到梁婉停笔,捧起丝绢,轻轻地吹了吹上面的墨迹。
“蝶恋花……小姐你写的真好,”小翠夸奖道。
梁婉睨了她一眼,好笑道,“你懂什么是好?”
“小翠是不懂,”小丫鬟扬着头,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也不该我懂。”
梁婉的脸上顿显红云,自己都对这大胆的行动感到不可思议。她捧着丝绢左看右看,心想便是其他人不懂,该懂的那个能懂吗?
她有些踟蹰,有些犹豫,一会儿觉得自己的字未免不好看,一会儿又觉得墨迹化得实在不美观。可说到底这诗写都写了,若不交给对的人,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小翠见梁婉好半天不语,忍不住问道,“小姐,不如让小翠把这丝绢给那懂的人瞧瞧?”
梁婉握着拳头,点了点头,最终把丝绢给了小翠。她想想不放心,于是又叮嘱了一句,“可千万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小翠向来最懂梁婉,因而郑重其事地接过手绢,说道,“明白,小姐请放心,小翠定把这手绢交给萧大人。”
梁婉闻言赶忙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嘘,不要让其他人听到。”
小翠赶忙答应,于是便揣着手绢悄无声息地从院后门溜到了大街上。虽然她平日里没什么机会前往庙宇威严的捕役司,但她好歹也是在梁家长大的,都城的路熟得很,不多时便摸到了捕役司门口。
然而直等找到捕役司门口,原本信心满满想要促成小姐因缘的小翠才赫然发现一个她从未想过的问题,那就是她显然不记得那庙宇威严的捕役司本就不是给她这样的小丫鬟准备的。因此要见萧检,可没有那么容易。
捕役司门口值班的捕快面目凶狠人高马大,守在大门两侧犹如金刚门神,能让牛鬼蛇神都退避三舍,更不用说是小翠这样的小姑娘。小翠自诩平日里也见过几个捕快,可既不是今日守门的几个,也没有守门的这般凶狠,这让她一时慌了手脚。
她站在远处的阴影里不断的深呼吸,不行,不能退缩,这丝绢绝对要交出去才行。
于是做了两个深呼吸,小翠大着胆子走到捕役司门口。门口的捕快瞅了她一眼,手没有从刀把上放下来,“你干什么的?”
“我要找你们当家的,”小翠鼓起勇气,脸涨得通红,“我找你们当家的有事。”
她没有直接喊出萧检的名字,一来梁婉有言在前,不想把此事搞得满城风雨,二来小翠也没这个胆子。要她不动摇地和面前的守门捕快四目对视已然耗尽她全部的力气,她那里还敢把那个既潇洒又威风的大捕头喊出来吓到自己?
守门的捕快嘴角勾起一个冷笑,“当家的在忙,见不了你。你要是有事,我可以代为转达。要是没事的话,你可以走了。”
话没说上两句,守门捕快已经下了逐客令,这让小翠觉得很委屈。她还想强辩,可对方没有一点退步的意思。小翠心里恼怒地想,怎的捕快还长得不一样,同样都是捕役司的,这人怎么差别这么多呢?
“想清楚没?想清楚就赶紧走吧,这里不是小姑娘该来的地方,”另一个守门的似是好心,语气较同僚温和许多。小翠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从怀里掏出那块折得整整齐齐的丝绢,攥在手里,然后犹豫了一下,突然一把塞到面前的壮汉手里。那捕快被惊了一下,差点本能就想动手,可谁知小翠仗着人小,早就几步跳下台阶。她朝门口扬起头,字正腔圆道,“把这个交给你们当家的萧大人,他懂的。”
说着小翠便离开了。
“交给谁?”小翠声音小,那捕快一时不察,觉得摸不着头脑。
边上的同僚想了想说道,“她好像说了当家的大人。”
那捕快不明所以,瞥了眼手里的玩意,显然是女孩子家的丝绢。大男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的神色,“算了,管他呢,给当家的便是了。”
说着那捕快便进了门,逮着一人便把丝绢塞了过去,“刚门口来一姑娘,给了我这个玩意。说是给当家的大人,你帮我捎进屋给大人。”
“好了,这就给当家的拿着。”那人一口答应,当即便折返回了里屋。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锦织丝绢犹如长了翅膀的小鸟,从门禁森严的梁府大院飞到了门禁森严的捕役司内,飞到了捕役司当家的手上。
“大哥,”议事厅的门口,一人拿着丝绢匆匆走进屋,“刚有人在外送了这个过来,说是给大哥你的。”
“谁给我的?”捕役司当家卓慎谈回过身,奇怪地问道。
【选段结束,免费阅读全文请戳: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迷绢记》;免费阅读更多最新入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