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学概论》读后感
![]() |
《出版学概论》 易图强 |
作者: 易图强 2008年3月第1版
作者在序言中说写教材比写专著更难,因为专著虽要求原创,但可以是一己之见,可求“片面的深刻”;教材则应集人之大成,讲求普适性,讲求严谨和成熟。以这个标准衡量的话,这本书还是不错的。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分别为学科概貌、学理、业务、前景展望。
学科概貌板块细分为三章:出版学概说、出版研究综述、出版的历史回顾。出版学概说一章中,作者罗列了具有代表性的各家之言,对出版的含义、学科性质、定位做了详尽的解释。出版研究一章中作者系统介绍了研究历程,对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第三章为出版史,作者不仅简要介绍了我国的出版史,还介绍了国外的出版史。(如在我国近现代出版业中稍用笔墨叙述一下港澳台地区的出版业情况就更完善了)
学理板块包括六章,分别为出版功能、出版物、出版资源、出版人员、出版关系、出版效益。出版功能主要为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娱乐五个方面的功能。前面四个功能毋庸置疑是很重要的,但我觉得在现在娱乐泛化的时代,重视娱乐功能也是必要的,不必要想当然地认为具有娱乐性就丧失了教育功能。以儿童绘本为例,孩子一般都是以愉悦的心情打开画册的,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因此如果一本书既能让人喜欢读又能含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意义,它的市场前景应该比较可观。第五章为出版物,介绍了出版物的基本知识,如果将其他类型的出版物也简单介绍一下会更全面。第六章为出版资源,介绍了出版资源的特点、类型。出版资源中的信息资源在当今尤为重要,大数据、互联网+等现象的出现都需要信息资源的支撑。出版从业者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懂得开发信息资源,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第七章为出版人员,主要谈及出版人员的修养与素质、能力与技能。第八章为出版关系,除了传统常强调的与读者、作者的关系之外,本书作者还论述了与政府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在于政府的关系中,作者提出了政府应参与监控、管理,但不应过分干预经营的观点,这个观点是适宜的。
业务板块分为出版物编辑工作、出版物整体设计、出版物市场营销、出版的其他业务四章。编辑工作主要由采集信息、选题策划、组稿与审稿、加工整理。整体设计主要为如何呈现出版物的问题。市场营销的最终对象为读者,因此需要找准出版物的读者定位,做到精准营销。其他业务包含出版合同及其签订与版权贸易两节内容。
前景展望板块分为两章:十四章媒介技术革新与数字出版的兴起、十五章我国出版业属性的变化与出版改革。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出版业越来越重视数字出版,文化产业升级、媒介融合出版等话题频繁出现于出版类报纸与期刊。出版业的改革已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出版传媒集团纷纷成立、融资上市成为潮流。
作为出版专业的一本教材,本书覆盖面广,既融合了诸家之言,也在部分章节中展示了作者的智慧,如关于读者群体的变化,如何充分利用出版资源,出版媒介与出版形态的变化,我国出版业属性的变化与出版改革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