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很聪明却学习不好?原因竟是这样
1
为什么孩子很聪明,却学习不好?
小辉这学期刚刚升入五年级,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下水平:全班48个孩子,小辉排在35-40之间。
妈妈为此很焦虑。更令她抓狂的是,小辉写作业非常拖拉磨蹭,才开学不久,每天晚上要到快11点才能写完笔头作业,根本没有时间预习就洗漱上床了,早上6点20就要起床,严重睡眠不足。
小辉妈问我有没有办法让孩子写作业快一点,成绩好一点。
她说小辉从小聪明伶俐,人见人夸:上幼儿园就认识好多字,还会背诵不少古诗。那时他开朗大方,见人都主动打招呼问好。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情况开始越来越糟:一年级时他的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二年级变成中等,然后每况愈下。孩子开始变得不自信,宅在家里不外出,见人也不爱打招呼了。
老师说小辉上课老走神,写作业动作特别慢。
每天没有时间预习和复习,人家学三遍他只学一遍,这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呢?
生活中像小辉这样的孩子很多,他们并不笨甚至还很聪明,可就是学习成绩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的注意力出了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不专心听讲,写作业时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去厨房拿个水果吃,一会儿又回头跟妈妈说句话。”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真实写照。
百里挑一的学霸或者必须智商出众,就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努力程度而言,还根本没有到拼智商的程度。
2
注意力不集中的常见原因
☞生理原因
智力落后、多动症、自闭症等患儿,由于大脑神经发育方面的原因,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信息接收方面存在一些特殊性。比如有的孩子对于听觉不敏感,对于视觉比较敏感,他们“听”课容易走神,但是看书或者动手做实验,则不容易走神。有的孩子则正好相反,更依赖听觉获得信息。
孩子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注意力,如孩子生病了或者严重睡眠不足,注意力自然难以集中。
☞外部环境
老师讲课的方式比较单调枯燥,无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教室外面有突发事件发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突然有人大喊一声,大家条件反射地都会转过头去看一眼。
视线范围内有过多的物品,或者是环境过于杂乱无章,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的内容太难或者太简单。太难了孩子听不懂,自然容易走神,太简单了孩子觉得很无聊,也容易走神。
☞孩子自身的原因
对学习目标不认可,学习缺乏主动性。
有很多孩子,每天需要父母不断催促才愿意写作业,他们总以为学习是父母的事情。
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有的孩子偏科比较严重,喜欢的科目,上课时能认真听讲,作业写得又对又快,不喜欢的科目,上课则时常走神,作业也完成得不理想。
孩子的情绪状况,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焦虑、缺乏安全感、抑郁的孩子,受负面情绪的影响,学习时容易不专心。
☞孩子养成了“坏习惯”
以下事情,对孩子的注意力伤害很大:
1)看电视或打电子游戏
电视节目或者电子游戏的画面和声音都在不断地变化,对孩子来说,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属于强刺激,如果孩子较长时间看电视或打游戏,那么他的眼睛和耳朵,就习惯了这样快速变化的刺激。
而上课时,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授课,无论画面还是声音都不可能快速变化。那么习惯了看电视和打游戏的孩子,就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很慢”的刺激,自然容易走神,他们也很难安静地看书或者写作业。
这就好比一个人习惯了重口味的饮食,再去吃清淡的饭菜会觉得没胃口。
2)家长不断“打扰”
有的家长爱子心切,在年幼的宝宝学习或者玩耍的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打断孩子的思维活动。
询问孩子问题:你看见什么啦?这个是什么颜色的?你搭的是高楼吗?
督促提醒:你要认真一点!你动作要快一点!这里涂红色更好看!
总担心饿着或者渴着孩子:吃个苹果吧!你要不要喝点水?
所有类似的行为都是在打断孩子,使得孩子的注意力从任务上转移到父母的问题上来,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品质就会受到影响。
3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10条建议
专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除了先天存在生理缺陷导致注意力容易分散外,绝大多数人通过后天的培养,都可以获得良好的专注力。
☞少看电视或打电子游戏,家长少打扰
幼儿专心玩耍时,切勿“打扰”。尽量少询问和督促,即使到了饭点也不妨等孩子结束正在进行的任务,一时半会儿孩子是饿不坏也渴不坏的。
让孩子从小养成专注做事情的好习惯,真是至关重要!
☞文具和日用品越简单越好
花哨复杂的文具和日用品,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
有的文具盒附带许多功能:指南针、削铅笔、放大镜、量角器... ...有的铅笔上印满了公主或者米老鼠等卡通人物,有的橡皮形状非常俏皮可爱。
这些都可能在孩子上课的过程中,吸引孩子的目光,让孩子忍不住去把玩。
有的孩子衣服上装饰过多,也可能导致孩子上课分心。
☞书桌越整洁越好
如果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书桌上堆满杂物,或者学习用品杂乱无章,孩子就会忍不住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时间就这样静悄悄地溜走了。
而且杂乱无章的书桌,会让孩子找不到要用的书本文具,需额外花时间翻找。
☞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进行适度预习
爸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的气质特征(《孩子的气质特征都不了解,谈什么教育?》)
如果你的孩子偏向于多血质类型,那他可能反应迅速,但是注意力比较容易转移,因此不建议多血质的孩子预习太深太广,以免孩子上课的时候,认为老师讲的自己都知道了,觉得无聊而走神。
如果你的孩子偏向于粘液质类型,那他可能反应较缓慢,注意力不容易转移。粘液质的孩子一定要多预习,这样上课时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不至于因为听不懂而走神。
☞要求孩子上课要举手
如果孩子想着要举手回答问题,他就必须时刻紧跟老师的步伐,专心听讲,明白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勤于动脑。
☞要求孩子上课做笔记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培养他上课做笔记的好习惯。做笔记的动作,可以让孩子的思维更长时间地保持在“听课”这一任务上。
年龄小的孩子,写字速度慢无法做笔记,那么可以让他在书上划出重点。
☞写作业时使用“计时器”
对于写作业拖拉磨蹭的孩子,建议准备一个小小的计时器。每一项作业需要多少时间,事先做好计划。(具体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凭经验或者咨询老师,最初可以稍微制定得宽松一点,以确保孩子能够完成。)
然后调好定时器,如果孩子按时完成了一项作业,就立即予以表扬。这样就把“专心写作业”这个大目标,分解成了一项项的小任务。
☞关注孩子的情绪
对上课走神和写作业磨蹭的孩子,努力发现他的优点和亮点,多表扬和肯定,减少批评和催促。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通常自信心不足,我们要多给予肯定,才能让孩子逐渐恢复自信。
妈妈们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催促和吼叫,不把焦虑等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学习主动性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适当和他谈谈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培养他的学习主动性,让他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低年级的孩子如果写不完作业,可以让他接受老师的处罚,让他渐渐意识到学习不是家长的事。
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都没有一节课那么长,因此上课走神是正常现象,但是走神了一定要及时“回来”,这就要靠自己的意志力了。
☞其他方面
早睡早起,多做运动,睡眠充足、身体健康的孩子,注意力更集中。
作者诺曦妈妈
为什么孩子很聪明,却学习不好?
小辉这学期刚刚升入五年级,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下水平:全班48个孩子,小辉排在35-40之间。
妈妈为此很焦虑。更令她抓狂的是,小辉写作业非常拖拉磨蹭,才开学不久,每天晚上要到快11点才能写完笔头作业,根本没有时间预习就洗漱上床了,早上6点20就要起床,严重睡眠不足。
小辉妈问我有没有办法让孩子写作业快一点,成绩好一点。
她说小辉从小聪明伶俐,人见人夸:上幼儿园就认识好多字,还会背诵不少古诗。那时他开朗大方,见人都主动打招呼问好。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情况开始越来越糟:一年级时他的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二年级变成中等,然后每况愈下。孩子开始变得不自信,宅在家里不外出,见人也不爱打招呼了。
老师说小辉上课老走神,写作业动作特别慢。
每天没有时间预习和复习,人家学三遍他只学一遍,这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呢?
生活中像小辉这样的孩子很多,他们并不笨甚至还很聪明,可就是学习成绩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的注意力出了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不专心听讲,写作业时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去厨房拿个水果吃,一会儿又回头跟妈妈说句话。”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真实写照。
百里挑一的学霸或者必须智商出众,就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努力程度而言,还根本没有到拼智商的程度。
2
注意力不集中的常见原因
☞生理原因
智力落后、多动症、自闭症等患儿,由于大脑神经发育方面的原因,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信息接收方面存在一些特殊性。比如有的孩子对于听觉不敏感,对于视觉比较敏感,他们“听”课容易走神,但是看书或者动手做实验,则不容易走神。有的孩子则正好相反,更依赖听觉获得信息。
孩子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注意力,如孩子生病了或者严重睡眠不足,注意力自然难以集中。
☞外部环境
老师讲课的方式比较单调枯燥,无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教室外面有突发事件发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突然有人大喊一声,大家条件反射地都会转过头去看一眼。
视线范围内有过多的物品,或者是环境过于杂乱无章,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的内容太难或者太简单。太难了孩子听不懂,自然容易走神,太简单了孩子觉得很无聊,也容易走神。
☞孩子自身的原因
对学习目标不认可,学习缺乏主动性。
有很多孩子,每天需要父母不断催促才愿意写作业,他们总以为学习是父母的事情。
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有的孩子偏科比较严重,喜欢的科目,上课时能认真听讲,作业写得又对又快,不喜欢的科目,上课则时常走神,作业也完成得不理想。
孩子的情绪状况,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焦虑、缺乏安全感、抑郁的孩子,受负面情绪的影响,学习时容易不专心。
☞孩子养成了“坏习惯”
以下事情,对孩子的注意力伤害很大:
1)看电视或打电子游戏
电视节目或者电子游戏的画面和声音都在不断地变化,对孩子来说,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属于强刺激,如果孩子较长时间看电视或打游戏,那么他的眼睛和耳朵,就习惯了这样快速变化的刺激。
而上课时,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授课,无论画面还是声音都不可能快速变化。那么习惯了看电视和打游戏的孩子,就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很慢”的刺激,自然容易走神,他们也很难安静地看书或者写作业。
这就好比一个人习惯了重口味的饮食,再去吃清淡的饭菜会觉得没胃口。
2)家长不断“打扰”
有的家长爱子心切,在年幼的宝宝学习或者玩耍的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打断孩子的思维活动。
询问孩子问题:你看见什么啦?这个是什么颜色的?你搭的是高楼吗?
督促提醒:你要认真一点!你动作要快一点!这里涂红色更好看!
总担心饿着或者渴着孩子:吃个苹果吧!你要不要喝点水?
所有类似的行为都是在打断孩子,使得孩子的注意力从任务上转移到父母的问题上来,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品质就会受到影响。
3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10条建议
专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除了先天存在生理缺陷导致注意力容易分散外,绝大多数人通过后天的培养,都可以获得良好的专注力。
☞少看电视或打电子游戏,家长少打扰
幼儿专心玩耍时,切勿“打扰”。尽量少询问和督促,即使到了饭点也不妨等孩子结束正在进行的任务,一时半会儿孩子是饿不坏也渴不坏的。
让孩子从小养成专注做事情的好习惯,真是至关重要!
☞文具和日用品越简单越好
花哨复杂的文具和日用品,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
有的文具盒附带许多功能:指南针、削铅笔、放大镜、量角器... ...有的铅笔上印满了公主或者米老鼠等卡通人物,有的橡皮形状非常俏皮可爱。
这些都可能在孩子上课的过程中,吸引孩子的目光,让孩子忍不住去把玩。
有的孩子衣服上装饰过多,也可能导致孩子上课分心。
☞书桌越整洁越好
如果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书桌上堆满杂物,或者学习用品杂乱无章,孩子就会忍不住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时间就这样静悄悄地溜走了。
而且杂乱无章的书桌,会让孩子找不到要用的书本文具,需额外花时间翻找。
☞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进行适度预习
爸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的气质特征(《孩子的气质特征都不了解,谈什么教育?》)
如果你的孩子偏向于多血质类型,那他可能反应迅速,但是注意力比较容易转移,因此不建议多血质的孩子预习太深太广,以免孩子上课的时候,认为老师讲的自己都知道了,觉得无聊而走神。
如果你的孩子偏向于粘液质类型,那他可能反应较缓慢,注意力不容易转移。粘液质的孩子一定要多预习,这样上课时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不至于因为听不懂而走神。
☞要求孩子上课要举手
如果孩子想着要举手回答问题,他就必须时刻紧跟老师的步伐,专心听讲,明白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勤于动脑。
☞要求孩子上课做笔记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培养他上课做笔记的好习惯。做笔记的动作,可以让孩子的思维更长时间地保持在“听课”这一任务上。
年龄小的孩子,写字速度慢无法做笔记,那么可以让他在书上划出重点。
☞写作业时使用“计时器”
对于写作业拖拉磨蹭的孩子,建议准备一个小小的计时器。每一项作业需要多少时间,事先做好计划。(具体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凭经验或者咨询老师,最初可以稍微制定得宽松一点,以确保孩子能够完成。)
然后调好定时器,如果孩子按时完成了一项作业,就立即予以表扬。这样就把“专心写作业”这个大目标,分解成了一项项的小任务。
☞关注孩子的情绪
对上课走神和写作业磨蹭的孩子,努力发现他的优点和亮点,多表扬和肯定,减少批评和催促。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通常自信心不足,我们要多给予肯定,才能让孩子逐渐恢复自信。
妈妈们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催促和吼叫,不把焦虑等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学习主动性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适当和他谈谈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培养他的学习主动性,让他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低年级的孩子如果写不完作业,可以让他接受老师的处罚,让他渐渐意识到学习不是家长的事。
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都没有一节课那么长,因此上课走神是正常现象,但是走神了一定要及时“回来”,这就要靠自己的意志力了。
☞其他方面
早睡早起,多做运动,睡眠充足、身体健康的孩子,注意力更集中。
作者诺曦妈妈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