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电影遐思
近来多看了胡金铨等上个年代导演的电影,有了不少关于中国电影的想法。胡导可谓是中国电影的先驱人物,将民间的戏曲,杂耍,武侠等等多种元素搬上荧屏,现如今许多武侠题材,元素背景,情节等还在沿用。但是在现代,科技进步,资金也充裕,拍的却不如那时好,为什么?我想原因大概如下:
1、导演多把精力放在如何把片子做成大片效果,这就要求了场景布置,人物冲突戏剧性等等,而场景宏达,导演在心里就觉得是进步了,对得起观众了,自然就放松了对剧情的要求。胡导那时场景极烂,多要求观众自己去想去补充,但故事,人情,台词是相当高水平啊。另一个为了人物冲突而冲突,导致剧情连接不通,也是一个硬伤。
2、受外国影片影响,现在商业大片基本向好莱坞看起,也有的所谓文艺片向韩国日本学习。有一个问题我想过好久,同一个题材,美国拍的我们就能接受,中国的就不能接受,是因为崇洋媚外吗?不尽然。因为我们去看外国片时,内心有一个认知,那就是这是外国的文化,所以接受起来的认知起点是零,如果片子好,就认为它好,但是看中国片子时,做一个中国人,我们有着对自己祖国文化的认知和期待,当看到有着外国文化逻辑的中国片时,心理自然会反感一些,说白了,我们是在期待一个电影人真正发掘更多的纯粹中国文化和智慧,而不是一味的抄袭,或者借鉴。
3、好题材都被前辈们拍完了,在如今这个服务业极度发展的今天,观众对电影的要求高了很多,以前拍过的不能用,但一般能拍的又被拍过了,观美国电影发展至今,确实也很难有什么新颖而好看的题材了。(但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想还是有很多可以加工提取的。)
以上三点,中国电影要想发展,导演必须够聪明,能钻研,会创新,还要认真,踏实,这样想想,对导演要求还真够多啊。
1、导演多把精力放在如何把片子做成大片效果,这就要求了场景布置,人物冲突戏剧性等等,而场景宏达,导演在心里就觉得是进步了,对得起观众了,自然就放松了对剧情的要求。胡导那时场景极烂,多要求观众自己去想去补充,但故事,人情,台词是相当高水平啊。另一个为了人物冲突而冲突,导致剧情连接不通,也是一个硬伤。
2、受外国影片影响,现在商业大片基本向好莱坞看起,也有的所谓文艺片向韩国日本学习。有一个问题我想过好久,同一个题材,美国拍的我们就能接受,中国的就不能接受,是因为崇洋媚外吗?不尽然。因为我们去看外国片时,内心有一个认知,那就是这是外国的文化,所以接受起来的认知起点是零,如果片子好,就认为它好,但是看中国片子时,做一个中国人,我们有着对自己祖国文化的认知和期待,当看到有着外国文化逻辑的中国片时,心理自然会反感一些,说白了,我们是在期待一个电影人真正发掘更多的纯粹中国文化和智慧,而不是一味的抄袭,或者借鉴。
3、好题材都被前辈们拍完了,在如今这个服务业极度发展的今天,观众对电影的要求高了很多,以前拍过的不能用,但一般能拍的又被拍过了,观美国电影发展至今,确实也很难有什么新颖而好看的题材了。(但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想还是有很多可以加工提取的。)
以上三点,中国电影要想发展,导演必须够聪明,能钻研,会创新,还要认真,踏实,这样想想,对导演要求还真够多啊。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